防患于未然什么意思4篇
篇一:[防患于未然什么意思]辉煌中国观后感1300字 厉害了我的国
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的五年,在新一届的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凝心聚力、奋勇向前带领下,取得了一些过去没有取得的成就、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业,一系列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网、中国港,无数个中国符号汇聚成一股中国风,将中国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引领中国更加繁荣、富强。
厉害了我的国,数千年传承的文化底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夸父轩辕女蜗盘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深感骄傲和自豪,56个民族齐心协力、万众一心,56朵花盛放在同一片天空、同一个祖国,这是平等、有爱、互助的和谐,这是文明、富强、民主的真善美,这是包容五湖四海、容纳汇聚的齐头并进,这是中国奇迹也是世界奇迹。
厉害了我的国,五年来的翻天覆地、日新月异,五年来的不断变化中,不变的是党和国家为人民、为群众的初心,心系群众、心系民生,让科技转化成果服务于民,让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惠利于民,让大发展融入小细节,让你我携手一起,共建美好家园。人民群众的参与感直线上升、获得感持续不间断、真正意义上融入幸福感。
厉害了我的国,巨大的棋盘妙手生花、统筹帷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只有在梦想中或图纸上的大文章成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难啃的硬骨头,成了年轻人争相竞争的抢头彩。平均不足35周岁、平均30岁,下降的是年龄,不变的是担当和奉献、不变的是是质量与恒心、不变的是中国信心与决心。港珠澳大桥链接新的纽带,成就新的发展经济圈;兰渝铁路勾连南北,成就新的经济文化大动脉;胡麻岭隧道一片新的天地,汇聚新的动力。强大的祖国、强大的祖国同胞。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如今中国制造不在是copy、粗制滥造,而是创新驱动、精益求精,不在是鄙夷、贬义,而是创新与质量并重、品质与优秀齐飞,代表的是中国质量、中国智慧、中国魅力。
百年之前,危难当头,无数仁人志士,以血荐轩辕、以生命之重捍卫国家之尊严,如今,无数热血青年、知识学者,用大无畏的精神去钻研、去奋斗、去拼搏,将热血晒在祖国各地、将汗水淌在工作一线,有创新创业驱动发展、有默默无闻守护质量标准、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祖国兴、人民兴,祖国强、人民强,有国家才能有人民、有人民才会国家。爱国主义从不是空谈、从未远离,一直在祖国周围、伴随祖国安康,现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存在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比如新一代的年轻同志、青少年,未曾体验党和国家发展之艰辛、未曾感悟建国、建党之辛酸、未曾接触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大才能生存,许许多多、未曾体会,在祖国的关怀下、在父母的关心下,在温室里成长,容易出现思想松懈、麻痹大意,从而忽视了对祖国的感情,以为理所应当、应当得到,对此,我们应当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防患于未然、杜渐于细微。
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祖国观。重温建党、建国峥嵘岁月、艰辛历程,当知我辈志士仁人、革命烈士付出的是生命、奉献的是一生,是用抛头颅、晒热血,方才换得如今的安宁。
二是进一步以史为鉴、用过去呵护未来。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更迭、民族兴亡,当知和平之不移、发展之可贵,要以史为鉴,用史反思,要更加自觉拥护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三是发扬新时代的“雷锋”楷模、宣扬正能量。当今部分年轻人、青少年思想未健全、观念未明确,未能正确的理解世界、人生、价值、祖国,深受网络非主流思维影响、以恶趣味为爱好、以无知为乐趣,未能以优秀为榜样、未能正确理解祖国的价值、意义、未能健全行与思,未动脑就动手,应当进一步宣扬新时代的“雷锋”楷模,让正能量传扬海内外,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的民族、国家,历数千年而屹立、经无数风雨而不改初心,国家兴盛、匹夫有责,我为身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为身为中华民族一员而自豪、为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篇二:[防患于未然什么意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曾经有个故事:沙丁鱼生性不好动,经过长途运输后,往往缺氧而死。倘若放入几条它们的天敌----鲶鱼,沙丁鱼不得不拼命游动,如此反倒不因缺氧而亡。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放眼世界,小到个人、团队的进取,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的发展,无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对于个人而言,“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勾践卧薪尝胆就是这样的楷模。而纣王建酒池肉林,是“死于安乐”的典型。海尔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微软比尔•盖茨亦有言:“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正是强烈的忧患意识使他们常备不懈获得成功。“安不忘危,盛必虑衰”,让我们在忧患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不能在享乐中走向衰败。
对于团队而言,忧患意识促使团队不断进取,反之,团队则将“死于安乐”。昔日的诺基亚,雄霸天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公司对市场的变化不以为然,公司仍固执地相信自己拥有足够的优势,公司对iPhone的发展是那么置若罔闻,最终导致今日的诺基亚四面楚歌。古人云:“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在自我陶醉中,危险必然悄然降临;不能居安而思危,就不能防范于未然;没有高瞻远瞩,就容易“死于安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优酷和土豆处安而不沉溺,虽居前而不松懈。2个月前,惊蛰刚过,优酷和土豆就宣布合并,这一不亚于春雷的声音立刻震惊我们。是什么迫使这对排名前二的网络视频冤家牵手合作?是激烈的商业竞争,更是骨子里强烈的忧患意识。商海沉浮的危机感、紧迫感,促使两家大佬强强联手。“畏亡者存,畏危者安”,团队要时刻警惕未来的困境和危难,才能不断进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良策。地震高发、资源稀缺的日本,将花期短暂的樱花作为国花,来告诫国人美好易瞬间即逝,要有忧患意识,要把握当下。当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他们不谈“崛起”,仍在谈论《日本沉没》等科幻小说和“列岛沉没、资源匮乏、生存危机”等,人人持续强化忧患意识。金融危机的当下,冰岛、希腊因过度安乐而破产。而我国亦曾经类似。 “万方来朝,海内承平”的康乾盛世中,忧患意识日渐消磨,武备不修,防务废弛,终在帝国主义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下,丧权失地,生灵涂炭,蒙受百年国耻。而如今在大兴土木、好大喜功、“国际大都市”等政绩工程中,又尚存几许“忧患意识”?为此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两个清醒”,提出“要增强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一个国家要如此未雨绸缪,才能立于不败。
同沙丁鱼一样,时刻想着桶里的危险,才能不断进取,立于不败。让我们默念“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篇三:[防患于未然什么意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文 高二作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自古乱世出枭雄,这不仅在于他们自身有很强的能力,还在于他们有异于庸人的忧患意识与坚毅品质。
没有盲目自大,自以为是方能在激烈的生存斗争得以保全,反之则是致命的伤害。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在艰苦的环境下才会奋发向上,而在过于安逸的环境里会变得骄傲自大,固步自封。强弓劲弩,信臣精卒,秦朝在战火中最终成形。秦始皇在忧患的年代里打下了一片江山,而这个自诩关中之固,金城千里的泱泱大国,却在短短十四年后散灭在他贪图享乐的后代的手心里。三国鼎立之时,刘备经过无数挫折与忧患,成就了蜀国,而他的儿子刘禅却安于现状,不知世事忧患,,最终落得个江山拱手,遗臭万年。同样,李世民经过无数忧患才悟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贞观之治”的美誉响彻史书。而唐太宗却贪图美色,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
又一个王朝走上了不归路。忧患是必不可少的,忧患下的人们有更强的动力登上更高的山峰。固守不是长久之计。诺基亚这个庞然大物,在固执的相信着自己的固有优势后,对外界市场的变化置若罔闻,没有忧患意识,最终惨死于时尚的车轮之下。再看动物界,在晴天里依旧磨利爪牙的狼比贪图享受的狐狸有着更强的忧患意识。为了在自然界的残酷竞争中存活,狼选择放弃眼前的享乐而去磨练自己,保护自己,时刻准备着战斗。而对于我们来说,只有有忧患意识,才能激发出我们创造的潜能,让我们走向理想的自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忧患意识更不可缺。清朝闭关锁国导致中华大地被资本主义的战火所侵蚀,经过多少代中国人的努力,祖国的大好山河才重回故土。而现在。
越来越多的贪官污吏被揭发,他们虽然也是经过无数忧患才走上今天的位置,但他们却不为人民考虑做主,只顾自己享乐,反而成为了社会的蛀米虫,自甘堕落。忧患意识能让人认清现实,感受到危险的存在。世界在改变,不论是国家还是我们自身,都要保持警惕,跟着世界的潮流,掌握最新的信息,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世界的大筛子筛出去。今天的社会在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我们要居安思危,努力奋斗,创新求活。身为祖国的未来,我们有更大的责任去守护和改造我们的国家。让忧患意识激励着我们向前,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欧阳修曾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生。小到个人、团队的进取,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的发展,无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可见只有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树立忧患意识,在安逸面前保持谨慎,个人力量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在看到同伴休息娱乐时,野狼并没有停止磨牙,反而把牙齿磨得又尖又利。因为它知道当有一天被猎人或老虎追赶时,这样可以保护自己,获得生存。野狼没有安于享乐,而是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面临杀机,危险必然悄悄降临,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对于对手,对于未来,我们只有心存忧患,让生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我们才会战胜困难,成为强者。树立忧患意识,在成绩面前仍思进取,事业才能得到不断发展。诺基亚作为“皇冠上的珍珠”,在事业巅峰时期,对市场变化不以为然,固执地相信自己的优势。当消费者越来越倾心于iphone时,诺基亚的风采也就不复存在了。相反,比尔盖茨正是因为“危机意识”才能使微软取得如此优越的地位并长久发展,开发新技术,开拓新领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我们应当有超乎寻常的忧患意识,不能因为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应当保持谨慎,未雨绸缪。
如果我们事事比别人多想一点,那我们就可以比别人走的更长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成大事者,需高瞻远瞩。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心有忧患,方能成功。树立忧患意识,在繁荣面前仍思发展,民族才得以不断进步。当今世界,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难以预见的挑战,中华民族具有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世界经济陷入恐慌之时,国家雄厚的外汇储备,有效的防范措施,使中国成为亚洲的中流砥柱。在发展的同时,还加强自主创新,使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只有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长久的繁荣。
人的生命应当如同河流一样,在平缓细流中不断地积蓄力量,才能越过前方的山丘,继续前行。那些安于现状、无力奔腾的水滴,只会成为一潭死水。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使在最安逸的情况下,也不忘前方的障碍,乃谓之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句出于《孟子》一书,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留给了后世之人无数的人生哲理与精神财富,这便是其中之一。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在安乐中趋于消亡。仅从字面分析,这是对勤劳者,谨慎家的歌颂,对贪图享乐之人与自满主义的抨击。这一点是炎黄子孙所深谙的,因为历史给了这句话几近完美的证明。他们奉它为格言,为准则,为时刻所应铭记的真理。然而世间又一真理是,即便一个事物有再多的信奉者,并不意味着它有相同的实践者。于是,在历史洪流之中,许多人口中吟着“忧患”,却亦在安乐之中死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强调的便是忧患意识,就是对即将发生的事物有所预期,有所思索,有所准备,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为了生存。一个人生存能力的强弱便取决于他忧患意识程度的深浅。“
安乐公”刘禅,坐拥益州沃野千里,旁有能臣强将不计其数。但他却用了小人,丢了国家,一败涂地。为何?因为他只知道“此间乐,不思蜀”的安逸,不知道蜀汉因何而生,他该如何继承父志,该如何复兴汉室。看不到未来的灾难,自然成了任人摆布的鱼肉。同样,作为一家企业,品牌“诺基亚”曾红极一时,成为全球无人所不知,但现如今却销声匿迹,只剩受人调侃的笑柄,又是为何?因为他唯我独尊,自认为可以独当一面直至永远,自然放慢了探索创新的脚步,当新兴技术的潮流将其淹没之时才追悔莫及。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自然成了高速发展时代的落伍者。
试想,此二者难道没有听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句?他们绝对听到过,并点头称是“嗯,你说得对,是应该未雨绸缪”,但转个身,又沉溺于荣华与名誉的自在。这种口是心非的伪“忧患者”,他们最缺乏的忧患意识就是没有忧患意识所将造成的后果。那么怎样才算作真“忧患”者?于个人而言,忧患意识就是完善自己,事前准备,事后弥补。刘彻的忧患意识体现在颁布“推恩令”,防微杜渐;勾践的忧患意识体现在卧薪尝胆,置之死地而后生。于社会而言,忧患意识就是完善体制,实抓实干,之前的“让一部分人先富”是为了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腾飞;如今的“苍蝇老虎一起打”是为了创设一个和平清廉的发展环境。于国家而言,忧患意识就是发展经济,提高科技,巩固国防,中国曾因“享安乐”而挨了打,备受屈辱,也曾因“少忧患”而发展滞后,受人嘲讽。
但昨日已消逝,明日仍需面对。若要受人尊敬,那就走出去!让世界看一看中国的文化与精神!若要说得铿锵,那就搞经济!人民富裕起来才更有说话的底气!若要行得平稳,那就固国防!打不穿的钢盔铁甲与坚船利炮才守卫得了国土,震撼得了世界!一切都取决于今日的忧患意识!某一事物可以达到巅峰,却不能达到顶峰,因为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如果要做一个真“忧患者”,只有不断地为将来着想,思方法,做准备,等机会,一刻不懈怠,才可以避免停滞,随时代的步伐一路前行。这才是真正的“忧患意识”,这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谛。不断产生的危机感正如探索未知黑暗前集聚的火把,即便再黑,再无尽的道路,也总会被照成一片明亮的天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就说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时代在发展,国际局势在转变,而这大思想家留下的教诲却始终适用,我们后人应时时谨记。自安倍晋三上台以来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安倍为首的日本右翼分子忽视中韩等邻国的反对,置多国人民感情于不顾,多次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恶劣影响。不间断的挑衅为国人敲响警钟: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对抗被捏造的历史。国际局势日益紧张,我们却全靠外交部发言人发表的反对意见来抵抗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实际行动。
而这样做的结果大家都有目共睹:日本是不会因中国的言论而改变立场的。我们都有一个中国梦,安倍也有它自己的“日本梦”:捏造历史,歪曲事实,让无辜的日本百姓忘掉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但不美好的历史就应该被遗忘吗?日本民众有权了解历史,正视历史,面对现实。所以日本的百姓上街游行了,反抗了,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那么,中国的国民又该怎么做?茶余饭后将安倍的无耻当做消遣聊天,然后又麻木地投入赚钱养家的营生里去吗?和平的年代里战争一触即发,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下一餐饱饭,也应该有最基本的忧患意识,先有国才有家。
国家的繁荣富强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努力工作学习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提,但切不可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薄命书生,在敌人入侵前就病死在办公桌前,实在可悲。所以,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去运动和读书吧,强健的体魄和智慧的大脑才是国人真正的武器。别等到战火已经燃起,才鼠窜逃命,到那时一切都晚了。日本政府的狂妄行为就像是没有尖牙的狼安心躺在树荫下,不时对着人来人往嚎叫。
安倍的一时挑衅最终会招来多国的抵抗。安倍真的有把握控制世界舆论并且在武力上战胜多个受到日本侵略的国家吗?要想改善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免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安倍政府必须要知道:事实不是说谎就能带过,历史不是捏造就能改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兴盛的王朝总是相似的,衰败的王朝却各有各的缘由。但究其根本,先哲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即已给出了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汩汩,带不走后主的亡国愁绪,却断送了一个国家的兴盛繁华。李煜,亡国之前耽于享乐,亡国之后溺于哀伤,何曾真正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忧患过一回?忧患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心系天下,关心社会。你的眼,看到的是社会的愁;你的手,扶起的是从未谋面的弱小的身躯;你的心,装着的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位卑未敢忘忧国”,忧患意识即是一种责任意识,能担负起责任的人才是国家与社会的脊梁,于忧患中坚持不懈,于忧患处展望未来,从忧患入手,心存希望,正如中国现在的大力反腐、“苍蝇老虎一起打”一样,忧患是国家发展需要把握好的机遇,解决忧患方能焕发新的生机。然而从古到今,国内国外,死于安乐的悲剧并未停止上演。诺基亚曾是欧洲上个世纪最成功的企业,曾被誉为“皇冠上的珍珠”的它如今却惨遭被收购的命运。只经历了短暂忧患的诺基亚在达到巅峰后开始了长时间的安乐而对市场变化置若罔闻。自以为可以享受巅峰美景之际,便是下坡路的开始之时。安乐就像是极具吸引力的罂粟,娇艳美丽,一旦陷入,即走向万劫不复,是最诱人的毒药。
而我们则要像乔布斯“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般时刻清醒认识,避免自我膨胀,不要给沉溺于安乐任何借口。天高地迥,宇宙无穷,沧海一粟的我们穷尽一生也难以掌握人类所有的智慧,又怎能因一些成就而止步不前?我又记起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曾有人向周总理提议删掉这句过时的歌词,但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建国了,我们更要居安思危啊!”
看看中国这六十多年翻天覆地的进步,不禁为周总理的远见卓识击掌!居安思危,不正是中国人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最好注解么?!铭记历史的忧患与耻辱,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出生机!一湾荷花开得最繁盛之际,也是秋天不远之时;一丛傲梅与白雪掩映之际,也是春天将要到来之时。此行莫惧天涯远,只畏沉溺安乐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四:[防患于未然什么意思]让火灾远离我们
让火灾远离我们
今天老师跟我们上了一节关于消防知识的教育课,我感触很深!俗话说得好:“防患于未然”,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正确的用电、用火常识,火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前几年,我镇一家有名的咖啡馆就是因为电线老化问题,而导致了死伤的悲剧发生。就在去年,樟洋工业区内一家五金小店也是因为电线老化发生了火灾,致使楼上住户8死一伤!这血的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消防一刻也不能松懈!消防意识应像空气一样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的一种良好生活习惯!
“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火灾发生了,大家是应先顾命,还是先顾钱?”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先顾命!”有的说。
“先跑到安全的地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紧接着,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火灾发生逃生时,是先顾着自己的命,还是大家的生命?”同学们顿时安静了下来。这时,老师给我们大家讲起了一个关于火灾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是王叔叔。一天,王叔叔正在某家书店看书,突然听到有人惊慌地大叫“着火了,快跑!着火了,快跑!”只见浓烟中夹杂着刺鼻的异味不断地向人们袭来,火苗不断向周边蔓延。很多人都惊慌失措地向外面冲去。一时间,整个书店乱成一锅粥。王叔叔见状,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慌,不要挤,慢慢来!趴下身子!”可是乱糟糟的一片,谁还听得到他说的话?就连王叔叔自己也被拥挤的人群身不由己地“拥”到了外面。忽然,人群中传来一阵小小细细的哭泣声:“我找不到妈妈了!”王叔叔一回头,只见一个小女孩正睁着一对慌乱、恳求的眼神看着他。而这时火借风造势,吐着炙热的舌头,面目狰狞,仿佛要吞噬一切。
王叔叔看了看被浓烟吞噬着的门口,毫不犹豫地再次冲进火海。结果,小女孩的妈妈得救了,可是王叔叔却再也没能在书店的废墟中站起来。
老师讲的是一个英雄救火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却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我们大家平时多掌握一些消防知识,那场火灾会发生吗?如果火灾发生时,人们能按王叔叔所提示的“不慌、不挤、弯腰、低头”去做的话,小女孩的妈妈自己不会逃生出来吗?如果没有像王叔叔这样舍己为人的英雄,小女孩的妈妈能活着出来吗?
不能忘记电视新闻中那位天真的孩子眼里滚着泪,哭拽着问同样老泪纵横的爷爷的场景。孩子哭喊着说:“我们的家被烧没啦!”是呵,房子塌了,可以重建;物品毁了,可以再造。但那颗被烈火烧伤的童稚的心,人们又将用什么来治愈它呢?望着呻吟着苦痛的老人与小孩,我的心在震撼,所有的一切在烈火面前显得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生命对于每个人毕竟只有一次,我们不要让宝贵的生命因火而悔恨。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多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多懂得一些火场逃生的方法,让火灾离我们远点!让生命之花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