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华3篇
陈逸华篇一:给“但是”以积极内涵
“但是”这一现代汉语中的普通转折连词,却偏偏耐人寻味。“但是”往往折射出人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但是,我们应该赋予“但是”一个积极的含义!
湖北出卖劳力的棒棒。面对巨款货物时,犹且说出:“我们没钱,但是,我们不缺德!”的撼人金句;舍命救人的牛作涛用行为证明了:“我们没有高官厚禄,但是,我们有责任挽救他人!”;双手粉碎性骨折的吴菊萍为我们阐述了:“哺育自己的孩子是天性,但是,爱护拯救他人的孩子是母性!”……太多太多的人用行动,为“但是”描绘出动人的色彩,让“但是”在这世界上拥有了一个积极的名字!
然而,许多人却利用“但是”为自己的责任开脱找借口,让“但是”蒙受不白之冤!成为了冷漠,犯罪,堕落,的替罪羔羊!“面对血肉模糊的小悦悦,我也很想去抱她起来,但是,我不认识她,为什么要帮她?”18位路人中的沉默着暗自找借口;“我也不想贪污的,但是,我不能让同事看不起吧!”被捕后的倪俊雄如实说;“我不想抛妻弃子的,但是,我连自己也养不活,怎么养他们呢?”流浪者宁愿“浪迹天涯”也不选择一个温暖的家的理由……“但是”犹在涅的白沙,被浸黑了!在社会的某个角落,总是被这“但是”掩盖的光明!
我们要用爱心,让“但是”化解一切的困难,成为爱的使者。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生源分散,“但是”,爱心把崎岖抚平,让营养插上了爱的翅膀,飞到了孩子的桌上;望着孩子急切期待的目光,政府化解了一切困难对城的“但是”,把营养餐送到了孩子的面前,政府赋予了“但是”更为深刻的内涵!用“但是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把一切阻力推到了!
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该克服卑微的“但是”,锻造一个积极的未来,给“但是”以一个积极的名称!君不见陈逸华破除“但是我惧怕异样的目光”;君不见林书豪克服“但是我快被剔除了”的困扰;君不见鲨鱼妹放弃“但是我的力量很渺小”的想法……在前人做出无数破除消极“但是”的举动后,我们必然更具信心,给自己的未来以一个积极的“但是”!
在此,我想说,我很渺小,但是,我的未来必定是很阔大!
陈逸华篇二:天边与身边作文
【篇一:天边与身边】
对待天边与身边两种事物的不同态度,可以浓缩为:你口渴了,身边茶几上放着白开水不要,非得大费周章的跑到下面便利店花钱买一瓶不知有没有掺假的饮料,喝完,口渴止不了,上楼去,开水凉了……
其实并不是说在这个社会转型期,人们就开始转变观念,那时由过去到现在不能痊愈的痛疾。抗日战争里,中国人收养日本人的遗孤,却对国内人民进行压迫,暂且抛弃民族憎恨不说,中国人对天边的事如此关注,如此“博大胸怀”。却对身边人民的疾苦视而不见。特别是文革时期,亲人间互相杀害没有法制阻止,商界之内物盈严重却无人照顾……反观现在,韩剧,日剧在国内电视台的热播,人们对韩剧明星如神供奉,那么你们看过《士兵突击》吗?看过《雪豹》吗?即便国内影视内容半成不变,但在我们身边的历史,我们应该多关注,不能重外轻内。
有没有觉得自己对朋友,同学的小恩小惠而感激万分时,却对亲人日夜照顾而视之理所当然呢?我们总是这样,对天边很热情,对身边的很陌生。上海机场留学生弑母事件带给人们带多反思了,面对供养自己的母亲,仍然大动杀念,很难想像他是如何让下得了手的。也许他跟他的同学相处甚好,也许他会因为同学给予他的一个方便面,而承诺有恩必报,但他的母亲呢?难道就不值得享受这样的待遇吗?难道她没有资格吗?
南方日报近日有这样的一则新闻:澳门副级以上官员将公开财产,大部分官员表示,财产申报乃防腐的重要部分,应该牺牲小我,牺牲部分私隐。这个时候,读者会有这样的疑惑,那大陆呢?例如公车腐败,大陆的有关部门政府都拿香港,澳门做新闻,称赞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好,值得表扬。但为什么他们仅仅看到了天边而忽视身边呢?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啊,为什么他们能办到的事情我们大陆却办不到呢?近年来,随着大陆对港澳台情况的不断了解,也明白到腐败问题可能在大陆较为严重。政府部门应对身边腐败现象,如果不重视国内情况,身边情况,只会与港澳台的差距越拉越大,所谓的中国国情也只是“大陆陆情”罢了。
当然,在不否认关注世界发展情况可以借鉴,学习的前提下,更应该关注国内,关注身边切切实实需要解决的是,做好分内事更有意义。
可以说,如果你口渴,稍安勿躁,喝白开水会比喝饮料更来得健康,更来得踏实。
【篇二:天边与身边作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知晓世界各地的情况,然而,人们宁愿对着冰冷的屏幕也不愿走出家门了解身边事。于是,越来越多人对天边很熟悉,却对身边事很陌生。殊不知,你关注的天边,是他人的身边,而你的身边,正是他们的天边。
走出局限,用实际行动关注身边。现今社会,通讯发达,人们可以走不出户看天下。这样看来,似乎关注填补,忽视身边也是情有可原。但一切华美的借口不过掩饰。当我们看到活取熊胆,猎杀鲨鱼这样的新闻时,除了悲痛叹息还剩下什么?人们已经在自己的世界里越陷越深,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社会上已出现一批人,用实际行动关注身边事。广州高中生陈逸华,走上街头呼吁市民联名反对地铁统一化,最终达到了目的。你看,这不是很好的开头吗?关注身边比关注天边要实际得多。鲨鱼妹,光头哥,选举哥都在行动,你还在等什么呢?
学会反思,通过天边反思身边。俗话说,远水还不能救近火。我们关注天边,看起来虚无缥缈,但我们可以通过天边的事来反观身边,防范于未然。谁敢肯定今天发生在天边的事,明天不会发生在身边呢?甘肃省正定县的一所幼儿园的校车事故,造成19明幼童死亡,这样的事故让人痛心疾首。那么我们通过这场事故反思自己身边,校车安全是否已得到重视呢?当我们看到美国校车与悍马相撞,校车毫无损伤的新闻时,除了对美国政府重视校车安全感到惊叹外,是否想过要改进自己的机制呢?值得一提是,浙江某县自发购买了79辆仿美试校车,供全县全县学生使用。这是通过天边反思身边的最好例证。
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为身边事护航。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倍出,黑心鸭,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让人胆战心惊,连吃饭都要验毒。难道我们面对这下问题只能手足无措,做被动的受害者吗?不,对于身边事,除了要关注外,还要拿出真本领反击。为了与地沟油作斗争,有中学生提出试纸检测法。制药把试纸放在油中,就能一试真伪。这种身体力行的行为非常值得效仿,尤其是中学生。要把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做关注身边事的合格公民。
今天我们关注的天边,也许明天就在我们身边,这是我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另一种理解。不管天边还是身边,能关注总是好的。对于天边,要用来反思身边,对于身边,则要付诸实际行动。
陈逸华篇三:关于生气的作文
【篇一:要生气,会生气】
生气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表现,是十分正常的。生气在我们为人处世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生气。
在与人交往时生气是必要的。两个人在一起,彼此总会有观点、行为、习惯上的不合,此时,生气便成了一种信号: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需要解决。将问题解决了,才能保持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正常化。若一味忍让,屈从,将不适、委屈都埋在肚子里,对方就有可能永远都意识不到问题,无法做出改进,长此以往,也许彼此间会在无声中渐行渐远。
在处世的方面也需要生气。如今的社会并非全部都是正面、积极的一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前段时间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表叔”事件,起因正是杨达才在车祸现象的一个微笑,这个微笑激起了网友们的怒火,使他们生气,最终调查出杨达才是一个拥有几十块钟表的大贪。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生气可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生气是由矛盾引发,而在哲学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社会上仍有很多丑恶的现象等待着我们去揭露,若人人都怀着冷漠之心,这个社会将如何进步,如何变得更好?
我们要生气,更要会生气。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我们生气的对象,是那些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人和事,这就要求我们自身必须处于一个相对正确的位置。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虚心学习,逐渐学会明辨是非。这样,我们的生气才是有意义的,才能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我们生不生气不能由生气对象的身份决定。有的人对身边同事犯的错误大发雷霆,而对上司犯的错误则置之不理,甚至奉承献谄,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的生气非但不能让别人做出改进,反而会被人瞧不起,遭人唾弃。
当然,我们的生气绝不是拘泥于愤怒的情绪里,我们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推进事物的发展。当别人已经做出改进,我们一定要及时原谅别人,当在生气的过程发现自身也存在问题,也一定要积极改正并及时道歉,只让怒火烧掉腐朽和错误,千万不要让它蔓延到正确的人和事,才是生气的正道。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敢生气,会生气,让生气带来的生生之气布满神州大地!
【篇二:生不生气不两难】
白居易说:“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而我们就该做这几人,在小事上宽容,在大事上反抗。
学校即社会,身处其中的我们总有着各种关系网,时常会发生点摩擦,但正如梁遇春所说“因为我们也有做错事的可能,所以更有原谅他人的必要”。正是如此,我们在学校与人相处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随意生气,严于律己。
钢琴家帕岱莱大斯基在美国的一场演出,一名小男孩按耐不住,自个登台演奏起来。大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帮助他完成演奏。这是一名大师的风度,更是对他人的尊重。可见不随意生气,不仅对自己有益,更是对他人的友好和尊重。
胡适曾在《四十自述》里说道:“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大妈还难受。”换言之,当别人对我们摆上一张生气的脸,我们也会十分厌恶难受,所以就当为了自己内心的舒坦,不要随意生气,让世界多点笑容。
当然,这些不生气都是建立在平常小事,不触及原则的基础上,当一件事触及原则,我们更应站起来反对,用生气的声音说NO!
针对“老人摔倒事件”,不以摔倒者来说,不以扶人者来讲,以一个路人来看,我鄙视路人的行为。如果有一个路人能勇于站出来说话,澄清事实,碰瓷事件就不会愈演俞激烈,如果有一个路人能挺直身躯,生气的指责做错事的一方,那么社会才会变公平,而不是变可怕。今天你沉默了,明天换他人沉默,终有一天,灾难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对于这种原则性问题,不生气不反抗,任由他演变,最终将一发不可收拾。
也许站出来反抗,对这些不公平说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有种种路障。如要告某高官贪污,他总会有办法截下你的“投诉信”,但是真相总有大白的那一天,只要你说,就一定有人会查。雨果说过:“青年人,我们鼓足勇气,不论现在有人要怎样与我为难,我们的前途一定美好。”
如此看来,我们要在该生气的时候生气,勇敢地站出来反抗,在不该生气时学会宽容,大度地原谅别人的错误。
正确地选择好生气不生气,不让自己陷入两难之地。
【篇三:我生气了作文】
有些人总说:“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可是,若你不生气,做错事的人便会变本加厉,到那时,恐怕是还会生气。因此,不生气才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何必令自己煎熬在别人的过失里呢?所以,我们要勇敢地开口;“我生气了!”
生气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忍受限度。做所周知,在角逐激励的NBA中,常常出现“拳击”现象。正是因为有人做了错事,有人生气了,才会大打出手、拳脚相向。作为竞技体育,赛场中时有恶意犯规现象的出现,导致球员受伤,甚至残疾,这就怪不得受害球员会十分生气了。说白了,这种生气是人的本能,当别人侵犯了你,你便会生气。只有生气,让侵犯者看到严重性,才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生气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生气同样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某次偶然地看到一条新闻,讲述的是人们之间诚信的问题,就比如在菜场买菜会遇到缺斤少两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感觉无所谓,反正又不是只有一个缺,大家都缺吧。而另外一些人则打抱不平,这不是金钱问题,而是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问题!他们勇敢地说:“我生气了,这不能忍!”我认为,他们的生气毫无无理取闹之意,这样的表现处于情理之中。如果每个人都甘于为人宰割,不去制止,不站出来说话,那么受害者必然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毫无信任。虽然这是一件芝麻小事,但就态度而言,我生气了,这不能忍!
生气是人的本能、为人态度,更是一种社会意识。
过年前昔,小偷这份职业倍加忙碌,小偷们加班加点,也想过个好年。然而,纵使偷盗事件屡见不鲜的祸因正是那些被盗的受害者!每每被盗,受害者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报警,可真正报警彻查的并没有多少,出于某些方面的畏惧,人们显得十分懦弱。正是如此,才助长了小偷们的贼心。由于受害人不敢生气,一再忍气吞声,盗贼游离于法网之外,逍遥自在。自此不难看出,我们要学会生气,不要遮遮掩掩,拘泥于思想的束缚。
“我生气了”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只要你说出来,并加以正确的行动,你一定会得到想要的结果,社会也会因你更加美好!
【篇四:不愠的智慧】
人之七情,怒列其一。自古生气似乎不过是寻常之事,后世更有文人著作鼓动人们生气。可于当下,生气仅仅是表面的抒愤这么简单吗?不然。当今更需要的,却是转愠为静吧。
不谈别的,这生气首先波及的便是身体的健康。研究表明,发一次小火会对肝、脾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发一次大火更是会直接缩短寿命。我们已经多少不同程度的折了寿,又有什么理由在“易怒”下去呢?自私地说,就是为了生命也要降低生气的频率,皆是凡人的我们理应转愠为静吧。
生气对心境、心理健康更是影响颇深。“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禅境高深的星云大师自是远离尘嚣,心无恼恨,才会领悟出此理吧。若是心中怨愤之意滋生,将生气视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亦成了大师口中的无能之辈了吗?若是做到不生气而心中宁谧,及时不成材成器,也必有一条康庄大道通向光明。
圣人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时的“不愠”已然将人的情操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何尝不需这“不愠”呢?勿要生气,即使达不到圣人般的心境,聊以自娱,也能防止自己误入歧途,不失为一种自我净化了。由是观之,生气的确应当避免。
再者,不生气而理智的心态甚至成为和平统一的前提。前南非总统曼德拉亦是如此一位斗士。同为黑人的他在上位后没有激于所谓的“义愤”,对在野党及白人种族施行以暴制暴,而是以悲悯的情怀浇灭了南非人民心中的仇恨怒火,才得以有今天的统一。曼德拉的不生气,挽救的便是上万条生命,一个即将衰败的国家,堕落的民族灵魂。
时至今日,生气不仅没有削减,反而加速侵蚀了人的生活。热点关注下的首要话题就要说到“路怒症”了。这种多为轿车司机所拥有的“疾病”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前人刚刚为冲动付出代价,后人立刻“前仆后继”,争相将怒火发泄在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身上,难道不应遭到强烈的谴责吗?甚至有人将这种生气冠之以“社会发展必要阶段”此类美名,试图辩证否定自己随意生气的罪行,实在令人发指!对于所有人,自身多些冷静,拒绝冲动的生气,总比这“为赋新词强说愁”要好得多。
系统世界观下的万物,若是杜绝易怒,便会稳定而发展,无论是生理机能、意识,甚至是社会形态、民族精神,都要求我们“不生气”。而当下浮躁的我们,却完全背离了这条宗旨。
浇灭心中的怒火吧!时刻警告自己,不生气,才会有理智的选择;不生气,才会有拥有澈如水晶的心;转愠而为静,才能清晰地看见未来。
【篇五:给生气套上马嚼子】
人们总认为生气是冲动而不理智的行为,那是因为他们只对身边的人生气。你是否有勇气对那腐朽的一切生气,就像海燕,冲向遮蔽天空的乌云。
没有东西是完美的,社会更是如此。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之多超乎想象,但人们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的“忍一时,风平浪静”和“民不与官斗”的层次,他们不知道他们一旦退让,权利就会被侵犯,连健康安全也无法保障。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社会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但每个人都退让一小步,就使社会陷入一片沉默。所以,每个人都应当生气起来,面对不公平现象时,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但是,生气不等同于道德绑架。生气是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揭露并希望其改正。它从来不应该干涉别人合法的自由。你可以号召,可以游行,可以劝说我加入,但绝不可以将你的意愿强行加到我身上。这种行为与其说是生气,不如说是强权霸道。这不仅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乃至社会的混乱。正如当初:“钓鱼岛事件”,起初,它的本意是唤醒国民保卫国土的决心,但发展到后期,“保卫钓鱼岛,不转不是中国人”和砸日本车、店等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却让多少无辜的中国人白受损失。所以,对每个人来说。生气是必须的。但你的生气,以我的自由为界。
在有界的生气中也不是所有方法都可取。生气应当是一种希望,希望社会能摒除糟粕,而变得更好。人们可以发出呐喊,但不必燃烧自己。燃烧自己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也给他人传去对未来的绝望。我们也许努力了很久仍毫无改变,但仍要像宫崎骏那样“虽前路茫茫无尽仍要怀抱光明”。就像不久前的身体维权者唐福珍、张海超等人看似用身体赢得了权利,但若没有他人生气的怒吼,他们或许都不会为人所知,因为一个人的尸体极易掩埋,但一群人的呐喊将永远回荡。所以,燃烧自己永远是最不可行的办法。
生气的最好方法还是所有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当青年王帅因批评家乡违法征地而被跨省追捕时,若每个见证之人都能不保持沉默。违法之徒就不会如此肆无忌惮。
所以,生气是一匹套上马嚼子的骏马,只要我们每个人指引其正确方向并加以鞭策,它就会带领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篇六:为别人的错生气又何妨】
据说2012年,网络上有句很火的话:“生气是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闻此,不禁失笑。即便不说陈词滥调如此者何以在网上传播,它的内容也可谓是大谬不然。
何为“拿别人的错”?语者似乎认为别人的错不值得我们去生气。那么在此,我想问问诸位,若你们犯了错,会对自己暴跳如雷吗?我想大家大抵会后悔、反省、改正,唯独不会生气。做错事时人们几乎都不会对自己生气。那似乎生气本身就不对了,因为它要么不发生,要么不合适。如此看来,法律要禁止生气吗?
再说说“惩罚自己”。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一个爱偷东西的小孩,因母亲不加以教育阻止,长大后偷得越来越多,最终被判了刑。诚然,这只是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故事,但也不难看出生气的必要性。若母亲一开始就大发雷霆,孩子一定会明白错误,或至少不会走上如此道路。母亲没有用孩子的错惩罚自己,但最后呢?生气并不是惩罚自己,而是为责任支付最基本的代价。
回首往昔,历史已证明了这一切。四万万中国民众的愤怒,让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举步维艰;法国人民的愤怒点燃了新时代的礼花;帕特里克。亨利的怒吼让美国至今仍屹立在世界之巅……倘若按照先前的逻辑,何必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呢?投降得了,大家和和气气的。生气是种强烈的感情,历史的变革,人民的变革,大多依赖于此。而如今呢?人人宣传所谓的网络金句,人人明哲保身,说这是种生活态度,是种生存智慧。然而在如今的中国,这个变革中的中国,撇开我们对社会的责任不谈,今天你不用别人的错“惩罚”自己,明天历史和命运又会如何惩罚你呢?为何不选择更加远大的生活态度与生存智慧呢?
当然,就像饥不择食与品尝美味一样,生气亦有高下之分。你生气,究竟为的是什么?若是为琐碎而无意义的事生气,那就是暴躁而非责任了。气要生对人和事,这是生气的艺术。
在不敢生气,或在愤怒中,我们都要抽出一秒钟想想,为了什么生气。若有意义,拿别人的错惩罚惩罚自己,为别人的错生生气,又有何妨?
【篇七:时代洪流中的一声呐喊】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如何?是俯下头沉默不语,还是勇敢地站出来撕掉它的假面具,大声喊出“我很生气”?很显然,第二种更为行之有效。
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份子,面对社会的丑恶姿态,你有责任表达你的不满。身处时代洪流的鲁迅,看尽了人世间的百态,面对人们的麻木与愚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此写下了一篇篇文章,控诉吃人的礼教,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就是一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而生气正是产生这种责任感的动力。生气让人对社会有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从而激发出潜在的社会责任感,渴望改变社会而没有无力感。正是鲁迅对社会的生气,使他有动力“背着困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今天,你多生气一些,社会中就会少一位孤独的守夜者。
但是,激发出人的社会责任感仅仅只是生气的强大功效之一,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更是生气的结果。
在17世纪,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讨厌封建的专制,不想屈从于教会的特权,反对等级观念。后来,他们十分生气,有人提出了天赋人权,有人主张三权分立。社会在一片改革声中走向一个新的起点。他们就是伏尔泰,卢梭等人。启蒙运动就在他们的生气与不满中开始了。可以看出,一群人的生气对社会的意义是巨大的。生气有利于人思考活跃度的提高,这样新的理念就有了更大机会展现出来。二社会的良性发展正是靠对社会的不满产生的。有了不满,社会才有前进的方向。试想,如果没有卢梭等人对旧时代的不满,西方平等自由的思想何时才能深入人心。
当然,生气是讲究方式方法的。2009年的中国曾发生过许多起“身体维权”事件,有人,为了向“钓鱼执法”说不,砍下自己的手指;有人为了揭穿谎言,不惜开腔验肺;更有甚者,因为暴力拆迁,竟玩火自焚。他们虽然生气了,却将别人的错误用来惩罚自己。其实他们大可不必如此,宣泄方式也还有很多。相信人们愤慨社会之后,静下心来,一定会为他们的选择感到惋惜。因此,合理宣泄你的不满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气犹如时代洪流中的一声呐喊,他对于个人与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不要犹豫,大声喊出你的不满。
【篇八:我们要生气】
网络上流传一句话: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很多人以此为生活准则,遇到任何事皆“春光满面”。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生气,他说:“我在传播正能量,我不想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诚然,不生气是一种美德。古有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廉颇气恼于一介文人的蔺相如官拜宰相,居于自己之上。而相如有容人之量,不但不生气,还主动化解矛盾。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不生气既体现了渊容的胸怀,更体现了对交往艺术的极高造诣。
但是,我们便应当不生气了吗?君虽知需与人融洽相处,却未必知“道不同不相为谋”。《世说新语》载管宁割席之事。冰冷的刃锋割裂竹席的刹那,管宁除痛苦于这份友谊的结束,想必也在气华歆心性与己的殊异。正是这份不满与气恼,体现了管宁的理性与清醒。一个从不生气的人,想必是极为麻木而无血性的。
我们要生气,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更体现在人与社会上。一个社会只要不是人为构想出的“理想社会”,定然会存在诸多弊病。诸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会公平等社会问题在我国长久存在。这是正常的,任何事物的发展不都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完善的过程吗?不正常的是,很多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网上曝光了,好,开骂,大谈社会弊病,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些人的确是生气了,可是这种生气方式——一味空谈,毫无实际行动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要怎样生气?我们要生气到固执地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我们要生气到不依不挠地监督社会权利的运行,我们要生气到不达改革社会弊病的目的不罢休。如此,社会想必会因你我的生气更加“绚丽多彩”。
除此以外,当涉及国家、民族尊严的时候,对于玷辱我国的各种行为,我们恐怕不得不生气。吴玉章,老一辈革命家,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清朝末年中国贫困,日本在悬挂的万国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吴玉章激于义愤,当即代表留日学生对日本当局提出严正抗议。最终,中国国旗方得以悬挂。吴玉章的生气,体现了他对祖国极为深沉的爱。
我们要生气,不仅需要恰当的场合,更需要正确的方式。不生气的人或许是个和乐平易的人,但未必是个有个性、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篇九:生气,你我的权利】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曾写过一篇时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此文一出,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全社会对中国人何以不生气的大讨论。是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呢?身为一公民,生气是你我的权利。
千百年里中国自称“礼仪之邦”,以德治天下,即使处理与邻国纠纷也多秉承“先礼后兵”之传统,除非迫不得已,极少勃然大怒,兵戎相见之举。具体到个人,也多强调“修身养性”,以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称得上君子的,定然是内外兼修、温文尔雅、不嗔不怒之人。“生气”之举,是能避则避,否则就欠缺风度了。久而久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大批的“顺民”,稍有反抗,敢于生气的,神话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历史如逼上梁山的水浒好汉,则一律定性为以下犯上的“刁民”。由此,鲁迅说中国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两种时代。鲁迅这话尽管略显偏激,但中国人缺乏生气的基因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人,不是奴隶,已是公民,生气,该是你我的权利。
生气,不是发泄,不是蛮横,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决策也应该体现民意的决策。我们不能苛求政府的尽善尽美,但也不应对决策的失误置若罔闻,必要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公民应该敢于生气,大胆地站出来,表达我们的意见。还记得广州地铁“统一化”改造的时候,敢于站出来的“举牌哥”陈逸华吗?还记得质疑广州亚运后还要再花1。5亿搞光亮工程的“拇指妹”小阳吗?他们都是一些敢于生气者,尽管他们还是学生,但只要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就有生气的权利,就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而他们的行动最终也改变了政府的决策,调整甚至修改了原来的计划。生气,也是法制国家赋予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正如《好汉歌》里所唱:“该出手时就出手”,生气,必须的!
法治社会,公民的生气、社会的监督也是促使政府廉洁,官员自律的有效途径。还记得“表哥”的落马吗?事情起因就是网民的生气。车祸现场,身为陕西安监局局长的杨达才居然一脸微笑,结果网民生气了,一调查,这位微笑的局长居然拥有多块名表,继而又查出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公民一生气,贪官就害怕。一个人的生气可能微不足道,但全社会的生气则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祛除歪风邪气,还社会朗朗乾坤,青天白日。
一个公民、一个社会如此,一个国家、民族更要敢于生气。近日日本罔顾历史事实,大搞“购岛”闹剧,妄图通过所谓的“国有化”侵占钓鱼岛。面对这一丑恶行径,我们必须生气。生气不是泼妇骂街的无理取闹,也不是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的蛮横冲动,而是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有理有据的自我捍卫。一个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应该是一个敢生气,能生气的民族。
不要说:“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这看似阔达、潇洒的话语背后,不仅饱含无奈、无助,更是对权利的放弃,对责任的漠视。必要之时,我们要大声地说:“我很生气!”,然后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