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离影评6篇

时间:2018-07-28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一次别离影评一: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篇一:《一次别离》观后感】
好久,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在杂志上看到关于《一次别离》的文章。第二次看了,因为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想到它是这么长的,只看了没有一半,今天终于抽时间把它看完。让我再一次意识到,掌握好时间是这么重要。
如文章所介绍,影片没有精彩的剪辑,配乐,画面,只是很简单地展现一个故事。但是把不是的许多细节描绘地很细致,而且剧情很出人意料,但是又非常合理,让人感觉故事非常地贴近生活,或者根本就是生活的还原。
也如文章所说,电影里面每一个人物都离不开这个故事,每个人都要对它负责—但是每个人都没有错,它们都是一些生活中命运中不可跨越的一些地带,人物们既不能独善其身地离开,又不能往回走,每个人都为了自己所坚持所相信的东西而不肯让步,但是他们又没有做错。故事的结尾没有大团圆,也没有悲情,是不是想说故事的结局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知道影片所描写的情况是不是就是伊朗国家的实际情况。因为很多事情感觉他们做得很好,很值得我学习。
伊朗人讲礼貌似乎已经成了习惯,虽然我有点反感干巴巴毫无生气得说“谢谢”,但是他们的礼貌真是无处不在,无论在什么场合,人们见面无论是什么关系都会已“你好”开始—包括两个打官司的家庭之间,最后总是以“谢谢”结束。别人为自己的女儿让座也会说声“对不起”。
伊朗人遇到事情会讨论,虽然大家都已经火冒三丈,特别是那位失业的丈夫,他们都是会坐下来沟通,虽然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做这样或那样的掩饰,但至少大家肯说话,比起某些地方人们喜欢暗地里做事好多了。
很羡慕有信教的人,他们会为做错事而羞愧,害怕灾难降临在自己爱的人身上—即使只是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
那位失业的丈夫在气得不行的时候宁愿打自己。
还有,不知道影片是否在反对性别歧视。因为我觉得影片里女人做得比男人好,男人总是固执地相信某些东西不肯让步—不过男人则把女人的让步看做软弱,孰是孰非?
影片里每个人都要对事情负责—除了那位老年痴呆的老人家,它想说的应该不言而喻了。
【篇二:《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观后感】
下班了,静静的办公楼就剩下我一个人,于是我可以静静地看刚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片头,音乐静静响起,黑色背景下白色的阿拉伯文字幕,片长2个小时。临近片尾,钢琴声静静地响起,办理离婚手续的纳德和西敏分坐在长廊的两边,隔着一扇玻璃门,不是相对无言,而是漠视无言,没有任何对白,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坐着坐着,这长达4分钟的静默,我感觉又看了4分钟的默片。这是怎样的一对颓唐、落寞、无奈、疏离、隔阂,饱含着满腔怨言与离愁的夫妻。这短短的4分钟,既考验着导演的功力,也证实了演员的功底。难怪这部电影在61届柏林电影节获金熊奖,饰演纳德和西敏的佩曼·莫阿迪和蕾拉·哈塔米分获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这部只花了200万元左右(30万美元)的小成本影片,可以有足够的骄傲来鄙夷斥6亿元巨资制作的《金陵十三钗》。我没看过《金陵十三钗》,也不会去看,不是因为妓女抗日的故事,也不是因为它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谋取票房的噱头,而是就生命与死亡而言,它让十三个妓女去替代十三个处女去抗日,我想,十三个妓女的死与十三个处女的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一定要牺牲“坏女人”救“好女人”才令我们感动?影片竟然让她们悲壮地以逼抗日,再给她们立牌坊。我们对生命与人性的理解何其轻佻与浅薄。
描述这部电影的剧情并不不是难事:纳德回家发现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被女佣瑞茨绑在床上,而瑞茨却不知去向,待瑞茨回来,出离愤怒的纳德将瑞茨推出门外。没想到怀孕的瑞茨竟然流产,瑞茨丈夫怒不可遏将纳德告上了法庭,他们各执一词,到最后,所有的真相却出人意料。揭开这真相的是信仰,所有的人在信仰面前袒露了自己的谎言。信仰单枪匹马地战胜了谎言与私欲的大军。
然而,要穿透这部影片的重幕却是件难事,难就难在我远远没有那样的精神境界。剧情发展超过了我所有的对剧情发展的预想,看这部影片比我刚看过的《艺术家》远为丰厚,远为蕴藉,远为错综,远为复杂。看这部影片时,每一个剧情的发展为什么总与我预想的不一样,甚至相反,我问自己,这倒不仅仅是在测试我对剧情和人物的理解,不仅仅是文化的差异,其实是对我空洞的精神世界的揶揄。因为我的精神境界无法达到影片所要表现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一种信仰。
没错,就是因为信仰。这是是人性与信仰之间的较量,人性中永远有卑微与黑暗之处。影片中除了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和瑞茨的小女儿外,几乎所有的人物都为了私欲在撒谎,丈夫纳德、妻子西敏、女儿特梅、女俑瑞茨、瑞茨的丈夫、家庭女教师,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性一览无余,但他们又在备受灵魂的拷问与煎熬,丈夫纳德在为父亲洗浴时失声痛哭、女儿特梅为父亲做假供后在车上流下了眼泪、女俑瑞茨惊恐会受报应,担心报应的灾祸会落到她的女儿身上,瑞茨的丈夫在痛打自己,家庭女教师撤回了自己的假证词,他们在备受灵魂的挣扎后各自说出了真相,导演处理这些变化了无斧凿的痕迹,春雨润万物般自然,这种自然来自于古兰经的信仰,叫我这样没有信仰的人都觉得可信之极,就是这样。
电影结束前,与片头纳德和西敏到法庭办理离婚呼应,纳德和西敏又来办理离婚手续。法官问他们的女儿特梅选择跟谁生活在一起,还没待他们的女儿几番哽咽说出她的决定,镜头就摇转和定位在分坐在长廊两边的纳德和西敏上,隔着一扇玻璃门,不是相对无言,而是漠视无言,没有任何对白,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坐着坐着,长达4分钟的静默,伴随着静静地钢琴声一段一段流淌、片尾字幕一行一行地出现。
我们不知道他们到底会不会分离,也不知道他们的女儿最后会说出什么选择,或许导演根本就不想让我们知道他们是否会最终别离,而是让我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去作各自的猜想。
我最后在追问这部片名的意义。简单的单词,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别离”?仅仅是纳德和西敏婚姻的别离?亲情的别离?其实最终还是想告诉我们,人不能同自我救赎与信仰别离,哪怕就一次这样的别离,也意味着人的生命与精神无法得到救赎。
纳德是位好丈夫、好父亲,也是一位好儿子,为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忍受着妻子离家出走。他以及他的父亲让我想起了我和我的父亲。我的父亲80年代末期患脑溢血而偏瘫了,我以及我的兄弟当时有各种借口不花什么心血来照料父亲,我可以借口说工作忙,后来又可以借口说在长沙读书,所以6年漫长的照料全靠我的慈母,我想这漫长的照料对母亲的身心难以言说的苦哀。他们在这悲痛的人生中先后信仰了天主,成了虔诚的天主教徒,先后于1994年和2000年去了天国。我们,作为他们的子女,在他们的墓上树了一个十字架,那竖立起来的十字架突显在墓群中,但不突兀,孤独但不孤单。我想,这也是别离,永远的别离。
当《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片尾钢琴声静静地流淌的时候,我想,我应该忏悔!
【篇三:《一次别离》观后感作文】
《一次别离》是我看的第一部伊朗电影,提到伊朗,总是想到《斯巴达勇士300》中拿着双刀带着头巾,血洗希腊诸城邦的波斯人(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教世界的对抗确实是血洗啊,今天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意思就是“被伊斯兰占领的城市”)。战争的冲突也带来的文明的融合,伊朗比较靠近欧洲,所以我觉得伊朗人综合了欧洲与亚洲人的优点,电影里的人物都拥有棱角分明的脸型轮廓,眼睛也很大,但皮肤却是黄种人的,看起来都很好看。
剧情其实还是比较精彩的,两个家庭阴差阳错由于雇佣保姆这一件小事最后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其中还夹杂着男女主的感情危机为暗线,但是由于这种家庭纠纷的题材,让人感觉略显平淡。不过电影中有几点还是让我印象比较深的:
1、纳德他其实是一个很固执的人,比如说硬让女儿要回不该给的小费;不愿意花钱买平安,只要自己没被认定有罪;和妻子说话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涉及到自己原则性的问题或者说是自己认定为正确的事,他就会坚硬的像石头,一步也不肯退让。但是面对自己所爱的人,如父亲和女儿时,他会显露出自己柔软、耐心的一面。他之前所做的坚持其实都是为父亲的健康与女儿的未来着想,他对女儿说:“如果你认定我有罪,我就去说实话”,跟女儿的亲情与信任相比之下,自己那么坚持的处事原则也不值一提。而且面对对方一再的肢体挑衅,能够隐忍,避免去引发更大的冲突,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多面的性格塑造让我觉得奈德这个人很不错。
2、父亲虽然身患老年痴呆症,但从他不太符合逻辑的动作与话语中能够看出他潜意识中其实一直在关注着自己的儿子,电影中总是出现这样的镜头:奈德回过头来,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年迈的父亲已从屋里出来,正弯着腰看着自己。虽然他可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应该知道自己的儿子有麻烦了。面对奈德,他嘴里总是唠叨着“西敏西敏”,他不希望奈德与西敏分开。
父亲虽然没怎么说话,但他表达的情感都是无言的。
3、小女孩与大女孩不管是两家人和谐相处的时候,还是针锋相对时,她们总能忽视掉周围的环境,快乐的一起玩耍。两家人对簿公堂时,坐在楼道长椅两侧的两个人也只能无助的交换一下眼神。整个事件中最无辜的就是这两个孩子,要我说双方家长看在两个天真单纯的还在被这一系列事件搞得不明真相,跟着大人一起受罪的情况下,就应该把这些事化解掉。
把无辜的人牵扯进来最不能忍,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
我觉得电影要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看问题的观点,这其中有宗教、社会地位、个人性格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一些小的事情,巧合的事情使众人的矛盾开始激化,打破了原来的平衡点,如蝴蝶效应一样,最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不能说到底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对对错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顺便一提,最后女儿到底选择了谁,让我想起了《盗梦空间》里旋转的陀螺最后到底是否停下,有些相似哦!
【篇四:《一次别离》观后感】
网上传了很久伊朗的这部片子,因为字幕的原因一直没看。不料我的朋友在微博上大力推荐。于是回家赶紧补上。
影片因为是伊朗拍的,对于伊斯兰国度的神秘和生活状态也是我感兴趣的。
实际上,影片大概讲述了一个妻子要移民而男主人公由于要照看患了老年痴呆的父亲不同意,因此闹上法庭要求离婚。在妻子搬出家以后,男主人不得不请了一个保姆,但是由于保姆照顾老人不当,令愤怒的男主人辞退了保姆,并将她推出门,导致了流产。双方各因照顾老人不当和蓄意伤人致使流产为由,互将对方告上法庭,在互相指责和取证的过程中,放弃了各自的信仰和作人的准则。展现了人性的挣扎。
在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几点:
保姆在伺候主人公老父亲时,由于小便失禁需要换裤子。保姆因此非常犹豫,不是因为怕脏而是怕违背宗教教条,因此特地打电话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得知可以后才帮老人换了裤子。
在法庭,由于保姆肚子里的孩子流产,而男主人公不承认事先知道(如果承认要入狱1-3年)。保姆的丈夫在此前表现的非常愤怒,坚定的认为男主人知道而故意为之,情绪失控,认为男主人撒谎。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手里一直拿着一本古兰经,他认为男主人绝对不敢对着古兰经发誓。结果男主人发誓了,这么愤怒的人居然不说话了,好像对着一本书说的话就是公理就是事实。
在后面,男主人公同样的要求保姆在古兰经面前发誓,孩子是男主人公推搡所致流产的时候,保姆崩溃了,满眼的无助和恐惧。最终没有敢在经书前发誓,因为她认为如果她对着经书撒谎会报应在她的女儿身上。
看到上面的情节,让我感到这些人才真是教徒,也就是说完全相信教义,有信仰,给人的感觉是安全但是有一丝的恐惧。因为他们把自己交给了安拉,说实话,让我想到了人体炸弹,再没有一个宗教可以让人这么献身的了。
下一个情节是:由于要打赢官司,男主人公11的女儿也在法官面前为他父亲撒了谎,欺骗了法官。在此之前她已经知道他父亲在撒谎而且她认为他的父亲做法不对,替父亲感到羞愧。但是,在情亲面前她还是撒谎了。尽管后来坐在车上泪流满面。而当她知道保姆也撒谎了的时候,也是在车上,她露出了一丝微笑。笑的让人失望,也让人无奈。
她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因为父亲说谎而感到羞愧的女孩了,她自己笑的时候也意识到了。但是她是用一次谎言作为她的成人礼!
片子中的人物没有一个不是正人君子,但那是在平时,在关键时刻必然暴露出丑陋的一面。这也是他女儿微笑的原因,周围的人的表现让她认识到了这点。保姆那么虔诚的信教但是关键时刻撒谎(不管什么原因),而她父亲更是对着古兰经撒谎。她的女儿没准在想,那只不过是一本书而已。
看来我们的祖先说:人之初,性本善,未必对。还是基督教说的客观一些:人有原罪,而原罪的存在,将人类和完美的神隔绝。
这就是看这部片子的感觉,悲哀。
【篇五:《一次别离》观后感】
好久,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在杂志上看到关于《一次别离》的文章。第二次看了,因为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想到它是这么长的,只看了没有一半,今天终于抽时间把它看完。让我再一次意识到,掌握好时间是这么重要。
如文章所介绍,影片没有精彩的剪辑,配乐,画面,只是很简单地展现一个故事。但是把不是的许多细节描绘地很细致,而且剧情很出人意料,但是又非常合理,让人感觉故事非常地贴近生活,或者根本就是生活的还原。
也如文章所说,电影里面每一个人物都离不开这个故事,每个人都要对它负责—但是每个人都没有错,它们都是一些生活中命运中不可跨越的一些地带,人物们既不能独善其身地离开,又不能往回走,每个人都为了自己所坚持所相信的东西而不肯让步,但是他们又没有做错。故事的结尾没有大团圆,也没有悲情,是不是想说故事的结局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知道影片所描写的情况是不是就是伊朗国家的实际情况。因为很多事情感觉他们做得很好,很值得我学习。
伊朗人讲礼貌似乎已经成了习惯,虽然我有点反感干巴巴毫无生气得说“谢谢”,但是他们的礼貌真是无处不在,无论在什么场合,人们见面无论是什么关系都会已“你好”开始—包括两个打官司的家庭之间,最后总是以“谢谢”结束。别人为自己的女儿让座也会说声“对不起”。
伊朗人遇到事情会讨论,虽然大家都已经火冒三丈,特别是那位失业的丈夫,他们都是会坐下来沟通,虽然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做这样或那样的掩饰,但至少大家肯说话,比起某些地方人们喜欢暗地里做事好多了。
很羡慕有信教的人,他们会为做错事而羞愧,害怕灾难降临在自己爱的人身上—即使只是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
那位失业的丈夫在气得不行的时候宁愿打自己。
还有,不知道影片是否在反对性别歧视。因为我觉得影片里女人做得比男人好,男人总是固执地相信某些东西不肯让步—不过男人则把女人的让步看做软弱,孰是孰非?
影片里每个人都要对事情负责—除了那位老年痴呆的老人家,它想说的应该不言而喻了。
【篇六: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电影结束了,电影中女佣的最后一个镜头是隔着玻璃声泪俱下的哭诉,导演很体贴的给我们加了一道玻璃,给我们的内心一点距离一点庆幸一点仿佛可以逃掉的遮挡,不然何忍面对;她男人的最后镜头是败兴的离开,显然怒火中烧;小女孩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低着头,然后瞪着大眼睛用责怪的目光看着一切,看着刚刚还一起玩的大姐姐;大姐姐最后面对法官时的激动和镇定坚决,她脸上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淌的泪水是从心底里直接流出来的;丈夫妻子最后在走廊里,像所有的成年人一样,百无聊赖的等着,略显失落吗?其实他们是唯一有力量改变这一切结局的人。当导演这时给出了字幕,响起了淡淡的音乐,他真的是太牛了,牛过那些好莱坞的大导演,他不需要大的投资和高科技,就靠对生活对艺术的参透、热忱、和精准的表达,一切都在百无聊赖的等待中被升华,太潇洒了!
电影中的丈夫,在给父亲搓澡的时候趴在父亲背上哭了,这是对妻子回归的一种渴望,但被生活的常态和默契所提炼,转化成了一种脆弱,同样的脆弱,表现在女性那里更明显一些,妻子开车时的两次哭泣。然而这两种脆弱系同根所生又像是天敌,致使夫妻俩在后来的几次谈话中这种双方向的脆弱始终散发着作用,女性的脆弱在男子主义看来是无理取闹,但妻子处理问题很理智很务实,从开始收拾东西回娘家,到后来带着东西回来,可惜和丈夫谈事情受挫,都表现出了冷静理智的一面,相反的,丈夫的脆弱看似委屈所致,其实,正如本片最重要的一个冲击力一样,男人的孝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顺,对女儿的慈爱,作风的正派,工作的成就,小小的仁义,什么信任呀,礼貌呀,忠诚呀,先礼后兵呀,等等所谓的满足自己灵魂安逸的调剂,都不是真正的灵魂。他不是伪君子,因为他和生活中所有不错的男人一样,可以数出各个方面的优点,看上去无可挑剔,伪君子要比这单薄得多,伪君子作为词汇,用来描写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应具有它的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意义。影片中女儿问他到底知不知道女佣怀孕的事,问他为什么不肯听妈妈的话给钱了事,妈妈的东西都带回来了在车里了她看到了,父女间的这类对话,所鼓励给我们的良知,在女儿回答法官问题的时候,再一次将我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们拉回到现实,如果说父亲的做法是拿无奈当幌子的话,那女儿将这种无奈给现实情理化了,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绝对会和他女儿一样的做法,至此,影片所照见的,完全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但丈夫的问题是,他的脆弱里,有爱抱怨的特点,抱怨使他优越的部分断了根基,使他的智慧受到了限制,他轻易的找理由,他那男人外表下的孩子气,他的妻子可以在谈话的时候想象出他如何抱怨,当他遇到更加爱抱怨的男人的时候,可以吵得棋逢对手,最后也使得他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场合,有意而且粗暴的对待女佣单纯善良的情感,不顾妻子女儿的尴尬和彻底的失望,反以为荣。这样的结局我们可以旁观者清,又或许,我们是更加容易当局者迷的,一如影片始终如此的贴近我们的内心,复印着生活,我们凭什么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比那个丈夫好呢?我们在导演的眼里,就像人眼中的猴子。至少谦逊一点可以警醒自己,这也是一种高贵,而不是等着看着,回想过去,我们每一个人,当面临一轮又一轮无休止的吵架的时候,不是吵着吵着就变得混蛋起来,变得狭隘起来。
电影中所设计的女儿,正好是最敏感,最容易在精神和情感上受影响的年龄,导演蓄意表现她的感性、敏锐、直觉,表现得清新自然。她的父亲母亲,对她都怀有深切的感情,在最后,面对法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官的追问,她选择回避父母,这是多大的不信任与孤独,下一代就是未来,这是对我们最严酷的考量,这份最可能无私的责任,能把我们拉回来,像孩子一样痛就是痛,哭就是哭,还是在走廊里百无聊赖的等着,像所有的成年人一样?女儿会跟法官说什么,不得而知,她自己早已经想清楚了,她没有等,她独自想的时候的苦是可想而知的。也许电影的细节里有逻辑可以推理出她会说什么,因为电影里的细节实在太丰富,没注意到也无所谓了,不必去找。总之,她也参与了一家人之间的用脆弱与默契代替交流,是痛是哭,都无需分享,也永远的失去了分享,心里的冷漠慢慢会变成心灵的冷漠,无药可救,循环往复,只有在像看到车窗被砸了的时候那样生动一下,有一丝顾盼,却还是要归于默契和写满了全新的直觉的脸,玻璃碎了。
说说电影里的细节吧,开始第一个镜头是复印证件,摄影角度寓意明显,摄影机是要复印生活;第二个镜头,是一个直面的长镜头,将我们置于一个评判的位置;第三组镜头不是特殊角度特殊场合了,是简短的关于钱的交涉,顺利通过,但和后面的女儿加油时的小费问题形成了对照,体现出男人女人的不同,是一次预演;第四场戏已经是有着丰富内容,主要人物都在场的主戏了。整个影片中,印象深刻的几处细节有:老人叫那几声西敏的名字,叫出了曾经的幸福和本该温馨的家;丈夫考女儿单词时说错就是错,老师说的也不行,扣分就扣分,很巧妙的性格描写和铺垫;女儿直觉之好,从她回答法官的问题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简直是天才般的完美回答,女儿心里关心的事都是真正重要的事,女儿的愿望都是最正确的方向,大人们反而糊涂了。
电影多角度展现了伊朗的社会面貌,包括老人问题,孩子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宗教问题,还有街道、汽车、房子、邻里、女人的头巾、法律等等,围成了一幅多彩的城市风情画。电影把法律、宗教、人心,如此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人心照着人心,让我们情何以堪。现实中还是以男人为主导,男人好了,生活才能好,父辈间的争斗怎能不影响孩子,这种种争辩,感谢导演全景式的展示给我们看,提醒我们评判。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包括妻子,女儿,家教,女佣,小女孩,丈母娘,都是社会当中的和谐因素,通情达理,美好,温暖,而男性角色包括丈夫,女佣的男人,法官,父亲,他们的力量和决定,却成了需要担心的部分,令人本能排斥又不能缺失并要深深的接受,像画面里那位尿裤子的父亲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天底下有多少男人都和影片中的男性角色们一样患有肉体的和精神的痴呆症,没有自知之明。影片中的女性没什么问题,男人们呢,用电影里的对白说,你还算个男人吗,说这话那人,更不像男人,经常的好意善意不等于性格,性格是把双刃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剑,偏偏男人该有性格。丈夫跟女儿相处和跟妻子的相处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太多的家庭都是这样。
电影所传达的价值观,千万不能学,因为艺术家都是酸溜溜的,写文章的喜欢重复自己的话,明知道不好,不过,一天又一天百无聊赖的等着,不管等什么,还是要切忌,拍电影的喜欢讲故事,如同爱讲理的人通常都有语言暴力,讲故事的人,尤其是能混上名和利的,一定也讲得很极致,极致就不能学,太冷静太质朴也是过,能像男主人公那样二话没有,是我的错,赔钱,不是我的错,你也承认,那凭什么赔钱,才是实际的现实。故事只是故事,可以丰富我们的认识,理论与现实还是要分开,说来说去又说回来了,现实啊现实,拿你还能怎么办,想办,到头来只是想想而已,何必!不亲自动笔写文章,永远只是看客,体会不深,又有几人会写呢!生活最常见的形态,还是结尾处字幕上升时那个长镜头的形态,那个气氛,如杂乱的空气一样,潮湿熟悉。每一个陌生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人,每一个故事,都不同,其实心里怎能平静,只有埋汰孩儿在睡觉,是非、好坏、悲欢离合,在直觉里都有,在思考和交往中却狠心的顽固,到最后都没有能觉醒。关上门说结束了,说的仅仅是心声,法律能结束的也仅是夫妻关系,同时流下了孩子的眼泪,宗教能影响的是虔诚的人,那隔着玻璃的更显无助的哭诉,她以后怎么活下去,我们触摸不到,玻璃是硬的,玻璃这边我们的心呢,遮挡了几秒钟,逃避到现在,现在问你了,我们的心……
耳边响起小朋友清脆的声音,说“打碎那个玻璃,我要到伊朗去看她”,我说不用打碎,有门可以过去,我还想告诉他,其实身边就有很多人和事需要我们用心看望,发现是幻觉。
【篇七:《一次别离》观后感】
这篇文章让我对自尊,法律,爱,诚实,宗教,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先说自尊。看了两遍,我才逐渐发现两个男人的过度自尊是这一场争端的主要原因。如果富男人原意放下他的自尊,放下他在女儿心中近似完美的形象,放下他因为妻子闹离婚而不让妻子介入此事的武断,放下和穷男人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竞争,放下非要证明自己是一清二白的渴望,或许这场争端就象他女儿哭诉时说的那样:“事情本可以不这么复杂。”
同样,穷男人如果放下面子,而不以维护自己权力为托词与富男人拼的你死我活,直接表明自己家庭情况艰难,原意接受赔款的话,事情也可能变得很简单。
过度的自尊让事情变得复杂,可复杂化的直接后果却是家里的女人和孩子受到最大的牵连和伤害。所以,自尊不全是个好东西。
再说法律。法律在这篇影片里扮演了邪恶的角色。没有法律的束缚,两家就不必纠结在富男人是否知道穷女人怀孕的事实。法律的束缚进而了富男人,穷女人甚至是富女儿的说谎。法律很邪恶,让那位内心极度渴望说出实话,让事情简单化,渴望家庭团圆的富女儿在法官面前说出了谎话。法律和道德经常扮演着矛盾的角色,更何况在一个法律不那么健全的国家,民事案件仅仅由一位脑袋快发胀、满脑子民事纠纷的中老年人按照自己情绪情况决定结果的,这其中过程很少看到法律依据。
我开始不太相信法律。法律让人性扭曲,让一个单纯的孩子说谎,一个虔诚的教徒背叛信仰说谎,一个有着强烈家庭责任感的男人说谎。着实让人心痛。
再说爱。一切争端的开始便起源于爱。富女人对于女儿的爱,希望女儿能离开伊朗,环境更好的地方接受教育。而富女人的丈夫,富男人,出于对于老年痴呆行动不便的父亲的爱,坚决反对离开伊朗。爱让争端开始,这还是爱吗?
女儿为了不让家庭破碎,决定跟父亲,因为她知道母亲放不下她,会回来。女儿希望得到的爱是来自于一个完整的家庭,然而母亲对她的爱让这个家庭破碎,这还是爱吗?
父亲很负责费心地照顾着他的爸爸,不仅专门给他找保姆,还让父亲参与到他和女儿一起做的游戏,可谓尽心尽力。可老头子一直放不下他的儿媳妇,时常念叨着儿媳妇的名字,很明显,虽然他老年痴呆,但他并不希望这个家庭破碎。虽然他说不了话,但从他的眼神里,看的出那深邃的无奈和伤心。
一切都是爱惹的祸。或许又是富女人和富男人给予爱的方式以及对爱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而酿成了这场悲剧。
最后说说宗教,感觉宗教在其中一些人手里已经成了战胜对手的手段,那些人不是真的相信古兰经里的教义。他们将“对古兰经发誓”作为一种逼人说实话的手段,甚至在故事的最后,穷女人的嫂子也不得不顾全现实情况而劝说穷女人做出违反古兰经教义的事情。
唯独那个穷女人,出于对于古兰经的虔诚而使情节更佳复杂化,这样安排只能感叹导演的高明。
让我感到很伤心的是富女儿和穷女儿之间的关系。看着她两无忧无虑的玩耍,我不敢想像这场争端之后两家之间的关系会怎么样重新定义她两之间的关系。她两落寞而略带不情愿的表情让人无比惆怅。
【篇八:《一次别离》观后感:我们都会说谎】
其实一次别离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女儿两次问父亲:“你推保姆出门的时候知道她怀孕了吗?”
相信她(我们)在最初接受教育的时候(不论是通过父母还是学校),总被告知要诚实;而在没有发现真相之前,父亲在女儿眼中的形象是完美的,是一个类似英雄的人物,无论如何女儿至少觉得,父亲不会欺骗她。但在她的潜意识里,她依旧认为父亲应该为保姆的流产负责。因而她多次向父亲询问那个问题——“你知道吗?”
如果说影片中女儿有两次价值观的奔溃,那么当父亲说:“我知道”时便是第一次。父亲在女儿心中的英雄形象毁了,她甚至可能为有这样一个欺骗法官的父亲而感到可耻,她以为只要说实话别人就会谅解,她以为世界充满了美好。
而女儿第二次价值观的奔溃是在她为父亲欺骗法官之后。女儿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告诉她要说实话,发现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欺骗她时她失望了,而当她自己站在法官面前,为了父亲而编织谎言时,她看不起自己,她觉得自己懦弱,她11年建立的道德观也在这时候轰然到底,而她却发现,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她自己的选择,自私的选择了父亲。
我已经忘了自己第一次说谎是在什么时候,或许在某次自私的时候就不知不觉把第一次贡献出去了吧,但我至少知道在我六年级的时候谎说了绝对不止一两个了,但我也不知道,即使是现在,能不能接受身边很亲近的人对你说了谎话。
看完这片好像觉得世界充满着自私,充满了谎言。但其实,世界总比最好的差一些,又比最坏的好一些。

一次别离影评二:一次别离观后感

【篇一:《一次别离》观后感】
这是一部伊朗电影,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内的许多奖项。
很特别的一部电影,电影里每个人都不坏,但都有瑕疵,真实而让人印象深刻。
我觉得看完后我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尊重。
男主角的父亲有老年痴呆,他不离不弃,为父亲穿衣洗澡,请家政,他说只要父亲说一句话他都会很开心。为了守护父亲尽孝,他甚至愿意放弃婚姻。他用心细腻地爱他父亲,这是一种尊重。
女家政被冤枉偷钱,更不幸的是她四个半月的孩子流产了。两种苦痛一起让她品尝,她说:她更接受不了被冤枉的感受(她绝对很爱她的孩子)。于是她一次又一次澄清事实,声泪俱下。我看到一个普通的人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她小心地呵护它不容冒犯。
每次大人吵架,他们都会让孩子回避,他们很重视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无辜。父母吵架前会温柔地对孩子说:我们商量一下,你先回房间。两位男主角仇深似海,争吵甚至拳脚相向,最后对薄公堂后,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孩子说:不要因为我们之间的争吵难过。言语里满是怜恤。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责任,不会牵连别人。
法官审判时很认真负责,会详细地问很多问题,会现在当事人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处境和感受,但也按法律执行该有的判断。没有高高在上,也没有神秘模糊的贿赂,只是一个和解人让真相显明。
电影里几乎每个人都撒了谎,但最后都承认自己的谎言。他们为此表现出的不安和悔恨让我印象深刻,撒谎是罪,得罪神也伤害人,这是可憎恶的。我不是说撒谎后不安和悔恨就行了,就很了不起。但我们身边有多少人连这样的反应都没有了?
两个男人对薄公堂时,一方气急败坏开口骂人,另一方提醒对方尊重自己,很自然的提醒,像种习惯,法官也很自然地警告,像一根丝一样连续光滑,没有做作和勉强。
其实整部电影就是记录一起民事纠纷,但平凡的故事却让人感受到影片里每个人都有一种不卑不亢的力量,导演去美国领奥斯卡奖发表获奖感言也是简短有力,想到伊朗素来是强硬的,包括对美国,我想不管这个国家多受争议,但影片里那种对自己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在中国也是。
【篇二:《一次别离》观后感】
伊斯兰文明,是人类文化中璀璨的一颗明珠;伊斯兰文化圈,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跨越地域最多的文化圈,这一文化圈联系了世界上的多个种族和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尤其是在中世纪,当欧洲一片黑暗的时候,伊斯兰世界却大放异彩,文化科技都走世界前列。当时伊斯兰世界还保留了古希腊时期的许多著作典籍,为以后的欧洲文艺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现在的伊斯兰总体上给外人感觉经济不发达、落后的印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我们伊斯兰内部的各个国家和民族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也正在经历文化冲击所带来的阵痛,这一点无可否认。我们的伊斯兰也要现代化,我们也要走向民主和繁荣,伊斯兰绝不是保守落后文化的代表,《古兰经》也没有教导我们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隘的视角内,而是倡导我们入世进取。
但是,伊斯兰的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式的那种现代化,全盘的西化或是一味的按照西方的那条路走,只会是死路和邪路。伊斯兰国家和民族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古兰经》为向导,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一点上,我们伊斯兰世界的“穆斯林兄弟会”就做的很好,在埃及这次的政局变动中,正是由于兄弟会的努力,才没有出现像其他阿拉伯国家那样的大规模流血冲突甚至内战。
借用我们中国一代战略家们的话说,虽然走出有伊斯兰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这需要我们伊斯兰国家和民族的不懈努力与奋斗。
伊斯兰,是主最后给人类所启示的宗教,主定会眷顾我们,让我们穆斯林的地位越来越显赫,这也需要我们穆斯林自己努力去拼搏进取。当今的我们,要缅怀历史、审视现实、看往未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伊斯兰会变得越来越被世人所接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砖加瓦、作出巨大的贡献。
【篇三:《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观后感作文】
在大概一个多月前,我借着Touch狭小的屏幕,在网上看完了这部色调灰绿、波澜不惊的电影,我承认我泪点低,好多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然后悄悄流下来。在微博上,只要有人提及这部电影,我就推荐推荐再推荐。直到前几天,这部片子崭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终于世人皆知。我心里仿佛一块石头落下来,觉得这部好片可以被更多的人认知了。
我想回到那个刚刚看过《一次别离》的夜晚,最初的感受,竟然不是叹服于导演的技巧、手法和男女主角及众人的演技,而是,对于片中,那个我们陌生甚至带着某种怀疑眼光的非主流国家——伊朗,心中生出了深深的敬意。虽然该片普遍在介绍中被定义为“表现出当代伊朗社会相对富有、西化的中产阶层与教育程度不高、依然严守宗教条规的劳工阶层之间的隔阂与冲突”,但从片中那无处不在的生活与社会背景中,你却可以解读到今天的伊朗,绝对是一个正常国家,它的宗教和信仰对社会秩序所起到稳定作用坚固而踏实,人们恪守诚信,即使在最微小的地方也不愿撒谎。长幼有序,彼此心中有爱,并愿意帮助他人。民众整体的生活水准不差,甚至西化和开放的程度,也远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这个观点在我与我的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所长黄平交流后,得到了他的证实。的确,在以往西方媒体对伊朗等国的妖魔化描述语境下,《一次别离》可算是一部“祛魅”之作,它令我们得以看到一个在种种误读与曲解之下的,正常呼吸与生活着的伊朗,法庭有效而清廉,社会稳定,与地球任何角落的国家一样,有着种种小人物悲欢挫折的普通国家。
片中,纳德和西敏是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纳德在一间银行供职,西敏是夜间外语补习班的老师,他们决定带着孩子一起出国,离开伊朗。在办好了一切手续后,纳德却放心不下家中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决定留下来。西敏赌气要离婚,未得到法庭的支持,只好暂时先搬回娘家住。全剧的主线矛盾就此浮出水面,西敏走了,纳德要上班,孩子要上学,谁来照顾家中的患病老父亲呢?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经介绍走进了他们的家门,这个像伊朗其他普通妇女一样的女人,带着黑纱,甚至在犹豫该不该走进洗手间帮老父亲换尿湿的衣物前,需要打个电话给宗教顾问,咨询自己是否可以碰触其他男人的身体。
层层递进的波澜与冲突,随着这位保姆的“辞职”、意外流产、家庭索赔、双方上法庭、庭外对于真相的种种探索和沟通,直至最终令人意外的结果,一幕幕,细水长流地呈现于镜头前。我实在不想无聊地“剧透”下,而那些在最柔软与细腻处令你怦然心动的无数细节,又岂是这种鸡毛蒜皮式的“剧透”可以替代的呢。所以,有心的人啊,一定要看看它,在网上,一毛钱也不用花,有很多资源可供下载和在线观看。也但愿有人和我一样,许愿它若能顺利进入中国的院线放映,我一定会补票,再看一遍。
然而最最打动我的,还是这部片子的绝不煽情。剧中,最后有一处隐而不发的核心真相是,那个保姆流产的真正原因,是在照顾纳德的老父亲时,因不慎没关门,老父亲独自溜出门,街对面的书报亭流连。她为了找他,被往来的车撞到,才……但,这个细节,却是在看似极不经意的、倒剥笋式的情节与对话中,最后被提到的。电影里,从始至终,完全没有出现过这个“被撞”的画面。我几乎可以想象到这个镜头,在一些追求泪水与“效果”的导演手中,本可以多种角度切换,各种慢镜头叠加,一幕一幕地回放,把你的眼泪往外拽。但阿斯哈·法哈蒂没有。他的另一部作品《关于伊丽》(DarbareyeElly)和他曾拍过的许多关于伊朗年轻人的作品,都是这样一种淡淡的滋味。以至于《一次别离》中,全片唯一的音乐,是在片尾的字幕中缓缓响起的。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比用这种最真实、质朴的片子来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尊重更美好,我也感慨于阿斯哈·法哈蒂在本届奥斯卡获奖时的发言,他说:“当伊朗在政客口中正背负着战争等非议时,我们在这里跃过政治阴影,讲述她辉煌的、古老的文化。我把这个奖项献给伊朗人民,献给所有那些尊重我们文化、鄙视敌意和怨恨的人们。”每个国家都该为这样的子民而骄傲,他们用自己的才华、诚意和爱,回报了他们并不完美的祖国。
和其他许多网友一样,我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们那些花了3000万美元甚至更多钱的电影。我当然不相信今日中国是缺乏《一次别离》这样“信与义”的故事的,那么,我们的时代记录者们,回到生活中来吧,认真呼吸,认真记录吧。钱堆不出好电影。
【篇四:《一次别离》观后感】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抱着半怀疑半激动的心情,我进入了这个神秘的世界。
说是怀疑,因为好莱坞向来热捧的影片都难以摆脱“英雄主义”题材,形式上也以快镜头,短镜头,大场面,精致的道具与大牌明星助阵为主要追求目标。相比一些大师级的电影,它们是很少能够引起观众深刻思考的,有所思考的也不过是电影影射出来的“大题材,大话题”罢了。说是激动,是因为大师级的电影往往也能够受到眷顾而摘得奥斯卡大奖,《一次别离》既是外语片,竞争的激烈程度远不亚于其他奖项。最令人振奋的便是其神秘的国籍。伊朗,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力量之一,国际舞台上永不“褪色”的焦点国家。伊朗的民众是爱国的,他们更疯狂于宗教,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导演与演员们,会向世界转达怎样一种声音,展现怎样一种画面呢?神秘的东西往往勾起好奇心。
这是一部典型的社会伦理剧,故事围绕一户典型的中产阶级人家与其女佣(当然是伊朗底层社会的民众代表)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贯穿着另一条线索便是家庭纠纷。这一情景在中国也时常发生,只不过一般都以低产阶级的悲剧作结,暂且不议。女佣人已经怀孕,为了维持家中的生计,偷偷打工帮丈夫还债。雇主家中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症的爷爷,而作为父亲的男主人公一方面疼爱自己的女儿,也敬爱父亲。所以当妻子提出要带着女儿离开伊朗去寻求更好的教育时,他并不同意,也导致了两人的分居。女儿是懂事的,也是爱爷爷的,所以她选择与爸爸一起居住来维持家庭的相对平衡。在照顾爷爷的问题上佣人与父亲产生了冲突,致使后者愤怒地将她推出门外,不幸摔在了楼梯上,从而导致流产。故事也随着法院宣判的悬疑展开,究竟责任在谁?又该以怎样的方式了结这段恩怨?似乎这就是一般电影的精华所在,导演会致力于表达矛盾双方的来回攻击与推脱,有余力还要拉扯上下两辈。
宗教的朴素与虔诚才使得《一次别离》脱颖而出。从妇女的着装到人们的交际用语,镜头对准的是两家普通人的生活,必然囊入真实的社会画面(当然拍摄地一定是在最稳定的首都德黑兰,也暂不议),画面中免不掉的是已经与民众的生活融为一体的伊斯兰教文明,而这也无需刻意回避。伊斯兰教徒是世界上最狂热的教徒,同时也是最虔诚的奉行者。女佣在为一名老年痴呆的男士更换衣物时首先考虑的是宗教禁忌,女佣的丈夫在追着父亲要求赔偿时,手中也没有放下那本《古兰经》,仿佛在宗教面前,所有人都必须洗脱身上的污点,坦诚对待,这样的纯粹便是伊朗人的信仰,是中国人永远也无法体味到的。宗教就像是死命令,普通的导演也就到此为止了——用大镜头下教徒们虔诚的一次膜拜终止故事。
阿斯哈?法哈蒂的确是一位大胆的导演。他用冷静又严峻的眼光在巨大的宗教雾霾下寻找漏洞,而这无形的漏洞如今成为有形。母亲认为带女儿到国外才能有更好的教育,父亲在《古兰经》面前撒了谎,伊朗的“先进”阶级已经开始跻身全球化的文化浪潮,开始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而长时间的统治使伊斯兰文明深深地扎根在每个伊朗人的心中。使人感到焦虑的是,越来越多的社会伦理纠纷已经不是祈祷或是经文能够解决的了。随着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与逐步发展,其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在当代伊朗社会中蔓延开来。父亲没有遵守教义的行为是极为普遍的,也是社会矛盾激化中不可避免的主导因素。
这不禁让我想到《少年派》中同样聚焦的宗教信仰问题。基督教的神父对派说:“你只需知道上帝是爱我们的便已足够。”派的母亲也曾对自己的信仰发表过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科学使外在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美好,而宗教的信仰则使你的内心更加的虔诚,能够感染你的精神世界。而派也在生存危机下不断挣扎于自我与信仰中,在不断的自我拯救中迷失。当然《一次别离》是用利益与宗教针锋相对的。
安拉只活在清真寺中。如今的伊朗已经不再是宁静的社会,而是一个延续着等级分明,宗教与法律互相影响,道德感逐渐偏离正常轨道的社会。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心地善良的,只是各自的利益与阶级让他们忘记同是安拉的信徒。导演真实记录了这一切,抛向所有伊朗人一个质疑,而解开这个宗教上的“斯芬克斯之谜”的唯一钥匙,恰恰回归了宗教,回归了人们的本心,那便是爱。可以看到的是,不管双方最终是否和解,这一辈人的冲突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惨痛的创伤。女佣人害怕孩子遭到报应而怀疑自己索要赔款的动机,父亲在女儿的劝说下才打算赔偿,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压抑下成长,累积负面的认识,于是双方在故事的尾声都作出了退让。
最后留下的悬疑也耐人寻味。特梅选择哪一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已经受了抚不平的伤害。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伊朗孩子数以万计,他们的心灵处境让人堪忧。既然都是爱自己的孩子,也在真主的光辉下爱着所有的教徒,为何还要在利益场上不顾后果地辩解与推辞呢?所有的文明冲突下都会遇到这样的质疑,而真真只有爱——全部宗教的来源,才能够打通人们隔绝的心。
【篇五:《一次别离》观后感】
《一次别离》是我第一次接触伊朗电影。该片曾在今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金熊奖最佳影片。这是一部关于罪与罚的争辩,人性的亮点与暗角,爱与救赎的可能,并用宗教建立起一种肯定性力量的故事。
影片开头,是纳德和西敏两夫妻分别对法官的述词。通过他们各自互不妥协的陈述,向观众交代了萍踪海外与坚守家园的现实,美好前程与伦理规则及道德选择的两难。原来,西敏希望举家出国,让女儿特梅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纳德家里患老年痴呆的父亲需要照顾,而且他觉得在国内生活得很好,不愿出国。家庭冷战一触即发。从法庭回来,西敏就收拾行李离开了家。女主人一走,生活的琐碎内里散落一地。纳德不得不雇佣了西敏介绍的帮佣瑞茨。一天,纳德回家发现家里没人,更离谱的是,父亲竟然摔倒在地昏迷不醒,一只手还被绑住了!随后,他愤怒地质问瑞茨,而瑞茨做着苍白无力的解释。在推搡中,瑞茨流产了。二人闹上了法庭。于是,关于追寻导致瑞茨流产的真相就此展开……
尽管是陈述一个家庭事件,但《一次别离》所带来的震撼却是夺人心魄的。一方面,影片徐徐展开中产阶级家庭的顶梁柱纳德开始独自带着父亲和女儿生活急促慌乱的场景。过去连洗衣机都没碰过的大男人不得不开始全面料理家庭生活。年迈又患病的父亲在生活上已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还会到处乱走,需要有人随时看护。女儿正值青春期,大人的事情她全部看在眼里。纳德每天要接送她上学、放学,回家还得帮她补习功课。种种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赶走瑞茨的那天,纳德独自帮父亲洗澡失声痛哭的一幕,突显了这个倔强刚烈的中年男子捂着生活的暗伤而发出哀伤的宣泄。另一方面,影片淡化了低层家庭艰难生活的状态。只通过人物对白铺开瑞茨的生存困境和生活沉重——丈夫性格暴躁,工作不顺,四处欠下赌债;女儿尚小,而肚子里又怀上了一个;尽管教规森严,但生活举步为艰使她不得不瞒着丈夫出来工作。由此可见,直接发生冲突的两个人,虽然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同样带着各自无法诉说的疼痛,过着逼迫的人生。他们的表情、思想、信仰、命运一一被镶嵌在当代伊朗社会生活中。因此可以说,影片展现的不仅仅是关乎两个迥异家庭命运的道德事件,更是对伊朗当代社会中产家庭和社会低层家庭生存现状的现实扫描,同时也折射出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人与人的关系。
有人从这部片子里看到了深层次的政治寓意,而我却从影片中感受到了人性的纠结和宗教的力量。人性的本质逃脱不了纠结的矛盾。每个人都拖带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各自都包蕴着隐秘心事。沉默或谎言,清醒或激愤,说或者不说,良知或责任,此面或者对面,总有那么些时候,会身不由己地滑向另一边。影片中,每个人物的内心都是焦灼的。他们摇摆不定的矛盾中带着脆弱的明净,一不小心便违心地选择了顺服谎言。但是,他们都是好良心的罪人。在信仰面前,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检视自己,反省自己。共同虔诚地信仰真主安拉,令本来已陷入水火不容的双方在几度交涉中逐步有所缓和,更是将每个人物在迷失时候拨乱反正。每个人或许会被世俗生活改变,但信仰,始终审视自我来路与去向,令教徒在世事多艰的现实中坚守着固有的品格。尤其是男主人翁纳德,他观察、忖度、质疑瑞茨一家的心思,又推心置腹地同情他们。他坚持原则不肯退让,又忍住委屈没让父亲验伤,还替对方向法官求情。他看到自己曾经否认的一个小小的谎言到最后竟然把女儿也卷进事件的旋涡。当他面对女儿清澈的眼神和轻声询问,内心滋生了羞耻感,坦承了自己的谎言。而瑞茨一直在害怕、惊慌、焦虑的复杂情绪中倍受煎熬。一时疏忽大意的过错成为她无法释怀的郁结。最后,不敢也不愿接受赔偿金。他们一面负罪似地进行自我谴责,一面又渴望以自己的善和自省为自己洗罪,借由愧疚,使自己内心残存的人性之光得以昭示。这些人性之光都进入精神困境和灵魂冷漠的深处。他们都是懂得爱的人、正直的人,值得所有人尊重和理解。影片中,每个人对自我的反省、对亲情的在意、对信仰的忠诚,表现出了一种绵绵的温情,成为粗砺世界里柔软的一部分。
该片叙事冷静,剪辑紧凑,关于谁在说谎的悬念,直至最后才打开。整体色调的处理干净透彻。导演用手持跟拍手法,安静细致地捕捉每一个人物的命运,并持续关注人物的情感变化——这在室内和外部的几场戏里都表现得非常到位。整部电影洞察世情,进入内心,余味悠长。
影片的最后,纳德和西敏夫妻俩还是去了法庭,以近乎残忍的方式让特梅选择跟谁一起生活。极具爆发力的钢琴声骤然响起,影片结束于一个开放的结局,一个未知的结果。我原本以为,他们之间不是一扯即散的感情。但我想,影片所强调的并不是男女关系的脆弱,人生才是大主题。正是人生充满了无力感和众多无解。尤其当现实来临时,爱,已经成为无关紧要的东西。的确,有时候,人生不会服从我们的期望。事已至此,只能叹息罢了。
【篇六:《一次别离》观后感】
选择看这部片子,是因为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上网一查,导演居然是伊朗国籍,顿时肃然起敬,战乱中的人们是如何在生命和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雕琢艺术的?
看完本片,对导演的敬仰彻底转移到每一为伊朗人身上,一个人可以高大到如此程度,也许跟战乱有关,也许是人的本性,总之,导演让我们看到绝望中的一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回避困难的机会,但是,一旦离开,你便失去了你的根:家!
一部成功的电影,不总是在台词中刻意强调主题,升华个人主义,本片只字未提国家二字,却足以将文人翁纳德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我们的战乱年代,也曾踊跃出一大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上进青年,看那样的影片,的确很过瘾,很振奋人心,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用朴素的手法描写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的影片。
《一次别离》就是一部朴素的励志电影,朴素到一开始你会怀疑自己能否看完它。当然,一部好片是不会让你轻易就中途放弃的,编剧在这方面做到了,故事层层叠叠又相互联系,跌宕起伏间又疏密有度,不像大多数中低端电影,看了十分钟就知道结尾了。
本片由纳德和西敏因为是否携带女儿出国而离婚展开,他们的这个决定,造成了后续一些列矛盾,生活的,家庭的,观影的过程会轻易就把你带入他们的生活节奏中去,因为这些琐事太司空见惯了,它们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基于电影的艺术性需要,这些琐事又不会展现得太落俗与露骨,这个时候,演员的出色表演就发挥了他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眼神,一个失落的表情,一个佝偻的背影,所有表演都源于真实的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看这部片子(如果认真去看的话),会是一种从头到尾的享受,仿佛去他的生活中认认真真地走了一圈。如果厌倦了ktv和烈酒的麻醉,不妨学纳德的样子,生活的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害怕它的出现。
《一次别离》,片名恰到好处,一次别离,人们这才发现了彼此的重要性,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才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由此展开,本片有一下几大看点:
1)、纳德对老年痴呆的父亲的无微不至的照料;
2)、女儿在父母间的对种种选择;
3)、纳德和西敏的种种矛盾;
4)、护工瑞茨的种种生活压力。
好片子无需多解释什么,好不好看各执己见,总之,不管是否因为本片的缘故,我们总该让心灵净化一番。
【篇七:《一次别离》观后感】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一部仅30万成本的伊朗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以黑马之姿横扫各大影展、秒杀众多“豪华巨制”就是现实的又一讽刺。对于伊朗人们也许了解不多,可对于影片中所展现的家长里短、一地鸡毛的生活却并不陌生,甚至产生了共鸣。导演以小见大,从朴素平凡的市民生活角度切入,白描般将两个原本毫不相干却又纠缠不休的家庭生活铺展开来。影片给人的感觉就仿佛有无数的线条彼此纠结环绕,在各方施力后越缠越紧,最终达到顶尖时分崩离析。另一方面,影片舍弃了许多繁杂的缀饰,只是冷静地讲述着故事,却充满了强大的张力,让人深入其中,心情也随之起伏。这就是生活的力量!
一开始我还在想何谓“一次别离”?又是谁与谁的别离?当观看完毕后,我认为可将其理解:成人与人之间分道扬镳后的渐行渐远,以及分歧之后难以消解的隔阂与对立。
从整体来看,最明晰的线索便是纳德与西敏这对相互羁绊却又走向分离的夫妻,在离婚不成后的现状。妻子西敏的离家出走,给纳德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使残局一发不可收拾。
首先,影片暗示的第一个分歧在于:西敏为了给女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打算移民,纳德却放不下体弱年迈的父亲而拒绝离开。记得在法庭上时,法官曾质问西敏想带女儿摆脱的是怎样的环境时,她无言以对;而问及移民后如何照顾老父的态度时,西敏的想法也与纳德截然不同。所以,将两者稍加联系后便不难看出,影片想要向观众表达的内涵。纳德与西敏都属于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体面工作并能过上小康生活的伊朗精英。他们所代表的正是为国家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中产阶级。假若将年迈体弱、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隐喻成久积沉疴、摇摇欲坠的国家政权的话,那么纳德与西敏的选择便耐人寻味了。是选择逃离还是留守?是努力无果后的甩手不干、奔向“自由”,还是如拷着手镣般被僵化的体制束缚?有人说:“国家失序最初的显现就是中产阶级的逃离。”因此,我认为这是影片最先呈现出的分离——掩盖在夫妻表象下的精英分子内部的分离。
只是值得思考的是,当西敏放弃曾用心照顾并对她颇为依赖的父亲时,当纳德坚决不放弃父亲却又难以亲自照顾时,是地位卑贱、受尽苦难的瑞茨在照顾着病入膏肓的老人,是代表着下层民众的她在帮助老人一次次脱离险境。
接着,分歧和矛盾接踵而至。两个家庭无可避免地卷入了生活的漩涡,从而展现出本片着墨最多、最为激烈的分离——精英与平民的分离。阶级之间的对立永远具有普世意义。暂且,不说纳德对瑞茨和家庭教师无意间产生的差别对待,不说外婆不假思索地纠正特梅的背诵……表现最明显的对立便是在矛盾尖锐的法庭上。哈德特那句“我不像他那样能说会道”,直击了阶级矛盾的核心——话语权。平民们难以改变的出生地位和成长环境,直接影响了他接受教育的程度和对话语权的掌握能力。正如纳德冷静清晰的答辩、动之以情的哀求以及对现场有力的描述,和哈德特失去理智地咆哮、声嘶力竭地咒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究竟谁的表现更能赢得世人的好感、更能主导形势,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社会规则所保护的从来都是制定其规则和维护其利益的统治阶层,所以哈德特在对法律失望后转而采用了恐吓、威胁的方式,实是也走投无路之举。当然,这也体现出哈德特的鲁莽无能和不负责任。
自此,更深一步挖掘得出,平民与精英分离的本质是:传统和现代的分歧,宗教信仰和社会规则的分歧,其具体表现为内心痛苦的真实感和屈从于现实的谎言之间的对立。平民们仍在守护着传统,在现实苦痛的威压下仍将信仰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像瑞茨帮老人换裤子时的犹豫挣扎、隐瞒真相后的不安惶恐,以及哈德特得知真相后近乎自残的捶打,都是宗教戒律和现实遭遇的一种对抗!而精英们更倾向于后者,遵守社会规则、维护个人情操以及信奉道德的准则。纳德是一个坚持不抛弃父亲和不多给一分钱小费的人,他教育女儿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拼写,但正是一个看似如此有原则的人最终却妥协于现实了,他亲手打破了引以为傲的原则,并且在法庭上说谎以避牢狱之灾。可见,原则和信条在现实面前是多么的苍白而无价啊!幸好,这个民族的人民还有信仰。在伊朗这个政教合一的国度,即使体制崩坏、社会失序,仍有深受苦难还顽强生存的平民大众在坚守着最后的道德底线。反观我们自身,缺乏信仰的中国人要用什么来约束我们日益膨胀的灵魂呢?
最后,当真相被出乎意料地揭开,当闹剧终于落下帷幕时,波澜却似乎远远没有平息。在孩子眼里,表面的平静始终无法掩盖大人们曾经激烈的斗争,这些画面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心中。所以,影片讲述的也是是童年与成长之间残忍地分离。聪慧机敏的特梅经历了心情的跌宕起伏,从一开始想阻止父母离婚时的纠结烦恼,到得知父亲说谎后的愤怒失望,再演变为父亲圆谎后无声哭泣的痛苦挣扎,到最后选择跟谁时却变得平静而木然了。还有瑞茨可爱的小女儿,一开始时,羞涩的眼神中满溢着天真与好奇;然后渐渐变得惊恐不安,到最后的特写镜头中则变得异常冷酷与漠然了,她的眼神如黑洞一般的死寂。两个小女孩身上的变化让人震惊。这是成长所付出的疼痛的代价,这是孩子心中关于父母的高大形象和对未来世界的理想构筑的轰然倒塌。两个女孩都回不到最初一起嬉戏时的单纯快乐了,她们开始背负起一些沉重的东西,甚至身不由己地站到了彼此的对立面。悲哀的是,成长过程中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抹去的。因为她们早已不再天真,戒备取代了信任。
特梅选择跟谁我们只能自己想像。影片最后,纳德与西敏站在了玻璃门的两端,他们相距不逾咫尺却早已隔了天涯。背景音乐响起,周遭是一如既往的嘈杂,让人感到寂静的可怕。内容还是法庭和离婚,结局自然地照应了开头,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但事实并非如此。纳德与西敏之间横亘的是难以跨越的鸿沟以及难以掩饰和修补的裂痕。他们就像两条相交线,短暂相遇碰撞出火花之后,却又错身而过,各自渐行渐远、走向分离。
【篇八:《一次别离》观后感】
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分离》,寻求的并不是一场缝合,而是另一个分裂的起点。在我,电影的第一主题有关女人对“自由”的寻求,但此主题是如此秘密,女人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几乎不算长,因为电影大部分笔墨基本都花在妻子回娘家之后,丈夫和女儿在家中发生的一系列琐事和麻烦,以及最后导致最强戏剧性的意外上;但女人从未缺席,她曾经的存在和时时刻刻的注视不停影响着这个余下的二口之家。女人的固执像错误一样显然,却又展示出无法反驳的正当和强大的理由——即使这些理由在全片内从未被正面诠释过。而她要“出”的“国”,那个遥远西方世界,甚至竟从未被提及。
如果说女人代表了未来和理想,男人则代表了一切的过去、责任和现实,然而这一系列现实并不显得庸常。作者处处小心,试图保持中立:决意离开家间接引起系列麻烦和灾难的女人从未受到谴责,不断试图解决问题的女人也从未获得赞扬。而作为非完人的男人出现,遇到保姆,并发生主要冲突,又在仿佛一切矛头都将指向犯错的男人的时候,忽然揭穿此前作为弱势群体代表的保姆一家的另外面目。两个家庭的对立并非黑白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善恶不明。一切矛盾在此碰撞,所有阴暗面又被作者融合到一切普世价值和真善美中,结成一片朦胧无解的网。
在某种意义上,不管刻画了多少面人性,作者始终保持“尊重”的态度。尤其对女性,比如其中几乎作为旁观的女儿,其参与的戏剧性并不多,但却默默进行着自我构建,并以撕裂的方式告别无辜。其父亲用实际事件训练其成长;而其母亲与其的关系更像一种女人和女人之间的交会,相拥而泣之时,她们几乎像战友。可以想象,这样的女儿,其实映射的是母亲代表的所有意图追寻自己命运的女性的成长过程。
影片的另外一个主题,在我来看就是“平等”,全片第一个镜头就欲建立一种平衡的冲突:男人和女人一人半屏,直面镜头(法官),这是一次分离的开端(离婚)。此后开始着重跟随男人,女人则悄悄出现在男人和女儿的对话中,并在任何需要补充缺口的时候出现、行动。
导演将一个比较开明和有办法的家庭,和一个经济困难,但对宗教有绝对信仰的家庭对立起来,却只给事实,不给观点。作者关注的是每个人的状态,并且尽量贴近他们,镜头速度不均地随着他们的运动进退,有时忽然止步;人物完全不是被扔到大环境的背景中任其践踏,而是时常出现在颜色朴素、狭小而令人不安的空间中,例如搬家的房间,以及封闭的审判室。除了展示人性,电影还涉及持有资源、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死亡、公正、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等主题,但导演刻意未利用象征主义,也未滥用本国现实,而是巧妙地将这各个主题揉搓在一起,然后用非凡的叙事能力,真诚地讲故事。即便对于妻子意图逃避的宗教,作者也在靠后的一场,保姆因为自身信仰而无法面对古兰经起誓的时刻,对这个宗教和教徒致了大大的一敬。
我尤其喜欢影片的结尾,首先是可见的结尾:女儿含泪,将向法官宣布选择父亲或者母亲,她应当已经明白,孩子总该接受大人的分离,就如同老人总有一天得接受儿女的离开一样。而男人和女人则走出审讯厅,两人之间隔着一道玻璃屏障,各自不安地等待,仿佛是个有趣的开放式结局。
而在我,其实结局在更早已给出:故事既然讲的是一次分离,那么在百般波折之后,我们会问,到底终于大团圆了,还是会出现另一位出走的娜拉?——在最后十分钟内,我十分惧怕导演选的是第一个选项。幸而导演非常干脆,根本未做任何交待地给出了答案:男人女人又重新站到了法官面前,仿佛影片开始之后什么都没有发生——她并未因此停止追求她的自由。这让我想到了娄烨的《花》,作为关键词存在的“自由”,只是像呼吸一般在片头掠过,但却决定了女孩的过去,和之后坎坷的爱情经历,即便整个爱情故事似乎与此无关,片中也从未谈及这个关键词,但起因和结局,划出橄榄球一般的锥形,最后都到达了右侧的顶点:西敏和花,两个女人在此点相会,后者仿佛立刻可以继续前者的故事,她们的命运可能会殊途同归。而我此刻,只感觉导演在背后对我们说:你们看,这个女人!仅仅只是为了追求她自己的自由,却掀起了如此的轩然大波!

一次别离影评三:第一次离别

栀子花落下来,人生的第一次离别也轰轰烈烈结束了。曾经的恩恩怨怨,也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可有时,因想念同学而在睡梦中惊醒的我,本想翻开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一会儿书时,却总是瞥见那张放在床上的毕业照,这时,眼泪会瞬间喷涌,心里一股悔恨之情涌了上来……。
多好啊,大家在一起,回忆往事:曾经在操场上,我们无数次为班级而战;曾经在教室里,我们奋笔疾书;曾经在草坪上,我们嬉戏打闹,笑声传遍了校园。我们说着说着眼泪便流下来了,将多年的心事也一起说出来—多好的毕业典礼!然而,这一切在被碎片化的生活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而已罢了。
在实际的毕业典礼上,不一会儿,大家手里便多了手机。大家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手机,手在上面啪塔啪塔地敲着,嘴在兴高采烈地说着话。而没要到手机的,哭丧一阵,马上便有几个大度的人将手机与他共用。放眼望去,有的玩得是眉飞色舞;有的玩得是紧锁眉头;有的则在拍照,左拍,右拍,再发朋友圈。谁都忘记了毕业典礼……忽然大家急了,慌了,这可是传说中的毕业典礼啊!一阵手忙脚乱地想拍个集体照什么的,却无奈没有了时间。几个女生哭了起来,后来,计划周密,毫无破绽的毕业典礼就这么不欢而散。
毕业典礼就这样活生生地被碎片化了,碎片的让人害怕,更让人疑惑,被碎片化的时间去哪儿了?
人生一路上有无数次的离别,多少个文人也提笔书写过离别的不舍,我也无数次幻想过离别,可我真的不会料到,人生的第一次离别竟被手机碎片化了……
我可以勇敢地面对这段记忆,我甚至可以毫不留情地将记忆中的野草拔掉。而望着同学们一张张无一不盯着手机的脸,我终究不敢去回忆。
我多么希望我们可以放下手机,让碎片化远离我们,坐在一起笑容满面的谈笑风声;我多么希望拍的那几张照片上是一张张高兴的脸,而不是盯着手机无法自拔的样子……
如今,我们有了如此发达的科技,生活也开始不可避免地碎片化,可我还是多么希望曾经的美好就这样持续下去……多一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一份人与人之间的生疏,让世界完整一点……

一次别离影评四:第一次离别

校园里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仿佛是一刹那,五年快乐的生活就过去了。我的童年就像是坐着云霄飞车,时缓时急,又像是天上的月儿一样,有阴晴圆缺,都在脑海里留下了点点滴滴的记忆。也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面临了人生的第一次离别。
新的一周在和煦的春风中开始了,上课铃声一响,班主任就走上讲台说:“詹潜在这个礼拜四就要离开我们班了,他要去美国上学了。周三我们为他举办一场欢送会吧!”教室里一片寂静,我虽然早就知道他即将离开我们,我和他也不是特别好的朋友,但突然从班主任的嘴里听到,心里不由得不舍起来。班主任老师继续说,每个同学都为詹潜准备一份礼物吧,再为他写一篇文章送给他。于是,在周三欢送会的前一天,我熬夜为他折了代表我们班另外三十一名同学的三十一只千纸鹤。一边折着千纸鹤,一边回忆着五年里和他同窗共读的学习生活,他做过我的同桌,还曾经每周在一起学习吹笙……
转眼就到了周三,这一天像是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欢送会上也没有伤感的气氛,我将连夜折好的千纸鹤交给了詹潜,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为他写送别的文字。
致詹潜:
你好?还是再见?
也许明天你就去美国了吧!你是个非常优秀的课代表,也是一个不错的吹笙乐手。在最后的一节课里,我想对你说,你陪着我从一年级走到了五年级,为我的小学生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但是你却要去海峡的另一边了,我们再也无法一起读书一起进步,无法一起学完小学的课程从这里毕业。我们会想着你,希望你也经常和我联系!
最后,我在交给他的信纸上画了一个民乐笙,我想他会记得曾经有个害羞内向的小女孩陪着他一起吹笙的日子。会记得曾经有个同窗为他折过三十一只千纸鹤。
人生的第一次离别,就在最普通的一天里,以最普通的方式结束了……

一次别离影评五:难忘那一次离别作文

【篇一:难忘那一次离别】
震耳欲聋的汽笛声划破长空,迎面驰来的列车带着一股湿热的气流,扑面而来。那汽笛是离别的挽歌,轻轻柔柔地缠绕在心上,却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我淹没在蜂拥而上的人群中,却不时向检票口张望,期待着那抹身影闯入我的视线。可现实总会重重一锤,把你那美好脆弱的幻想砸的支离破碎。
直到听到预示着离开的急鸣,直到听到列车员催促上车不耐烦的语气才收回略显落寞的视线。
行李箱在地上摩擦的声音是那么刺耳,车厢里满是和亲朋好友分别的惋惜声,时不时几声殷切的嘱托,时不时几句哽咽的话语,时不时几双朦胧的泪眼,诉尽离别的衷肠。
坐在车窗旁,执着地凝望不切实际的幻想,急切计算着时间的多少,却让希望白白地在指尖流逝掉。
列车最后一声哀鸣,伴随着亲人离别时的不舍,和候车室清晰可闻的广播,渐渐低沉了下去。
一道明丽的身影却在这时急驰而来,带着眉目间的疲倦和满身清冽的气息,短短的寸头使得那些白发不是那么明显。
额头上的薄汗在光线的照射下更觉显眼,低低的喘气却在急切地寻找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奋力拍打着窗户,强忍着眼中的泪水,不想让他担心。
窗外的景致缓缓移动起来,他慢跑着,千言万语凝成一句“一路顺风”他还是停下来了,挥舞着那双温暖有力的大手——那曾经无数次在我摔倒时拉我一把的手,那为我的成长布满伤痕的手。
直到车站渐渐变小,直到他的身影消失不见,我的泪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但脸上却是不可抑制的笑容。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与父亲离别。
【篇二:难忘那一次离别】
秋风飒飒,落叶飘零。
清秋的凉爽袭来,盛夏的酷暑已伴着落叶埋入地中。光是那么的柔和,我伸出手探了探,却是徒劳。
火车站前。
我看着她身边的几个旅行箱,默不作声。那些旅行箱有些孤零零的,站在那儿不知所措。阳光的角度正好,照射在她轻轻扬起的衣角上。
“不打算说些什么?”我戏谑地笑了笑,出声问道。
她抿着唇,垂下眼眸,一副难过的样子。她抱了抱我,轻轻的说了句:“这不会是永别。”我笑着,推开了她,说着:“没事儿装什么伤感,又不是不回来了,是吧?”“我,我也许……这是给你的。”她顿了顿,拿出了一个信封。
信封很精致,一看便知是她亲手做的,我正欲拆开时,她轻轻唤了声,道:“先别拆,回去再看。”我点点头,盯着她看了一会儿。
她那张我见犹怜的脸上满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的忧愁,不舍与伤心在此刻体现,从前青春洋溢的眼眸此刻已是微红,肤色依旧白皙,碎发被风吹到了额前。
我吹了吹它的碎发,在风中扬起一个完美的弧度,转眼间又翩然落下,一如我们的时光。
“我不会记住你的。”我的语气中带着些冷然,站在风里不去看她的眼睛,那一双纯净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但我又悄悄瞥了她一眼。“我会的。”她顿了顿,站在我的身前,固执地说“但是我会记得你的。”语气那么的坚定,仿佛许下了什么诺言。我笑了一会儿,轻飘飘的一句散落在习风中。
“不需要的。”
还有十分钟火车就要开走了。
我推着她上了火车。望着那一节车厢的某一个位置,我一直保持着一个明媚的微笑。待火车开走时,脸上的笑却是再也挂不住了。
我是明白的,她必须回老家去,而且,不会再回来了。这可能是我们之间最后一次相见了。风大了些,我望向天空,似乎有些灰暗,眼前有些模糊,我眨眨眼,仍旧是模糊的灰暗,下雨了吗?没有,近视就是不好,看不清东西了。
我离开了火车站,似乎耳边还盘旋着火车站里微微的低泣声。
风轻扬,扬起了落叶,带走了夏暑。
我看着地上那道颀长的身影,有些孤单落寞。这又是谁的影子呢?是一个暗自神伤的人,这个人,她有一个朋友,她们将永远不相见。
我相信的,你会回来的。
我轻轻摇了摇手上的信封,上面写着: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即使老了我们也不散。
是的,我相信你。
【篇三:难忘那一次离别作文】
离别是静默的笙箫,是天空的几朵孤云,是偶尔掠空而过的大雁,是数不尽满地萧条的黄花,是子女在外,道不完对家乡的牵挂。
父亲身体也算硬朗,整个人瘦瘦高高,加上本身饭量又小,整个人后来近乎有了些病态的骨感,青筋突出,骨头也硬得硌人。父亲不抽烟,却唯独爱喝酒,一有应酬,就一脸讪笑地美其名曰:“醉翁之意不在酒。”又是各种信誓旦旦地保证,可总是深更半夜,一脸绯红地回到家,摇摇晃晃地洗澡睡觉。
总以为没事,可谁知不幸拖泥带水地降临到了我们家。父亲说,右眼看东西有个黑影,很是难受,拖着拖着一直没去看医生,终于,在我的催促下,他去了医院,可结果都远远超出了我与母亲的意料,父亲的眼病是胃引起的,目前没有可完全根治的方案。
可是父亲似乎也没放在心上,说要带我去广州玩,我查到了广东中山眼科医院,便也没有过多推辞,去了那,带了我玩了几天,我心照不宣地向母亲说起这件事,母亲便也将他们真正的意图和盘托出,此行目的就是为了给父亲看眼睛。第二天,父亲便说一位朋友刚好在广州探望亲戚,刚好把我一起带回九江,当我假装问道他们怎么不回去的时候,父亲就以还有事情为借口搪塞过去了,我也就一直没有拆穿。父亲把我和那位朋友送到高铁站,我又难过,又担心,又不舍,毕竟从未与父母分隔这么远,时间想来也不会短,分别拥抱了父母之后,我拖着行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在氤氲的雾气中我到了家。
没过两天,我便按捺不住给父亲打了电话,也没再掩饰,父亲也一五一十地说了,刚做完手术,还没拆线,我埋怨父亲为什么不告诉我他要动手术,他说不想让我为他担心。
一个星期后,父亲回来了,眼睛不会继续恶化,父亲也戒了酒。
难忘那一次离别,是子女对父母止不住的挂念,是父母对子女爱意的体现。但离别,终会相聚。难忘,那一次离别。

一次别离影评六:罗马假日观后感

【篇一:电影《罗马假日》观后感】
影片讲述了高贵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在皇宫外游荡的两天时光里,体验了许多她从未有过的事情,不但爱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而且还爱上了那位英俊潇洒的记者乔。最后在乔家的时候公主本来想留下来,当听到了广播里说她的国家因为她的失踪而感到恐慌时她选择了离开。爱有时可以很自私,但有时也可以很无私。公主为了国家、家族放弃了爱情。
乔是一个伟大的男人,他没有叫公主留下,如果他说叫公主留下,可能结局就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影片的最高潮是到了记者招待会的那一段,乔与安妮公主的眼神交流,当他们俩四目对望时,虽然俩个人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但俩个人的眼神交流胜过了千言万语。公主离去时没有回头、乔在大殿上久久不想离去,只有她和乔知道,此去一别,相隔万里,难有再逢之日。
“最爱的,是罗马,当然是罗马!”只此一句,已胜过千言万语。虽然这部电影结局并不是完美的、但它把爱推高到了另一个层次。这是对爱的另一种理解,就像歌词里唱的万世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可以说是不懂爱的人,看了后我知道爱是包容、爱是无私、爱是奉献。你爱一个人,如果她过的幸福,你就会很幸福。这种才是大爱,就因为有了这种爱,人世间才出现了那么多唯美的爱情故事。
【篇二:罗马假日观后感】
从上周五就开始看罗马假日,一遍看了近三天,还是汉译版的,声音和影片不大同步,姑且用这些给自己找个借口吧。
在这部影片里,我没有看见爱情的影子,厌倦了公式化生活的公主的一次出逃,就像我们,总是幻想去远方,去做另一个人,过另一种生活,说的矫情点就是幻想自己是童话里的灰姑娘。
昏睡中的公主处于半昏睡半清醒间,为自己的出逃感到快乐,同时让我们看到作为公主的高贵、威严、纯真。当然此时出场的记者也很善良,已经无钱付房租了,还拿出钱来叫司机送陌生少女回家。不知道在当下社会会不会有这样的人。或者仅仅是导演或编剧为以后情节的一点过渡吧。
将公主带回家睡觉的这段好搞笑,被公主抢了床后,绝不妥协,不能鸠占鹊巢,美女也不行。看来当时还不流行美女经济,或者又是导演为了幽默一把,此情节和次日记者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后,又把她抱上床,前后呼应。从中也似乎体现了权利的作用,如果仅仅是个邻家女孩,估计他继续工作,重复一直重复的生活,半夜捡个少女回家的事情,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吧,时间,遗忘。
公主清醒以后,有了戒备,有了谎言。我以为小丫头睡醒后会急着回去,补救她一时任性闯出的祸。没想到对她而言,这才是梦想的开始,从剪成一心想要的头发开始,慢慢地满足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愿望。作为一个公主还要去做灰姑娘的梦,这句台词有点不合时宜吧。
还是很佩服的,责任、压力那么大,还有勇气去放肆一下。
男主角开始时对金钱的渴望,采取的一步步计划,欺骗及知道被骗的反欺骗。故事中有欢笑、有……我不想提爱情,我不懂爱情。
我认为仅仅是公主的一次任性,一次想做另外一个人的梦想成真的故事,她枯燥生活中的一束浪花而已。结尾时当公主知道他的身份时的紧张,平静的掩饰,心里肯定波涛汹涌吧,对自己的任性行为被公之于众的担忧,尤其是看见微型照相机之后。她不声不响,高贵的笑容下选择主动出击。一反既定的安排,与记者们握手问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调查他的身份,甚至隐含着威胁吧。
此处又想反驳些什么,就算他们之间有什么,那么男二号主动递交照片的动机是什么呢?
【篇三:罗马假日观后感作文】
并不是每一段故事都能够演绎完美的,看完《罗马假日》心里痛痛的,男主人公似乎在公主的寒舍走了很久很久的路,连公主也有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更何况我们凡人呢?
有时候,太多的期望和责任将我们束缚,我们可以幸福轻松地走一程,但是那些花前月下的唯美却总是太短暂,24小时的平民生活,可能就涵盖了过往青春的所有,当爱情跟友情在刹那间都如期而至,快乐之后,留下一点点瞬间的影像当做年轻自由的象征。
女主人公好美,美的洁白无瑕,我们总要掩饰一些,无论是身份还是感情,压抑着的是我们的天性,生活总归要恢复到昔日的平静,哪怕是刻板也要在常规的程序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很无奈的结局,为了更多的人,国家和子民,牺牲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让自己苦了,累了,就像文字,写的多了,也就成了仅属于自己的了。
照片可以记录好多的瞬间,但是那里面有摆拍的痕迹,而文字也会很真诚,但有时文字也会骗人,当不再喜欢听寂寞沙洲冷时,心就不会微带着后悔了,留份回忆跟坦然,回首时,遗落一地的忧伤。
男女主人公的交集或许就此终结了,有一天,当自己有能力,能够把过往的生活中的精华也能穿成感人的故事,我想文笔也就该到成熟的时候的了吧。
把自己放纵了一段时间,原来放浪形骸就是这样,就像那个没有自由得公主渴望着出去过一种世俗的生活,却一直被困在笼子里,无法挣脱宿命的安排,当歌声中的伤感被风吹散时,抖落一身的疲惫,开始探寻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继续当初的梦想。
或许仅是一场人生,一场梦,走过了,疯过了,转身时就把背影留下在相逢的驿站了吧。即便如此,也要高傲而灿烂的走完人生最后的路。因为你的世界曾经有人陪你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罗马假日,在假日结束时,泪水中泛着微笑,我想人生也就是这样了吧。
【篇四:罗马假日观后感】
只是那个定格来得刚刚好,他停下,她转身,好像全世界的花都开了。眼波流转,掩不住他们呼之欲出的爱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这美好禁不住让所有人艳羡。无关财富,无关权利,顷刻便是不朽。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罗马公主,在他眼里,她只是个叛逆又单纯,逃了学又不敢承认的孩子。她的心在嘈杂的罗马街头显得越发剔透而纯净,那将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收藏,他是那么认真的下了决心,要守护她一辈子。
只是那个定格来的太不巧,她起身,他退场,生活狞笑着酝酿出一场别离。当她最后一次站在他面前,以公主的身份,还是那么美丽,可他却不得不一点点放了手。她的巧笑嫣然,她的眨眼呼吸,她的下一次转身下一个招手他都再没有理由参与。不是不够爱,只是那些爱都注定酿成伤害,他有千百句话想说,最终却连半个字都吐不出来。
还能说些什么呢?碰见她已是上天给予的最大赏赐了。他陪她走过微醺的罗马街头,纵使那时还藏有见不得光的小心思,也终被她的笑容打散。他们一起干过的事历历在目又屈指可数,可他就像透支了全部力气,他甚至已经预付了整个生命去守护她,去爱她。或许因为太年轻,经历的事情还不够,错把一个回眸当成了永久。没有什么永远是天经地义的,不要想着什么再见还会再见,他早该知道的每一次再见就是一次诀别。他或许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女孩,天上再砸下来一个公主也说不定,可每一个她都不是她,而他想要的她,却与他再无瓜葛。
是谁说平行线是人世间最痛快的际遇,哪比得上相交线万分之一的悲凄呢?他想不到与她那仓促的交点之后便成了截然相反两个方向,爱与不爱的结果如此相似,可悲的是他却无法稳妥的抽身而退,那些爱远比他所意识到的要浓烈要深沉,他却已经找不到地方可以安放了。
威廉。怀勒没有像某些中国导演那样习惯于弄一个皆大欢喜的狗血结局,一切恰如其分,他们刚刚好相遇,又刚刚好离去,只有那罗马还沉浸在假日里的光影中不断撩拨着过去,像过期了的杂志唯美而不真实。怅然之余也终将释怀,仿佛着昭示着好比日月更替一般再浅显不过的规律。佳人难再得,对一个人,抑或一件事一个东西,钟爱的原因大抵不过是难以再得到,不过是已经得不到。人类的劣根性,只有得不到,才会去感念,去怀想去珍惜。乐此不疲地挥霍着已经占有的,悔恨着已经失去的,仿佛非这样的人生不能过得圆满丰腴,直到有一天醒来,开始收拢仅存的一切,才幡然彻悟这就是成长。
若是改个结局呢?公主与灰少年从此住进了城堡,他们就真的能长长久久白首不相离么?他会发现她满口蛀牙不会做饭不会洗衣还一副大小姐脾气,她会埋怨他不懂欣赏没有品味拜金拜的活脱脱一市井小民模样。他们从相知到相爱到相许,再从相许到相厌到相弃,归根结底不过是占有的太过放心。直到真正分开了,触不到了摸不着了,显微镜又成了望远镜,怎么看都不够,怎么看都美好。他会想起她的娇俏可爱,她也会想起他的温柔深情,足以遮天蔽日掩盖掉所有的不堪忍受,只因为他不再属于她,他再也得不到她。
每一场风花雪月,总是爱的精疲力尽透支所有,结局依旧是可以预料的成空。可也只有这空,才能盛放下那么多伤心,那么多委屈,那么多泪水和那么多无处安放的爱。佳人难再得,或许真的只有得不到的才能被称之为佳人吧。
纵使明晰所有,我所依恋的仍是那个夏光里你的笑眸,那个一见倾心的你,那个可以轻易爱上却不太容易放下的你,那个让我愿意拎着空落落的下半生追逐已经遥远成一个点的你。
那个,离开我了的你。
佳人难再得。
【篇五:《罗马假日》影评及观后感】
在没看这部堪称永恒的电影《罗马假日》前,早就被其所拥有的光环所吸引!于是我是怀着无限向往与期待的仔细欣赏了这部电影。
故事梗概:英国公主安妮(奥黛丽·赫本饰)作为王位继承人将出访欧洲的各大城市,消息传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罗马,公主很想尽情地饱览一下她的优美风光,可侍从们以公主身份高贵、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抛头露面为由拒绝了,并给她注射了镇静剂,公主假装睡着了,待侍从们出去后,她偷偷越窗溜了出来……
美国新闻社的穷记者乔·布莱德里(格里高利·派克饰)刚好遇见沉睡在路边的公主,以为这是一个在狂欢中被灌醉的少女,就想把她送回家,可是公主睡得特别沉,乔只好把她带回了自己的住所。第二天,报纸上的特别公告使乔意识到他带回的少女就是安妮公主,于是他欣喜若狂,打算写一篇关于公主内幕的独家报道,挣一大笔钱。公主醒后发现了陌生的乔,乔连忙解释,公主才安心了。她向乔借了一些钱,然后告别了他,又到罗马大街上闲逛了。
乔连忙给他的摄影师朋友欧文打电话,同时跟踪公主,在花园广场上佯装和她偶遇,便自告奋勇地要为公主做导游,骑着摩托车带着她游览罗马城,搞得所到之处鸡飞狗跳,一片狼籍。同时,欧文也驾驶着小汽车跟在他们后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有幽雅的许愿,更有抽烟的恶习。准备发表在报刊上!而这一切,公主浑然不觉。
公主的失踪引起了英国皇家的惊慌,国王秘密派出了许多便衣四处寻找公主的下落。乔带领公主来到水上舞厅参加舞会时被便衣警察发现了,他们请公主和他们回去,而公主坚决不肯,警察们要强行绑架她回去,乔和欧文同他们撕打起来,而一向典雅而乖巧的公主也放开身心大打出手,十分开心。趁着混乱,乔带着公主逃之夭夭……
一天过去了,公主终于要回宫了,可此时她和乔发现彼此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坠入了情网。怎奈公主毕竟是公主,平民终究是平民,两人只能依依惜别。乔抛弃功成名就之良机,将照片送予公主留念,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乔说了声再见……
有评论如此:“这部浪漫爱情喜剧几十年来一直是电影观众和影评人必提的经典。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几乎所有的老片都被处理成彩色,只有包括本片在内为数不多的几部黑白影片遭到禁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的艺术性都完美无缺,堪称黑白片时代的完美佳作。”
又有:“《罗马假日》的情节简单的很,却凭借男女主角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了世界经典,尤其是奥黛利。赫本,其魅力倾倒了无数影迷,可爱的赫本头也随之流芳百世。导演威廉。怀勒以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英俊潇洒的格利高里。派克亦与奥黛丽赫本十分登对,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
中国的观众为数不少的看不懂西方的电影,或者说是看得不够透彻,不够深入。更多的是不懂装懂,这并不是说国人文化层次低,这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大家思维方式不一样,很多问题看法背道而驰,也不能简单的说谁对谁错,这正如外国人看不懂某些中国影片一样。犹如前几年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影响颇大的《卧虎藏龙》一样,这里边虽然有典型的中国因素,但其整个面对的是西方观众,太多的好莱坞元素,使得传统的中国功夫影片面目全飞!这就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凌驾在中国文化之上,无怪呼国人大叫:“看不懂,不好看。”
而这部《罗马假日》为什么国人能看懂,因为这说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虽然谁也说不清楚爱情究竟是个什么……什么是爱,爱是什么,困惑着每一个人,不论你是红头发还是黄皮肤或是蓝眼睛!这个爱情故事总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从内心漫漫散发出来的,为什么呢/我想这是由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情故事就是这样。中国传统的爱情故事,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芝与焦仲卿等等古典浪漫主义爱情故事无不以伤感的结局来告戒人们,爱情不是一件那么浪漫的事!我们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有情人的结局往往是让人感到失望的!难道爱情就是这么的心痛……
经管大家一直认为奥黛利。赫本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得完美无缺,至少从我能找到的资料都是这样的显示的,但我却不敢苟同。我们知道这是奥黛利。赫本第一次担任女主角,所以要说她完美,却切实是夸大了的。真的是外界的吹捧,我是看了电影的,我就事论事的说下,她在本片里很多表演无疑是不足的至少也是有所欠缺的,明显看得出来是在“表演”。包括男主角的表演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事情,在电影《功夫》里边:星女郎黄圣依出场几分钟,就几个微笑,一句台词也没有,可是人家照样红遍大江南北。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有时候一个演员的命运不看他/她在电影里的表现,很多因素还要考虑……说句实话,如果这部经典电影换个年代拿到这个时代来首影,它只能算是一部平淡的作品。相比现在的电影明星来说,他们的表演确实不怎么到位。当然我们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具体情况我们不了解也就不能胡乱评论。当然我不是说奥黛利。赫本没有演技不好,只是没有完美而已。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影响我对这部影片和主角的喜爱,正所谓瑕不掩瑜,水至清则无鱼,我们不能太过吹毛求疵,那样做人是不厚道的。但也许当时的人们就是喜欢这种味道:清新,脱俗,自然,高贵,典雅……
恋爱中的人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应该就是罗马假日。的确,在罗马那样浪漫的背景下,爱情显得那样完美。即使没有美好的结局,那一刻,也会永远铭记于心间,此生难忘。就犹如中国的西湖,伴随着心爱的人走在水边欣赏着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三潭印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曲院风荷、断桥残雪,而那流传千百年的爱情故事始终在彼此的心中回荡。
【篇六:《罗马假日》观后感】
每一个爱好幻想的女孩,小时侯都会有那么一点点公主情结,当看到童话故事里的公主时,总是幻想自己就是那个高贵的公主,头戴皇冠,穿着漂亮的花裙,有大群的仆人跟着,随心所欲,长大了,一个英俊的王子把她娶回家……这样的故事,在女孩子粉红色的世界里,总是乐此不疲,越演越精彩。
突然有一天,一个真正的公主厌烦了皇宫里刻板、沉闷的生活,她向往宫外的广阔辽远,自由缤纷。于是深更半夜里,从来没有独自出过皇宫大门、不知道钞票为何物、甚至不会自己穿衣服的公主,偷偷地爬过宫殿的高墙,来到了民间。
《罗马假日》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次看《罗马假日》是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有同学整天津津乐道奥黛丽·赫本,令我心往神驰。公主和派克的美丽爱情,罗马古城的喧闹鲜润,还有影片里诙谐好听的音乐,常伴随着那种美好的感觉在记忆中泛起。于是,就象爱一件珍贵的饰物,喜爱一本隽永的好书,我总是将发生在罗马的爱情故事珍惜地保存着,不轻易示人,然后在某一个特别的时候,轻轻地从布满经络纹路的心底拈起,重温一番。
但是,由于一直没有找到电影的原版,记忆中的影象已经模糊不清了。直到那天,书店里,意外地看见了她,奥黛丽·赫本含笑的大眼睛在众多的影碟封套中闪亮,一下子扯起了心里那条长长的线,关于《罗马假日》的全部记忆纷至沓来,如簌簌而下的花瓣,一下子将我包容起来。
终于,我能够从容地面对罗马的大街小巷,面对赫本和乔的浪漫爱情,面对赫本的微笑还有那双纯洁的梦幻般的大眼睛。我可以轻松地将一个镜头反复地看上几次,比如乔骗赫本说,那个石凿的雕像“真理之嘴”会吃掉人的手掌,于是,赫本惊慌失措地投向乔的怀里,公主的忘情和乔的得意相映成趣,我总是来来回回地一边看,一边笑,为纯洁无暇但在走出宫殿外显得幼稚的公主和狡黠而善良的乔而笑。也或者可以将一个美丽的镜头定格,然后在那样的美丽前,静静地呆上半天。
当屏幕打上“the end”时,我还没从公主的故事里醒过来。高贵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走出皇宫的两天里,不但爱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而且还爱上了英俊潇洒的记者乔。但在经历了自由芬芳的恋爱后,无奈的她最后还是回到了那个冷冰冰的皇宫,回复她本来的生活,履行她作为皇室成员的出访职责。但她的善良,她的纯真,感染了她的朋友,当初为了回美国而接近她的乔,想通过她的新闻去赚钱的摄影师,将永远记着她。
影片的最后,坚强的公主戴着高贵的皇冠,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着近在咫尺的爱人,将盈盈泪光锁在深情的大眼睛里,矜持地和各国使节记者道别,临走前那饱含哀伤和愁绪的回眸一笑,令乔顷刻间失魂落魄,也令观众无不动容。此去一别,天涯万里,再不可能有重逢的时候了。但是,公主却笑着,所有的痛苦隐藏在笑靥下,但那种美丽的忧伤,却如此叫人颤粟。
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来我爱奥黛丽·赫本,是爱她塑造的美丽公主,爱公主美貌后面的坚强,爱坚强中的真诚。爱《罗马假日》,是爱那个浪漫故事里散发出来的纯真和善良,爱主人公的隐忍和无私。也终于明白,爱一个人,有时就是放手,就是远去,就是一瞬的凝眸不舍和永远的两心相望。
童话里的女孩最终长大为成熟的女人,其实她早就明白,皇宫里公主的生活并不好过,那些花团锦簇风光旖旎是表面的,她向往民间,向往美好的爱情,但却不能下凡,她的脚下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现实中,女孩并没有成为公主, 但却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她比高贵的公主,其实不知幸福多少倍。
不管是天上人间,爱情,终究是不老的传奇。或许刹那绚丽,或许永远平淡如水,但是,只要尝试过,体会过,就永不言悔。所以,当又一次观看《罗马假日》,又一次沉浸在赫本和乔塑造的浪漫里时,我就象重逢一份美丽的感情,惊喜,迷醉。
【篇七:罗马假日观后感】
23岁的奥黛丽·赫本第一次主演这部电影就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可谓绝无仅有。时近50年,《罗马假日》仍是浪漫爱情电影之代表,至今无出其右。 这部浪漫爱情喜剧几十年来一直是电影观众和影评人必提的经典。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几乎所有的老片都被处理成彩色,只有包括本片在内为数不多的几部黑白影片遭到禁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的艺术性都完美无缺,堪称黑白片时代的完美佳作。
《罗马假日》具有古典浪漫的同时,更像是一部现代版的成人爱情童话。暂短的造访成就了流芳百世的浪漫经典,一段永难忘怀的愉快经历,一段感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她不仅提供了一种穿着的品味,更启发了女性对自我形象的扩展。
它是一部糅合了悲剧与喜剧的全部要素,却又把感情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影片。他们的相逢喜而不俗,他们的离别哀而不伤,增之一分减之一毫都会过火。从这个意义上讲,导演威廉·惠勒属于那种不出世的天才,他用一种很有节制的笔触,令这段爱情逐渐走上高潮,然后就让它停留在最美的一个点上。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对恋人就有多少个恋爱版本,其中总有一些东西被堪称永恒,《罗马假日》就是其中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银幕上高贵的公主和卑微的美国记者之间浪漫而纯洁的爱情深深打动了数以亿计的、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观众,尽管他们的邂逅只持续了短短的24小时。《罗马假日》的爱情故事是不可以被复制的,该片糅合了悲剧与喜剧的全部要素,却又将感情升华把握得恰到好处。安妮与乔从相识、相恋、再到离别,虽然有些无奈但却哀而不伤,一天的美好虽然短暂但却浸着道不尽的情怀与思念。在他们之间,爱情永远停留在最美丽的地方。
正如有有一句诗:“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却带走了一颗心……多少人曾经为这一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而感到遗憾,多少人在电影散场之后为他们无瑕的爱久久不能平静,多少人期盼有这么一次纯洁而偶然的邂逅。这才叫有缘无分,这才是完美的相逢,这才真正诠释了短暂与永恒的意义。
相爱的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却永远相望而不能相见,这是“刻骨铭心”四个字的最好注解……
“说好了不说再见的,说好了不再回头的”。24小时的爱情,由于现实而要忘记一辈子。在整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场景:一个是安妮公主回到公寓后,乔在那里一直看着她,直到看不见;另一个又跟上面的是那样的相像,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安妮走了,乔却还在那里,一直在看。每当想起这两个镜头,我都觉得特别的心酸,可能不是为安妮,而是为了乔,作为男人,我理解这种目送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屏幕留下来总是他的那个身影?一个在平时是那么坚强而些时却是那么无奈与落寞的背景?
流星划过天空,只是华美的一瞬;石头掠过水面,只是波光一现。也许我们会感慨它的短暂,但是正因为它的飞逝,才留给人们无限遐想和怀念,万事不一定有结果才算完美,有些事有些人正因为他的残缺才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我想他们的爱情也算是一种异常的完美吧!悲伤却不悲痛,轻松却让人难忘。
【篇八:罗马假日观后感】
《罗马假日》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现在也只有黑白的珍藏版。故事也十分简单,是一部喜剧。写得是某国安公主在古都罗马访问时,因烦琐的公务事和繁文缛节而逃出大使馆,偶遇一名美国报社记者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文章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文章推荐文章

励志文章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