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简介9篇

时间:2018-11-07 来源:励志人物 点击:

篇一:[钱学森的简介]钱学森_800字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人,是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他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火箭导弹发展的重要人物。1947年与蒋英结婚。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1936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从西尔多·冯·卡门(TheodorevonKármán)学习。193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因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位列美国陆军航空兵上校。1949年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并出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领导美国太空火箭的研究。1955年10月回国,有关其回国的具体过程充满争议,中国官方宣称钱学森是自愿回国,但是美国方面则有资料显示是钱学森因被错误怀疑参与共产主义活动而被美国驱逐出境。从1956年起,钱学森开始在中国建设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并任该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指导计划协调技术。1958年开始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60年“东风一号”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1965年开始实施人造卫星工程,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他为建设中国火箭弹道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1991年被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9年9月,与钱三强、邓稼先等23人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58年钱学森宣称“只要有足够的水、肥料、劳力,就可以让农作物增产二十倍”,为毛泽东“大跃进”背书,造成中国饿殍盈野的局面。当时田家英问毛泽东∶“你也不是没当过农民,你应当知道亩产万斤是不可能的”。毛泽东说∶“这是我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的”。晚年的钱学森肯定特异功能的现象,并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表示支持。着作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等。    六年级:1483862854

篇二:[钱学森的简介]与钱学森的对话_1200字

  “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表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这是阎肃老爷子对你的高度评价。但我们并不惊讶于这种赞叹,因为如果换成那个人,都会发出此言,你的姓名——钱学森,已深深印入国人心中,无论你的成就还是你的情怀,都能使人为之一震。
  1911年12月11日,你在上海非常平淡地出生了,带来的只不过是全家人的兴奋和喜悦,可谁能料到,几十年后,你带来的却是全国人民的欢呼和外国人的惊讶!
  求学时的你,可以用“天道酬勤”来形容,是的你很勤奋,想当初你就报着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气吧!理所当然,你成功了,先在国内考取了交通大学,然后,于1935年到英国留学,先后读了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学院。
  在交大这个以“严”字着称的校园读书时,考80分的都不算好学生,而你却能出类拔萃,考到科科上95分,一册《分析化学》你竟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这着实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刻地秉着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你结识了一位知识渊博的教授——冯.卡门,这位良师对你的问题总是必答,继而把你推向了一个新的制高点,考上了博士学位,不知你拿到那又轻又重的证书时,是感到成功的喜悦,还是感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弊闷,还是柳枝划过石头青苔般的幽幽迷惘,这些,我无从知晓。
  1945年在冯.卡门的推荐下,你当上了麻省理工科学院的终身教授,那年你才26岁。可4年后的10月1日,你的祖国成立了。
  每个人的心沸腾了!都想回国献出自己的一丝力量,你也是这样,可这个想法立马被打消,因为美国政府下达强制命令“不准回国!”那时美国还是扶中国发展呀!“无论他走到哪儿,都当得上5个师的火力”,“宁可枪毙他,也不让他回国”,这是美国最初的口吻。可浓浓的爱国情怎能改变?“我一定要回国!”这个念头就在你脑海里燃烧了,而且愈演愈烈,这种豪气,美国政府不得不将你囚禁,可能服?钱学森,你个好男儿,你个铁骨铮铮的赤血好男儿!在狱中,你仍不忘科研,且仍不忘祖国。你的心永远都在中国版图上!你可曾放弃?想在美国安居乐业,当个华侨?不!你永远不会的!你的心,全世界都知道,心里一直都对美国进行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般的斗争。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件事引发了全异界人民的不满,以及周恩来的谈判,最后,美国才不情愿地将你送上了飞机,临飞前,还缴光了你800公斤的资料!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以鄙夷的目光盯着这群人,用一口地道的中文说:“我还有脑子!”
  回国后,你跟邓稼先等人合力研制,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短短十二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爆炸,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终于实现了理想,把中国国防推到世界前列,你真是我们“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你创造了无数神话,我们现在吃的饭,用的笔,都是你的见证,你的“两弹一星”造福了十四亿人民,所以说,钱学森先生,我向你致敬!
    初一:王虹儒

篇三:[钱学森的简介]我敬佩的科学家_1000字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位功勋卓着的科学家,他就是钱学森爷爷。
  钱学森爷爷是我国着名科学家,为祖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他1911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他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着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爷爷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对火箭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钱学森爷爷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间,钱学森爷爷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钱学森爷爷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很不容易,而钱学森爷爷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种种艰辛,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才终于回到了阔别20年的祖国。他这一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爷爷对祖国的深爱之情,是多么的感人啊!
  1955年初冬,刚刚回到祖国的钱学森爷爷,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他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这是多么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呀!”就这一句话,决定了他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1956年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成立,钱学森爷爷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在酒泉发射场钱学森爷爷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在他的指导下,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爷爷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一位美国将军说,钱学森爷爷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战斗力。
  钱学森爷爷在国外取得了成就,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祖国,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奉献出他的全部聪明才智。这种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呀!同学们,今天我们是小学生,十年以后,我们将面临大学毕业,那时振兴国家的重任将落在我们的肩上,钱学森爷爷的事迹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让我们以前辈为榜样,刻苦学习,长大后好好报效我们的祖国吧!
 
    五年级:李妍娜

篇四:[钱学森的简介]访钱学森故居_550字

  今天,我们在假日活动中心的老师的带领下去访钱学森的故居,吊唁钱爷爷。
  我们穿过马市街,走进一条幽静的小巷,很快就来到方谷园二号,这就是钱爷爷的故居。这房子白墙黑瓦,周围绿竹环绕,房子是砖木结构的,分为二层,显得那么整洁、雅致。钱爷爷三岁以前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我们走进房子,通过仔细阅读刻在黑模板上的介绍知道钱爷爷是科学巨匠,他具有不懈的科学精神,他在原子弹和氢弹还有航天火箭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并且,他有伟大的爱国精神:1995年10月8日他突破重重阻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祖国。他从美国回到广州下飞机后说:“我就知道,我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的。”他还有一种不朽的人格,就是:淡泊名利,姓钱但不爱钱。他数十年如一日,过着简朴的生活。
  钱爷爷今年10月31日早晨过世,享年98岁。这几天吊唁他的有:学生、教师、等杭州市民,连外来的仰慕者都纷纷前来追悼他。中间的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张遗相,遗相上的钱爷爷淡淡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似乎还在望着我们。遗相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祝钱学森同志永垂不朽。遗照的左右两边写着;一代伟人颂扬华夏外交之雄,两弹一星成就中国行天之父。周围还放着菊花花篮。大家默默的从灵堂走过,一片庄严肃穆。
  回家到时候,我一直在想。我要向钱爷爷一样严谨勤学,努力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篇五:[钱学森的简介]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_3000字(3)

  毛泽东与钱学森的交往
  初见毛泽东
  1956年,菊香书屋:
  “主席,”周恩来进门后满面笑容:“我将你久盼的贵宾请来啦!”
  “啊!钱学森同志,”毛泽东走上前去,紧握着站在周恩来身旁有点拘谨和紧张的钱学森的双手,“盼了你好久

篇六:[钱学森的简介]国防教育学习宣传基本知识


  1、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共有六章三十八条。
  3、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国国防教育日。
  4、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1997年3月14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6、《国防法》第十二条规定,我国的国防建设事业由国务院领导和管理。
  7、《国防法》第十三条规定,全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央军委领导。
  8、《国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9、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10、国防教育是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主要途径。
  11、国防教育的方针是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12、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3、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民兵预备役和广大青少年学生。
  14、民兵是指既不脱离生产又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群众组织。
  15、党和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革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机构,一切军事建设、军队指挥都必须由中央军委领导。
  16、现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是胡锦涛主席。
  17、《国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国家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进行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18、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来侵略,

篇七:[钱学森的简介]2010年开学第一课简介及主题_2000字


  简介
  2010年“开学第一课”主题
  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将于2010年9月1日上午9时到10时40分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下午7时30分到9时10分在中央电视台2套重播。
  2010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节目分为“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4个篇章,既有袁隆平院士、也有试飞英雄李中华,还有马云、李连杰、成龙等知名人士参与录制,一批少年英雄也将登台亮相。节目还通过网络征集了全国中小学生的10万个梦想。
  《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靠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每年都是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情选定节目内容,有利于增进教育的实效性。
  据悉,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校可结合电视节目,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等形式,让学生畅谈“我的梦·中国梦”,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主旨阐述
  2010年的《开学第一课》是一堂关于“梦想”的课,一堂关于信念和追求的课。  梦想是什么?
  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邓亚萍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梦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在“千手观音”邰丽华的眼里,梦想是聋人可以“听”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残朋友可以“行走”,梦想是从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  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
  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信仰。
  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并走向成功。
  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
  上帝没有给我们翅膀,却给了我们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于是让我们大家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人生的远大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自己在人生辽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梦想就是生命的一双无形的翅膀,惟有梦想的力量才能激励和激发我们的生命,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和杰出。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愿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童年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是什么,这个梦想有多大。  为什么选择“梦想”?
  为什么会选择“梦想”作为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
  首先应该说与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承载的是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那么,相对于今年而言,有几种社会现象值得深思:一是深圳富士康接连发生的跳楼事件。二是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现象盛行,拜金女、物质女成为一种现象。很显然,这些现象也正影响着正在成长的孩子们。
  其次,几年之前,着名的钱学森之问刺痛了我们大家的心:“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希望通过《开学第一课》,确立孩子们的梦想,塑造孩子们创新进取的人生,培养孩子们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
  再次,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其主题还与当年的大事相关。2008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知识守护生命”,与当年512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背景紧密相连;2009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是关于爱的教育,与建国六十周年的背景紧密相连;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世博会,世博会是中国百年的梦想实现: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其小说《新中国》中就对上海举办世博会进行了描述:“开办内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可以说,世博会与梦想紧密相关。
  2.2亿中小学生是中国未来经济的主要建设者,是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力量,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梦想,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鼓励孩子们原创和发现,尊重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梦想至少涵盖两个方面内容:1、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梦想提供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动力。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梦想提供了信念的支撑。因此,今年《开学第一课》将以梦想为支点,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有梦就有未来,每一个孩子的梦想聚集起来,就汇成了明天的中国梦。
  对梦想主题的解构。
  确定梦想的主题后,实现梦想的支点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解读梦想?这是我们面对的问题。经过讨论,我们定了三个关键词:坚持、协作、探索。简单解释就是:实现梦想需要坚持,需要协作支撑,需要积极探索。这三个关键词构成了梦想实现的几个关键点。同时,我们进一步结合前面我们谈到的社会现象,将这三个关键词作了进一步延伸,也赋予了更深层次意义:相信自己——坚持;相信生活——协作;相信未来——探索;最后所有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这就形成了我们整个特别节目的几个篇章,也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  行动口号:
  “汇聚梦想相信未来”  关键词:“我相信”
  “相信自己——坚持;相信生活——协作;相信未来——探索”构成了整个特别节目的篇章,其关键词“我相信”也是对富士康跳楼事件、拜金主义等社会现象的回击。
相关阅读:


2010开学第一课作文26篇
2010开学第一课作文:梦想终会实现
2010年开学第一课简介及主题
点滴梦想的力量——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2010开学第一课作文
梦想激发潜能——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201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梦想的真谛
梦想的力量——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2010年开学第一课作文:我的梦,中国梦
2010开学第一课作文:因为有梦,才会成功
201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坚持不懈 梦想终会实现
201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为梦努力
201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我懂得了梦想是什么
我的中国梦——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小学二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我的梦想
观开学第一课后的启示
201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梦想是心灵的翅膀
201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
2010年开学第一课作文:向梦想奔跑
201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试飞英雄——李中华叔叔
201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我的梦,中国梦!
201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1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完成我的梦想
201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让我们心持梦想
201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梦想

篇八:[钱学森的简介]祖国_1200字


  国兴则汉字热,国衰则汉字冷。新中国成立后,汉字饱尝“世态炎凉”,才又开始活跃起来。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日益强盛,经济实力排名世界第三,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四,汉文化和汉字也随之风靡世界。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到目前,全世界已有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世界着名大学中有44所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此外,还有40多个国家150多个学校和机构已经提出申请设立孔子学院,到2010年孔子学院将多达500所。同时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美国3年前只有200所学校开汉语课,到现在已经发展到1000多所,并提出了到2015年5%的高中生要学汉语的目标。作为英语发源地的英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或多或少地开设了汉语课;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数量,已从2002年的57所增加到目前的近500所。
  随着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北极黄河站等科学考察站的相继建立,汉字便同五星红旗一起在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极地落户。从此,地球的每片土地上都生长着汉字。
  活字印刷让汉字广泛传播。但汉字在科技世界的游刃有余,则是在新中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1975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748工程的启动,推动和产生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操作系统、汉字应用软件和各种汉字输入输出设备,彻底扫除了“中文不适于信息处理”的障碍。从1981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样机研制成功到后来的广泛使用,我国的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时代,汉字活力与日俱增。随着汉字操作系统、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汉字识别系统、手写汉字输入系统、机器翻译系统的不断创新和换代,汉字在计算机的王国里进出自由,没有禁区。
  遨游太空,是汉字不懈的追求和梦想。“中华”星、北京星、张衡星、沈括星、钱学森星、袁隆平星,一颗颗行星以中国的地名和人名命名,让汉字借助天文学在茫茫宇宙中熠熠生辉。
  汉字真正进入太空,应该感谢载人神舟飞船的出现。2003年10月15日,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乘坐首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国也正式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一员。从飞船的舷窗往外望去,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看到美丽的太空了!”汉字在太空第一次以声音的形式,令宇宙惊愕,让祖国自豪!2005年10月13日,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高高的太空上与亲属进行了7分钟通话,亲切的问候、深情的鼓励、温馨动听的生日欢歌,轻松愉快地在太空和地球间漫游。2008年9月27日16:43,在刘伯明和景海鹏的协助和支持下,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首次进行太空漫步,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走出太空舱时,翟志刚挥舞着五星红旗,异常高兴地挥手致意:“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十三个汉字感天动地。18:36,我国党政军最高领导胡锦涛与神七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你们空间出舱活动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重大突破”等响彻寰宇的汉字,使宇宙的距离无限地缩短,也让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和坚强。
  我们相信,汉字在月球自由旅游,在金星、水星、火星等太空各地频繁行走,该是我们伟大祖国不远的未来!
 
    江西上饶玉山县瑾山小学四年级:黄轩禾

篇九:[钱学森的简介]光辉的旗帜_1200字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题记
  青春焕发,热血沸腾,脚下的这一方热土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是每一位公民永不丢弃的爱国精神,“爱国”这面光辉的旗帜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飘扬着。爱国精神是陆游的“但悲不见九州同。”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是孔子的“任重道远”是詹天佑的“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古往今来多少爱国志士唱响不屈尊严,扬起旗帜。
  五千年的历史刻骨铭心,鲁迅的笔杆像枪一样维护着祖国,一声《呐喊》唤醒了无数英雄。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华夏大地的炎黄子孙用生命去拼搏祖国的富饶。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之中。但是“爱国”的旗帜永不倒。
  1950年时,钱学森博士已经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和实验中心的主任,有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他毅然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创造属于中国的火箭、导弹。有人问:“中国能搞火箭导弹么?”他坚定地回答:“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也同样能!”钱学森的铮铮誓言实现了,中国的卫星上天了。他用崇高的爱国精神挽回了国家的尊严。
  翻开共和国的年谱,人们清楚地看到,从1956年到1968年,短短的12年间,中国在一无资料、二无技术,经济基础薄弱,外国专家突然撤走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因难,自行设计、制造,试验并成功地发射了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取得了进入世界军事强国行列的入门卷,令世人刮目相看。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近乎天方夜谭式的神话。
  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作为一面旗帜,一直激励着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奋斗不息:从投江殉国的屈原,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胸怀祖国,死而后已,谱写了最辉煌的生命史诗,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帝寇横行,神州陆沉,苍天日蚀,祖国在痛苦中啼血挣扎,无数先烈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巨浪,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华夏儿女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众志成城,奋勇开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承办奥运……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经济发展,国力强盛。21世纪的中华民族,正如雄狮醒起,巨龙腾飞。
  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提醒你,也提醒我,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再苦的逆境我们同熬过。这就是民族的气节,这就是泱泱的气节,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所有是生命的摇篮。祖国日新月异,我们的爱国精神永远不丢弃。让“爱国”这面光辉的旗帜永远树立在我们的心中。
 
    包头市第五中学初二:赵静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人物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人物推荐文章

励志人物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