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文化5篇
(1) [萌文化]说“萌”
几年前,“萌”是个只有日本动漫迷才会了解的词汇,而如今却成为了我们的日常用语。从娱乐明星,到政府微博,再到电影电视剧,“卖萌”行为无处不在。近来“萌文化”已从青少年群体走向公众视线,从虚拟世界扩展到了日常生活,日益成为了传播广泛的大众文化。
到底“虾米”是“萌”呢?是这样滴,“萌”最早来源于日本,本意是表示某样东西可爱,而我国的“萌文化”意义则复杂很多,目前来说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指物质层面,即萌商品;二是指行为层面,即各种萌行为,里面就涉及各种卖萌自拍照,扮二行为等;三是指精神层面,包括大众心理、审美取向等。
近几年随着“萌女郎”、“萌商品”、“萌经济”的快速发展,“萌文化”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用极快的速度走向了公众视野。如果说耍帅装酷在前几年还是主流,现如今则显然进入了“卖萌”的时代。
日本动漫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所以来源于日本动漫的“萌”文化首先是在以80、90后为主导的青少年群体中流行起来。
以动漫、网络游戏等为主要娱乐内容的青少年群体,吸引他们的是视觉性的拟像符号。“萌文化”代表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文化。如“不要酱紫啦”“妈妈说不要和你玩”等卖萌话语,“嘟嘴卖萌自拍照”等行为。卖萌俨然成为青少年群体中新的社交方式,不卖萌俨然就是out了。
可以说在传播一开始,“卖萌”是青少年对主流文化的一种颠覆。但随着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广泛传播也折射80、90后的一些心理特征,如不愿意长大,内心孤独,追求时尚新奇等。
当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每一个人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太多的责任和压力让我们无从逃避。而“卖萌”则给了我们一个宣泄口,通过“卖萌”去逃避现实,让自己喘口气。“卖萌”行为很多情况下类似于一个孩童行为,通过卖萌可以让我们的天性得以释放,并且“萌”实质是一种态度,代表的是一种年轻的心态,这或许是“萌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
“萌文化”目前已被主流文化所认可接受,并且在很多的主流媒体里都有“萌文化”的身影。“萌文化”也已经从曾经的风格化走向了大众化。
So,亲们,让我们展现我们的“生命力”吧,让我们跟上时代的脚步吧,让我们在“卖萌”的时代里一起——萌萌的!
(2) [萌文化]说“萌”
最初,“萌”是日本80后、90后动漫族之间的通用语。后来,“萌”范围扩大到一切美少女和美少男的形象,而且顽皮、呆板、冷酷甚至说话带口音等都统统归入“萌”的谱系中。“萌”最初仅限于形容“虚拟角色”,后来用于形容真人、小动物、物什等等。最后,“萌”被人们用来形容一切能让自己产生喜欢、倾倒、兴奋或执着等感情的东西。
日本的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起到“减压”的作用,让人们对枯燥痛苦的事情一笑而过。
萌是群体间是最安全的沟通桥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的兴起,中国萌文化的发展从个人偏向变成一种广泛的群体性的通话语。无害无亲的萌态度和萌语气带给人一种不严肃的安全感。现在,从娱乐明星到政府微博,再到电影、电视剧,卖萌行为无处不在。
中国萌文化已从青少年群体走入公众视线,从虚拟世界扩展到日常生活,日益成为一场全民狂欢。
卖萌是一种沟通方式
在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个句式很火,那说是“假如XX有了微信。”网友们会如此调侃:假如民国也有微信,林徽音会讽刺陆小曼“你若安好,那还得了”;假如唐朝也有微信,那唐太宗任何一句话都能得到狂点“赞”;假如甄
(3) [萌文化]说萌作文
【篇一:说萌】
近一两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在漫画迷,尤其是动画与电脑游戏迷之间发生了一个新的共通语“萌”。“卖萌”,“萌萌哒”这些词也总是出现在一些青年男女的口中,甚至还有一些人正在狂热地追求萌,那么,“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询问了一些爱说“萌”的朋友,“萌”是什么意思,可他们大都也不能准确的说出来,有的说是觉的说着好听,又有很多人都在说,所以自己也跟着说。一头雾水的我在词典中找到“萌”,意为“草木的芽,常用于描述植物发芽的过程或用于描述事物开始发生的状态。事物如同草木发芽一样,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可以谓之萌“当然现在年轻人口中的“萌”不是这个意思,我去上网查询,百度告诉我“萌”是表示可爱,漂亮,精致的意思,含有一种美好的,喜欢的感情因素。
谈到“萌”,人们最先联想到的便是“可爱”,“漂亮”等词语。所以说一些追求“萌”的人便会装扮自己,把头发染的五颜六色,为自己的眼睛安上美瞳,穿上色彩绚丽的奇装异服。有的还会刻意的学一些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似乎不刻意改变一些就不会使人感到“萌”。
还有一种“萌”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萌”,这是一种从内而外的“萌”。就比如说人们就经常用“萌”形容一些小孩儿,因为他们长相乖巧,天真无邪,就像是春天刚长出的嫩叶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所以说用“萌”来形容小孩儿也不为过。
总而言之“萌”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的“萌”能使人发自内心的喜欢,而外在的“萌”只能使人感到新奇。而且如果过度地追求“萌”,反而会失去“萌”的本质。
真正的萌是一种内在的美,是一种纯洁无邪的心理,是能给人以生机和希望的表现,是强求不来的。
【篇二:说萌】
提到“萌”,许多爱上网的同学一定会想到“萌”就是网络新名词。但不知道“萌”的真正含义。
现在我们理解的“萌”,是一种动漫术语,用于形容二次元事物,一瞬间让人觉得可爱单纯的意思,比如:萌宠,就是指很可爱的宠物,但放在人的身上来说,“萌”字指某人的尚未成熟丶尚未表现出来的美,也指可爱的一种感觉。
而“萌”字,愿意为发芽,开始发生:萌生丶萌发丶萌芽丶萌动。多用于植物。但“萌”也可以用于精神上的形容,也指“希望在萌芽。”
对,“希望在萌芽。”人生的光明,希望像春天一样会如期而至,我们必须先将经历寒冬的磨练,唯有信念和坚持才能孕育希望的种子。
为什么蝴蝶能舞动绚丽的双翅?是因为它相信茧外有魅力的世界:为什么溪水能冲破砾石的阻挡?是因为它相信前方有波澜壮阔;为什么松树能挺出翠绿身姿?是因为它相信春天的大地终将蓬勃;为什么人能在艰难困苦中走向成功?是因为相信:希望在萌芽!
虽然今天很痛苦,但明天也许就会成功;但却有许多人无法面对今天的痛苦,倒在的明天的殿前,看见希望,却没有坚定信念的人,就没有资格拥抱成功,只有相信希望在萌芽,才能品尝成功的瓜果。
“萌”是新事物的开始,是草木冲破土壤的蓬勃生机,“萌”是艰难中永不言退得精神,“萌”代表信念,代表希望,是攀向高峰的助力器,只有坚信希望的种子在萌芽,才会让它成长。
【篇三:说萌作文】
“卖萌”作为21世纪的新潮词汇,早已遍布世界各地,青春改变未来,卖萌改变世界。我爱卖萌,我为自己代言!卖萌已成为我们当代中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眨眼间,“萌文化”铺天盖地,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萌万萌滚滚来!”
所谓“萌”,最早起源于日本,指照着漫画少女的样子进行装扮,或者效仿她们的言行。随着这类“萌女郎”越来越流行,很多“萌商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萌文化“也随之愈演愈烈。不萌,就缺少关注的焦点;不萌,就意味着没有点击率;不萌,就说明你彻底OUT了……
“卖萌”虽然是新潮词汇,却承载了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事实上,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进行了“卖萌”的各种尝试,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好声音”——“咆哮哥”张飞;晋朝也已经有了“韩寒”和“郭敬明”——嵇康和院籍;杨玉环说的是“马栏坡”式的方言;柳永才是最早的歌坛偶像。一句话,自古英雄爱卖萌。连我们祖先也如此爱卖萌,哪我们是不是应该“青出于蓝胜于蓝:呢?总之,我萌我骄傲,我萌我自豪,不在意别的,我只在意萌!
而时下的萌潮流是这个样子的:大妈萌起来变少女,少女萌起来变婴儿,大叔萌起来最无敌!总之就是要:你萌我萌大家萌!更所谓,萌一萌,更健康!很明显,当代青年们全面继承了老祖宗的卖萌精神,而且花样翻新,形式多变,总有各种萌事。真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卖萌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种处世精神和流行文化。卖萌也可以带给自己带给他人快乐,可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乎,各种关于卖萌得词汇层出不穷:八卦,咆哮体,文艺范儿,女汉子等等不胜枚举。这个时代是一个卖萌时代,也是一个谈萌时代。卖萌,也是一种较新颖的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如果用得好,卖萌绝具撒手锏般得效果,但只能作为出奇出其不意,偶尔为之的绝招。
卖萌可以,但千万要记住作过犹不及的道理。萌过分拉,就会给人“假“的感觉。所以说,未来的路只有靠我们自己。来吧!让萌懂的我们萌动起来,秀出最真的青春范儿!
【篇四:说萌】
所谓“萌”,本是指草木萌发的情态,而现在被机智的网友引申成了可爱的意思。但萌不同于可爱,它蕴含更深远的意义。而且其杀伤力更加强大,令被萌者难以招架。
当你看到一只小猫,它翻身时慵懒的姿态,它吃食时粉嫩的小舌和微颤的胡须,它注视你时那琥珀色的玲珑剔透的瞳仁,都会让你心生怜爱,情不自禁地想要环抱它,轻抚它柔软润泽的毛发,使人爱不释手。这就是自然萌。
当然,自然萌的前提是需要有吸人眼球的可爱的外表,但以貌取人固然肤浅,更高境界的萌,还得是呆萌。
在我身边,就有不少呆萌人士,他们犯二逗乐,自己却浑然不知,常常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有一次,某位呆萌人士上课思绪四处神游,看着窗户一脸正经地发着呆,却不幸被老师鹰一般的目光扫描到,被点起来回答问题。全班同学都在心中为他诵经祈福,他却依然专心致志地看着窗外美好的风景,未料已大祸临头。正当老师勃然大怒之际,不知哪个兄弟吼了一句:“全班最帅的那个人,快站起来!”刚刚还陷入沉思的某人,立马一排桌子,猛的站了起来,一脸呆萌地说道:“叫我干嘛?”全班顿时哄堂大笑,连火冒三丈的老师也笑出了声,嘱咐他乖乖坐下。我想这种呆萌并非哗众取宠,也不是木木樗樗,应该是源于自身神经大条,大大咧咧的性格吧。
说到萌就不能不提卖萌,虽然很多人都说“卖萌可耻”,但这只是一种甜蜜的嗔怪。试想一下,争吵中的两人彼此针锋相对,要是其中一方能够服软,卖个萌,对方的心都被萌化了,何来怒气冲冲可言呢。所以卖卖萌,就能把情绪上麻烦的事简化,何乐而不为呢?
讲了这么多,大家心里应该懂了什么是萌了吧。不单纯是可爱,而是一种愉悦他人和自己的心境。多卖卖萌吧,无论你是否有可爱的外表,只要感觉自己萌萌哒,你就是武林“萌”主!
【篇五:说萌】
“萌”——古义指草木发芽,或开始、发生。这个时代却赋予它不一样的意义。
随着娱乐圈一批批“萌娃”“萌叔”的涌现。“萌“引起了更多的思考。“萌”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萌”是一种品性。萌娃人人爱。我相信大家不仅喜欢他们的可爱长相,更看重他们善良、纯真的品性。《爸爸去哪儿》里我最喜欢萌娃天天,天天热情活泼,实在是个小暖男。他有着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他会主动为长辈端水。在别人不小心弄伤他时,他会笑着说没关系。他总是安慰着别人,传递正能量。萌娃们与生俱来的天真善良,在这个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萌”是一种交友之道。真正萌的人,其实是最有人缘的。当别人高兴地絮絮叨叨时,他们会看着别人的眼睛,真挚而又专注,当别人讲得激动时,他们为别人鼓掌,自己也乐开了花。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实则让别人非常开心。当别人批评他们的不足时,他们笔直地站在那儿,点点头,说声“我知道错了。”准会让说的人心一暖,说不下去了。这种累了就睡觉,醒来就微笑的率真很迷人。
“萌”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所谓“萌叔”,就是指那些年纪不小了却拥有童心的大叔。即使童年已经离去很久,但他们仍像孩子般简单、快乐。之所以吴秀波被称为“最萌大叔”,是因为他胡子一把,但总是乐呵呵的,与年轻人聊起来毫不费劲,打成一片。有时,他还会翘班去展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萌叔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年近黄昏的人去追寻生活的乐趣。
“萌”是一种品性,一种交友之道,一种人生态度……总之,“萌”代表着一种正能量,一种青春向上的精神。
做一个萌的人,你会变得天真、淳朴。
做一个萌的人,你会收获更多友情。
做一个萌的人,你会活得精彩、自在。
在这个萌时代,大家一起萌起来!
【篇六:说萌】
翻阅词典,萌本为“草木初生之芽”的意义。但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日本动漫的不断传入,使得萌也有了可爱之意。
然而,这并非是真正的萌。
无论外貌再可爱,再“萌”的人,百年后也终成尘土一堆。他们只会暂时留在他人的心中。就像很多年前以“萌”著称的尤浩然(饰演《家有儿女》中的夏雨),就已被大多数人淡忘了,不仅是由于学习的原因,还因他自己的发育已将他的容貌改变。所以,外貌“萌”并非是永恒的。
那心灵“萌”就永恒了吗?也并非如此,一个人心灵“萌”,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可爱这个层面上,那么即便他是小孩,那也仅仅只是天真,如果他是大人,那就是幼稚。这种人也只会如同人生之路上一片又一片的过往云烟一般,转瞬即逝。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萌”是“因萌而萌”。
张海迪可以算是一个十分不幸的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本该属于她的欢乐全被命运佬儿无情的夺去。在她5岁时,脊髓血管瘤便使她之后的一生都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在短暂的消极后,她很快便重新振作了起来,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她自学了4门外语,翻译了16篇外国名著。并且她还用她的精神去感染他人,用她的行动帮助他人,竟奇迹般的使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下地行走。她的精神,是一种萌。
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之功的张学良将军也是“因萌而萌”。作为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将军在成长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困苦,也正因此,张学良将军才能毅然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使得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这种永远以大局为重,永远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精神,也是一种萌。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人民为吃饭的艰辛,为了使人民不挨饿,袁隆平毅然开始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借书买书,读书抄书,都是袁隆平不在话下的事。然而,刚刚开始实验的他却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文化大革命”给打击了,即便这样他也仍未放弃。他走在求真之路上,寻寻觅觅,觅觅寻寻,终于柳暗花明,使得我们现在再也不用忍饥挨饿。本因享受胜利果实的袁隆平也并未好大喜功,直接将技术无偿奉献给了人类,这,仍是一种萌。
所以,真正的萌——“因萌而萌”,并非指可爱,而是指在前进之路上因成长而可爱,而善良,而无私。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这一优秀品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因萌而萌”,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篇七:说萌】
“萌”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是在网络上出现频率很高的字眼,通常用来修饰十分可爱的事物。然而“萌”字究竟有什么含义呢?请听听我的看法吧。
一提到“萌”,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便会立即浮现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的身影——这些小朋友有着清澈透明的大眼睛,白净的小脸蛋,粉嘟嘟的小嘴。镜头前的他们,或嘟嘴,或皱眉,或发呆,如小鹿般纯良无害的面容让人恨不得立即抓住狠狠的亲两口。这是,网友们便会惊呼道:“好萌啊,好可爱~”“太可爱了,简直连我的心都萌化了!”“长得好可爱,萌娃一个。”这样看来,“萌”字好像与“可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在某些方面,“萌”却与“可爱”有着本质的区别。就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吧:在网上,有很多人在网上传自己的自拍照,他们在镜头前做出很可爱的表情,很可爱的动作,然后问:“我萌吗?”通常这些动态都会引来很大的反响,会有很多人点赞或作评论,但是这的确不算萌,顶多算可爱,而且仅仅是外在的可爱。并不能让人感觉到萌,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那么,怎么才算萌呢?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爸爸去哪儿》中并不能说每一个孩子都是长的十分可爱,然而每一个孩子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萌娃。为什么呢?因为从他们身上,观众们看到了天真,自然,善良等等孩子身上才会有的美好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很多会随着我们逐渐融入社会而一点一点消失殆尽,而这些特征又恰恰是失去了他们的这群人最珍惜最怀念的,因而才会认为这些孩子的行为惹人怜爱,也就是所谓的“萌”。
还有《一年级》中的西蒙子,其实第一眼我对他并没有多少印象,因为作为一个混血儿,他的长相着实不算最可爱的,自然不能引起作为外貌协会资深会员的我的注意。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长相更可爱的安琪儿。然而从《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快乐大本营》播出后,我们班上却立即龙卷风班出现了一群西蒙子的死忠粉,因为西蒙子在快乐大本营上表现得实在是太可爱了,搞怪的表情,以及一系列孩子特有的调皮行为,使他迅速战胜了我们一波外貌协会,俘获了姐姐们的芳心。我一位之前特别看重外表的同学,现在一见我便说:“你看西蒙子好萌,真的好可爱啊啊啊!”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变化呢?还是同样的道理。西蒙子身上有着孩子的质朴,不做作的特点,而这些是那些发自拍故意扮可爱的人都比不上的。
这样看来,“萌”与“可爱”的区别便显而易见了。“可爱”是体现在外表上,追求的是赏心悦目,而“萌”却体现在内心上,是让他人从内心感受到十分舒服。那么,就人我们做一个真正“萌”的人,真诚待人,不做作,给身边的人带来内心欢乐与舒畅。
【篇八:说萌】
“萌”在古时候视为刚出生的芽,而我觉得“萌”上面为草字头,下面为“明”,就意味着新的生命或者新的希望在成长,多么有意思的一个字呀!
‘萌’很常见,比如一些可爱的人或事物,但多数时候出现在动漫或漫画里,用于形容那些可爱的女孩或是讨人喜欢的男孩,这个字总会带给人以特殊的感受。
我的班上就有一位靓女,春日的阳光都不算什么了,花在他面前羞愧地低下了头,彩虹挂在天边也黯然失色,她有着白嫩的皮肤,白里还透着红,大大的眼睛闪烁着,像夜里的星星带给人们光明,樱红的小嘴,加上那甜美的声音,犹如是那来自天堂的呼唤,“萌”难道只指外表吗?不,在班上,她总能带给大家以愉悦的感受,她经常帮助他人,也经常在他人受伤时,给予他人温暖,她非常关心班集体的荣誉,记得有一次,我们班参加打篮球的比赛,那才叫一个猛,直接打入前三,却在夺冠时掉了链子,因此我们与冠军失之臂交,大家当时都没想到开始为球员打气,为班级感到骄傲的她却为之留下了泪,那一刻她很萌!
我家里有一条黑白相间的狗,它很可爱,而我也有一个朋友送的类似于动漫人物的非常萌的布娃娃,我的狗却趁我不注意时,拖着布娃娃跑了,它与布娃娃一起”玩“,结果可想而知,布娃娃里面的棉花全部洒落出来了,到处都是,我那才叫一个气愤,抄起一个家伙就冲了上去,可看见那水弯弯的大眼睛望着我,发出几声哀鸣,像是在乞求我的样子,这样的它是那样萌,以至于我没有下手,也只能由它去,唉,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
“萌"不只是体现在人的长相上,也体现于美好的事物,更体现于他的气质与他所做的事。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故事,写的是有一位长相普通的青年,他认为穿着奇异的衣服,叼根烟,在摆一个自认为帅气的姿势很帅,实着不然,他为人粗暴,待人也不礼貌,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简直丑陋极了,但当他面临社会时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由于没钱,便偷渡到了日本,没有身份证的他不得不躲藏起来,为了充饥,他预乞丐分食,他也替别人打杂工,每天早上6:00左右就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2:00左右,虽然生活很艰辛,但他也不时地帮助比他更穷的人,只留很少一部分给自己用和储备一些,数十年后,他因帮助了太多的人,得到了媒体的关注,从而名声大震,名正言顺地踏上了日本岛,他的"萌”在这一刻得到了体现,他不在以外表感到骄傲,反而他与大家为他的内在的“萌”感到骄傲,他的内心也得到了净化。
“萌”代表可爱、漂亮、更重要的是代表希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个人的内在美也得到了体现,也正是中国的希望得到了成长。可爱、漂亮是表面,内在”萌“是实质,尽管我们追求不到外表美,但我们可以追求内心美。
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内心里种下一枚”萌“的种子,去培养它,让自己变得更萌一点呢?
【篇九:说萌】
萌,在字典里的解释一是姓,二是在古代指百姓。可现在广大网友让它成为了可爱的象征,它可以理解为:个人因人物的某些特征而萌生起像燃烧般的共鸣感。我们这一代人通常用“萌”来形容极端喜好的事物,在生活中经常用它。
早上,刚到学校,就看到某男同学正被某女同学摸脸,还说了一句:“好萌啊。”我看在眼里,骂在心里:“男生的尊严呢?”俗话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你被摸脸就算了,还一脸萌状,是男的吗?”读到这里,可能就有人要说我死板了。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萌也要有尊严,有尊严的萌在某种意义上是幽默的象征。而没有的,则是一个倒男不男,倒女不女的人,在别人眼里,你就像一个玩偶,玩腻了便可随便丢弃。
历史老师上课时,听到一种奇怪的、不男不女的萌接嘴,愠怒道:“老师最讨厌的就是那种娘娘腔了,男不男,女不女的,听着声音就让人想到那猥琐的样子。真是闻其声,如见其人。”这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那几个平常以摸脸为荣的家伙们此时此刻个个脸涨得通红,不敢瞧他老人家一眼。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看见接嘴的现象了。
萌用来形容人是不大恰当的,但对动物来说就再适合不过了。不爽猫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它现在身价可是约6400万英磅,也就是约6。4亿元人民币。与它相关的书、电影、视频、衣服都已经卖到哪种程度了呢?衣服、书卖脱销了,电影、视频也被点爆了!甚至连画家也不放过它……
不爽猫的样貌,可以说是另类的萌,萌出了自己的尊严、本质。看着它的脸与那一幅好像别人欠了它巨款的眼神,它那另类的萌也便出来。你看它那样子:倒“v”形的嘴巴,还有那销魂的眼神,与它那萌态,就好像对你说:“money,money,还给我。”
你可能会为不爽猫的萌而喜欢它,但请你记住一点:你可以喜欢萌,但请你不要学它当一个草地下面的明天!
【篇十:说萌】
走进教室,我突然被班上的同学拽住问:“你看我今天萌不萌?”;走上街头,一个小贩使劲向我推销:“这个手机壳多萌啊!”;回到家中,妈妈又缠着我问:“我穿这个更萌还是那个更萌。”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萌入侵了我的生活。萌乃何物?大概就是“可爱”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萌,这么想把自己变萌,那我就来说一说萌吧。
什么是最萌?恐怕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萌的真正奥义又是什么呢?曾经,有一篇文章为我们指点了迷津。它便是《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它,告诉我们,最萌的人是谁。
现在,让我们好好看看那些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吧。且看那黄沙漫漫的戈壁,看那白雪皑皑的冰原。一排排绿色的军士正在保家卫国。再看那尘土飞扬的工地,看那火星四溅的工厂,一排排蓝色的工人正在发挥光和热;又看那车水马龙的城市,看那鱼龙混杂的角落,一队队黑色的警察正在打击犯罪。也许你看不见,又或许你视而不见。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那些兢兢业业的人,克己奉公的人;那些为国捐躯的人,马革裹尸的人。他们不仅是中国的脊梁,也是当之无愧的萌王。萌,即是正义,即是奉献,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事物。
在知道了什么是最真的萌后,我们似乎可以开始说说怎样变萌了。当然,我们不必去参军或者当警察,而是要学习萌的内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要变萌,其实很简单。古有二十四孝子,今有最美孝心少年。以前有刘胡兰英勇就义现在有夺刀少年为正义放弃高考。昨天有赖宁救火,今天有少年见义勇为救人性命。我们见到他们时,不都在心中涌起名为喜欢的暖流,心中升起一面敬佩之旗吗?他们是历代萌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不必做大事,不必拯救世界。我们只需要“善小而为之”。少一分自负,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做作,多一分真诚;少一分狭隘,多一分友善。哪怕你是个“学渣”,是个“
(4) [萌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去哪了
“爸爸,爸爸,你要去哪里呀!”五个可爱,童真的小孩跟着明星爸爸游历。《爸爸去哪》是今年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相比之下,还有些强档星娱节目迅速崛起,有《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等。同时,还有彰显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汉字节目——《中国诗词大闯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娱乐水平逐渐提高,形形色色的娱乐如雨后春笋般涌芽掀起了一股时尚前卫的潮流。先进的思想,开放的名族正在向潮流的高潮涌去,当前网络在娱乐节目中萌笑问语。由《爸爸去哪》一栏目中“爸爸去哪”到“时间都哪去了”再到“飞机都去哪”。这一系列的问语毫不展现出现代生活水平饭后闲谈话题。
时尚毫无疑问是生活水平提高后,创新改革的新目标。时尚固然深得人心,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远历史和文化精髓的古老民族,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要在前卫的时尚中遗忘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那一颗颗闪亮的星星若隐若现。
时尚前沿的潮流在冲击着民族文化。如今传媒大肆地报道着某某明星什么秘密。对此,我们要以身作则,在当前文化中,保留民族文化,让前进的文化与古老又文明的文化结合发展。
那是人们多少日日夜夜才打造出的文化,只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要在发展中传承而并非是复古遗传。文化是有灵性的,我们不需要刻意地掀起复古潮流。
中国风呀,中国风。我们要中国风吹遍大中国。我们是华夏子孙,千百年来,沐浴着国学经典,将仁义礼仪发展到极致。我们的祖先经过时代的洗礼,唱着精神的赞歌,挥着雄健有力的臂膀,创造出中华民族。
其实,信受欢迎的娱乐节目没有错,只是看到人们那样追捧娱乐文化,却将我们应有的德、诚、孝、义抛之脑后。我们的民族精神文化去哪了,那些毕生精力编织的中国文化就这样的环境中没了凝聚。我只想说中国精神文化去哪了,是不是现实的利益和前卫媒体的报道,我们的文化走了。
(5) [萌文化]文化不容恶搞
幽默是一种文化智慧,而不是一种丧失了敬畏感的肤浅粗鲁和文化随便。
——题记
2012年恰逢诗圣杜甫1300周年。3月份,杜甫突然在网络上爆红,涂鸦照片家喻户晓,杜甫也俨然成了微博红人,在课本上的杜甫画像出现了再“创作”,杜甫时而脚踏摩托车,时而挥刀切瓜,时而用电脑在网上写文章——杜甫顿时成了一个大忙人。
此后,其他的恶搞也开始在网络上走红,岳飞怕“媳妇问题”上战场,孔子和猴子互动,纪连海说大禹有婚外恋……恶搞不等于幽默,幽默是一种文化智慧,而不是一种丧失了敬畏感的肤浅粗鲁和文化随便,它是对文化的不尊重。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是古代智慧的见证。我们应该尊重它、爱护它,而不是打着幽默文化的旗帜进行恶搞。
以历史文化作娱乐牺牲品,无疑是一种变相娱乐,是一种哗众取宠的伎俩;最终将使高雅文化低俗化。文化将面临危机。如果文化能容忍恶搞,那会有多少萌学的人受到伤害?试问当恶搞文化推向大众化,又会扼杀多少优秀文化。人们看到的不是文化的诗情画意,而是低级趣味。
虽说常常提出“文化要创新”但文化创新绝不是恶搞。在文化继承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恶搞文化映入人们的视野,就会有一千个误解,人们就将面对一次像文化大革命一样的文化危机。
恶搞文化,止步吧!我们不需要道德和文明滑坡下的正义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