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影评6篇
(1) [重返狼群影评]《重返狼群》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重返狼群》这部电影。影片讲的是一个野生动物画家去若尔盖大草原画画的时候,救了一只父母双亡的小狼格林,把他带回城市抚养长大。最终让他重返狼群的故事。
让我吃惊的是,狼和人居然能够这样亲密地相处。每当格林妈妈叫它回家的时候,就会唱歌,格林喜欢跟着妈妈一起唱。他能帮牧羊人把羊赶进羊圈,还和狗成了好朋友,学会了狗叫,居然忘了狼嚎。
更让我吃惊的是,狼根本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冷酷无情,他特别会感恩,还很聪明。一次,格林妈妈在冰上崴了脚,没法行走了,格林居然花了四十分钟,从另一个山头上牵了一匹马回来给妈妈骑,还把妈妈推上了马。
严冬的时候,大家的干粮快吃完了,格林妈妈偷偷用两块压缩饼干,换了格林藏在雪地下面的野兔。格林发现有人偷了他的野兔,刚开始很生气,但当他看到压缩饼干的时候,就明白了,原来妈妈也很饿。大家都认为他下次藏食的时候肯定会躲着他们,但第二次它却故意藏在老地方,让妈妈看见。第三次它竟直接把捉住的野兔放在雪地上,闻了一闻就走开了。
我很疑惑,格林妈妈这么爱他,为什么还要让它重返狼群呢?原来野生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不属于谁,只属于大自然,而且狼是群居动物,独狼无法生存。格林妈妈想让它独立,所以费尽心机,终于让狼群接受了格林。
在回去的路上,格林妈妈看见了一家专卖狼牙狼皮的店子,其中有一张狼皮袍,就是用620张狼头皮拼接而成的,多么让人心痛的数字啊。野生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那些盗猎者仅仅是为了赚些小钱,就轻易杀死了不计其数的生命。
在自然界里,人和狼拥有同等珍贵的生命,我们完全可以友好相处。让我们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动物的生命吧!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不穿皮草大衣,让盗猎者无利可图,也就间接的保护了狼群。
(2) [重返狼群影评]重返狼群读后感
【篇一:重返狼群读后感】
“呜——”一声声狼嚎渗入人心,那嚎中带着呼唤,带着悲哀,那是小狼格林的狼嚎……
读了《重返狼群》这本书,我仿佛变成了作者李微漪,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奔跑,小狼格林就在我的身边,我们在草原上一起生活,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人与动物就这样和谐共处。我以前不太喜欢读书,可自从看了《重返狼群》后,我就小狼的魅力所吸引,沉迷其中,开始了大量、疯狂的阅读。我读了四五遍《重返狼群》,读了所有关于“狼”的图书:《狼图腾》、《小狼小狼》、《狼王梦》……为了继续阅读,只要是关于动物的书籍,我就通通“吃”掉,无论是《西顿动物记》,还是沈石溪写的《激情动物小说系列》,我都读了个遍,可是《重返狼群》还是我的最爱。在《重返狼群》的指引下,我也开始寻找我自己的个人品牌。
小时候我看的《狼外婆》、《三只小猪》都描写了狼的凶狠、贪婪,给我的印象狼就是无恶不赦的坏蛋,可是谁又能看透狼的内心呢?当我读到狼之柔情这部分的时候,我的思想彻底被颠覆了。在作者李微漪生病的时候,小狼格林寸步不离獒场,没出去猎食,自己的狼肚子都没填饱,却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存粮给了“我”。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狼的爱——炽烈、纯粹、舍身忘我、不离不弃,狼能做到这一点,有些人类未必能够做到。狼懂得知恩图报,哪怕是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狼有时会偷吃牧人的家畜,换个角度想想,它不也是在无奈之中被逼出来的吗?由于人类的肆意捕杀,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几乎都灭绝了,狼不去偷家畜,难道还要让自己的儿女饿死吗?就像《狼图腾》中的小狼,宁死不屈!我们要学习狼的尊严,士可杀,不可辱!
小狼格林刚来到獒场的前几天,因为他是另类,受到藏獒群体的驱逐和欺负。可格林呢?他像个忍辱负重的战士,在獒场的旁边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挖了一个一米深的洞,趴在洞里等待时机。每天中午,工人会端上一盆水供藏獒们散热,水,对藏獒来说,犹如救命甘露。这条生命线格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格林从洞里猛地钻出,一下子将水盆掀翻,等藏獒们跑来,已是一个空盆。一会儿,格林又在这个藏獒上面咬一口,那个下面抓一把,整天阴魂不散地纠缠着藏獒们,报仇时间到!嘿嘿,最后藏獒们不得不承认了格林的存在,还和他们结成了獒兄狼弟。最终格林智取獒群中的一席之地。我深深的佩服格林的智慧和胆量。成大器者必须具备的斗争精神……
每每读到《重返狼群》的最后,小狼格林和李微漪分离的时候,我都会流着眼泪把书轻轻扣上,不忍心再往下看。每读完一遍,我总会闭上眼睛,对格林说:“谢谢你,给我指的路,让我爱上了读书!谢谢你,送给我人生的座右铭:”勇敢、聪慧、孝心、尊严“。
【篇二:重返狼群读后感】
《重返狼群》我羡慕李微漪的自由生活,可以随意的行走在草原上,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生活,并且有那么一个理解她心疼她尊重她陪伴她的亦风,一个人如果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能并不难,难得的是可以遇到这样一个理解人的伴侣。
李微漪精心饲养格林并成功的将它野化让它重返族群,她不言自己怎样历经艰难。狼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凶残,而是:智慧,坚定,勇敢,以及重情重义。她陪小狼在若尔盖大草原上生活。和它一起生活,忍受饥饿,寒冷,恐惧,并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能做到这点,真的好厉害!
小狼格林的成长经历很精彩,这里有欢乐,悲伤,有狼的爱与孤独,狼的冷酷与镇静都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是唯一一个将家养野狼成功放归狼群的第一人,小狼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狼王的接纳,这个过程是坎坷的但是成功了,作者象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爱着小狼像爱自己的孩子,为了让它能够重返狼群付出了一个母亲所能给与的一切,这就是天下的以分离为目的的母爱!
读完这本书后,我更羡慕的是作者李薇漪可以那样自由的生活,在草原的生活,我一直想象她那样漫游各地,走走停停看尽天下的风景,而我喜欢大草原、山川、湿地、花田……这本书很棒!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刺激与感动!
【篇三:重返狼群读后感作文】
一天我在小区外散步时正好看见了一家新开业的书店,于是我走进去看能不能买到我喜欢的书。我随意拿起一本比较厚的书翻了翻,前面是一幅幅狼和人的照片,后面是详细介绍人与狼共同生活成长的故事,我觉得很有趣就买了下来。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来看,才发现这本书的名字叫《重返狼群》,看着这个标题我就很想把这本书一口气读完,直到一个月后……
“终于读完了。”我叹了口气,继续回想书中人与狼的种种……
这本书读完后令我非常感动,我以前一直认为狼与狗是一样的,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狼和狗的最大区别就是狼的自尊心是很强的狗则是很温顺,温顺到在主人面前可以放弃自尊去讨好主人。我从书中了解到在作者李微准备用铁链把她的狼“格林”栓住时它会发抗不让作者栓住,就算栓住了它就会趴在地上即使拖出血了也不会站起来。
后来作者把格林送回了捡回它的地方若尔盖草原,在那儿又发生了很多人与狼的故事……
在若尔盖草原的獒场里的事让我看獒的观点改变了,以前我把獒堪称一种凶恶、暴躁的杀人机器。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獒是一种理解人性、尊老爱幼的动物。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一匹家养的狼居然成功放生了,并且还是融入了狼群。这些成功还是在作者李微琦的努力下才办到的,我就讲一下详细的内容吧!
不能让狼碰铁器,不然以后它就不怕枪和刀了,不能喂食(捕猎成长阶段)它就会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了。养狗容易养狼难,能养了并放归草原在历史上已经是奇迹了。
【篇四:重返狼群读后感】
我非常喜欢一篇名叫《重返狼群》的书,读了四遍。书的主人公是一只父母双亡的草原小狼。它和“狼妈”李微宜共度了9个月的艰苦生活,终于重返狼群。没有人能够想象狼妈训狼法的风险有多大?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十分形象,养活一只小狼十分艰辛,多次都危及生命。事实上小狼格林经历了不下十几次的死里逃生,就连狼女自己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让我深深感动的是,在一次次死亡的威胁下,狼妈李微宜任然咬紧牙关,没有退缩,没有心软。她甚至为了小狼能够重返狼群,做好了自己可能成为狼群聚餐时的“一道主菜”的精神准备。李微宜不仅胆量超群,而且智慧也很超群,她竟带着只有3个月大的格林来到獒场,要知道獒可是狼的天敌啊!然而狼妈不惜几次冒着小狼命丧獒牙的危险,使小狼格林学会了察言观色,寻找保护伞,如后表示臣服……李微宜的这些努力小狼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一天狼妈生了重病,小狼格林竟把自己唯一的存量半只野兔给了李微宜。这是多么感人啊!最后狼妈成功把小狼放归狼群,放归到了属于格林自己的家。
看完这本书我沉默了许久,我心里想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某种动物有偏见呢?难道《伊索寓言》中狼或狐狸都是反面角色,他们难道就应该被别人视为不仁不义者,白眼狼,狼狈为奸吗?有些人说狼残忍总是吃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可你想想一批狼难道不吃肉,只会乖乖跟在一群羊后面吃草吗?有些人说狼残忍,但他们不想一想活剥狼皮更加残忍。所以请大家不要对任何动物有偏见,跟不要伤害动物。
今天我走在大街上,突然看见一个男人的皮包上挂着一条棕色狼尾巴!这尾巴在风中一摇一摆好像在说:“可恶的人,你们竟把我们的尾巴给拔下来当装饰!”我在远处还偶然听到那个男人笑着对朋友说:“我最爱狼了,做生意就要有狼性,看我这狼尾巴,多好看。”听到这话我心里顿时我冒三丈,你就是这样爱狼的吗?你什么时候从狼的角度想一想,你难到不知道它们是多么痛苦吗?你爱它就是用它的皮当装饰的吗?你难道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记得还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位歌唱演员在唱齐秦的歌《狼》之间她身上披着一身狼皮,嘴里唱着“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她不感到这非常残忍吗?为了收益高,为了更漂亮,为了更像狼,就把狼皮披在身上。那你还不如唱我是一个残忍的人呢!
好了说到这里我请大家不要对狼,或一些名声不好的动物有偏见,它们也许是被逼的才吃可爱的动物,它们又也许自己天生聪明而被别人看成了狡猾。更不要去伤害他们,他们的皮毛也许真的十分漂亮美丽,也许真的十分温暖舒适,可这也是属于它们的,请不要为此去残忍的杀害它们,我们都要做个有爱心的人,拥有一颗爱护动物的心。
【篇五:重返狼群读后感】
我喜欢读动物小说,特别是关于狼的。我三年级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狼王梦》。后来我又了许多关于狼的小说,《苍狼》《狼王洛波》《狼图腾》。狼在我心中是一个集智慧、勇敢、爱家、机灵于一身的形象,却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不过,当我翻开《重返狼群》,看到小狼格林的可爱照片,作者用发自内心的文字配以图片,向我描述了她的亲身经历时,我从未知此真切地与书中的人、狼有那样近的接触。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小狼格林,看到了它的活蹦乱跳、活泼可爱的身影,我不禁有些妒嫉作者:竟能养这样一只小狼。
作者带着小狼,从草原到城市,再回到草原,最终让小狼回到了狼群中。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她对小狼的倾心照顾,也不是她为小狼千辛万苦寻找狼群,而是那一刻,最后一刻的放手。原来,有一种爱叫放手。
小狼格林是作者一手带大的,可以说,他们之间已经不单单是朋友,更像是母亲与儿子。他们的感情纽带早就超出了物种的差别。当作者用铁链拴住格林时,格林并未反对,文中写道:“铁链困不住狼,留下是因为我爱你”。但她最终仍选择了放手,让格林回到了他应属于的地方。的确,正如她哽咽的话:“谁都不能为谁铺一辈子的路,格林是自由的,剩下的路该他自己走了……”
留住心爱的人很容易,可是天底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放手?其实,真正的爱不是一辈子全心的付出,而是付出后适当时往往手。人生的一切只有自己去经历,才能悟出或是领会到一份独一无二的滋味与感受。
父母们,学会放手吧,让孩子自己走将来的路。因为,有一种爱,叫放手。
【篇六:重返狼群读后感】
《重返狼群》这本厚厚的书我已经读了不下五遍了,小狼格林的活泼淘气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在序言里说他已经精读了四遍《重返狼群》,但仍想再读,可见这本书是多么的有趣。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小狼格林被狐狸咬住脖子的画面感到冷汗淋漓,被小狼误食牙膏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又被藏獒黑虎被咬伤的样子感到沉痛……
李微漪用笔写出了生动有趣的画面,让我在读这本书时感觉当时的情景就在我眼前……
小狼格林认獒作“父”,跟藏獒“皇帝”亲密无间的样子让我的心里一阵温暖,当自家藏獒与其他场子的藏獒血战时,小狼格林被关在铁笼子里,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去撞击铁笼子,导致头上从此多出了个“天眼”……
我永远忘不了小狼格林与李微漪分手的时候,凄厉的北风吹过,在洁白的若尔盖大草原上,没有几个人知道那群狼的足迹中隐藏着多少故事……
我也推荐大家读一读《重返狼群》!
【篇七:重返狼群读后感】
“从前,有一只大灰狼出没在一片森林里……”小时候睡觉前,妈妈总会给我讲一个故事,就比如小红帽。我想,大家都是听着这故事长大的吧!故事中体现出了狼的狡猾,阴险,恶毒。使我们对狼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下面,就请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重返狼群》吧!里面讲的是作者李微漪跟一只狼生活了八个多月的经历。怎么样?很期待吧!
让我想想:书中写得是作者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偶然救活了一只刚刚出生仅五天的小狼,于是,作者便把小狼带回家喂养,并给小狼起名叫“格林”。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小狼格林便开始学会狼嗥了!这让作者惶恐不安,最后决定,要把格林带到草原上,陪它重返狼群。他们在草原呆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一起找狼的踪迹。食物一天比一天紧迫,李微漪的食物差不多都是格林捕回来的肉食。最后,在朋友亦风的帮助下,终于让格林重返狼群。
让我最感动的,就是书上写作者李微漪在草原上得了重病的那一部分,每当小狼格林听到李微漪的咳嗽声时,便关切的趴在窗口往里探望着。可当李微漪下床走到窗口时,格林却正在不远处挖掘着什么东西,果然,不到一分钟,格林就叼着个东西来到了窗前,作者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兔肉。小狼格林不忍心看李微漪在草原上被饥饿折磨着,便把自己仅有的存粮,也就是被格林只吃了一般的兔肉,全给了李微漪。
我认为,狼身上有许多我们人身上没有的优点,他们团结一致,还很聪明。或许你们会问我,《小红帽》这个故事中就出现过狼,而里面的狼恶毒,阴险,这又怎么解释呢?我可以很明确的回答你,小红帽它只是人们编的一个故事,并不是真正发生过,而且,小红帽里的狼形容的是我们人,形容的是我们人的阴险,敲诈。
啊!狼,令人畏惧,又令人敬佩。最后,我希望大家看一看《重返狼群》这本书,或者看看视频,改变一下对狼的认识!
【篇八:重返狼群读后感】
经马老师的推荐,我揣着好奇,随着文字走进了《重返狼群》……
读完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在真真切切感受到文字所告诉人们关于自由、竞争、生存、梦想、尊严、情谊以及草原和狼之间无尽传说的同时,也对这些作者在极力表达的关键词有了更深的感悟。
狼之生存---“出生一个半月的小狼格林惊人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别说比狗,就是比一两岁小孩的智力都要强得多,它不断地试探着,学习着,分辨着,成长着……将他所认识的事物一一分类,把这些学习来的宝贵信息储存在脑海里。”
感悟生存:每一位家长都不能用担忧限制孩子的尝试,自身的体验比传授的经验更具意义。
狼之探索---“随着小狼格林渐渐长大,胆子也越来越大,俨然成了小恶霸兼破坏专家,他总是有着层出不穷的花招和捣乱伎俩,跟在他后面给人赔礼道歉补偿损失成了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我生怕他再给别人添麻烦,从此以后把他的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在了天台,再也不带他到楼下去了。”
感悟探索:曾几何时,孩子们的探索精神是否一如格林之执着?而那时的我们都做了什么?是否无情的扼杀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在书中,作者始终以狼妈自居,因为是她抚养了小狼格林,并且以一种独到的方式教育了格林。如果从她对格林的教育方式上看,是摒弃了我们早已习惯的约束阻挠和意志强加,而更多的采取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即崇尚自然规律和引导自由发挥。我想,如果能够将这些感悟和家庭教育相融合,也算不枉读一本好书。
【篇九:重返狼群读后感】
儿童版《狼图腾小狼小狼》一直是我的最爱,当我和妈妈一起在新华书店购买成人版《狼图腾》的时候,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又一本以狼为主题的书——李微漪写的《重返狼群》,我们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一口气读完,果然不出所料,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
在阅读过程中,我和小狼格林又一次开始了关于狼族的奇妙之旅。我很是惊讶!因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狼是一种忘恩负义的动物,为了食物,它们甚至可以杀死自己的同类,可是,读过这本书以后,我发现我错了!狼虽然有的时候会吃掉自己的同类,但那是一种生存的需求,别无选择。事实上,狼是一种重情重义的动物,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狼女”是若尔盖草原藏族牧民送给“80后”女画家李微漪带有传奇色彩的藏族名字。她出于对自由强悍狼性的尊重和理解,大胆采用一种育狼、野化狼的独门绝技,就是以真正“狼妈”(绝对不是人妈)的方式来养狼、驯狼。
从她去若尔盖大草原写生开始,从小狼格林对她发出微弱的呼唤声开始,她就已经和狼结下了不解之缘。李微漪不仅救了小狼格林,而且给了它属于狼的尊严,当小狼格林还是一个毛茸茸的小团开始,李薇漪就已经把它当做了一只真真正正的、野性十足的草原狼。
但是,这种“狼妈”驯狼法风险巨大,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育狼、驯狼的过程仍显不够,李薇漪甚至做好了成为狼族聚餐时的一道主菜的心理准备。
为了小狼格林,她不惜放弃了自己作为花样美女的青春年华,和男友亦风多次出生入死陪伴格林住在人迹罕至的草原上,为了小狼格林,李薇漪已经完全成为了“人中狼”,而小狼格林也成为了“狼中人”。
最让我感动的是,小狼格林在自己的肚子已经饿得不行的时候,对生病的“狼妈”李微漪的关怀与照顾,它将自己唯一库存的半只兔子毫不保留地送给了自己的“狼妈”,因为在狼的概念里,食物就是生命,有了食物,就有了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一切病都会好起来的。
每次读到此处,我都不禁感叹:其实在我们的字典中“狼子野心”、“狼心狗肺”……这样评价狼的词语已经数不胜数,我们不要再这样误解狼了!狼族也禁不住这样的误解了!
最后,在李微漪和亦风的帮助下,小狼格林终于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狼群,等待它的将是正常的狼的生活,我们期待小狼格林在自己的族群中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
【篇十:重返狼群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重返狼群》的书,它是李微漪写的。
它主要讲述了:李微漪在听了牧民讲关于狼的事情后,马上动身去找小狼崽。在费了一番周折后才找到狼崽,救活一只生命垂危的狼崽带回家养,并教格林狼嚎,但却因为邻居说她家养狼而不得不把它带到獒场里去生活。在獒场,格林用自已的机智,在獒群里获得了一席之地,并跟獒们成为了好朋友。李微漪增加了带格林外出野外求生的次数,以防在未来回到狼群的时候因没有实战经验而受重伤。在几个月后,微漪和格林找到了狼群,而狼群也接受了格林。格林回头望了一眼,它凝视虚幻的山上曾经的家园,心里涌动着生离死别之情。终于他从深深的雪中拔出一对前肢,迈出了离开人类的第一步……
这本书完全颠覆了人类自古以来对狼的看法,狼在人们心中是凶残狠毒、忘恩负义的恶魔形象。古人也非常恨狼,这一点从造字这一方面就可以体会出,“狼”这个字是这样造的,再狠一“点”就成狼。可是格林每当听见“妈妈”的咳嗽声响起,格林就关切地趴在窗口再没心思和藏獒们玩。平日护食抢食的格林,在“妈妈”病时把仅有的存粮给了“妈妈”,在“妈妈”被三条大獒追赶时奋不顾身的跑了过去,和三条大獒打了起来。这些都处处现了狼知恩图报的精神,有些狼甚至会为爱而殉情,而我们人类有时往往比不上狼。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两点:一,我们要与动物和平共处,不能伤害动物,更不能破坏环境,一定要记住地球是我家,我爱我的家!栽花种树,让地不球鸟语花香!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已。二,我们要学会感恩,要感恩大自然母亲、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辛勤教导、感恩同学朋友……
(3) [重返狼群影评]观看电影《奇幻森林》有感
周末,我看了场动画电影《奇幻森林》。
电影一开始,一个名叫“莫格利”的小男孩与一群小狼在一起嬉戏、一起背诵森林法则、一起练习本领……这让我很奇怪,为什么人类会和狼群生活在一起呢?于是,好奇心激发我继续看下去。
猎豹“巴希拉”叫莫格利返回人类世界,莫格利的“母亲”狼后舍不得他,不同意他回到人类社会,小狼们也舍不得莫格利,也不同意莫格利的离去,可是其它狼都认为回到人类社会,才是莫格利的最好归宿,认为他是属于人类的,应该有他自己的生活。莫格利只好由巴希拉带着,往人类村子里走。
路上,他们碰到了老虎“谢利·可汗”,谢利·可汗对人类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消灭人类,他要吃莫格利,巴希拉让莫格利先逃跑,他来对付老虎,但是谢利·可汗狂追莫格利不已,在水牛群中,莫格利成功躲过了谢利·可汗的追杀,误入到蟒蛇居住地,蟒蛇告诉莫格利的身世并准备吃了他,在千钧一发之际,棕熊“巴鲁”救了他,于是莫格利和巴鲁住在一起,直到巴希拉出现,莫格利重新踏上回归人类社会的路途。
可在途中,莫格利却又被猴子抓走了,猴王假惺惺地款待莫格利,因为莫格利拥有人类的火种“红花”,只有获得了“红花”的生物才能获得“森林之王”的称号,猴王千方百计想除掉莫格利,拿到“红花”,棕熊巴鲁和猎豹巴希拉再一次救了莫格利。随后,莫格利得知老虎谢利·可汗杀死了他的“父亲”狼王,而且在狼群中等待莫格利回去,想借机杀了他。莫格利就计就计,重返森林,决定彻底铲除谢利·可汗,当莫格利重回狼群中时,不小心将身上的“红花”,引起森林大火。莫格利利用智慧,把老虎谢利·可汗“扔进”熊熊大火中,把它活活烧死了。最后,莫格利利用大象的象牙,在森林中开拓出一道河流,把森林中的火焰灭了。从此以后,莫格利生活在森林里,受到森林中万物的尊重。
这部电影里的森林王国,犹如一个人类社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存在,有好人坏人存在,有社会生存法则,有自食其力的成就感,也有投机取巧的愧疚感……不同种类的人在一起,自然融合,产生力量。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人友好相处,碰到困难勇敢面对,做到大公无私,必然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打败一切恶势力。
(4) [重返狼群影评]与大自然和平共处——《重返狼群》读后感
一匹狼与人和平共处的惊世美丽传说在若尔盖草原上诞生了。
李微漪,一个柔弱的80后女子凭着博大的母爱与坚强的毅力跳出这支前所未有、可歌可泣的“与狼共舞”。格林,一匹货真价实的草原狼,用它那知恩图报的纯情颠覆了狼在人们心目中的丑恶形象,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
我已经把《重返狼群》读了四次,但仍然想读,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或因为格林的悲惨身世掩卷而泣,或因为格林把大獒们逗得团团转而笑出了声,或因李微漪的似水柔情而感动得泣不成声。这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一篇惊天动地的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动人乐章。它道不尽的是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欢乐,说不完的是人与自然相依相伴的可爱的友情。李微漪用她那女性独有的温柔,细腻的文笔,不仅为狼申冤,同时也对残害野生动物的罪恶人类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她在文中这样写到:“……又饥又寒的时候,我和格林找不到任何吃的东西,但我心中却没有绝望,我知道格林还在我身边陪着我,它已经长大了,一定会帮助妈妈的……果然,格林把它埋在雪堆里的半截野兔留给了我……”读到这儿,我不禁潸然泪下,试问哪个人愿意把一口救命粮拱手让人,自己却饿着肚子?何况这只是一匹狼啊!不知道它比那些干喊着感恩的口号却不做事的人可爱多少倍!
李微漪只是一个人,她也只是救了一匹狼,但她救得更多的是人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的心。有的人天天喊着“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口号,转过身去,却在心里盘算着下一餐是吃熊掌呢还是吃鱼尾,我说不出来对这种人有多么的鄙视。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世界最大剁椒鱼头在长沙开锅”,这鱼可是在水中活了三十年啊,在水中它就是鱼王,可是它被疯狂的人类捕捉了去,做成了鱼头,还申请了那可笑的“吉尼斯”记录,简直是荒谬至极,那可怜的鱼儿成为了那些高官口中的大餐,吃的时候还微笑着脸,眯着眼睛不停点头称赞:“嗯!野生鱼王味儿就是不错!”吃完之后又打着“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旗号四处招摇。唉,多么可悲!悲的岂只是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还有那人们被世俗利益蒙蔽了双眼的心。
有位网友是这样评论李微漪的:“这女人肯定是疯子,居然把野狼带回家喂养,居然敢与野狼在狼山上共处达三个月之久,简直不可思议!”当看到这时,我不禁要发问了,试问这位网友,就算给你一百万,你敢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快要绝种的草原狼吗?何况还是不求回报的。
李微漪不仅是一个人,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对大自然有深切的爱有精神;是一把钥匙,一把开启心灵尘封已久的对大自然受的本能的钥匙,是一束阳光,温暖人心,给予大自然深切的爱意。以前的我,可能是因为年纪小吧!心无一点怜悯之心。经常和玩伴爬上大树去掏鸟蛋、捉小鸟,手无“缚鸡之力”的小鸟被我们玩弄于鼓掌之中,急得鸟妈妈在枝头上乱蹿,我们却在树下掩嘴偷笑。有时候把蛇呀、老鼠呀、青蛙呀抓起来关在一个盒子里,让它们自相残杀,以此取乐,殊不知这些可怜的小生命也是有灵性的,正如李微漪照顾小格林,格林也会反哺一样,它们都会感恩,它们都懂得感恩!
当我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时,泪流满面,心中惭愧难当。对不起!那些被无知的我折磨死去的小生灵们!请你们原谅我的无知,我将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好你们的后代,以此来弥补我过失。让我们一起沐浴在李微漪那神圣的爱之光里,让我们也用爱心去感化那罪恶的猎枪,去感化那无情的猎夹,去感化那冰冷的屠刀。让我们一起高呼“人与自然,和平万岁”!
姜戎说:“图腾仍在飘扬,狼以成为传说”并不是仅有狼将要成为传说,还有更多的动物都将要成传说,人与自然相依相伴直至今天,为了不让我们人类也成为“传说”,所以我们得行动起来,一起去拯救更多将要绝种的野生动物,一起去拯救我们的未来。
(5) [重返狼群影评]观电影《七月与安生》有感
像大多数人一样,对周冬雨的印象还停留在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中,青涩害羞,质朴的小女孩样子,当得知由她出演安生的时候,内心不是没有惊讶的,好在影片中表现出彩,也打消了这个疑虑。
“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七月,一个安生。她不只是出现在大荧幕中编剧所勾勒出来的样子,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过我们的青春甚至陪我们走到现在那些朋友们。每个女孩少时大概都会有这样一个玩伴,她似七月温婉恬静,或者如安生般自由不羁,我们一起吃饭玩耍上下课,一起分享彼此的小情绪,甚至会连对男生的品味都大同小异,可是时间在走,我们在变,曾经那个陪你一起走过的她们,现在还在身边吗?
七月和安生原本平静安逸的生活正是由于一个男生的出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似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早已暗生风云。两个人爱上了同一个男人,结局注定不会完美。家明爱着七月的温婉恬静,又被安生的自由不羁所吸引,而他懦弱的性格使其不敢加以选择,只能被动接受。七月和安生对这个男人自然是有所失望的,可是爱让她们无条件的接纳这一切。后来,七月怀孕,母亲去世。她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家,她早已没有家。再后来,七月难产去世了,安生收养了她的孩子,并且自己也没有再要孩子,因为她真的爱七月,也为家明赎罪。
七月,安生的生命都是一场背负着汹涌情欲和罪恶感的漫无尽期的放逐。她们彼此深爱,彼此羡慕,彼此嫉妒。为了同一个男人,穷极一生。
(6) [重返狼群影评]观后感200字
【篇一:《雷锋》观后感】
看了雷锋这部电影,我被精彩的剧情深深地吸引住,被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
雷锋的点点滴滴、时时处处都在引导着人们。帮工地运砖,不仅做了事,而且还带动大家积极工作的热情。雨天送老婆婆回家,其实并不顺路,可他说了一个善意地谎言,平安地把老婆婆送到了家,并且门也不进、脸也不洗、茶也不喝就回去了……。
雷锋曾说过:“在岗位上就要做到最好”、“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深深地鼓舞着我,让我深切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动力源泉。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中,一定要努力地学习知识,平时要做一个像雷锋一样的人,心中要有别人。长大后要为社会做贡献。
【篇二:小兵张嘎观后感200字】
看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使我深有感悟。
张嘎这位小英雄,用他的勇敢、坚强、机灵,战胜了身边的所有困难。他和我们差不多大,却比我们懂得的多,他爱国、爱他身边的同胞。他的全家人都被日本鬼子杀了,他每天都背着痛苦和怀恨生活,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当个八路军,为党效劳。张嘎当上了八路军,和他的同胞们经过了一场热血拼搏后,有很多小鬼子都被杀死了,张嘎也打死几个小鬼子,但是,他却被一个当官的鬼子抓去了,大家都很着急,都想着办法去救他,终于他们开始行动了,张嘎也发挥出了他的聪明才智,他把火点着了,这时正好冒着大烟,鬼子都没注意到他,他便趁机逃跑了,出来之后,他又帮着八路军打鬼子,最终,八路军胜利了!他们都很高兴,都称张嘎是“小英雄”,人们的好日子又过上了。
张嘎这种坚强、勇敢、机灵的精神让我佩服!我们要向他学习!
【篇三:《赛尔号》电影观后感作文】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万达国际电影城观看电影《赛尔号》。
电影开演了,首先是一艘赛尔号飞船要去歪星球寻找能源,电影里主要讲述了小墨和凤狂神兽合体,打败了外表美丽,但心灵很丑陋的美丽图的故事。
在这个电影里,我认识了“恭喜”,“发财”,“红包”这三个自称神兽的生物,他们特别幽默,风趣。
通过观看《赛尔号》我明白了,一个人外表美丽,不算真正的美,她有要拥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正义永远属于那个永敢者,那个拥有金子般心的人。
【篇四:电影《门球健将》观后感200字】
今天,林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门球健将》。
这里面写了三个主人公,他们分别是:程松。蔡平。鲍小亮。之前小亮因为自己的球技很好,而看不起别人,之后因为蔡平和程松几次帮了小亮,所以他们的感情越来越好,逐渐成为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好景不长,在一次门球比赛中,程松的脚伤复发了,他不能参加决赛了,他也为此而感到遗憾。
到了决赛的时候,上半场对手领先了,程松眼看中国要输了,于是,他带伤上阵,为中国赢得了胜利。
看了《门球健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篇五:电影《惊天动地》观后感200字】
今天上午第2、3节课我们到操场上观看了一部《惊天动地》的电影,这部电影很感人。
这部电影的感人之处有很多,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张老师的那件事,地震开始时,同学们都忙着撤离,而有三个学生还在教室里,张老师看见了,赶紧叫他们出去,就在这时,楼板塌了下来,张老师用自已的身躯挡住了楼板,保护了三个学生,可自已牺牲了。但解放军叔叔发现时,他已经全身僵硬,而且身体已经被压得变形了。解放军叔叔用尽全力也没能将三位同学救出来,因为根本移不走张老师的尸体,只有用锯子把张老师的尸体锯下来,才能把三位同学给救出来,最后出于无奈,只好把张老师的尸体给锯下来。张老师这种舍已为人的精神,真是值得我的我们骄傲。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这样的人多一些,那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我们如果把这种精神放在学习上,就会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篇六:《歌舞青春》观后感200字】
昨天,我去看音乐剧《歌舞青春》。音乐剧里的人物又唱又跳,尤其是一个叫夏蓓的女孩,她很疯狂。有一次学校要举行戏剧演员的选拔,夏蓓以为她唱得最好。但是有两个高中生也唱得很好,一个是科学组的凯碧,一个是篮球队队长特落伊,但是他们俩就是没有勇气去参加面试。最后在朋友们的支持下,他们坚持练歌,终于赛过夏蓓,被老师选为戏剧的主唱。
唱歌虽然不是他们的专长,但是只要你想去做,你喜欢,主动地去尝试,总有一天你能做到。
【篇七:电影暖春观后感200字】
前几天,我们看了《暖春》之后,我被《暖春》的小主人公深深的吸引了。
在《暖春》的情节中,主人公小花的身世和遭遇令我所哀伤,她两岁时爸爸、妈妈、奶奶去世了,终于有一家人接受了她,可对她的待遇不同,每天让她做家务(我现在也很少做家务),她九岁就会洗衣、做饭、扫地,每天还要让那家人打。她终于跑出了哪个恶魔般的家,在一个村庄口晕倒了,第二天人们看到了她,没有人要她。这时,一个老人家领了她回家,让她上学。可那老人的儿媳不要她,老人的儿媳生不了娃娃,每次都想把小花送走,可每次都让她爷爷拦住了。小花每次都用事实感动了老人家的儿子和儿媳。最后,哪个村的村长说了那老人家的儿子也是捡的,老人家为了两个人用了一辈子,一辈子未婚未育。
这个电影使我们学校的许多人都哭了,我没哭,因为男儿流血不流累。
【篇八:《地道战》观后感200字】
星期天,我打开电视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得是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军民团结一心,利用地道战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人民用墙上的洞,左打一枪,右打一枪,引得鬼子窜来窜去。
地道曲折,人民充满智慧,是什么让他们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团结的力量,他们共同的爱国心,不屈的精神。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不管敌人有多么强大,事情多么复杂,只要团结起来共同战斗,就一定能赢得胜利。
《地道战》给我们的精神,我会永记于心,让我们为了明天努力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