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和商鞅8篇
一:[卫鞅和商鞅]历史故事:商鞅的故事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着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生平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宦官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西河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梁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毖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秦国贵族多怨。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太子驷即位,太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商鞅变法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战国策秦策》一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韩非子和氏篇》又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王先谦《集解》认为‘八’上脱‘十’字,是对的。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来计,正是18年。”据此,商鞅第一次变法应在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40年,卫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此大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15个邑,号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虚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这样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商鞅南门立木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其实在商鞅树木立威之前,吴起也采用过同样的手段。在吴起人西河郡长官时,把一根木头立在城南,规定谁能推到木头就封他做长大夫的官。结果真有人这样做了,做的人也被封了官了。商鞅的做法流传下来而吴起的则没有。
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三点:1。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将李悝《法经》颁布实行,增加了连坐法。就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告发,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不告发的腰斩。一家藏“奸”,什、伍同罪连坐。客舍收留无官府凭证的旅客住宿,主人与“奸人”同罪。2。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规定斩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服劳役的“庶子”一人。爵位越高,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越大。宗室、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特权。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
二:[卫鞅和商鞅]大秦的曙光_3000字
转眼已是公元前445年。
这是战国的末期。为了使国家更加强大,在这个时代,各国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变法改革。齐国的邹忌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仲连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是其中最为有效的几场,把这几个国家推向了鼎盛的时代。
可是西方的秦国呢?贵族们骄奢淫逸,为非作歹。就连家奴们也仗势欺人。秦国陷入了危机之中。这时,各国军队已经壮大了起来。可再看秦国,军心涣散,士兵们对战事心不在焉,花天酒地,在战争中节节败退。秦国日渐式微。
魏国。
魏惠王坐龙椅上,他的头上有几根被酒力激发着的青筋猛烈地跳动,脸孔通红,全身发热。前面是一张蟠龙八仙桌,上面摆着一壶酒。旁边坐着一个装饰得体,衣着文雅的少女——她就是魏惠王妃了。下面一位老人,跪在龙椅的台阶下。你看那老人,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眼睛几乎眯成了两个“一”字,留着长而花白的胡须,身上穿着青色丝绸单衣,面黄肌瘦,骨瘦如柴,一副病怏怏的样子。这个人,就是魏国的老臣公叔痤。公叔痤吃力地说:“老臣齐奏陛下,臣推荐一人。此人名叫公孙鞅,因为他是卫国公子,所以又叫卫鞅。他是我的家臣,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魏惠王仰起头,站了起来,搂住王妃,再回了回头,饮尽了桌上的酒,摇摇摆摆着坐了下来,醉醺醺地说道:“公叔卿所言,寡人再三思量后,再作打算吧。”
“诺。”公叔痤挣扎着坐起来,颤巍巍地走下了天阶。
魏惠王妃与魏惠王截然不同。她是个爱慕贤才的人。她看到惠王在朝堂上的表现,直到他根本没往心里去。于是回宫后,她让侍女们帮忙找来一套宫女的衣服,匆匆穿上,带着自己的贴身侍女来到了城门下,拿出腰牌。通过后,直奔卫鞅家里来。
王妃伸出纤纤小手,敲了敲门。门打开了,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他的眉毛不淡不浓,眼睛闪闪发光,透射出温柔的眼神。高耸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头发高高的绾起来,扎成一个发髻。身上披着虺边鹤纹云锦圆领袍,脚蹬一双黑履,神态威严,威不可当。他的腰间佩一把宝剑,朴素无华的剑鞘,不加纹饰的剑柄,更加彰显他的儒雅。得体的语言,更加使他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她张开了樱桃小口,问道:“请问公孙先生在吗?”
“在下就是。阁下是?”
“我叫玉嫣,是魏惠王妃。今早,相国公叔痤举荐你,可是看来大王并不想录用你。但公叔大人的眼力不会差的。我听说秦孝公在秦国招贤,我建议你去秦国看看。魏国不能用先生,是魏国的悲哀。”
“多谢娘娘。改日卫鞅必报此恩。”
不出所料,公叔痤死后,魏惠王不以为然,把他的话当作了耳边风,没有录用卫鞅。
可这件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也传到了邻居的耳朵里。邻居们都劝他赶快逃命。他却认为魏惠王既然不听公叔痤的建议录用他,就肯定不会杀他。果不其然。
再说秦国,在这之前秦孝公看出国家的弊端了。他命人在大街小巷上张贴招贤榜,重金招买贤才。
公孙鞅终于决定了立刻动身,带着李悝的《法经》来到了秦国。他揭下了一张招贤榜,来到了景监的家里。他向景监提出了变法之道。于是景监向秦孝公极力推荐卫鞅。
秦孝公端坐在大殿上,何等的威严气派!他甚爱读书,性情宽和,喜怒溢于言表;极善言辞,好与法家之集大成者为友。身长八尺有余,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头戴黑色垂帘丝质玉簪镶金龙冕,身穿雕金五龙戏珠玄色长朝袍,脚蹬镂花嵌珠提花八宝金履。殿外,士兵们身披重甲,手握尺兵,蓄势待发。
“公孙鞅觐见。”
“宣!”
“诺。”
“卫鞅参见大王。”
“爱卿果然一表人才!”秦王一看,大喜。“不知爱卿可有兴国之策?”
对曰:“若大王施行帝道,则可兴国。要实行学上古五帝时代的‘无为而治’。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我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这样,秦国复兴有望。”
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过了片刻,缓过神来,大怒,喝令卫士将其逐出宫殿。
卫鞅回到驿馆,想了想:秦孝公看来真的生气了。他对我的帝道和“黄老”之学不感兴趣。古人留下的三种治国之策——“帝道”、“王道”、“霸道”中可以排除“帝道”了。明天我且用“王道”试着说服他,看看效果如何。
于是第二天,卫鞅一早就到了大殿外了。秦孝公又召见了他。孝公的气已经消了,却说道:“你这迂腐之徒,今天又要给寡人提出什么意见?”
卫鞅正色答道:“大王要兴国,则需民众配合。若施以仁义,则百姓减轻人民负担,遵循自然规律,人们丰衣足食,虽死无憾,那就会极力拥戴您。古语有云:‘唯仁者安天下。’世事如棋局局新。仁者胜乃万古之理。以仁博爱众生,不可能的事就变为可能的了。就像三王时期,轻徭薄役,减少刑罚,统治者爱民亲民,扶植小农经济,减轻农民负担所以国家兴盛。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作为统治者,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是件轻松易举的事。”
秦孝公又是昏昏欲睡。片刻后,秦孝公怒发冲冠,大斥卫鞅是一个穷酸儒生,勒令卫士将其斩首。景监苦苦劝谏,才免去死罪。
回到了驿馆,卫鞅明白了:秦孝公不喜欢帝道和王道,那么肯定对霸道感兴趣。只要明天我献上霸道之策,秦孝公必定录用我。
第三天,卫鞅又一早就到了大殿外了。秦孝公一样又召见了他。只不过这次,秦孝公更生气了。秦孝公一拍龙座,道:“你若再无好计,寡人这次必定斩你!”
卫鞅义正言辞:“诺!今天我不讲帝道和王道了。我觉得要兴国应该靠霸道,即用严刑峻法治国。臣听说:如果人的行为没有思想控制,人就和野兽没什么区别。同样的道理:人的行为如果不受法律的控制,他就极有可能胡作非为。那么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大臣们要学会劝谏。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却向皇帝进谏,那是极不明智的举动。知道了皇帝的错误却不说,那是对君主的不忠。没有尽忠的大臣该死,说话不得体的大臣也该死。其次,君主不能太宠信大臣。大臣的地位太尊贵,就会剥夺了国君的位子。就像后宫的嫔妃如果没有等级之分,就会乱了套;兄弟间不和睦,就会影响日后江山的稳定。再者,要注意防微杜渐。古代有这样一句名谚:‘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就像扁鹊与蔡恒侯的故事一样。大王要远离那些奸佞,不可以让他们慢慢侵蚀了大王的意志。如何禁止奸佞之事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进行思想改造。其次是对他们的言语进行限制。最差的办法就是看到谁在做奸佞之事就立刻去制止他。另外,还要任用贤才,衡量每个人的力所能及,然后才加以聘用。总之,要树立起君主的绝对威严,防止大臣把持朝政。而树立起君主的绝对威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改革旧法,提出严密的新法律。大王,臣有一个主张……”
秦孝公听着听着,一丝灿烂的微笑挂在他的嘴角上。他心里暗暗的想道:这个家伙!前几天我还觉得他是个迂腐的儒生,没想到他竟是一个学富五车的法学巨匠,如此博学多才、有勇有谋,日后必为我朝重臣。
卫鞅讲了足足三天三夜,可是秦王一点睡意也没有。卫鞅临走时,秦孝公再三挽留,于是封卫鞅为左庶长。从此,卫鞅开始了变法之路。
可是因为毕竟卫鞅初来乍到,而且秦国的风气也不是很好,更因为庶民们长久的受苦受骗,所以大家对这个新来的朝廷大员不是十分相信。怎样让他们相信自己呢?卫鞅琢磨道:以前朝廷大员们都是说一而二,所以人们产生对朝廷大员了猜忌。唯今之计,只有身体力行,才可以使人信服了。于是他定下了一个计策。
翌日,闹市中忽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闹市周围的居民从
三:[卫鞅和商鞅]法制在我心中_700字
俗话说“家有家法,国有国法”可见法是多么重要。而一个国家也必须拥有自己的法律。
古代就有商鞅南门立木,来树立法律的威信。在战国时期,开始秦国十分弱小。商鞅就对秦王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秦王十分赞同商鞅的想法就让它执行。商鞅将旧法进行了修整,但又担心百姓不相信不信任他。于是就在南门里了一根木头,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去,就给谁十两黄金。”人们都不信,于是商鞅就把赏金提到了五十两,这是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刻给了他五十两黄金,这就是有名的南门立木。人们从此也相信商鞅,推崇新法,秦国也慢慢强盛起来。
而在如今的中国也有着很多的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等等。其中,还有保护我们儿童的例如《中华人名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而我们,祖国的外来。更要学会法律知法懂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懂得法律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例如着名的药家鑫惨案:于二零一零年十月二十日,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为害怕张妙看到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的恶念,就立刻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如果药家鑫懂得法律,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案。
所以,人人都要学法、懂法、用法。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宁陕县宁陕小学五年级:曹乐
四:[卫鞅和商鞅]读《资治通鉴·商鞅变法》感受_200字
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商鞅变法的起因和过程。
秦国位于中原的西部。公元前三六一年,秦孝公即位,他是一个比较有做为的国君。
为了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决定采纳商鞅的意见,实行变法。变法中改革旧制度,推行新法令。新法令推行十年后,秦国变成了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历史事实证明,无论任何社会制度和国家,变则强,不变则亡。
辽宁抚顺将军二校二年级:李昊洋
五:[卫鞅和商鞅]诚信的小故事_200字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四年级:万卓佳
六:[卫鞅和商鞅]一言为重百金轻_65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言为重百金轻”。
自古驱民在诚信,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盛赞商鞅善于以“信诚”去征服民心,而使有令必行。诗中的“一言为重百金轻”,指的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公元前356年,战国时期的着名政治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推行变法。在新法将要公布时,商鞅为了取得人们的信任,表示实行新法的决心,他就在京都南门外边,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并贴出告示说:谁要是能把这根木柱由南天门搬到北门,就给十金的赏钱。开始,人们都十分怀疑:这件事太容易了,是不是真的会给那么多的赏钱呢?于是,谁也没有去搬。
看到这种情况,商鞅又宣布:能搬者,赏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人大着胆子把木柱搬到了北门,商鞅果然给了他五十金的赏钱。
从此,商鞅重然诺、守信用、说话算数的说法就在广大民众中传开了。人们对他很信服,他公布的政令法令也因而都能得到贯彻执行。
西汉时期,河东太守季布,一生极讲信用,只要答应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从不失信于人。他以重守诺言闻名,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由此便有了“一诺千金”的成语。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诚人,如果每一个人都不讲信用,这个社会还将怎样发展下去。我们安逸的生活,怎么能够得到长久的保持。换言之,如果每一个人都讲诚信,那这个和谐的世界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是一言为重百金轻的最好体现。
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像商鞅,季布那样讲诚信的人吧!
六年级:动漫旅行家
七:[卫鞅和商鞅][PK赛]关于诚信的作文:诚信,为人之本_800字
诚信是雨,洗涤着人们心灵的尘埃;诚信是雷,震撼着人们的灵魂。
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那他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言必信,行必果!让我们一起讲诚信,让诚信之花开遍世界!
初二:杨天艺
八:[卫鞅和商鞅]诚信乃为人之本_600字
什么是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
一个人若诚实守信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反之就会被人们排挤,诚信在不同人心中,意义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诚信是金,有人则追求金钱与荣誉,忽视或丢弃诚信。“商鞅立木,取信为民”这个故事展现了秦国大臣商鞅以诚对民,而民则以信对臣的故事。交给我们:人要以诚信为本,诚信是做人的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世代相传!
这是一件小小的、很普通的事。好朋友约我下午去玩,我满心欢喜地答应了。到了约定的时间5点,我穿戴整齐后跑去广场等她,可左等右等也等不到她。我想:“是不是地点搞错了?”我想去找她,却又怕她也在找我,我只好在原地呆坐。5分钟,10分钟,20分钟,迟迟不见她的身影。我开始的担心一下灰飞烟灭,我埋着头往家走。“Hello!抱歉,来迟了!”她气喘喘吁吁的跑来,脸色微红,扣子没扣,样子很狼狈。“怎么来这么晚?你知不知道我等了你多长时间?”我摘下帽子,对她吼道。“你手机没带,我打不通。因为今天临时要去看姥姥,本来不能来,我想你还在等,就让爸妈先走了,到时候,我骑车去就行了。”她说罢耸了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走吧!”我说完,转过身,脸上有藏不住的笑意。
谢谢你,朋友。是你让我学会什么叫言而有信,是你让我明白什么叫做人之本。请大家对自己、对家人、对亲友、对老师,对所有亲近的人给予信任,这样你也会得到更多的信任和信赖!
二年级:王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