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技巧7篇

时间:2018-11-02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文言文阅读技巧篇(一):文言文阅读方法

  
  文言文阅读方法多种多样,现在介绍常见的比较有效的几种。
  (1)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这种方法即称“猜读”。
  (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注译简析抄读法。这是一种费时较多的读法,看上去比较笨,但实际上极有好处。抄一句原文;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有时还可对词性和用法,以及句式做一些说明;然后翻译一遍。一小节或一段结束,对主要内容作一小结。如此坚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于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技巧篇(二):古文阅读与解题

十年来,语文高考各知识点检测命题形式与内容上虽几经变化,但文言文阅读考查却总是变中求稳,有律可寻。我谨对近五年来高考文言文部分的设题情况及解题技巧作一粗略分析以供众考生参考。 一、读透原文 读透原文是解题的关键,考生接触文章以后先测览文章1-2遍,先求“通达”,即对文章中的基本名词术语例如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其他文化习俗名要心中有数,接着可凭借设题内容进一步确定文章中的精读,跳读部分(设题部分要细读、防陷阱;未设题部分可粗读、不多纠缠),据此文章的基本情节,内容已经有了粗略了解,可再次借助最后一个题点的设题内容,进一步解决尚未落实的疑难情节。这时,解题的时机基本成熟,可进入作答各题点阶段。 二、明确考查内容,谨防设题陷阱 1、考查常用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一般实词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而命题者通常将甲语境中的义项移用至乙语境从中混?考生视觉,造成错误。例如“尝置二簿识民善恶”(《资治通鉴》)“识”;识别。在古汉语中“识”有两音,念“shi”时有“知道”,“识别”“见识”等义项;而念“zhi”时有“记住”、“标志”等义项,本例题中的“识”应念“zhi”取“记住”义项。又例如2002年高考第11题“(广)专以射为戏竞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古汉语中“竟”有“竟然”、“自始自终”等义。要判定其正确义项,只要把备选义项代入原文原句,结合上下语境义,如果造成上下语意不畅或矛盾者,那么可断定使用该义项必然有误。如将上例中的“竞然”义代入原句,全句意思为“李广竟然因此死于射箭”,显然与后文“李广自杀身亡”矛盾。 由于部分实词的词义古今有较大差异,命题人有意将古义译为今义而迷惑考生: 例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家”家庭,这里明显用今义取代古义。春秋时期,大夫受封的城邑,叫采邑,这便是大夫的家。原句中的“家”是指大夫的采邑,而非现代汉语中家庭的“家”,所以,“以御于家邦“应译成进而治理自己的采邑和邦国。”解答此类考点,一般考生总是先确定词汇的现代汉语义,用现代汉语义去估测句子的语境义,这种思维容易形成一种定势难以自拨,我觉得解题还是要立足文章的整体才有较大的视觉能力,在字词前后语境上多分析就不易出错。 2、考查常用文言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作用 该题点设题通常采用如下形式: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身我立尽 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干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2002年高考第12题) 这种设题形式的四组备选句子,每组各有一句出自考生熟知的教材中,命题人有意让学生凭借已有的思维优势去推断查核另一陌生的知识内容,体现了“课本知识,课外设题”的精神,这说明平时文言文字、词教学要严谨到位,学生学习要务实勤奋。 3、理解并直译文中关键性句子 2002年高考该题点考查形式由往年的客观选择改为主观直译且置于Ⅱ卷中的笔试中进行。直译文句对考生无疑加大难度,因为以往的客观选择题,考生往往不排除利用猜押的思维心理得出答案的可能,而主观直译却要求考生要具备娴熟的语言表达基本功,否则译文非不通达即不得体。 一般说来,翻译句子有提供比较详细的语言背景,如2002年高考文言译句是Ⅰ卷中语段内容的延续,所以译句子对考生来说实际上是在原有的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具体说就是对古汉语字词的再度考查,如何译好句子,我认为: (1)译好古义: 例如“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曹刿论战》)要译成“下了战车、察看齐军战车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掺望齐军败逃情况。”如果把“下”译为“俯下身子”、“登”译为“登上车前横木”就错了。 (2)译出字词的活用义 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要译成“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句中“美”由原先的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认为美”,“私”由原先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偏爱,如果译文没有体现这种变化,就错了。 (3)要译出某些虚词的语气 例如“技盍至此乎!”(《庖丁解牛》)译文①技术非常高明译文②技术怎么高明到这样的地步。“盍”在句中表达一种强烈的赞叹语气,而译文①译成一般陈述语气,大大削弱了原句的赞叹力度,而译文②则十分贴切译出原文的语气。一般说来,实词译得准,能传真虚词译得好,能传神,但要达到传神境界,实属不易,但做为教学方向,可深思力求。 (4)注意译文的规范与简洁 译文规范,即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直译原句,遣词造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规律。 如“君子哉若人”(《论语•公冶长》)按古汉语语序译是“君子啊,这个人!”但这不符合现代汉语语序,应译为“这个人是君子啊!”所谓译文简洁,指译文不得?唆,拖泥带水。例如2002年高考第16题(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译文是“到死的那天,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有些考生译文冗长,加上许多无关的内容,既不准确也不得体而因此失分。 4、赏析作品中的形象意义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时政热点不无联系,设题内容有以下几种倾向: (1)表现人物除恶打黑当仁不让 (2)表现人物勤于政务孜孜不倦 (3)表现人物用兵神算锐不可当 (4)表现人物怀柔有方夷狄归顺 作品中的人物或文官或武将都以肯定颂扬正面立论为主导,为此命题人通党采用与题干无关的信息“鱼龙混杂”以假乱真而迷惑考生。 例如2001年高考第15题:以下句子分别偏为四组,全部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②乃令甲卒皆伏,便老弱女子乘城。③遗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答此题,首先必须明确成语“兵不厌诈”义即“作战时不排除使用欺诈策略手段迷惑对方。”据此可以排除①项(燕王行为),A、B项不可选,⑤、⑥项都是“田单用计的结果而非用计手段”,故排除D项,答案为C。一般说来,解答此题,可用反问思维法去排查与题干无关的项,即可快速准确选中答案。 5、综合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此题为文言阅读最后一道题点,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全面把握,一般说来通常有两种没题陷阱。 (1)无中生有:选项中所陈述的信息内容在文章中压根就无,纯属子虚乌有,而命题人却有意识地利用句子中部分有多种义项的实词来个移花接木,让学生不知所措。说明白些其实质仍然是查检字词。 例如《元史.儒学》有这么一段话“程万海方显贵里,其家气焰熏灼,即违法,不不敢呵问,其树外门,侵官道,长孺亟命撤之。”命题者这样表述“……长孺秉公执法,亟命权贵程万海砍掉侵占官道的门外大树。”学生没有读透末字“撤”的意义,很显然“长孺不是撤树”(文意不通),而是“撤去他侵占官道而修建的外门。”命题人巧将文中的“树”译成名词“门外种的树”,却不知在这里是动词“建造”。因为设题十分精巧,陷阱隐蔽极深,考生若不细致分析上下语义,深入思考,极易上当。 (2)混杂信息: 命题人往往将某人为官前后的政绩,或一个人在不同地点的行为,或多个人的行为品质混杂一团以惑视听。考生在作答思维时由于对原材料信息把握不准容易在视屏上出现“雪花点”如同电视收视屏上出现的干扰信号,觉得表述的信息似是而非却又难以判定,最终凭运气。会形成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是没有读透文章。因此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克服草率麻痹的通病,对有设点的文中信息的阅读宜细不宜粗,而在枝节情节上又不必过分搅缠而造成思维疲劳。 高考文言文阅读设题由来已久,早在“文革”前,无论是高中文言文教学还是高考文言文考查,都被列为重点。恢复高考至今20几年来,高考试卷的命题形式与内容要求始终在不断的变化完善之中,但我觉得唯有文言文阅读这块天地,操作性极强,比较现代文学作品赏析,文言文阅读固然有一定的语言文字障碍难度,但学生的得分率却不低,其原因就是文言文阅读的实在可操作性。 时下的热点是改革,今后的高考也必将与社会其他行业的改革同步而与时俱进。但无论如何改,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是不会被删去的,这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璨灿明珠,改革仅在考查形式上的变化,今后的若干年内我敢断言,文言文阅读考查形式将逐步从客观选择的形式上解脱出来,而采用主观评析的形式,这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实际上也只有这样考查,才能真正检测学生的文言基本功。 时代要求我们对文言文教学更加务实。

文言文阅读技巧篇(三):高中文言文阅读方法总结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在“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总的要求之下,按语文考试的能力层级分为“理解Β”级和“分析综合C”级两项。在这两项下面,共列六条具体要求:

1.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3.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1.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2.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3.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以上六条具体要求说明:高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首要条件,基于这一点,在文言文阅读考题设置上,一般理解题:

实词两道:

其一,考古今词义变化

其二,考一词多义

虚词一道,常考比较意义、用法的异同

句子一道,既可以有实、虚词的理解,也可以考句式的理解

再说说分析综合。对于信息的筛选提取、内容的归纳概括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则又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因为这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因此,分析综合考题设置必考两题:

一道是,辨析从文中摘取的信息,是否能完全表达人物的思想、性格、功劳、业绩等;

一道是,对归纳概括的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辨其正误。

二.如何具体复习

(一).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这条要求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是“常见实词”即浅易文言文中常用与次常用的词,这是从词语在运用时出现频率的角度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应当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第二点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即词义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虽然一个词理性地看有若干个意思,可一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最恰当的应该只有一个,这就需要调出该词的有关义项比较判别,确定哪个义项最恰当,这就是能力。

1.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本考点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两种情况,对学习文言文困难不大。困难大的是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同的词,这类词的词义发生了演变,其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词义扩大如:

“江”长江

一切大的河流

“好”女子相貌好看

一切美好的性质

②词义缩小如:

“臭”表示好坏气味均可

只表示坏气味

“让”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

后一意义不用了

③词义转移如:

“涕”眼泪

鼻涕

“偷”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

偷窃

④词义弱化如:

“很”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

现在用“很”字,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

“怨”仇恨、怀恨

埋怨、责备

⑤词义强化

“恨”遗憾、不满意

仇恨、怀恨

“诛”责备

杀戮

⑥感情色彩变化如:

“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无贬义)

品质恶劣(贬义词)

“爪牙”得力帮手(褒义词)

帮凶(贬义词)

“锻炼”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贬义词)

(褒义词)

⑦名称说法改变如:

“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

(2).注意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词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①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的“异同”为偏义复词,用意偏在“异”。

②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句中的“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

(3).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意、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

“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力”的“爪牙”是用其本义;

“祁父,予王之爪牙”,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

(4).注意常见的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跳蚤”,但这里借用为“早”,于是,“早”就是本字,“蚤”字是假借字,词义应按“早”解,读音按“早”的现代读音读。

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有“先”“后”的意思。如“莫”,在“至莫夜月明”句里,“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词义应按“暮”解。

因此,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对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意义,关系很大。

(5).注意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

①名词活用

a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思仍和这个名词本身的意思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如:“天雨墙坏”(名词“雨”充当“天”的谓语,用作动词:下雨)

b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是自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在此带宾语“之”,即“我”,用作使动:让。。。。。。活下去)

c意动用法(也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其家甚智其子”(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d直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如: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名词“船”作“载”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

“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日”作“食饮”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

“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象对待兄长那样)

“道芷阳间行”(名词“间”充当“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犬”作动词“坐”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象狗一样)

②动词活用

a活用作名词(这个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或“之”字,因而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如:

“以地事秦”(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b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一般属使动用法)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c.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这种用法多数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

③形容词活用

a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不是表示事物的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在句中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如:

“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坚”、“锐”分别充当动词“被”、“执”的宾语,用作名词:铠甲,锐利的武器)

b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容词“骄”带宾语“士”,用作动词:傲视)

c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殚,使。。。。。。竭;把。。。。。。全部拿出来)

d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④数词活用

数词有时可活用为动词如:

“良马期乎千里”(数量词“千里”受助动词“期”修饰,用作动词:行千里)

2.常见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自1992年开始,考文言虚词这道题,常从考试文本中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再从中学文言文课文中相应地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合成4个选项组成一题。所以,熟读文言课文很重要。

“常见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在阅读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是“之”、“以”、“及”、“乃”、“然”、“也”、“矣”等常用文言虚词和“如”、“抑”、“相”、“见”、“某”、“是”等一些特殊的文言虚词(它们是实词和虚词兼具的多义词)。因此,我们要重点掌握“之”、“其”、“以”、“则”、“而”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并注意一些多义词的虚词用法。

(1)《2002年考试说明》中列入考查范围的“常见文言虚词”(共20个):

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高中语文课本较系统介绍的单音虚词还有:

要、但、耳、故、或、既、虽、遂、已、犹、哉

(2)前20个文言虚词归类:

①一词多类异用:之、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为、所

②同类异词:若、乃、而、其、之

③句末虚词:者、也、乎、矣、焉、与,表示各种语气

④关联虚词:a.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然、固、则、而;b.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3)常见的几个双音节虚词:

①得无:表示反诘、怀疑、或揣测的副词,译为“莫非”、“莫不是”。

②否则:“不是这样……就……”的意思。

③何其:多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的副词。译为“怎么样”。

④然后:顺承连词,可译作“之后”或保留。

⑤然则:可译作“既然这样……那……”。

⑥虽然:可译作“虽然如此”。

⑦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恐怕”,与“乎”构成反问语气。

以上双音节虚词虽在历届高考中未设题考查,但在文言阅读考查材料中时有出现。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文意。

下面,我们具体做个小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人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1)下面各句中的“然”字,按其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贾人勃然作色

②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③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④渔者黯然而退

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⑥将军以为不然

⑦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⑧垂曰:“然,非汝,谁与成立?”

A.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⑦/②⑧/③⑤/④⑥

D.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①④句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⑤句中的“然”是转折连词“然而”;③⑦句中的“然”是代词“这样”;⑥⑧句中的“然”是形容词“对的、正确的”]

(2)从下面选出与“是许金而不酬者也”中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题干中的“是”是指示代词,“这”;A项的“是”是形容词“对”、“正确”C项的“是”为判断动词;D项的“是”与“故”构成固定结构“所以”;与题干相同的是B项。]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济阴之贾人

吾欲之南海

B.舟薄于石

苛政猛于虎

C.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余是以记之

D.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惑而不从师

[A项(1)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2)句中的“之”,动词“往”。B项(1)句中的“于”,表对象的介词“在”;(2)句中的“于”,表比较的介词“比”。C项(1)句中的“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使用的工具“用”;(2)句中的“以”,介词,表原因“因”。D项(1)(2)句同为转折连词“却”。]

(二).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对“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的考查,重点放在对文中用法的理解上,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因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

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单独命题的不多,主要结合把握文意来进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近年对该考点将“了解”变为“理解”,足见该考点要求的难度有所加大。此项虽不列入2002年度考试范围,但2003年高考很可能考查。

1、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常见形式有两类:

b.一类是“……者……也”式及其变体。所谓“变体”,即单用“者”、“也”或“者也”。

c.另一类是用“乃”、“为”、“则”、“即”、“诚”、“非”、“是”等词表示判断。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所谓大者,非莽莽苍苍之天也。

⑦同是天涯沦落人。

另外,还有没有标志词的判断句,如:“此人力士”。

2、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者、发出者。常见形式有两类:

a.一类是带“于、见、为、被”等标志词的被动句。例: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④亮马徐庶并以,为曹公所追迫

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另一类是不带任何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句子要以意思上,从主谓语的关系上去理解判断。例:

⑥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3、宾语前置句

宾语本来在谓语之后,但在古汉语中以下四种情况下的宾语常常提到谓语之前。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①沛公安在?②王曰:“何以知之?”

c.用“之”或“是”帮助宾语前置。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何陋之有③唯才是举,唯命是从,唯余马首是瞻

d.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前置。如:夜以继日

4、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

A.省略主语B.省略谓语C.省略宾语D.介词宾语省略E.省略介词

下面我们具体做几个小练习。

在下列各句划线处填人正确答案序号

a宾语前置b定语后置

c省略句d被动句

①臣常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不吾知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人马烧溺死者甚重

⑤杞子自郑使使告于秦

(三).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这一能力要求的考查,高考命题过去主要着眼于对句意的理解把握,多年来一直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在一卷中考查,2002年起改为直接翻译,调到二卷中单独设题,分值由过去的3分增加到6分,考查的重点着眼于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一项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它以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正确理解为前提,以对文意的整体把握为保证,而准确的语言转换是其关键。因此,翻译时一般以直译为主,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通常的翻译方法:

留: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换: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

增:将句子省略部分补上,使句子顺一些。

删:删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助词。

调: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中学生翻译文言文,往往因为不讲究规范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出现失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常见错误有错译,漏译、硬译和赘译等。

(一)、错译

错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最常见的错误。这种错误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1、词义不明常出错

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这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有的同学把“裴公军霸上”(《鸿门宴》)这一句,译成“军队”,好象没错,其实,这里把“军”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有的同学能掌握这“军”字词类活用的特点,把这句译成“刘邦把军队驻扎在霸上”,这样翻译就准确无误了。

2、虚实混淆错难免

虚词实词混淆,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这是导致错译虚词的主要原因。例如,1979年上海市语文高考,有的考生就把“特与婴儿戏耳”,错译为“特地同小孩玩耳朵”。显然,译者把虚词“特”、“耳”译错了——“特”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耳”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坐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特”、“耳”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译为“不过是……罢了”。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3、固定句式拎不清

不熟悉固定句式,不善于拎出特殊句式,这是错译句式的根本原因。例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淆之战》),有位同学把这里的“无乃不可乎”,译成“这不是不可以吗?”原来,这位同学把表示测度语气的“无乃……乎”,同表示反问语气的“不亦……乎”混淆了。(《淆之战》)的这句话可以译为:“军队远征劳累不堪,疲精力竭;远方的主人防备着我们,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又如,有的同学把“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错译成“村里有个年轻人爱多事,养着一只蟋蟀”,其错译原因就在于未能把握这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如果把这个句子译成“村里有个爱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这就扣住原文的句式特点,译对了。

4、单数复数不区分

单数复数不分,这是翻译人称代词的常见错误。文言文人称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区别。区别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这主要靠联系上下文。例如,翻译“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有的同学不注意联系上下,忽视人称代词“之”的单复数选择,把这一句翻译成“蔺相如坚决挽留他”,把“之”字作为单数来处理,这就错了。有的同学同样翻译这一句,能联系上下,把“舍人相与谏”中的“相与”,和“臣等不肖,请辞去”中的“等”字,作为对人称代词“之”的单复数选择的依据,断定这里的“之”应为复数,译成“他们”,这就正确无误了。又如,“若皆罢去,归矣”(《西门豹治邺》)中的“若”,翻译时如果注意了这“若”后面的“皆”字,也就不会把它当作单数而翻译成“你”了。

(二)漏译

漏译,这了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思维不严密的表现。漏译主要表现在省略句的增补和误用保留法、删除法等方面。

1、省略成分不增补

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例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这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承前省略了。如果只补出“触草木”的主语“蛇”,而漏补“尽死”的主语“草木”,就会漏译成“蛇触及草木,全死了”。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补全,那么译为“蛇触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这才对。

1、该译词语作“保留”

原文中本该译出的词语,保留未译。例如,有同学把“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这一句,译成“假如我不干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这里就漏译了“病”字。如果把这个“病”字译出,原文后一分句译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这样处理,译文就完整、正确了。

2、该译词语被删除

原文中本不该删除的词语,无意中被删除。例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有同学把其中的“其孰能讥之乎”,译成“谁还会讥笑他呢”。这样翻译,就无意中把表示反问语气的“其”字遗漏了。要落实这个“其”字,这句就得译成“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呢”。

(三)硬译

硬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缺乏灵活性的表现。硬译重要表现在对注释、特殊句式和专用名词的处理上。

1、照搬注释不变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因为其注释是“指猪、牛、羊等”,有的同学就把这一句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其实,这里的“牺牲”,是古时祭祀用牲的通称,翻译时不能照搬注释,应该根据原文的意思,变通一下,译成“祭祀用的牛羊”。有的同学把全句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珠玉、丝绸等物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这就比较妥帖了。

2、倒装句式不意译

有同学把“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译成“寻找一个人可以派他去回复秦国的”。这样翻译,语句是否通顺暂且不谈,主要是忽视了原句定语后置的特点,未调整原句的语序就硬译。经点拨,该同学依照原句句式特点,灵活调整语序,把这句译成“寻找一个可以作为使者去回复秦国的人”,这样翻译就能体现原文句式特点了。

3、特殊句式不意译

“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被译成“主人下了马,客人来到了船上”,联系下文“举酒欲饮无管弦”,这样翻译就讲不通。有的同学懂得,这里的“主人下马”与“客在船”,互文见义,把这句译成“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来到船上”,这就讲得通了。

4、专用名词不“保留”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的同学机械地把“龙”译成“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奇的动物”,写到译文中去,这就多此一举了。这里的“龙”,“保留”不译,倒干净利落。

(四)赘译

赘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随意性的表现,翻译游离原文,任意发挥,译而无据。

1、画蛇添足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有同学把这句译成“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飞毛腿跑得快”。这里把“足”译成“飞毛腿”,就有哗众取宠之嫌。不少同学把这句译成“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这样翻译很实在。

2、无中生有

有同学把“秦人开关延故”(《过秦论》),译成“秦国人大摆空城计,打开关门想引诱敌军进城”。这里的所谓“大摆空城计”等,就游离原文太远了。翻译一定要紧贴原文。有的同学把这句译成“秦军打开关门迎战敌人”,这就不错,译文字字有依据。

(一).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这是对分析综和能力提出的第一项能力要求,它是建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考查筛选和提取文中的信息,需要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

这方面的考查,高考命题多年来一直采用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解答这类问题须注意,有时几个句子都与题干要求有关联,这就要仔细比较,斟酌其关系的远近,去粗取精,舍远求近。

怎样准确地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

1.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所给的往往是很概括的观点(或问题),然后要求在备选项中筛选出能够对观点(或问题)起支撑作用的具体材料。

2.分清材料类属

所谓材料,是指备选项中所提供的内容。分清这些材料的类属,才能判断它是否能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何子平世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东将军顾凯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凯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凯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注]①白粲:白米。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归家奉养。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

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麦。②何心独飨白粲。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④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Α.①③⑤Β.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⑥

(解答这类问题,通常可采用排除法)本题可先找出不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句子,将有这些句子选项一概排除。③句是顾凯之挽留何子平在州中任职时说的话,何子平的“孝心”毫不相干。④句虽是何子平说的话,但这是他拒绝顾凯之“劝令以母老求县”的原因,它表明的是何子平的廉洁,当然也与“孝心”无关。这样,含有③④两句A、B、D三项皆被排除,答案只能是C。

(二).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解答本测试点考题,思路与方法有如下几点:

1、总体阅读,整体把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御阅读材料,品质定位,才能胸中有数,才能完整。正确地分析、评价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语段的理解等,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

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我们在阅读题干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草率行事。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地、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准是选对还是选错,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如:1996年第18题的题干:“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若只看到”刚直抗上,是无法作出正确的回答,只有把“举动”加进去,才能排除干扰,选出正确项。

3、借助注释,巧解题目。

阅读文后出示的注释,有的是为解决知识问题,有的实际上是在为考生作提示,用它来帮助理解文意。由注释,可知人物的优劣,如1993年高考对“刘聪”的注释;可知情节的内容,如1994年对“籍”的解释;表明作者的态度,如1991年阅读文后对“叔段”和“州吁”的注释。

4、析差异,排除干扰。

解题时,如果我们能了解选项设置模式,仔细排除干扰,就会提高命中率。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错型有:①夸大事实,使考生在解题时被迷惑,错选答案。如1997年高考第19题C项,就夸大了仁杰语言艺术的效果,从而转换了仁杰的品质。②偷换概念,混淆是非。③正误相杂,以假扰真

阅读文言文,指出这则寓言故事意在说明什么()

齐恒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恒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A.地位在上的人喜欢穿什么衣服,下面的人就喜欢穿什么衣服,有地位的人往往领导服装新潮流

B.在上者的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上者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C.在上者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上者一定要注意衣着朴素,保持良好的风度仪表

D.地位在上的人喜欢什么,下面的人就仿效什么,在上者讨厌什么,下面的人就讨厌什么。批判了那些讨好媚上的人

(三).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怎样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文中筛选法:

a.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b.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

(2)概括评价法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阅读时,就要从人物的言行、某一事件的叙述、某一事理的说明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拿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从而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3)抓住题眼法

这里说的题眼指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解答须审读题,明确要求,抓住题眼,综合归类,找出答案。

(4)排除干扰法

考题中设置的干扰一般有:a.夸大事实,导致谬误;b.偷换概念,混淆是非;c.正误夹杂,真真假假。

解答时,抓住原文内容分析,辨明题干要求,了解干扰形式,就能达到解答目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於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秦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如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其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秦晋联军压境,烛之武只有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突出晋国对秦构成的潜在威胁,进行分化,评析舍郑对秦有利,灭郑对秦不利的道理,才能使秦军退兵,据此可排除含有③⑤⑥句的A、B、D项,①②④句的分析是正确的。]

文言文阅读技巧篇(四):高考大预演 语文考金融危机

  今年高考“一诊”考试昨举行
  15日,重庆市10万名高三学生参加了今年高考“一诊”考试。就昨天考查的语文和数学,学生和老师反映,基础知识仍是考查的重点,试题难度适中,为5个月后的高考指明了复习方向。据了解,考生们的试卷将采取集中阅卷的方式,成绩也将公布给学生作参考。
  为了让考生结合此次考试得失确立努力方向,本报15日请了市一中高三语文老师蔡乾国等名师对此次试题作了解析,但愿对同学们的“高考冲刺”有帮助。
  语文解析
  金融危机现考题
  15日上午9点,记者在重庆市第一中学看到,学校严格按照高考标准设考,学生按考号分配到40多个考室里。中午11:30,语文考试结束,学生们走出考场议论纷纷。
  “题目不难,基本没有社会热点,考的都是基础知识。”该校高三(二十七)班的一位同学说,只有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部分,直接用课本上的知识点不能回答,略微有点难度。该学生说,美国金融危机出现在选择题的一个选项里。
  作文“感悟人生”
  据了解,语文作文题只有一题,总分60分。题目给了几段材料,要求以“人生的注脚”为题,写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题出得很好!”两名走出考场的同学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认为,作文题目出得有深意、有文学性,通过阅读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写作,很好写,但要拿高分不容易。
  对此,有关人士表示,本次作文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人生思考和认识的能力高低。他称,虽然中学生经历少,但是中学生是对人生最有想法,最容易对人生发生感慨。因此,这个作文题目不至于让考生动不起笔。
  数学解析
  试题总体上偏难
  下午的数学考试中,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同学都反映,20题以后的几道题不易做。
  “总体来说偏难!”不少数学老师和学生说,数学考题比去年“一诊”考试难度有所增加,在有些内容上难度与高考大体相当。市三中一名数学老师举例称,如对“绝对值”、“放缩法”的考查,就让不少学生感到棘手。
  名师支招
  语文:要扩大阅读范围
  “常规题目,常规思路。”市一中高三语文老师蔡乾国如此评价本次考试。他分析说,本次考试题型对教材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大,命题有一定的新意,表现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上,打破以往传统的人物传记,选取的是文言小说,可读性更强。字音、字形部分考查了教材里相对比较生僻的知识点。
  通过此次考试,检讨自己的得失,即将冲刺高考的同学要注意些什么呢?蔡乾国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后期复习时,要注意全面掌握基本知识。同时,此次试题中文言文命题的创新,提醒同学们要扩大阅读范围,不只停留在阅读人物传记方面。另外,此次考试对学生的答题规范有严格要求,特别提醒同学们答题要规范。
  数学:巩固典型解题方法
  据了解,由于高三学生目前还没复习完,因此,本次考试以检测调研为主,只是针对前期的复习内容进行的一个测试,让学生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试题并没有涵盖全部高考内容,达不到高考的难度。
  在数学方面,即将冲刺高考的同学要注意些什么呢?市一中高三数学老师李长泓称,后期复习,同学们在回归教材的基础上,要巩固典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在掌握基础题、中难度题的基础上,对难题也要进行适当的训练,从心理上为高考做好准备。
  有专家表示,离高考还有近半年,考生如结合此次考试检讨得失,狠抓薄弱环节为时不晚。

文言文阅读技巧篇(五):08高考人大附中权威教师冲刺辅导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人民网教育频道的视频访谈,我们本次访谈的主题是:2008年高考语文名师冲刺辅导,在距离高考还不到80天时间,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沈献章老师,首先欢迎沈老师的到来,请和各位网友打一个招呼。
  沈献章: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接受人民网教育频道的视频访谈。
  主持人:沈老师,目前全国大概有10多个省份考生拿到考试说明,现在考生最关心如何根据考试说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语文复习,我们在人民网教育频道的网站上征集了不少网友的提问,下面就先请您就这些提问给我们一一作答。这个阶段考生非常关心是下一个阶段我们复习应该从哪下手,如何能够把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利用好?
  沈献章: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要做到明明白白的竞争者,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就是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知己”,就是说,高考的知识点我是否掌握了。这每一个考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和解题技巧我是不是具备了,我们头脑里要想,我不能带知识的盲点进考场。第二,这时我们要做到查漏补缺,温故知新。进入高三以来几次通考,本校的模拟考试,月考最重要的学习板块,这时我们要汇集起来,认真回头,另外每一次练习要回头梳理,把历次综合联系放在一起看。对答好高考这张试卷意义重大。温习时,不仅要查补知识方面的缺漏,还要方法技巧、审题得失、规律把握,速度的掌控以及时间的分配和认真总结。第三,要构建知识的网络。因为网络化的学科,是最便于提高学科能力的。它的特点是能够归纳、概括有条理,它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最快的提取,又可以最容易的最牢固的记忆,因为它是理解性的记忆。在使用时,容易由外界信息来组合,很快从大脑里把信息提取出来。因此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知识网络化,使知识点上挂下连、前后贯通。
  主持人:现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很悠远,所以成语的数量相当庞大,我们有一些考生在解答成语题时,觉得记忆非常困难,有一种“大海捞针”的感觉,现在时间不多了,他们想知道,作这种题有比较好的方法吗?
  沈献章:成语是我们高考必考题,它是最有语文特色的,但是成语也是高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纵观全国十几年考试的难点,我们从六个方面特点,我们应该从六个方面来准备成语:一个是高考命题常常出在词意理解的错误上,在这个方面设置题,大多不是使用频率很高,也不是非常生僻,就是说限于常用和非常用,因为中学生掌握的成语有限,所以考到的成语不一定是你熟悉的。你看这样一个句子,“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杯弓蛇影”用到这个句子里是不一样,因为“杯弓蛇影”是把杯子里的蛇影错当做毒蛇,疑神疑鬼,它的同义词是庸人自扰,也并不是无中生有。所以这个成语,大家对这个真正意思是理解错了。
  主持人:是不是因为口语中,不是很常使用这样的成语,由于这样的现象导致同学们遇到这种成语时,感觉到比较生疏?
  沈献章:我们要记忆大量的成语,要积累,积累阅读也好,积累多时,你调用时,你就方便了,而且也准确了。
  第二个特点,高考命题常常考查的感情色彩的错误的认识。在成语里有很多成语意思是相近,但是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表示肯定和赞许,有喜悦的色彩,这是褒义词,有的表示否定或者贬斥,有厌恶的感觉,感情色彩不同,使用场合不同。因为成语在感情色彩上,细微的差别出题人会设计陷井。比如说“无所不为”、“处心积虑”、“趋之若鹜”这些都是贬义词,“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有一年全国高考题出这样一个题,“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那几个人就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就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这个意思是春雨过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用雨后春笋形容造假者多,这就不恰当了,因为这是褒义词,他是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不能有来形容反面事物,后大家忽略了雨后春笋的感情色彩,就是因为他说食品场就多了,仅仅从多的角度来理解雨后春笋,而没有从感情色彩上理解,就落入陷井了。
  第三个特点,命题人常常成语适用对象上设置错误,因为有一些成语的意思是相近的,但是在使用范围上有细微的差别,或者使用对象上有差别。有的成语的意义轻,有的重。有的成语只可以跟这类词语搭配,有的跟那一类搭配,有的只适用于人,有的还可以适用于物,有的可以在所有的语境中使用,有的是只可以在一定语境中使用,如果不了解这些,在解题时就会容易出现差别。比如说“美轮美奂”,只可以形容建筑物,比如说赤手可热是形容气焰神圣,地洗心革面是针对人的,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继续向高层次、高水平攀登。这个成语就用错了,因为“洗心革面”是清除内心的罪恶,单从革面两个字感觉是改变刊物的质量是说得过去,但是整个成语意思来讲,就用错了,以因为洗心革面是彻底的悔改,刊物决定继续提高稿件的质量,这个对象是刊物,刊物不是人,它更没有悔改之意,所以这个成语用到这里就错了。
  我们既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同时还要看成语放在语境里是不是恰当。
  第四,望文生义的错误。比如说“不刊之论”,考生看,就是认为不能刊登的意思,其实这个“刊”不是刊登的意思,是修改的意思,古人的话,是把字写在竹简上,写错以后,弄刀把木简一削就可以了。这个刊右边是“干”右是立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橡皮擦,是修改的意思。“首当其冲”、“万人空巷”、“釜底抽薪”,都是这样从字面理解就错误了。最近我们海淀区考了一个题目,由于工作负担过重,收入差别过大,以至公司出现骨干员工跳槽的现象,这对那些人才力量不丰厚的公司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将影响公司的发展。釜底抽薪的字面意思出古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地方不是解决问题了,在这个语境里是一个雪上加霜。骨干员工跳槽了,本来就是工人少,又有人走了,的确是“雪上加霜”。
  第五个考查的成语错误是容易混淆的错误。比如说应接不暇,和目不暇给,这两个成语,非常容易混淆,应接不暇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一个是形容人事很多,应酬不过来,而目不暇给是形容东西多,眼睛看不过来,这个意思跟前面的第一层意思有相近,而跟应付不过来有差别比较大的意思,比如说耸人听闻和害人提问,耸人听闻是故意夸大,而骇人听闻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都支社会上发生坏事,这样的成语特别容易混淆,所以考察时要放到一起用心比较,看他们细微的差别在哪。
  第六,我们语言逻辑上的衔接错误。运用成语不仅要弄懂词意还要符合语法的规范和符合逻辑,不符合逻辑就前后矛盾,或者照应不当,我们在应用成语上常常犯逻辑上的错误,所以命题上常常从这个方面来设置陷井。比如说,有这样一句话“对新教材的修改,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最后我想再补充几点,就全当是抛砖引玉吧”“抛砖引玉”是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这是谦虚的话,因为这是放在首先发言的场合,引出别人的意思,这时,是别人说完了,你最后说,还存在什么抛砖引玉呢?
  主持人:还有一些考生在诗歌鉴赏方面有一些疑问,比如说接下来请沈老师说一下诗歌鉴赏题的备考和建议?
  沈献章:我认为是三懂,一个是要读懂诗,二是要看懂题。三是要懂表达。就是说人家从哪个方面来提问,我来从哪个方面回答。
  读懂诗,就是说要注意抓诗歌的密码,我们说密码就这么几点,一个是题目,比如说,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半庙方塘一鉴开,云影天光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也感”这个标题是这首诗的诗眼,一定要从“观书”这个题目上,来理解这个诗的意思,不看标题,单看诗歌内容,就很难抓住一个主题,就是抓不住要点。所以要看标题。
  第二,抓注释,这样是命题,特别是为学生提供理解诗歌内容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肯定是在解题上对我们有帮助,比如说有一年高考题是,《塞上闻笛》中的“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这里的“梅花”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看的梅花,不是植物梅花。
  第三抓诗眼,比如说“一上高城万里愁”这个“愁”是这个诗的表现手法。比如说比喻,拟人、双关、烘托、寄景,抒情。
  第五抓意向,它实际上这是约定成俗的,比如说“鸿雁”、“杜鹃”、“杨柳”、“菊花”,一看“鸿雁”,我们就知道是书信的意向,“杜鹃”一般是跟悲哀联在一起,“杨柳”是送别,是依依不舍,“菊花”是高洁的。
  主持人:您能不能就诗歌的鉴赏常见体形给我讲解一下?
  沈献章:我们要读懂试题有这么几点,一个是问“是什么”,就是要求回答,使用到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蕴含了什么道理?,比如说,《观书有感》有两首诗,这两首诗用什么修辞手法,这两首诗各蕴含怎样的读书道理,这是直接题问是什么?第二个是为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要结合具体的分析来解说,比如说,有一年高考题,是考王维的一首诗,问第三句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前诗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两个字是诗眼,第三问是这样描写好在哪,这就要求分析表达效果了,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回答,常常是,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提问你就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法来讲它的好处。第四是怎么样,要求从手法角度来回答,比如说怎么表达。
  我们搞清楚前两个读懂诗歌,知道它怎么出题来考察,就是应该我们如何在回答问题,就是懂得表达,懂表达,不举一个例子,《咸阳城西楼远眺》第二、第三联更是被人称道,这首诗是千古名篇,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妙处。二三两联,诗歌的内容我们应该说是回答这两联在景物描写上,颇具暗示性,并且寄托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总说,这两联如何把景和情结合在一块,第二联是写风云变化,风声雨来,预示着社会动荡的暴风雨即将横扫晚唐。三联是写清宫汉阙,满目凄凉,鸟在凄凉的悲鸣,这时风、雨、太阳落山,鸟鹊躲藏起来,这都宣扬一种悲苦和惊慌不安的情况。我们知道,他写的是什么景,这个景里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借这个景物的凄凉,抒发对晚唐满腔的凄凉之情。
  主持人:在考生的答题过程中,他们觉得阅读是特别难以拿分的大项,但是在这个题中是不是也规律可遵循,是不是可以给介绍一下。
  沈献章:现代文阅读要抓规律,抓住规律才抓住要害。我可以用五个方面概括,第一个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考生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把全篇文章认真读一下,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和中心,这样从总体是把握这篇文章,高屋建瓴来看待这篇文章。大凡高考命题,总会是在主旨的考查上设置题目,有的是直接考主体,有的是间接考,有是放在选择题,有时主观题,所以把握主旨是最重要。
  主持人:这是第一遍读文章要达到的目的吗?
  沈献章:对,第二,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我们在第二遍读文章时,较划分层次,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如果有中心句你要画出来,如果这个段里没有中心句你认为是什么,你就简单写两个字,旁边,做一个旁批,把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勾画出来。也许高考题不直接涉及这块,但是划分思路,理清思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主旨的把握。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综观全篇,划分层次,理清读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才能够解答后面的题目。如果我们把个事做好了,做后面的题就顺风行船,事半功倍,问题是我们有很多考生,看题,看文章觉得耽误时间,拿到文章,就走马观花看一遍,似懂非懂,就急于做后面的题,看到题干时,做着,一个是费时费力,我认为这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常常耽误时间。
  主持人:这个划分层次,和理清思路是不是也在第一遍读文章时,想抓住主旨时就开始做的工作。
  沈献章:对,要同时进行。
  第三,开始涉及到考题方面,筛选讯息,准确摘选,我阅读文章是把文章内容看得很清楚,这时五一看题干里,就很容易和前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所以一看题干,题目设计什么段落,什么区域,我们就要找的对应的这些词语和语句,阅读题义一般是从文章中抽出几道题,所以答案是从显文里找,只要我们认真揣摩上下文眼,准确抓住关键的语句,大多数的题目,答案是可以在原文中抠出来的。
  主持人:您说在看问题时,可能需要在原文中找一些段落,这种寻找的有没有快速的方法,从中怎么读,有没有速读的方法?
  沈献章:第一遍读文章比较细致,文章的内容和要点心中有数,或者已经做上记号,这时看后面题时,很快就可以联系在前面,一看这题是什么意思,什么信息,很快就可以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词语和句子,而且筛选细节这个题,应该说比较简单,命题人不会设置很大的障碍。
  第四,要归纳整合,引申转换,这是难度最大的最大题,要求考生整合信息,要么要求我们概括归纳,甚至分析评价,这个比筛选信息难度大得多,比如说信息整合,对信息,在原文中,不是说是现成让我们一言看出来,可能是散在全文中,有时是隐性信息有时是显性信息,有时要找到,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有时在文章中没有现成,这需要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有一些要点,还要进行引申转换进行表述,所以,现代文大阅读,在这两个题上,应该说是一个难度最大的,我们不求得满分,但是可以得70

文言文阅读技巧篇(六):《汲黯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②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也?”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愈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③,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④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黯曰:“夫以大将军揖⑤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注】①谒者:官名。②告:休假。③贪、育:即孟贲、夏育,俩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译文】

当初,汲黯担任谒者,因他为人威严而被大家敬畏。河内郡失火,火势蔓延烧毁了一千多家民房,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返回之后,报告说:“平民百姓不慎失火,因为房屋毗连而蔓延燃烧起来,不值得陛下忧虑。我经过河南郡见河南郡的贫民遭受洪水干旱灾害磨难的有一万多家,有的甚至于到了父子相食的悲惨境地,我谨借出使的机会,用陛下的符节,命令发放河南官仓积粮以救济贫民。我请求归还符节,甘愿领受假托天子命令的惩罚。”武帝很赏识他,就赦免了他的罪。他因为多次强硬进谏,不能够在朝庭内任职,改任为(贬为)东海太守。他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过了一年多,东海郡治理得很好。

汲黯身体多病,多次休假,病情无法痊愈。庄助替他请假。武帝说:“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呢?”庄助说:“让汲黯任职当官,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才能;但要说到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有人以利禄引诱他,他不会前去投靠,君主严辞苛责地驱赶他,他*也不会离去,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武帝说:“说得对。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说到汲黯,就很接近了!”

汉武帝派使臣带着大将军印信来到,
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各路将领皆归卫青统领。汉武帝对卫青的尊崇宠信超过了任何一位朝廷大臣,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有人劝汲黯说:“大将军地位尊贵,您不可以不下拜。”汲黯说:“以大将军身份而有长揖不拜的平辈客人,大将军反而不尊贵了吗!”卫青得知,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卫青虽然地位尊贵,但有时入宫,汉武帝就坐在床边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大汉武帝空闲时谒见,汉武帝有时不戴帽子;至于汲黯谒见时,汉武帝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有一次,汉武帝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当时没戴帽子,远远望见汲黯,急忙躲入后帐,派人传话,批准汲黯所奏之事。汲黯受到的尊重和礼敬就是这样的。

【习题及答案】


纲鉴易知录


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②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也?”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愈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③,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④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黯曰:“夫以大将军揖⑤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注】


①谒者:官名。


②告:休假。


③贪、育:即孟贲、夏育,俩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


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


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10.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比延烧,不足优也 比:并排。


B臣请妇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持节发仓栗以赈之 B上贤而释之


作《师说》以贻之 令人有大功而击之


C 庄助复为请高 D尊庞于群臣无二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以勇气闻于诸侯


12.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丞相弘燕见/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往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


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第II卷(共11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中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题透析】【D】(夺:改变)


【答题技巧】文言实词可以运用可以运用代入法,如果不通顺可能有误。也可以用知识迁移法,“夺”在《陈情表》中学过“舅夺母志”夺:改变。


11.【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


【解题透析】B(A、以均表目的;B、表承接于是,就 /表转折,却;C均为介词“替” D均介词“在”)


【答题技巧】本题是课内课外结合的典型。备考时不要抛弃课本。综观近几年高考,为降低难度,同时也为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大多是课内课外相结合。如果能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12.【命题透析】本题是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题透析】【C】(在古文言文中,省略宾语应较省略主语频繁。在句读时特别要注意。C项里上,既可为主语,亦可为宾语,划入后作主语,还是划入前作宾语。显然,将上视作主语语势更畅)


13、【命题透析】本题重点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题透析】(1)他多次强硬进谏,(因而)不能够留在朝庭内任职,被贬为东海太守(注意“数”、“内” “迁”的用法,每字1分,大意1分)。


(2)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


(“奉”、“亢礼”各1分,“与”省略“之”对待他。1分,大意1分)。


(3)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贤:意动用法1分,所疑:的疑难大事1分。加:更,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当初,汲黯担任谒者,因他为人威严而被大家敬畏。河内郡失火,火势蔓延烧毁了一千多家民房,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返回之后,报告说:“平民百姓不慎失火,因为房屋毗连而蔓延燃烧起来,不值得陛下忧虑。我经过河南郡见河南郡的贫民遭受洪水干旱灾害磨难的有一万多家,有的甚至于到了父子相食的悲惨境地,我谨借出使的机会,用陛下的符节,命令发放河南官仓积粮以救济贫民。我请求归还符节,甘愿领受假托天子命令的惩罚。”武帝很赏识他,就赦免了他的罪。他因为多次强硬进谏,不能够在朝庭内任职,改任为(贬为)东海太守。他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过了一年多,东海郡治理得很好。


汲黯身体多病,多次休假,病情无法痊愈。庄助替他请假。武帝说:“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呢?”庄助说:“让汲黯任职当官,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才能;但要说到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有人以利禄引诱他,他不会前去投靠,君主严辞苛责地驱赶他,他*也不会离去,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武帝说:“说得对。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说到汲黯,就很接近了!”


汉武帝派使臣带着大将军印信来到,
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各路将领皆归卫青统领。汉武帝对卫青的尊崇宠信超过了任何一位朝廷大臣,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有人劝汲黯说:“大将军地位尊贵,您不可以不下拜。”汲黯说:“以大将军身份而有长揖不拜的平辈客人,大将军反而不尊贵了吗!”卫青得知,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卫青虽然地位尊贵,但有时入宫,汉武帝就坐在床边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大汉武帝空闲时谒见,汉武帝有时不戴帽子;至于汲黯谒见时,汉武帝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有一次,汉武帝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当时没戴帽子,远远望见汲黯,急忙躲入后帐,派人传话,批准汲黯所奏之事。汲黯受到的尊重和礼敬就是这样的。

文言文阅读技巧篇(七):高考作文有四大禁忌

  2月4日至6日,温州市举行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俗称“一模”)。该测试作为今年我市第一次全市统考,可谓是2009新高考的风向标。本版特邀请了我市几所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对此次测试进行评析,并为高三学生下一步复习提出建议。
  做好“五看”,注意新题型
  一些学生反映,此次数学考试除最后一道解答题(第22题数列与函数综合题)的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余各题总体平稳。考查重点仍落在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排列组合与概率等主干知识上。
  数学科目的命题尽力使文理科试题分别符合考生的实际水平,文理科中相同(或为姊妹题)的题目共有13题,分值为88分,约占58.7%。理科试题注重考查数学推理和理性思维,文科试题侧重于常用的推理方法和数值运算,如:理科的第19题与文科的第20题。
  数学试卷(理科)注重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客观题的五个大题(第18至22题),基本都能用常规方法入手,试题的设计入口宽,方法多样,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考查能力,如:19题立体几何是常见的折叠问题,学生可用传统的点线面知识证明也可用空间向量的知识进行论证。《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内容三视图(第5题)、推理与证明(第3题)、程序框图(第12题)等在试卷上都有体现。而对于在要求和处理方法上有新变化的内容,如:统计内容更加重视,在试题中的分值达到35分,约占总体的23.3%,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对于统计思想的认识,更多的是通过案例来让学生体会统计的思想和方法;不等式的内容重点和要求,现在侧重让学生体会不等的关系,借助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关系等在试题上都有明显的体现。
  针对浙江省高考数学的改革,给高三学生下一步复习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1、看教材。对课本的知识体系做一个系统的回顾与归纳,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延伸与联系,重视教材中重要定理的叙述与证明,重视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向量、导数、概率、统计等)。2、看专题。重点专题包括集合与函数,向量与三角,数列,不等式,圆锥曲线,直线、平面与简单几何体,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极限与导数等。3、看考卷。对于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回想一下为什么会错、错在什么地方。4、看例题。对于综合题,可仔细研究题目提供的答案,从中悟出某些规律和道理。5、看题型。既关注传统题型(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与解法,圆锥曲线的性质与点的轨迹,数列及递推数列,含有参数的问题,棱柱、棱锥与图形翻折等),又关注新题型(考生要特别注意探索型、开放型、应用型、实验型、研究型、类比型、发散型的题目)。
  龙湾中学李继
  一、试卷评析
  1、综合性强。如第3题词义辨析,涉及词语、成语、俗语,可谓“面面俱到”;第6题,要求辨别夸张、比喻、比拟等三种最常见修辞手法及2009年考纲中新增的一个修辞格——反复,同时要求写一个比喻句。
  2、考点内化。和2008年11月浙江省“参考卷”一样,只有26道题。第11题,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一点大背景,一点特定情境;第15题,“你听到钟声了吗”重复出现,考查学生思维的层次性;第16题,考查学生能否从艺术作品、艺术家、历史三个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
  3、注重表达。首先是表达题量增加,基础知识部分选择题由原来7题缩减为4题,实用文阅读增加一道表述题,文学作品有五道表述题,《论语》多出两道简答题;其次很注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如题目所用语言材料多来自新闻时政,像姚明、山寨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等等都有涉及。
  4、“开放”有限。相比省“参考卷”中第7题“对网络语言谈谈你的看法”、第24题“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等开放的题目,“一模”卷似乎有所收敛,如第7题变为改写题,要求不改变原意、用词准确得体、表达简明扼要。
  5、实用文照旧。“一模”前省里出了个“2009年考试说明(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中出现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但事实上如果考人物传记、新闻、调查报告之类实用文章,考点内容和题型都会同“文学作品阅读”重叠。“一模”和“参考卷”一样也采用了实用文中不热门的社科类学术论文及相同题型。
  6、作文有难度。“冷与热”,很容易让人想到雪灾、奥运、地震等大事,富于时代气息,学生入手应该不难,但关系类题目要想写得丰富、深刻却较困难。
  二、复习建议
  1、注重知识积累。字词音形义要特别关注常见易错的。文言文阅读分数多达18分,且知识点相对“实在”,值得花时间。默写题四句中一般有三句出自“背诵参考篇目24篇”,这6分必须全得。
  2、重视表述能力。平时可多做些短句练习,多思考比较,多咬文嚼字。表达上不仅要写得通顺,还要注重修辞。
  3、总结复习规律。如,实用文阅读是复习难点,但就考试内容看,却无非两点——准确理解语句、清楚把握文意;就解题方法看,也只有两种——辨别选项本身说得对不对、辨析选项合不合题目要求。再比如,古诗鉴赏也是难点,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四个考点及答题思路——用“什么内容”用“怎样语言”“怎么样”表达“什么样情感”。
  4、注意答题技巧。选择题要巧用排除法、比较法。如“一模”卷第19题,如能确定“日”、“居”、“义”的活用,虽然不知道“衣”的用法,也能用排除法选出答案。表述题要注意分条分层,分条显得思路清楚,有利于自己从不同方面来回答问题,也合乎评卷“踩点给分”要求,如第22题,“两联”一定要分开来讲,一联之内又应该分内容、手法、语言特点来讲;分层指形象到抽象、背景到情境、表面到本质、浅到深等不同层次地回答问题,这是近年来注重试卷“区分度”的体现。
  5、谨记作文禁忌。一忌套作宿构,加上头尾,“硬拉关系”,就把自己宿构的文章变为考场作文,实际上这很危险;二忌晦涩曲折,阅卷老师看作文的时间有限,所以文章应写得明晰优美;三忌幼稚简单,讲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讲一个平淡乏味的故事,这对高考作文来讲,远远不够;四忌引用过多,古文古诗名人名言满天飞,看起来“文采飞扬”却很少有真情实感,很少有真材实料。
 

上一篇:互联网文章6篇
下一篇:父亲节感恩9篇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文章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文章推荐文章

励志文章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