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幽愁暗恨生3篇
别有幽愁暗恨生篇(一):有父亲陪伴的日子_父爱作文1200字
如果你问我:“陪伴你最长久的人是谁?”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的父亲!”。
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到现在已长大的我,成长的过程,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唯有父亲的陪伴,让我时时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里,放飞青春的梦想。当我遭遇挫折,心灰意冷的时候,父亲期待的目光陪伴着我,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当我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心旷神怡的时候,父亲会心的微笑陪伴着我,让我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在我父亲三十二岁时,襁褓中的我姗姗来迟,用婴儿的啼哭向世人宣告:“我从此要黏着父亲了!”,从此,父亲视我为掌上明珠。后来,为了让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我父亲毅然放弃了在乡镇教育主管部门的“清闲”工作,再次走上了他心爱的三尺讲台。我是父亲的“跟屁虫”,便尾随他来到县城读小学五年级。在我母亲没有调到县城的那几年,我与父亲形影不离。在父亲陪伴我的日子里,父亲主动为我扮演双重的角色。工作之余,他既要为我做可口的饭菜,帮我洗衣服……还要辅导我的功课。三年后,我母亲也从乡镇调到县城工作,又有了母亲的陪伴,我很兴奋。但是,母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她欣然接受了县委、县政府分配的工作任务,再次返回乡镇投入到紧张而又繁忙的“精准扶贫”工作之中。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总是询问父亲:“为什么妈妈总没有回家?”父亲微笑着说:“她是行政工作人员,很忙。我们要理解、关心和支持她!”。
自从我进入九年级,我的父亲经常在我面前唠唠叨叨,“今天是×月×日,距离中考还有××天。”正处于青春逆反期的我,曾多次用极端的方式与父亲对抗,他总是沉默不语。有一次,我走进厨房,只见我父亲腰间系着围裙,正在清洗锅里的碗筷,我蓦然发现:几条青色的“蚯蚓”不知何时悄悄的爬上了他的手背;洋洋洒洒的粉笔灰曾几何时飘落在他的头上,把两鬓染成了丝丝白发;岁月的时光如无情的小刀,悄无声息的在他的额头上镌刻了两道深深的皱纹。我忽然看见父亲比以前苍老了许多,我似乎能读懂父亲那充满期盼的眼神,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今年十月上旬,我校九年级举行首次月考,与八年级相比,我的成绩没有太大的进步,我的父亲没有责备我,仍然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然而,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我把“无名火”全烧到父亲的头上,他俨然成了我的“出气筒”。在父亲陪伴我的日子里,他从不跟我计较,仍然悄无声息的为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父亲那无声的教育,拨动了我心灵深处的那根脆弱的神经,我为自己的无知和莽撞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我深信:在父亲陪伴我的日子里,他对我倾注的那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父爱,是我父亲情感育人的金钥匙,一定会打开我懵懂的心智之门;他对我付出的那种深沉的、真挚的父爱,是我健康成长的营养液,一定会滋润浇开我美丽的心灵之花。
有父亲陪伴的日子真的很好,让我幸福让我快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会珍惜这些真实而又美好的时光!
作者:叶姗
别有幽愁暗恨生篇(二):琵琶行·并序 原文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
《琵琶行·并序》 作者: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 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原文注释】: 1、左迁:贬官。 2、凡:共。 3、间关:鸟鸣声。 4、虾蟆陵:下马陵,其附近乃歌女聚居地。 5、秋娘:歌妓们的通称。 6、争缠头:竞相赠送财物。 7、钿头银篦:妇女头上饰物。 8、浮梁:江西景德镇。 9、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嘶哑杂乱刺耳。 10、向前:刚才。 11、青衫:唐官员以等级穿着不同颜色衣裳。青衫是最低一级的服色。
别有幽愁暗恨生篇(三):初中课本名句汇总
初中课本名句汇总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潜《归去来兮辞》)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绵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欧阳修《伶官传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互文见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