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号6篇
外号一:老师的外号
老师的外号
在一个人一生中,会遇见许多不同性格的老师:暴躁的、和蔼的;爱笑的、爱罚同学的;冷面包公式的、温柔如水型的......各种各样,数不胜数。不过,和老师们相处久了,一定会发现老师们独特的一面吧!你有没有想过给老师起外号呢?呵呵,我给我们班最有威摄力的两位老师起了个外号,想不想来听一下,了解一下呢?
No.1班主任束小辉
我们班的班主任叫束小辉,性格温柔如水(但常常是笑里藏刀哦!),他是位男老师,带了我们班两年多了,虽说是温柔如水,但有时候也会罚我们抄写或跑步。
有一次,我和赵飞雪在束老师发下第一声警令时,正准备收起我手上的笔,但束老师却点我们名:“柯沁慈,赵飞雪,放学留到12点半!”
"啊!?束老师,我........”我们两个正想解释呢,束老师马上打断了我们的解释:"别和我解释!我不听!”说罢,便又开始上课了。
束老师的另一面,看到了吧——说一不二,严肃,认真,为此,我们在背地里都叫他“束特勒”。
No.2“何”弹爆炸
何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是个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人,我们表现好的时候和蔼可亲,如同好朋友一般;可是我们要输触犯了底线,她发怒的时候,可真是毫不留情啊。
有一天中午放学,何老师沉着脸走进班级。一下子,原本乱哄哄的教室一下子鸦雀无声,等着一场“何”弹爆发。
果不其然,何老师因为太多人没有交作业而发了大火,全班的温度一下子冷了起来,教室里竟然有了几分寒意。何老师训话完毕,又斩钉截铁地留了这些“小懒虫”在教室里补完作业,这才善罢甘休。这个中午,大家啃的面包,她也和学生一起啃面包,据说,面包是她悄悄联系束老师买好的,吃了面包的同学,都说那天的面包很好吃,有的还一口气吃了三个。
不过从这以后,我们这些皮猴再也不敢惹“何”弹了。
尾声
教我们班的老师有很多,几乎每位老师都被起了外号,下次再聊,拜拜!
外号二:爸妈给我取外号
爸妈给我取外号
我在外面叫刘子萌,在家里的名字却在不断变化,因为爸爸妈妈给我取的外号有整整一箩筐,什么小懒虫、糊涂虫、马子萌……数也数不清。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爸爸上班去了,妈妈在做家务,我在睡觉。“当当……北京时间九点整。”妈妈一听,自言自语地说:“都九点了,我得去叫萌萌起床了。”妈妈轻手轻脚地走到我的床前,喊道:“小懒虫,都九点了,该起床了。”我听了懒洋洋洋地说:“急什么,还早着呢!”妈妈又说:“你起来了,妈妈就带你去吃你最爱吃的唐氏包子。”我一听唐氏包子,顿时来了劲。这时,妈妈笑着说:“萌萌,你又从‘小懒虫’变成‘好吃佬’了”。我听了妈妈的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发,害羞地笑了。
上个星期四,期中考试分数出来了,我的数学只考了93分。这张试卷大部分是计算题,而我错的,又偏偏是那简单的计算题。在学校被老师批,还好没被老师打。回到家里,我向爸爸妈妈“交了差”,妈妈便把我的试卷拿来,和爸爸一起分析我错的原因。爸爸一看试卷,说:“萌萌,你干脆叫马子萌算了吧!”我说:“为什么呀?”爸爸说:“因为你太马虎了。”我又说:“那您也改姓马,我可是跟您姓的哦。”爸爸又说:“你妈妈才姓马,原来你遗传了她的马虎,不能怪你。”我对妈妈说:“妈妈,爸爸说您呢!”妈妈说:“我就姓马哦,那又怎么样?”我们全家人笑成一团。
啊,爸爸妈妈赐予的外号包围了我。在这幸福的包围中,我渐渐地长大了。
外号三:绰号,我想对你说
绰号,我想对你说
绰号,不知什么时候在我的耳边响起了,每次听到:“奥必佳”,“奥必佳”。我听了就难受。
有一次,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说:“奥可以组什么词?”同学们大声地喊:“奥必佳。”大家马上看了我,看得我脸都红了,同学们有的捂着嘴巴看着我,有的同学趔开嘴笑着看着我,老师以为她听错了,老师说:“你们重新说一次。”同学们的声音提升了八度喊:“奥——必——佳!”顿时我的脸更红了,更加害羞了。下课后,老师去问了问同学:“你们为什么看着吴佳佳呢?”同学们都回答了。每次上玩课后我耳边就是一声:“奥必佳,奥必佳,快来玩啊。”哎,听了就难受。但我有自己的名,也有自己的字啊,我叫吴佳佳啊。“奥必佳呀,奥必佳呀,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离开我呀?我已经受够了。”
到底是什么时候,奥必佳才能离开我呀,永远离开我!
外号四:取“绰号”作文600字
“绰号”在字典的解释是外号。它的历史源源流长。梁山108条好汉人人都有一个生动有趣的绰号,让人闻绰号,知其人。
我们班上的同学也掀起了绰号热,动不动就给同学起绰号。什么“小可爱”、“水蜜桃”、“大笨猪”……形形色色的绰号漫天飞。咱班的杨哲,人小鬼大,脑袋里装着许多知识,所以大家就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博士”。至于杨皓辉,我们四人小组给他取了个爱称——“老咩”。因为他姓“杨”,跟动物的“羊”谐音,羊又是“咩咩”地叫的,所以这个别出心裁的绰号就这样诞生了。
有的绰号是对同学的昵称,“小博士”这个绰号充满了大家对杨哲的喜欢和羡慕。吴丹旎也有个绰号,叫“土豆泥”,因为吴丹旎的“旎”和土豆泥的“泥”同音,所以我们就用“土豆泥”这个绰号来亲切地称呼她。她还对我们乐滋滋地说:“我愿意做大家喜欢的绿色食品——土豆泥。”
可有些绰号太不雅,它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会伤害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咱班上的一名男生,他长着一张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睛嵌在脸上,看起来很是可爱。可是个别男生为他起了个“绰号”,叫他“大饼”,这个绰号让人听起来太不舒服。但在班里很广泛地流传了开来,下课闲来无事,一些同学就会叫“大饼,大饼”,用来取乐。尽管我们同学之间并没有什么恶意,但多少伤害了同学的自尊,使他与同学产生了距离。
无知的我们,也许还不懂什么叫伤害。我们只想在课余时间搞点小插曲自娱自乐。我们应该取缔那些不文明的绰号,让那些善意的绰号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外号五:讨厌的绰号
我们班每一个人都有绰号,有的人绰号多,有的人绰号少。我就来说几个——陈天立“大饼”“扁头”;孙悦“月亮”;胡泽涛“胡萝卜”“胡话多”;张文丰“蚊子”“疯子”~~
有一次,我听见,也看见,陈天立和芦佳梦在吵架。他们喋喋不休,芦佳梦见骂不过陈天立就换了一种骂法说陈天立的绰号,陈天立也不罢休,也开始骂了,他们骂了好一阵才停下来休息,然后,就不吵架了。
绰号,真不好啊!既让我们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吵架,又让我们的友谊减少了。
外号六:胖——我的烦恼
辛弃疾曾经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或许是他老人家的少年时代无忧无虑,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把越来越多的烦恼,统统留给了我们.。有一首歌也唱道:“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但是我感到成长中的烦恼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并且有个烦恼已追随我多年,那就是我的身材。
说起我的身材,我就头疼。个子虽高,但体型太胖。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里,我的“胖”好像影响了“班容”,招来了一些令我痛苦万分的绰号。特别是信息化的时代,潮词一箩筐,笑话别人的方法也大大升级,英语也被用来骂人、嘲笑人。我的身材也招来了许多“雅号”,什么“大狗熊(bigbear)、邢大胖(bigfatxing)”。反正跟大、胖沾上边的,几乎都成为我那“难忘”的外号。还有些男生,看见我,不分时间、地点扯着嗓子喊着那些不雅的外号,令我十分难堪和尴尬,自尊心也受到了重重的打击。就比如:放学路上,同班同学看到了我,扯着那哑嗓子冲着我大喊:“bigfatxing(邢大胖)”路上的行人有些就四处看叫的到底是谁,在这时,我总是想快点回家,或是找个地缝钻进去。感觉超丢脸!
小学五年级时,我就开始不理那些笑话我的男生,即使他们肆无忌惮地喊我的外号,我也装作听不见,令他们像疯子一样地喊叫。现在再在马路上叫我那些“难忘”的外号,我连回头都不回,装作没听到,继续走我的路。
等上了初中,在班里仍然有人喊我的外号,有时把我惹烦了,就用“武力”来将那些讨人厌的“苍蝇”赶走。
我的身材也让体育课成为我的“烦恼课”。
小学时,体育成绩不会加入总成绩当中,也就没有那么在意。所以,上体育课就当做是“玩耍课”,全班一起跑步时,能偷一分钟的懒,绝不在第59秒时好好跑。现在升入初中,因为中考也要考体育,体育成绩也要加入总分,而且所占的分数不低,所以平时的体育课经常进行800米检测。跑步本来就不是我的强项,跑800米既要速度又要耐力,真是雪上加霜。
检测时,同学们严阵以待,站在了齐跑线上。“吱--”一声哨声,就感觉自己就要去地狱似的,同学的身影一个个地经过我们的身边,离我而去,渐行渐远。跑第一圈时,感觉还没有那么累,到了第二圈时,我听到自己粗重的喘息声,腿就像是灌了铅似的,脚软绵绵的,浑身就像散了架。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有时,心里不禁在想:体型胖又不是我的错,那是上天给你的。既然短时间内改变不了,还不如让自己开心的过好每一天,暂时将那些烦恼抛到脑后。我时常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只盼望成长的烦恼会像流星般从天空坠落,从黑夜里消失,再也不会回到那片成长的天空。只希望烦恼从自己的世界里蒸发,只剩下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空中,永不坠落,点亮那漆黑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