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3篇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篇1:让礼貌成为一种习惯
让礼貌成为一种习惯
“讲文明,树新风”已成为了现在社会的一种风气!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的我们,在祖国母亲的孕育下,我们应该展现新少年的青春风采——讲文明,懂礼貌!让祖国大地上彰显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现在让我来讲一下我的文明故事!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日照百货大楼买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我和妈妈高高兴兴的在车站等车,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公交车才来,我和妈妈上了车,我们太幸运了,车上正好有两个空座位。我们坐下,车子向前慢慢行驶着,我和妈妈在车上讲笑话。渐渐地,车上人越来越多。这时上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我主动的站起来说:"老爷爷,您请坐!”老爷爷笑着说:“小朋友,谢谢你啦!”我说:“老爷爷,您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过了二十多分钟我们终于到站了!然后我和妈妈去了百货大楼。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回想今天所发生的事情,我干了一件好事。
在家里吃饭时,我主动为爸爸妈妈加菜,因为我知道他们最辛苦,每天为给我和姐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而辛苦的工作着;在学校里我看见校园路面上有垃圾,就主动捡起来。这些虽然都是平凡的小事,却会影响我的一生!
我们伟大的祖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所以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明素养!为了做文明小标兵,我们应做些什么呢?比如别人不小心踩了我们一下,跟我们道歉时,我们应说“没关系”;别人帮我们做事,应主动的说声“谢谢”等等。这些是最起码的文明要求,所以应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让文明成为礼貌,让文明之花开的绚烂多彩。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篇2:感恩,因为有你
5.12一周年了,人们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场灾难给人类造成的巨大损失,纪念因为灾害而死去的亲人,尤其怀念在抗震救灾中为了灾区人民而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昨天我在一位朋友的QQ空间里看到一篇《感恩,因为有你》,是她的女儿以自己在遭遇地震灾难后,被一位才十七岁的解放军战士抢救,终于转危为安的亲身经历,希望能够再寻找到这位解放军战士的文章。我也是灾区人民之一员,对解放军从第一时间进入灾区抗震救灾的英勇表现亲眼目睹,相信这位平武县北山小学三年级一班赵沁凌小同学所说是真实的,也为这位小同学知恩图报的真情实感而感动。征得作者同意,我把这篇文章贴出来,同时附上我即兴写的评论,以表感恩之情吧。
——女儿的感恩作文
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日子。十四时二十八分,山崩地裂、天昏地暗、房屋倒塌、路断、桥断……爆发了一场千年难遇的地震。我身处的南坝小学倾间变成一片废墟。我和很多同学一起被深深地埋在废墟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我是幸运的,是爸爸和好心的叔叔救了我。
当时我全身是伤,流血不止、疼痛难忍……而此时的南坝已成为一座孤岛,我们没办法外出就医,眼看着伤口恶化,爸爸妈妈急坏了!许多人都在绝望地哭泣!难道我们真的只能在这里等死吗?我们多么希望有人来救我们啊!
十三日中午,我们在期盼和等待中迎来了身穿迷彩服的解放军叔叔。“解放军叔叔来了!我们有救了!”人们奔走相告。是的,我们有救了!
在这危难时刻,你们立即带着沉重的救灾工具,冒着滚落的飞石,伴着不断的余震,跋山涉水来到我们身边,只为援救灾区人民。尽管你们很饿很累,但到达南坝后一刻也顾不上休息,便投入到抢救和转移伤员的战斗中。
当你知道我受伤严重后,二话不说,背起我便走。把我送到河家坝,坐上那艘当时通往外界唯一的生命之舟,又把我背上山,你累得满头大汗。当妈妈得知你只有十七岁,又是外省人不习惯走山路,便要你把我放下,可你却说这是你应该做的!叔叔,你才十七岁啊,可你稚嫩的肩头却扛起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在你的精心护送下,我终于到达九0三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我获救了!
叔叔,谢谢你!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却知道你是为了谁!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我长后也要和你一样: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篇3: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作文(5篇) 中学生作文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刘备曾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爱默生曾说过:礼仪,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题记
礼仪是什么,是一张社会的名片,是人与人交流的技巧,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礼仪由来已久,《诗·小雅·楚茨》:“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