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化霖1篇
江化霖篇一:看飞越老人院观后感
【篇一:《飞越老人院》观后感】
五月二十日,我和姚老师到苏宁看电影,电影的名称叫《飞越老人院》。这部电影催人泪下,让人回味无穷。
这部电影讲的是老人的孩子不懂老人心,被迫把老人送进老人院,老人们想去参加比赛,可家人都不同意,所以老人们自己想办法逃出了老人院,这一举动感动了院长,院长于是就陪他们去天津参加比赛,老人们中的一个的了膀胱癌晚期,但他坚持完成了比赛,成为了第一个得二十分的高龄老人组合,最后老人来到海边,老人病死在海边,死前还想着女儿,这个局面感动了孙子和院长,终于让他们明白了老人心,和儿女的矛盾终于化解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今后一定要善待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要像剧中的儿女一样,不理解老人,从而送老人进入老人院,试想现在已经工作的人,他们都很忙,也许只有过年才能与爸爸妈妈相聚,团聚的日子也只有五天,而在团聚的日子里,每天也只有两三个小时,假使父母能活20年,也就是直至爸妈死去我们也只有三百个小时真正的陪在父母身边,想想都可怕,再加上如果再不懂老人心,那矛盾会越大,陪父母的时间就越少,那陪父母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有些老人也不一定活二十年,那陪他们的时间会更少,所以当我们长大的时候,一定要做孝顺的儿女,孝敬父母一辈子。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不懂老人心,和老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老人们的苦只能憋在心中。无人诉苦。
所以我呼吁年轻人好好的孝敬父母,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或女儿!
【篇二:《飞越老人院》观后感】
在电影院看完了期待已久的张杨新片《飞越老人院》后,擦擦湿润的眼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远方年迈的爷爷奶奶打个电话。电话铃一响,听出孙子的声音后,电话那头开心、灿烂的笑声让我心酸:对老人来说,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关爱。
继上一部作品《无人驾驶》关注都市男女情与欲的纠结关系之后,张杨在这部新片里直指中国社会目前可以说是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问题,体现了导演出道以来一以贯之的敏锐视角和人文情怀。影片自始至终贯穿于一股温情的力量,与《杀生》和《黄金大劫案》相比,文艺气质更为浓烈;而在这种文艺气质的背后,是对快要走到尽头的生命的本能怜悯以及对老人们挥之不去的孤独感的深切同情。影片的具体情节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谈谈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地方:
1、恰逢节假日,小朋友和企业家们来探望关山老人院的老人们。导演特意给了小朋友满嘴的口红和企业家送出的鲜红色的钞票两个明显的特写,暗示出这种所谓的关爱只是一种社会化的例行公事,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老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每逢节假日作秀和运动式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