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理由8篇

时间:2018-11-06 来源:人生感悟 点击:

所谓的理由篇一:所谓的友情_1200字

  人生是一场孤单的旅行,我们都是过客。不知道会不会在某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有个人在等我。流浪,不会停下孤单的脚步。
  ——题记
  记得曾经有一个朋友问过我的梦想,我想的一会说道:“我想去周游世界。”他只是在笑。也许,这真的只是一个梦想而已吧。因为我永远都不会拥有像海子那样对世界的理解,超越生命的代价。面对这个世界,我无动于衷,虽然我不能改变这个令人感到压抑的世界,至少我还可以来改变自己。
  终于明白,所谓忘记并不是永远都不要想起,而是再次想起时可以做到心平气和、宠辱不惊。偶尔会想起以前的朋友,只是到现在才明白原来时间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的。任何事情都敌不过时间,时间是上帝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我们最害怕的武器。它所消灭的不只是人的意志,更有人类最原始的美丽。比如,回忆。也许很多的东西在陪在你的身边的时候,会觉得理所当然的吧。即使我不能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是我可以将最美的东西定格下来。比如,友情。
  不知是谁曾经感叹道:“以前的朋友不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她会拥有新的朋友,而我也同样的如此。当时的感觉已经不再。”我笑着引用朋友的话反驳道:“真正的友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在,而不在的那只是所谓的友情。”他点点头,又摇摇头。也许,有的话是对的吧,但时间是真的可以改变很多。我可以对着我讨厌的微笑,和鄙视我的人握手。只是因为时间的缘故吧。难道时间是真的可以改变吗?也许是真的,只是我一直不愿意相信而已。
  记得,又一次用塔罗牌测试我与一个朋友的友情。我还记得那上面的内容,因为那真的很符合我现在的处境。那上面说:“你和你的朋友正在逐渐从对方的世界里淡开。”我记得当时的我还说一点都不准,只是时间走了,那预言也灵验了。我没有理由去追逐着失去的东西,不是不想,只是不会再拥有了而已。天很高,我想飞上天。也许那样可以暂时的忘记自己的想法。曾经的曾经都已经成为了过去,都是无法回去的现实。只是我海是曾经的我吗?我无从而知,因为所有的一切都物是人非,只是因为人走了而已。我们就像风筝断了线,飞的原来越远,没有人需要说抱歉。因为我已经不是那个以前那个任性的小孩,而你,也不会那个从前的你。
  我会继续倔强,即使我过我一个人的季节,虽然我曾经拥有很多。只是我什么都不会做,我不会跑到他或她的面前去质问一些东西,也许很多东西已经对于我来说变得不再重要,也许这只是我想的而已了。我习惯着的事情突然发生了改变,我能做些什么。是不是我们真的分道扬镳了?我什么都不会做,我只会想着我们的从前,然后不知不觉的哭起来。我一直以为自己不在乎,直到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自己的感情。你说过我们会是朋友,也许时间是真的可以改变很多的吧。我想我终于会有一天独自走过陌生的街角不会再想起曾经的你和我。
  后记:这是写给我曾经最好的朋友的,也许时间是真的可以改变一切吧,我们再也不会回到从前那样……

所谓的理由篇二:所谓的友谊_2000字


  上个月,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出了点意外,急需点钱,当他打电话给我时,我感觉有一点奇怪,因为我们的关系仅仅只限于一般朋友,故此,就有了一点点犹豫。我说:一会儿我给你电话吧。
  我考虑了十分钟,决定把这钱借给他。
  上个星期,他把钱还给了我,之后请我喝茶。
  他说:你答应借钱给我还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问:为什么?
  他回答:打你电话之前我已经打过9通电话,你是第10个。当你说“一会儿给你电话”时,我认为我需要打第11通电话了。我是按照亲疏关系打的这10通电话,越打到后面越没有信心,所以,打你电话已经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了。
  之后,就这个话题我们谈论了许多,他总结性地说了一句话:如果不是这次借钱,我还以为我有很多朋友,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是这么孤独。
  过后的几天我都在想这件事,然后,我决定了解一下自己到底是否也如我那个朋友一样那么孤独。在做这件事之前,我把想法打电话告诉了他,他笑了:我劝你还是别做这种游戏,这会让你感觉从天堂落入了地狱!
  我把现在身边自认为的好朋友的名字挑了出来,这些人都在本地,外地的暂不列入,他们和我从来没有金钱上的借贷关系,也和我的工作没有任何牵连,我们经常在一起,要不吃饭,要不喝茶,要不泡酒吧,相互之间我帮他们的一点小忙的时候居多,属于纯粹意义上的朋友,有9个人,而且他们的经济实力借个几万块肯定是没很大的问题的。
  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条内容差不多的短信:
  我现在遇到点麻烦,需要问你借X万块钱,一个月之内归还。如行的话给我电话,不行就发个信息吧,也不要紧,我等你答复。
  我是昨天下午发的,晚饭时间未到,收到了7条信息,2通电话。信息基本回的都很快,全没超过一个小时,其中一通电话是信息发出后20分钟左右来的,还有一通是信息发出后2个半小时左右打来的。7条信息内容如下:(除了我的名字用xx代替,别人的名字用Y代替,信息内容一字未改)
  陈:真对不起!我目前有点困难,真的,要不然你的事情肯定没话说的,你问问YYY吧,不好意思!(注:YYY是我们一起认识的朋友)
  乔:XX,上个星期我小舅子刚问我借了20万,下个月还有点可能,真对不起!
  唐:这段时间我自己都很困难,前一段打麻将输了好多钱,XX,不好意思,我要情况好的话绝对没问题的。
  王:真不好意思了,我的钱都在股票里,对不起!
  陈:XX,你怎么会要借钱哦,我昨天才借给人家10万,是放息的,你又不早说,不好意思,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咯。
  陆:对不起,最近我的股票都套牢了,手里没有现金,不好意思呵!
  章:XX,我儿子开学就要转到浦东的YY中学去(这里校名省略),那是寄宿学校,开学就要交5万,真的没办法帮你,请原谅!
  电话是姓王和姓张的朋友打来的。
  第一通电话:
  王:喂,XX吗?
  我:你好,是我!
  王:搞什么搞,怎么这么点钱还要借啊?你出什么事儿了?
  我:没出什么事儿,我钱放在市场里,一时半会儿出不来,我弟弟有点事儿,急用的。
  王:没出事儿就好。你在公司啊?
  我:啊,是啊!
  王:我儿子上学被人家自行车给撞了,小腿骨折,我几天都没出门了。
  我:啊?你儿子骨折怎么没听你说啊?要帮忙吗?
  王:我请了一星期假,我老公那个该死的公司又请不到假,我准备下个星期让我妈过来帮着照顾,你别管了!你把银行卡的卡号告诉我,我让我老公明天上班给你打过去。
  ……………………………………
  第二通电话:
  张:喂,XX啊,我是张Y哦,你现在在哪里?
  我:我在公司啊!
  张:哦,我刚到店里,钱已经准备好了,是我送过去还是你过来拿?
  我:怎么好意思让你送过来啊,这样吧,我一会儿去你那儿给你写张借条,钱到时就打到我卡上吧。
  张:那你把卡号给我,我现在就帮你打过去,什么行啊?工行还是建行?
  我:随便,哪个行你方便?
  张:我店对面就是工行,你把工行卡号给我吧。
  …………………………
  昨晚,魏某和我又一起去了咖吧,又各自发了一番感慨。我告诉他,借钱给我的这2个朋友平时从来没有麻烦过我替他们解决任何事情,其它的朋友倒是时不时地要麻烦我,一会儿是电脑的问题,一会儿是股票的问题,一会儿是投资的问题……
  他问我:借你钱的朋友你准备告诉他们实情吗?
  我说:除非我今晚开始神经了!
  他笑了,很落寞地说:从现在开始,你只有这2个朋友了。
  我不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什么书,似乎有过这样一句话:帮助过你的人永远都会帮助你,但你帮过的人就不一定。我也笑了,看着眼前袅袅升起的烟雾,淡淡地说:心里明白,嘴上不说,也没什么不好。这样以后真的遇到困难,就知道该找谁帮忙了,省得求一些靠不住的人,自己心里难受,别人心里尴尬,还耽误了事情。知道什么样的朋友是可以一起玩的,知道什么样的朋友是可以依靠的。对于那些可以一起玩的朋友,就平时一起娱乐,不要用事情去麻烦他们;对于那些可以依靠的,就要好好对待他们,别看我有很多朋友,真正靠得住的只有这廖廖数人。爱惜自己靠得住的朋友,努力使自己成为别人靠得住的朋友,这样,你才能在这个城市里扎下根来。
  感言:就算你人缘再好,能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还是只有那么寥寥数人,狂欢,不过是一群人的孤单。真正的朋友,是能够伴你度过寂寞、孤独以及沉默的那个人。
  其实,我以前读过这句话,貌似是出自一个犹太商人求助的故事,我也认为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到底什么是朋友呢,我觉得以下这几个定义可以很好的阐述这一点
  1、好朋友在一起不是有说不完的话,而是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
  2、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愿意和你在一起的人。
  3、朋友就是不为任何理由来看你。
 
    高一:幻听ing

所谓的理由篇三:所谓的友谊_900字

  欺骗是一个不速之客,莫名地闯入我的这一片花季中,是有一些措手不及……
  玲是我的同学,应该是在一种缘分的驱使下,小学的六载光阴有她的身影,初中时她成了我的好友,我和她的故事终于也拉开了序幕。
  我一直很珍惜这个朋友,因为她是第一个为我流泪的人,我相信这是一段真挚的友谊,至少开始是的……
  一年的学习生涯后,她的成绩突飞猛进,我真的为她开心,可是也仿佛就在那时一切都在悄然变化。这才发现朋友成为了学习上的劲敌,因此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们彼此间多了一层雾,我再也看不懂她。她的交友原则变了,在她生命的每一秒都被学习占据着,她的泪在此时也变廉价了。友谊的裂痕是无法弥补的,就像那个十字路口一样,到了那,她向东,我向西,总会分离。我不希望友谊成为变相竟争的牺牲品,可我也不希望亲口结束这段友谊,成为友谊的刽子手。
  就这样又是一年。
  今年的暑假让我彻底的心灰意冷了。她告诉我她没上暑假班,本来很惊奇,毕竟总把学习放在第一的她,放弃了一次学习机会,是挺令我怀疑的,可听了她的理由和之后她母亲的话,我便也相信了。有时,我也会责备自己为什么会对自己的朋友产生怀疑,难道变的人是我?我对也她愧疚起来。
  但我终于不那么想了,我想就在那时,我陷入了一个友谊的陷阱……
  父亲去了老师家,他带回了一个冷冰冰的消息:玲,我的从前的好友,从前为我而流泪的单纯女孩,她居然骗我,骗了一个以为自己错怪好友而自责的傻姑娘。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骗我的还有她的母亲!……
  我的心情骤然降到了冰点,充满欺骗的友谊我还留它何用?可我终究没有捅破这个谎言,我不希望和她成为敌人。或许我是希望她会自己告诉我事情的原由,可当我再三试探时,她的答案没变,而我的心却彻底碎了。
  友谊充满着欺骗色彩,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可为什么她要瞒我?甚至还有她的母亲也帮她编织了这张大网,难道这就是母爱?毕竟我们是朋友又不是在PK,学习的舞台上并不是只允许站一个人。“谎言”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出现在友谊之中?我们的前进之路宽得很,本可携手共进,可为什么学习却成了我们分道扬镳的间接罪祸?我不禁茫然……
  让我以怎样的目光看待你,我的朋友?让我怎样将我们所谓的友谊进行到底?你可知你伤我伤得好深,我隐约看到碎成一地的友谊,而你呢?
 

所谓的理由篇四:碱缺乏的原因_550字

  碘是人体的微量元素,碘虽然在人体的含量极低,但作用却很重要,一旦人体缺少了碘,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病态,也就是所谓的“碘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至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在五大洲的154个国家中,至少有130个国家的10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的环境中。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地方病,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体格发育障碍等。  缺乏病”。碘-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胎儿和青少年的发育与成长,尤其是它对神经系统及智力正常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  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重要原料的碘,如果缺乏,则人体会成甲状腺激素的量就减少或不足,进而影响新陈代谢、阻滞机体发育生长、使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异常。首当其冲的则是对神经系统与智力发育的影响,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弱智或智力残疾等。  碘是人体的微量元素,虽然含量极低,但作用很重要,身体中觉对少不了它!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发现身体内缺碱,请第一时间补充碱。现在的超市里已经有卖食用碱了。
    五年级:羽翼-冰蔷薇

所谓的理由篇五:冰鉴第七篇 气色鉴 第五章 智慧启悟

第七篇 气色鉴 第五章 智慧启悟气是色之根本。色是气的外在表现形式。察颜观色,可辨识人才。如何辨别人才真伪古人云,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世上最难的事没有比识人更难了。辨别人才为什么是最为困难的事情呢?这是因为事物有似是而非的,刚直开朗貌似刻薄;柔媚疲软貌似忠厚;表面看上去十分廉洁而实际并非如此;口出狂言能言明识明而实际上却是无能之辈;海阔天空、天南海北地胡侃一通表面看来似博学而实际上是空话连篇无半点真才实学;反应迟钝没有实际学问却似知识渊博;攻击诽谤别人的人却看似正派正直的人;掩饰其恶的一面而将善的一面大肆宣扬者看上去好似刚正不阿的人。将这些一个一个地加以对照比较,就不难发现都存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现象,优秀的良才与劣等的废才,真才实学的人才与滥竽充数的冒牌货,这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混在一起实在难以真正地区分、识别得一清二楚。说像是的而又不是的,像不是的而又似是的。人才的优秀与低下,真与假,混淆在一起时,真是难以辨别了。尤其是在无名的人中发现贤才,在拉车的骡马中间相出骏马,在深渊里捡出含珠大蚌,在石头堆里找出藏光的珍宝,这是何等的不易啊!这就进一步说明了识良莠之难了。人才难得亦难识,这是古往今来人们经过千辛万苦积累而成的共同认知。凡识人有所思,识人有所为的有识之士,总是独具慧眼地悟出人才之所以难识: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识人,自古为难;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有天下者,以知人为最困难;知人之道,圣贤所难,受知固不易,知士诚尤难。知人之难,莫难于别真伪;知人之难,良莠难分;知人之难,贤佞难辨;任贤非难,知贤为难;使能非难,知能为难;论资级难于知人,为今识人仍有难;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经师易得,一将难求。虽然知休未易,谁可例轻天下士?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1)知人识人自古为难“事之至难,莫如知人。”这是宋朝诗人陆九渊的一句名言,他揭示了识人的基本情况。说明了世上千难万难的事情,再没有比了解识别人更难的事情了。事之至难,莫如知人。原因之一在于“凡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这就是说,识人这样的事情不易了解的原因,是由于它隐藏迹象,把私心掩盖起来而显出为公的样子,把邪恶装饰成正直的样子,而且以必然的胜利去迷惑人的头脑。说明人的奸恶之所以难以辨识,是由于有正直、忠诚、善良的外表作掩护。事之至难,莫如知人。原因之二在于“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这就是说人的内心比险峻的高山和深邃的江河还危险,比天还难以捉摸。事之至难,莫如知人。原因之三在于“人之难知,不在于贤不肖,而在于枉直”。识别人的难处,不在于识别贤和不肖,而在识别虚伪和诚实。人有坏人与好人之分,英雄有真英雄与假英雄及奸雄之分,君子有真君子与伪君子之分。人还可以分为虚伪与诚实。有表面诚实而心藏杀机;有“大智若愚”表面看上去是愚笨的样子,而内在里却是聪明至极;有“自作聪明”而实际是愚笨;有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两面派。事之至难,莫如知人。原因之四在于“才与不才之间,似是而非也”。这就是指贤才与非贤才之间,似是而非,难以分解。可以说,任贤非难,知贤为难;使能非难,知能为难。正因为任用贤德的人并不太难,识别有贤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困难;使用有才能的人并不难,发现有才能的人才是真正的困难。所以,难怪人们常说,天下者,知人为难。知人难,推举贤才也难。因为有贤才的人,在他未成才时,不为人所知,或知之的人少,知者如无名无权也推荐不了。如果已锋芒毕露,才华超人,就会被嫉贤妒才者所忌,不仅不肯推荐,甚至加以诽谤,诚恐其超过自己,或代己之位,彼位尊贵,自己则卑贱。而有的虽知贤也不愿推荐,这种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推荐的人如出事会累及自己。故世上虽有奇才,愿推荐的人却很少。因此,荐贤者不仅要有知人之明,还要有荐贤之量,不嫉贤妒才,有为国家荐贤的至公之心,所以说,能荐贤才的人其本人就是贤才。历史事实说明:正因有推荐贤才的贤才,才能出现不少闻名于世的人才,这些人才也与推荐他们的贤才的大名共同垂誉于史册。《宋史·程元凤传》记载:宋度宗时,程元凤任少保、观文殿大学士,他荐举人才,不徇私情。有世交之子来求升官,元凤谢绝,其人累次来请求,言及先世之情,元凤说:“先公畴昔相荐者,以某粗知恬退故也。今子所求躐次,岂先大夫意哉?矧以国家官爵报私恩,某所不敢。”可是,有人尝被元凤弹劾,后见他改过,而其才可用,便推荐之,元凤说:“前日之弹劾,成其才也;今日擢用,尽其力也。”元凤选拔人才是坚持原则的,不应提升的,即使是有恩于己的人的儿子,也不提升,正如他所说不能“以国家官爵报私恩”。而对曾被他弹劾的人,因其改过而才可用,就推荐提升,正如他所说:“前日之弹劾,成其才也;今日擢用,尽其力也。”细味元凤言行,值得借鉴的有三:一是推荐和使用官吏,元凤都是出于为国的公心,不存在任何私人的成见。二是弹劾人是为保护人才,是不使其人走上邪道,使其回到正路,促其成才的手段。三是辩证地看人。对官吏有错误则弹劾,不使其有害于国家;改正了错误,其才可用,则擢升,使为国尽其才能。元凤如此为国保护推荐人才,只有大公无私的人才能做到。能否辨伪,与能否知人用人大有关系,崔群向唐宪宗提出要辨伪必须“纠之以法”,这是很有见地的主张。事见《旧唐书·宪宗本纪》:唐宪宗对宰臣说:“听受之间,大是难事。推诚选任,所谓委寄,必合尽心;乃至所行,临事不无偏党,朕临御已来,岁月斯久,虽不明不敏,然渐见物情,每于行为,务欲评审,比令学士,集前代昧政之事,为《辨谤略》,每欲披阅,以为鉴诫耳。”崔群说:“无情曲直,辨之至易;稍有欺诈,审之实难。故孔子有众好众恶之论,侵润肤受之说。盖以暧昧难辨故也。若择贤而任之,待之以诚,纠之以法,则人自归公,孰敢行伪?陛下详观载籍。以广聪明,实天下幸甚!”唐宪宗对下属的进言,认真评审其是非,但有时要辨别进言者说的善恶真伪,感到是大难事。因此,他令学士总结前代关于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写成《辨谤略》,作为鉴诫。崔群说唐宪宗以史为鉴,是可增广聪明的,但事有暧昧一时是难以辨别的,故孔子有众好众恶以分善恶之论。而崔群提出的意见,比之孔子所说更能解决问题,即“择贤而任之,待之以诚,纠之以法,则人自归公,孰敢行伪”。这就是以诚待贤,如果行伪作恶,则以法处理,这样做,官必奉公守法,不敢作歹为非了。崔群在宪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朝政。穆宗继位,因他拥护穆宗储位,故甚得信任,任检校左仆射兼吏部尚书。他为人清正,时称贤相。左仆射王起频主持贡举工作,每次贡院考试完毕,都将录取的名单呈给宰相廷英最后定夺。由于录取的人不多,宰相廷英说:“主司试艺,不合取宰相与夺。比来贡举艰难,放人绝少,恐非弘访之道。”唐武宗说:“贡院不会我意。不放子弟,即太过,无论子弟、寒门但取‘实艺’耳。”由于职权和取才原则没有明确规定,所以主持取才工作的王起频心中无数,恐取士有失,故呈宰相最后决定。对此,宰相廷英提出两点意见:一是录取的士人不必呈给宰相决定;二是录取的人太少了,不利于广招人才。对此,唐武宗确定了取士的原则:取士要取有“实艺”的,即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他是贵族子弟还是出身于寒门。唐武宗确定取才的原则,负责取才者就可有所遵循。但有了原则还不能保证所取的是有“实艺”的,还要有具体的办法,不然,原则是难以贯彻执行的,有可能落于空谈。俗语说:“人心难测。”人心何以难测?心是指人的思想,思想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它隐藏在人的脑海里;且思想又非固定,而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摸透人的思想是不易的,故说人心是难测的。照理说,思想指导人们的言行,人的思想必然在他的言行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和他的言行应该是一致的。可是,各人表现不同,有一致的,有不一致的。其人所想与其言行一致的,这种人易知;如果其人所想的与他的言行不一致,或者他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这种人就难知。由于人心难测,人所想与其言行又有不一致的,其表现往往是表里不一、互相矛盾,因此,古往今来,都有知人难之叹。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恐怕也道出了“人心难测”的道理。有人说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知心话,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有的人特别是在情浓之际和说话投机的时候,总是轻信他人的知心话。对方向我吐露了真言,我又为何向人家讲假话?所以把心里的话全掏出来讲给人家听。然而,你可知道,他“真诚”地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他在别人面前又会“真诚”地说你的坏话。因为人都有讨好他人的心理。而且,人总是在变化的,今天你是他的朋友,明天你可能又成了他的对手。是对手,他就可能利用你那些知心话,特别是隐秘的话来攻击你。所以,心里话往往是不可靠的。对此,最好不要轻易相信它。如果失去了这方面的警惕性,轻信了别人的知心话,则容易上当受骗。人们常说,知人难,知人心者更难。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嘴里说的不是心里想的,心里想的又不是嘴里所说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汉光武帝刘秀看错庞萌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之一。庞萌在刘秀面前,表现得很恭敬、谨慎、谦虚、顺从,刘秀便认为庞萌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公开对人赞誉庞萌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其实,庞萌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明面向刘秀表忠,暗里却伺机而动,当军权一到手,便勾结敌人,将跟他一起奉命攻击敌军的盖延兵团消灭了。最赏识的人叛变了自己,这对于刘秀是当头一棒,使他气得发疯,后来他虽将庞萌消灭了,但他由于知错人而遭到的巨大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刘秀之失,失在静中看人,他被庞萌的假表忠所迷惑了,竟认为他是“忠贞死节”的“社稷之臣”。而来自敌营的庞萌归附刘秀不久,尚未有何贡献足以证明他的忠心,刘秀就对他如此信任,是毫无道理的。刘秀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他以诚待人,知人善用,不少人因他赏识而成为东汉一代英才。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时,也就必然犯了静止看人的错误。(2)贤佞难分在识人的发展史上,常常能听到许许多多的人经常讲这么一句共同的话,即“人不易知,知人不易”。人之所以不易识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下列原因:其一,“凡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正,而以胜惑人之心也”。这就是说,事情不易了解的原因,是由于它隐藏迹象,把私心掩盖起来而显出为公的样子,把邪恶装饰成正直的样子,而且以必然的胜利去迷惑人的头脑。这说明人的奸恶之所以难以辨识,是由于有正直、忠诚、善良的外表作掩护。其二,“凡有才名之士,必遭险薄之辈假以他事中伤。始乎摒弃,卒不得用”。这就是说,凡是有才能的贤人,必然要遭到阴险浅薄一类人的恶意中伤。起初被迷惑而遭冷落,而最终得不到任用。这说明因奸佞之人的无事生非造谣中伤,使得贤才难以被识别而加以任用。其三,“潜伏着的感情和隐藏着的奸诈,是很难从一个人的外貌了解到的”。所以古人说“伏情隐作,难以貌求”。同时也说明了“人之深者有二种。一曰深沉。如纳言自守,容人忍事,内外分明,外边浑厚,不露圭角,不呈才华。此德之上者。一曰奸深。如闭口存心机,深挟诈,形迹诡秘,两目斜抹,片语斜锋。此恶之尤者,切不可以深沉君子,与奸深并观也。”这就是说,人的所谓“深”,有两种情况。一是深沉。其表现为少言语而守本分,能容人忍事,内外分明,待人处世浑厚而不逞强,不炫耀才华。二是奸深。其表现为缄口不言而心藏杀机,阴诈深藏,行为诡秘,双目斜抹,说话阴阳怪气。前者是最有道德的贤才,后者是极为险恶的奸人,所以切切不可将二者混淆,等同齐观。可是,在人际交往中,二者则经常混淆,造成贤佞难辨。其四,“贤人必为国计,而不肖者专为身谋。为国计者必恃至公。故言直而援少;为身谋者专挟己私,故喻巧而援多”。这就说明了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品德高尚的人必定一心为国,品质恶劣的人则专为自己盘算。一心为国的人必定是从最大的公心出发,所以说话直来直去,支持他的人就少;为自己盘算的人必定从私利出发,所以说话曲折巧妙,支持他的人就多。这进一步说明,奸与贤的界限虽然清楚的,然而,要识别也不是一件易事。对于佞奸者来说,是因其能以假象蔽其真相,又以外表掩其内心的奸诈,且其谋深术巧,使人迷惑而难以辨识。《吕氏春秋·疑似》指出,物之相似最能迷惑人,它说:“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辨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这是说,相似的事物最能迷惑人,石似玉,玉工难以辨其真伪;剑似吴干宝剑,铸剑师也难识其优劣;博闻善辨的人似通而实不通,足以惑人而误事,这是贤明君主所忧虑的。历史上不少亡国之君自恃见识超人而独断独行,其左右也顺其意投其所好,因而被视为心腹忠臣,正是其君似智而实不智,其臣似忠而实佞奸,以致亡国亡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崇祯皇帝及围绕在他左右的那班佞臣。崇祯认为他是英明之主,臣下无人超过他,他的旨意就是真理,与他相左的就被视为庸才或者逆臣,一直至死都认为明亡咎不在己,而在于群臣无能。他相信的都是对他顺从、奉承的宦官和佞臣。正是这些似智、似忠的君臣断送了明朝。但这位似智的崇祯皇帝,他跟其前几代的只想享乐连朝也不上的皇帝确有点不同,他日夜操劳,好像有作为的贤君,故能迷惑人,因而不少人为之惋惜,认为他非亡国之君,而处于亡国之时。奸佞之人能使人不知其奸诈,是因其用心险而术巧,对此,《元史·列传四十五》有精辟的论述:“奸邪之人,其用心也险,其用术也巧。惟险也,故千态万状而人莫能知;惟巧也,故千蹊万径而人莫能御。其诌似恭,其好似直,其欺似可信,其佞似可近,务以窥人君之喜怒而迎合之,窃其势以立己之威,济其欲以立己之爱,爱隆于上,威擅于下,大臣不敢议,近亲不敢言,毒被天下而上莫之知。”明严嵩就是这样用心险而用术巧的奸佞人物。严嵩其人无才略,他最大的本事就是巧于媚上,窃谋权力。世宗即那位以信道求仙著名的嘉靖帝,他虽昏庸,却自以为高明,凡拂其意的,不是廷杖,就是杀戮,对严嵩则另眼相看,因严嵩善写“青词”,并作文为嘉靖歌功颂德。严嵩百事顺嘉靖意,照其意旨行事,故得入阁参与政事。严嵩虽年过六十,精神焕发,勤于政事,日夜在内阁值班,连家也不回。嘉靖大为赞赏,赐其银记,文曰:“忠勤敏达。”严嵩害人不露痕迹,被害的人也不知被谁所害。凡比己位高的,严嵩表面对他很恭敬,实伺其过害之,取其位而代之。嘉靖居深宫,大臣难得谒见,只有严嵩得亲近,旨意由他代下,因此他能一手遮天,权倾天下,结党营私,大受贿赂,是当时最大贪官。嘉靖对他长期信任而不疑。严嵩之能遂其奸。采取的手法都一样,即前所说“窥人君之喜怒而迎合之”而已,因而“爱隆于上”,“毒被天下而上莫之知”。佞奸难辨是因其心险而术巧,而贤者难识是因其忠而言直,故不为庸主暴君所喜欢。《元史·列传四十五》谈及知贤之难,是由于有下列几种情况:一、贤者不遇时,或无人推荐,因而隐居不出,必然不为世人所知。二、人君知而召之出仕,却不重视,待之如奴仆;或待之以礼,而言不见用;或用其言,而急功近利,且使佞人参与。因此,难以发挥贤者的作用,也就不为其君所赏识。三、贤者不为所知,也是因为:人君居于高位,喜听别人的过错,而不喜人说自己的过错,所行是务快己心,而不是务快民心,贤者为公为民必然进谏以纠正其错误,这就使其君很不高兴,不会得到赏识而被重用,也因此,君臣就难以相处。而拒谏喜谀的人君,其左右必多佞人,他们最忌贤者,必然大肆诋毁、多方陷害,正直的贤者不获罪杀头已算万幸,又何能发挥其才能为国为民做好事呢?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故贤人难知难任。

所谓的理由篇六:我不想长大的八大理由_500字

  不知不觉中,六年过去了,我也在匆匆中长大了,真怀念小时侯无忧无虑的生活,想念小时侯天真的游戏。于是,在S.H.E的不想长大的应月声中总结了以下8个理由。
  一:长大后我会离开父母,去外地读书,这就意味着要——住校,那样我会很不习惯,我讨厌住校,讨厌。而且还要自己洗衣服,晚睡早起,并且我唯一的5555555……
  二:长大后就不能再玩那些所谓“幼稚”的游戏了,特别是我西喜爱的弹弹子游戏,要不染同学就会笑话我,如果是以前,还能看见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呢。
  三:长大后就不能撒娇,不能得到以前的宠爱,若是以前,只要我一哭,他们就会千哄万宠讨好我;现在呢?只要我一哭,他们就会说没人会相信眼泪,继续哭吧!真是气死我了……
  四:我的创网帐号将升入初中版,这也意味着作文得精华的要求比以前一大截,就我这样的作文水平,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初中版中获得精华啊。
  七:小时侯总有很多的幻想,幻想以后能当科学家,以后能乘着月亮飞船穿越银河去看望月亮大哥和太阳妈妈。可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这些梦想只会变得虚无缥缈,让人望尘莫及。
  八:我不想长大,不愿长大,不肯长大,不要长大,不要……

所谓的理由篇七:致那些年错过的人_350字

  很多人都喜欢故事里所谓的女主和男主,排斥那些所谓的坏人,可我却不这么觉得。
  这些反派都有故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敢爱敢恨,敢去和命运抗争,会为自己争取机会,尽管最后总是伤痕累累,也死
  得其所。
  所谓的好与坏,只不过是别人的看法。其实,何必把别人的眼光看的那么重呢,何必去乎那所谓的善与恶呢…这些都只不过是你不敢
  争取的理由罢了。
  我就是这么一个会退缩的人,我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所以,我不敢去做一个让人生厌的角色,哪怕失去他,我也要做一个不被别
  人唾弃的人,到头来,拥有了所谓的名誉、地位、声望,却再也找不着以前的平衡点,找不着以前的他了,我就这样,永远的失去了
  他,永远永远。
  到头来我又得到了什么?!
  我们就这样越走越远,是我不懂得去争取,这又能怨谁?
    初一:墨染景

所谓的理由篇八:失眠中的随笔_700字

  我私下里常常思考一个追求的问题,也就是有什么值得我们这样为了生活而辗转。未来有什么?我刚二十出头,等待我的又是什么?
  高考、大学、毕业、结婚、生子、死亡,如此而已。难道就是为了这些我要一刻不停的拖着疲惫的灵魂追赶生命的列车?
  我想要回归,回归到本该属于我的,没有牵累的生活当中去。没有牵累的生活,没有牵累的生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退隐田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是惬意,倒是盎然。或许,所谓的回归就是放下这颗争名夺利的心,恬恬淡淡的生活。饿,有一碗饭食;渴,有一瓢水饮。满足于此,别无他求。
  我从来不敢对未来抱任何奢望,因为我深知自己不适合常人一样的生活

上一篇:月什么稀5篇
下一篇:翻过那座山10篇

扩展阅读文章

人生感悟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人生感悟推荐文章

人生感悟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