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自杀6篇
(1) [文章自杀]不自杀的蝎子
蝎子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动物,它的毒针能使其他昆虫顷刻毙命,就是人被它伤到,也会有生命危险。
人们曾经把蝎子放到一圈燃烧的火炭中间,火炭越烧越旺,滚滚热浪不断向蝎子袭去。蝎子灼热难耐,在火圈里左躲右闪,想要逃出重围,却无路可逃。火灼伤了它的身体,它狂怒地瞎冲乱撞,最后终于绝望,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于是,人们得出一个结论,蝎子在被火围攻而又无法逃脱之时,就会用毒针刺伤自己,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束痛苦。
这个结论被传了很多年,以至于人们经常以此来嘲笑蝎子自杀的懦弱行为,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实验证实了这个结论其实是一种误传。法布尔对任何结论都不盲从,都要以科学的精神亲自验证。他抓来一只蝎子,把它放到燃烧着的炭火中间,蝎子就如传言中的那样,先是四处乱撞,在左冲右突一阵之后,绝望地倒地“自杀”了。法布尔静静地观察了一会儿,以为蝎子已经毒性发作而死,就用镊子把它夹起来,放到一层清凉的沙子上。让法布尔没想到的是,这只“自杀”了的蝎子一个小时以后竟然又活了,和没进入火圈前一样活跃。法布尔又用另外两只蝎子做实验,结果完全一样,法布尔由此得出一个新的结论:所谓蝎子自杀的说法,只是一种误传,那其实是蝎子在绝望中的一种假死现象,它并没有自杀。
法布尔是伟大的,他把自己的研究结论上升到了生命的境界,以此来阐述“只要活着,就没有绝望”这一命题。他这样写道:“生命是一种严肃的东西,不能遇到点艰难困苦就把生命抛弃。我们不应把生命视为一种享乐,一种磨难,而是应该把它视为一种义务,一种只要一息尚存都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尽的义务。让生命的最后一刻提前到来,就是懦夫,就是蠢货。我们有权凭着自己的意愿决定坠入死亡深渊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权轻生遁世。地位卑微的昆虫也在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你们应该有信心,生命从不绝望。’”
是的,生命从来不会绝望。即使在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人们也一再地坚持再坚持,显示出誓不低头的非凡气概,以不屈的意志力昭示着生命的真谛,不向命运俯首称臣,坚决向残酷的命运说“不”。生命是在挣扎中显示其伟岸的,经过生与死的历练之后,自会拥有一份挣扎的美丽。
(2) [文章自杀]记事作文1100字 我的恐死症
我发下重誓以后再也不去医院。
妈妈在医院妇产科上班,男生嘛,这个地方我也不太方便随便去,她遂将我放在心理咨询室。
那是一条很长、很曲折、很幽暗的走廊,一眼望过去,看不到头。咨询室就在这条走廊尽头的一间,那里的心理医生阿姨看起来倒很年轻,很和蔼。也许是怕我无聊,阿姨带我去了沙盘室。沙盘室不大,三四平米左右,室内点着莫名的香薰,格外好闻,令人很自然地放松下来。正中间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上面随意构造自己的世界,而心理医生就通过这个判断病人的心理状态。那时我年纪尚小,已经允许便冲向沙盘开始摆弄,不到十分钟,我就摆出了一个自以为得意的度假村模型,兴高采烈地等待接受阿姨的夸奖。可她的脸上却出现了担忧的表情:“你的生命之河就要干涸了。”
烟雾缭绕,灯光淡淡,长廊昏黄。
从此之后,我的心中好像埋上了一个定时炸弹。阿姨的那句话总在我心头缭绕不散。
平时遇到事情,我总会这样想: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平时看到电视里抑郁症患者跳楼、服毒自杀的场景,我总会想,会不会自己也有这么一天?平时父母看我的眼神略带担忧,我总会想:是不是我就要死了,父母却不告诉我?
从此之后,我做事总是小心翼翼,想起自己很可能危在旦夕,就有种由衷的悲哀。
我最讨厌的,莫过于体检。
竭尽全力还是逃不过老师的监控,我垂头丧气地走到抽血的医生面前,将衣袖一挽,仿佛自我放弃一般,将手臂重重往桌上一摔,等待着抽血化验。医生抬起头,厚厚的啤酒瓶底镜片后面,露出一双奇怪的眼睛。他拿起了我的手,用针轻轻在指头上一扎,接了小小一试管的血,熟练地用棉花按住伤口。虽然抽完了血,我还是哭丧着脸,我怕的不是抽血这点微不足道的疼痛,而是化验可能出现的问题。拿到体检报告之后,我着实高兴了好一阵,上面一没有写乙肝,二没有写癌症。我拿着体检单上蹿下跳,庆祝自己又健康地活过了一年。纵然如此,我还是很害怕体检,生怕哪天拿到报告单一看,是不治之症。
我常常想,自己死后的场景可能是这样:灵堂里,挂着我硕大的黑白照片,同学们都来了,捧着黄色白色的花,流着眼泪不说话。我最好的兄弟、最好的朋友,每年清明节都回来悼念我,将可乐洒在坟前,声音低沉地诉说着这一年中发生了什么:自己升学了,毕业了,乃至结婚了,生子了。地上的人已老,地下的人却还是孩子。
我越想越多,越想越夸张,想到了各种各样的死法:不堪生活重负,患上了抑郁症,服毒,倒在床上郁郁而终;在住宅楼楼顶,一跃而下,死得轰轰烈烈;投河,在污浊的河水中沉沦,直至人事不清,再也醒不过来了……
直到写下文章的今天,我妈才知道这件事,她惊讶地看着我说:“这些可都是恐死症的症状了!”看完原委,突然又嘻嘻地笑了:“那个阿姨根本不是什么医生,只是个实习生,到现在连执业证明恐怕还没拿到呢。”
“纳尼?!”
(3) [文章自杀]励志的文章 谁是那个能带你走出困境的人
1947年的一天,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检查工作,在卫生间里看到一个黑人小伙子跪在地上擦水渍,擦一下就磕一个头。贝里奇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个小伙子说他在感谢上帝,因为是上帝帮他找到了这份工作。贝里奇听后笑了笑说道:“南非的大温特胡克山上住着上帝,能为人指点迷津。如果你想见他的话,我可以给你说情,让你们经理给你一个月的假。”小伙子痛快地答应了,然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吃了很多苦,终于登上了那座山。可是,他在山上待了一整天也没有见到任何人。回来后,他对贝里奇说:“董事长先生,我到达了那座山的山顶,可是除了我自己之外,根本没有什么上帝啊!”贝里奇说:“是的,现在你应该是明白了,除了你之外,根本没有什么上帝。”那个小伙子理解了董事长的用意,从此努力工作,20年后,他成了美孚石油公司开普敦分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名字叫贾姆讷。
有一天,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正在家里看书,一个神情呆滞的流浪汉忽然进来了,他对卡耐基说,他做生意赔了很多钱,打算自杀,就在要跳河的时候,看到了卡耐基的一本书,他感觉卡耐基能帮他走出困境,就兴冲冲地找来了。卡耐基听完他的话后,对他说:“我帮不了你,但这屋子里有一个人能帮助你,你想见他吗?”那个人立即抓住卡耐基的手说:“他在哪里?快带我去找他!”卡耐基把这个人带进了里屋,让他站到一面镜子面前,对他说:“这个人就在镜子里。”那个人一看,镜子里只有自己的影子。卡耐基对他说:“这个世界上,能让你东山再起的人,就是你自己!”那个人听了以后深受启发,告别卡耐基以后,他重新开始创业。两年以后,有一辆豪华轿车停在卡耐基先生的门前,从车上走下来一位衣着讲究的绅士,正是当年想自杀的那个流浪汉,他是来告诉卡耐基,他已经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了。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会有一段灰暗的日子,在生命的雨季里,选择与苦难抗争无疑是正确的。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求人不如求己,自救永远胜于他救,只有依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找回人生亮丽的晴空。自强自立,永远是人类精神家园中一道不灭的光辉。而怨天尤人,或是消极地等待他人的救助或奇迹的发生,都是不明智的选择。其实,对于命运,你真的不必抱怨什么,因为,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4) [文章自杀]洋子为何煤气中毒自杀
有人用力敲打管理员大久保的房门。大久保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个陌生人。 “我叫柏木,是住203室石川洋子公子公司的上司。这几天她没来公司上班。所以我来看看,觉得她房里有些不对劲儿,能不能请你一道去看看?” 有些吃惊的大久保同柏木一起来到洋子住的房间,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回音。 “该不会是……”柏木惊叫一声,用力撞开门冲进房里。 房间里充满煤气味。煤气炉的阀门开着,门窗都用胶布封了起来,躺在床上的洋子已经死了,但看上去象是在睡觉。床头上丢着一个安眠药瓶。任何人看了都会觉得是自杀。 但管理员大久保对柏木的举动感到有些纳闷,这是为什么呢?先想一下。答案在下一页
答案:门上的胶布在撞门前就被开封了。 罪犯让洋子服用了安眠药睡下之后,用胶布将门窗的缝都封上,再将煤气阀门柠开,制造洋子用煤气自杀的假象。但是,自己在出门时无论如何要破坏门缝上的胶布。大约两个小时之后,他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叩开了管理员大久保的房门,请他一道去看看洋子的房间。带着大久保来到洋子房前的罪犯,用身体将门撞开,仿佛让大久保确信门上的胶布是此刻刚刚被弄开的。当然,门上贴没贴胶布虽不知道,但拉着架子给人看的样子。起码说明罪犯的气数已尽。正是他的这一行动,引起了大久保的怀疑。 很显然,制造骗局的罪犯就是柏木,其为结束与洋子的不正常关系而杀了洋子。
(5) [文章自杀]亚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谜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谜,学者们有较多的争论。一种说他是被法院处死的。作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也是被人尊敬的。但是,自从亚历山大死后,那些曾经与亚里士多德不和的人,便千方百计地想害死他。于是,他们想出了一条当时很流行的罪名,来将亚里士多德处死。于是,亚里士多德被指控犯有亵读和蔑视宗教的言行,因而被最高法院判处死刑。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到加而西斯避难。第二年,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
关于亚里士多德被指不敬神的事,还得从公元前366年说起。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就是一个不敬神的人。在古希腊,神被赋予了最高的权力,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机购都应该被神主管。而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在柏拉图的学院,直至柏拉图去世。
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又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召唤回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根据古希腊着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或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即将衰亡的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
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贵为国王,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直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教授哲学。亚里士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正是这个“逍遥学派”与他的不敬神理论害死了亚里士多德。
而关于亚里士多德之死的另一种说法,则是淹死的。那是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在他隐居的埃维厄岛上跳入厄里帕海峡自杀身亡。这个把埃维厄岛同希腊大陆分离开来的海峡以水流每日多次改变方向的奇异现象而闻名。据一些学者的想象推断,亚里士多德是因为找不到这一水流奇异现象的解释才投水自杀的,他当时说道:“愿厄里帕的水吞没我吧,因为我无法理解它。”
而在另一些介绍中,则指出亚里士多德很可能死于胃病。亚里士多德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得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有记载说,柏拉图曾讽刺他是一个书呆子。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曾经隐喻地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还有一个经常吵架的事就是关于饮食上,亚里士多德喜欢吃辛辣食物,并且患了胃病,所以有人推断,亚里士多德可能死于胃病。
还有一种来自民间的说法是自然死亡的,没有说得什么病死,死亡地点是在优卑亚岛。亚里士多德晚年时的雅典,人们对他的敌意越来越浓,因为亚历山大帝一死,雅典市民们对马其顿统治者的愤怒一下子爆发出来了。亚里士多德作为曾经的亚历山大的教师也被迫害。因为按他所说,他不想让人们“再次在哲学身上犯罪”(第一次指雅典处死苏格拉底),他选择了自己离开。后来很快就死了。
(6) [文章自杀]蕴藏的珍珠
从前,有个赵老板,运了一船鲜蚌在海上航行,遇到风浪,误了归期,满船蚌肉都腐烂了。老板见血本全部损失,急得要跳海自杀。
船长劝他:“等一等,也许你还剩下什么东西。”他带领水手清理船舱,从满船烂肉中找到一粒很大的珍珠,它的价值远远超过货价和运费。
当我们遭遇“失败”时,不要忘了找出失败可能造成的另一种“后果”———譬如找到这粒蕴藏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