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读后感7篇

时间:2018-10-25 来源:励志电影 点击:

父母课堂读后感篇(一):《亲爱的课堂》观后感_550字


  
  这个星期五,我们看了一部教育电影《亲爱的课堂》。
  这是一部感人的电影,它并没有用令人难以理解的语言,他只是用了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
  刘涛是一个从小脚就有残疾的孩子,他一岁多就去开刀。但他还是坚决要去上学,可他不能自己一个人走路去上学,好在他的班里有一些愿意照顾他得热心的同学们,他们轮流照顾刘涛。这时,王子的有钱爸爸要求陈老师把王子的座位换到前排,去找了陈老师好几次,还送礼,陈老师也没换。而喜龙想换就换到了前排双脚有残疾的刘涛旁边,当他的同桌,因为他想照顾刘涛,每天背他上下学,中午帮他先盛饭,辅导他学习。陈老师经常表扬他们,可是那个有钱就以为了不起的王子,不但不同情他们俩,还处处刁难他们挖苦他们,成迷与网络世界,还打架,跟父母顶嘴,是陈老师,是她,让他重新有勇气,从此奋发图强,努力学习。陈老师是一个容易让人亲近的一位好老师,她的学生个个勇于创新,她不死板,这让我很喜欢她。我赞叹刘涛和喜龙的友情,喜龙照顾刘涛并不是一周的时间,也不是一年的时间,是8年,整整8年!换做是我,一天也坚持不住。
  这个慢长而又短暂的故事,使我明白了很多。我喜欢陈老师,我曾恨王子,我赞美刘涛和喜龙的友谊,也被他们的坚持不懈所感动。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电影,你呢?
 
    上海嘉定区南苑中学初一:

父母课堂读后感篇(二):《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_2000字


  毫不夸张地说,我觉得《给教师的建议》真是一本好书,我以前也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真正去阅读过,从来没有像看这本书那样地看一本教育书籍。曾几次水开了又凉了,凉了,又开了,也不记得去倒;曾几次小鸟停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也不能唤醒我;曾几次音乐停了也没有感觉到……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得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阅读的机会。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振撼着我,看了后,我由衷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真伟大,不愧是世界着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本文转载自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觉得自己几十年的书教得是那么失败。
  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我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忙;我也想教育日记,但总是不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蕴”。“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我完全赞成这句话,并深有同感,因为我就属于这种类型。因为我老是想:“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早上要带学生训练,晚上还要训练……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这几天翻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他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教师只有懂得一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才能使自己的视野变得宽广,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而不是光全情于自己所备课的教材内容上,因为那样会使课堂变得缺乏情感,学生的兴趣也会荡然无存。
  教师与其他职业的区别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教师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取胜。这就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捷发展的今天,教师为适应社会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挑战,知识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等等,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针对社会的变化来调整自己,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读了这本书后,我获得了不少收益: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教师应享受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效率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快速的工作节奏,激烈的竞争,无形的压力,使我们忘记了自己,每日象是一根绷紧的弦,整天脚步匆匆,把自己的人生视为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世界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角斗场,自己则是一台疲于工作的机器,我们似乎根本没有闲心去享受生活。这样的状态、这样的心情怎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怎能教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怎么调整自己,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那平素里再平凡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其中。”是啊,“防碍教师享受生活的,不是别人,而正是教师自己。”
  二、“把困难当作机会”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之,不能适应变化,或不愿改变自己去适应变化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我们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它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老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你做怎样的选择呢?是退缩,还是前进?郑杰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三、“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
  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困扰我们每位教师的一个问题。因为低效率的课堂总是枯燥乏味、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学生喜欢高效益的课堂,家长欢迎高效益的课堂,教师也因课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将成为我们不断探索、改进的一个课题。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做短短课表的“守财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父母课堂读后感篇(三):《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750字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早早地吃完晚饭就守护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
  这真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今年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为主题。节目分为“孝”、“礼”、“爱”三个篇章,以“强”为尾声。今年好多“大名牌”来了:“童话大王”郑渊洁、摇滚爸爸秦勇和儿子大珍珠、新生代中学生组合TFboys……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讲话。他说:“他刚开始写作的时候用的是钢笔,钢笔有一个缺点,有时写着就没有墨水了,要加墨水,然而却打断了思路。但在他写《皮皮鲁外传》的时候,钢笔从没有这样的状况发生。他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有一天晚上,他起床去厕所的时候,看得见书房隐隐约约有光。他走过去从门缝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为他的钢笔加墨水。而加墨水的人却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为了不让钢笔突然没墨水而打断儿子的写作思路,晚上偷偷起来为儿子的钢笔加墨水……
  这令我想起一件事:我睡觉的时候经常会踢被子,本因该很容易着凉而感冒。但是,我却从没有因为这个而着凉感冒。为什么呢?我觉得奇怪,难道妈妈骗我,我根本没有踢被子?但是纸包不住火,谜底一不小心被我揭开了。那天晚上,睡着睡着我突然醒了,因为我想去个厕所。刚睁开眼睛,想去厕所时模模糊糊看见一个身影在我前面。我有点害怕,难道世界上真的有鬼!看清楚点,是个人影,会不会是僵尸!越想越害怕,再看清楚点,好像是我的脑里划过一个念头——难道是妈妈!我眼睛眨大一点对,就是妈妈!妈妈半夜三更起来干嘛?难道是——为我盖被子!看看盖好的被子,我的心在感到酸酸的。妈妈为了我不会感冒,而半夜起床为我盖被子。真是母爱情深啊!
  对啊!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快乐,牺牲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父母是我们第一个老师,也是我们人生永远的最亮的指明灯。
    五年级:招嘉琳

父母课堂读后感篇(四):[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450字

  今天,我在中央一台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教育节目,感触颇为深刻。
  课堂上,老师为我们讲了“孝”、“爱”、“礼”、“强”,四大方面。首先是“孝”,“百行孝为先”。何谓“孝”?“孝”不就是我们怀着一颗感恩地心来对待父母,其实,孝行并非一定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恩之心也可隐于小事之中。有一个人,他专门把摩托车改造,带着父亲去旅游,一路上,他们去了很多大城市,虽然很累,但父亲觉得很幸福。其次是“爱”。“爱”要及时表达,不能等待。秦勇,原来是黑豹乐队的主唱,但是,由于自己的儿子得了病,为了儿子,放弃音乐,他听医生说,骑自行车有利于恢复,所以就教儿子骑自行车。竟然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教会了儿子,教儿子一个词,用了三个小时,教儿子,会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最后是“礼”和“强”。“礼”是立身之本,从一点一滴做起。“强”遇到困难坚持下去,永不退缩,要自强、自信。看过这个节目后,我以后要多做一些事情,如:扫地、洗碗、擦桌子。做些小事也能令父母开心,同样也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四年级:刘睿临

父母课堂读后感篇(五):[PK赛]关于读后感的作文:人间有爱——读《爱的教育》有感_800字


  暑假的时候,我从同学笑笑那里借来一本《爱的教育》。刚开始,我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才借来《爱的教育》看看。偶尔翻开它,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所着的一本日记体儿童小说,是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着,是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爱的教育》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开学写到第二年七月份。它里面不仅有安利柯的身边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小故事,还包括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一些劝诫启发性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内容新颖有趣,十分引人入胜。
  安利柯这个小男孩,认识了许多各有特色的同学:品学兼优、家庭富裕的班长戴洛西,充满爱心和耐心的长者安利柯的父亲,身体瘦弱、贫困而懂事的铁匠的儿子波列科西,弱不禁风、发愤图强的耐利,头大肩宽、见义勇为的阳光男孩卡隆……
  合上厚厚的《爱的教育》,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中……
  爱,就像空气一样无影无形,我们常常忽略了它,可爱却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身边,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能缺少爱。爱是简单的,而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被忽略;爱是无私的,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写的日记,而很多的学生的日记本上还挂着一把小锁;爱是伟大的,因为爱,唐山大地震中母亲为了救孩子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爱的形式有很多种。在父母疲劳时,为父母泡上一杯茶,那是关爱;给平日辛苦的老师一个敬礼,那是敬爱;爷爷奶奶远道而来为我过生日,那是疼爱;与朋友共同分享快乐和痛苦,那是友爱……
  “教育之间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

父母课堂读后感篇(六):读《谈谈学习习惯》有感_55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关于学习习惯的文章。读完后,我深受启发。原来,最近我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是一些坏习惯在作怪呀!
  和文中提到的坏习惯如出一辙,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学习马虎,丢三落四。你看,前天没带橡皮,昨天没带尺子,今天又没带作业本;课本中明明是“她”,抄在作业本上就成了“他”;草稿本上是做对了,却在誊写到试卷上时“面目全非”。为了这个,我可没少挨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我也因此尝试到了坏习惯带来的恶果,期末考试中,因将大于号写成了小于号,与一百分失之交臂。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坏习惯改掉。
  我的第二个坏习惯就是上课不专心,容易开小差,坐不住,尤其是快到下课时就更听不进去了,心思早已飞到课后的娱乐当中。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开小差,一个重点没听见,回家想了好几天都没想明白。这真是“上课一分钟,课后几天功”啊!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课堂35分钟对我的学习是多么至关重要,老师是我们的指路人,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我们搞不明白,课后花几倍的时间也不一定能补上。我要痛改前非,努力改掉这个毛病。
  我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学习不定时,不定量。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可以一直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也干不了。这样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这个毛病非改不可!
  这三个坏习惯影响了我的成绩,我一定要彻底地和它们说拜拜。妈妈说:“有志者事竟成”,我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上海静安区一师附小四年级:黄山

父母课堂读后感篇(七):[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800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暑假带着炎热溜走了,却迎来了新学期带来的阵阵凉爽。我在家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依旧是撒贝宁叔叔为我们授课。只不过,今年的主题——父母教会我……
  父母教会我要“孝”。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那有人要问:“何为孝?”其实‘孝’就是要对父母存有感恩之情,尽心奉养并且顺从他们的意愿。在今天的课堂上,讲述了这样一个小短片: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从未出过一趟远门,他的儿子改造了摩托车,带着他的老父亲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实现了老父亲的愿望。这不就印证了《说文》里的一句话“孝,善事父母者。”虽然现在我们都还小,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报答父母,多些时间陪父母说说话。这,也就是“孝”。
  父母教会我要“爱”。在生活中,要爱自己,爱父母,爱社会,爱祖国,还让需要爱的人得到你的关心和帮助。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不求任何回报的。父母对我们的爱、呵护,我们对父母的爱、依赖,就是那种谁也无法说清楚的爱。父母还教会我要“礼”。孔子曾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在公共场合,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家里,要尊重长辈,听从长辈的意见。有时在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声“对不起”、“没关系”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瞧,“礼”是多么的重要啊!
  最后,父母教会我的是“强”。“少年强,则国强。”在这一课中,讲的是一群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们在来到北京后,遇到了一位时时关心他们,事事帮助他们的好老师,从而他们性格由孤僻变成了开朗、阳光、向上。他们相信在遇到任何困难、难题时,只要勇敢、坚强的站起来,迎面而上,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的!
  这节课,不仅教会了我“孝”、“爱”、“礼”、“强”,其实还告诉我:做人要有骨气,敢担当,有礼貌,知感恩。这便是做人的道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即是生活。加油吧,新的生活,新的学期,新的每一天!
    五年级:糖彩心虹

  点评:本文的优点在于作者条理清晰地概述了《开学第一课》上所学习到的四部分内容:孝爱礼强。
    概述时,不仅每件事情都表达准确,而且还能突出重点,为后文自己的联想做了铺垫。这正是值得读者们学习之处。
    同时,本文对于课后的总结很有现实意义,下课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带着课上所学到孝爱礼强开始新的学期、新的生活,这也正是《开学第一课》最重要的意义,作者能都领会到这一点并完成表达,这正是本文突出之处。
    点评老师:马娟娟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电影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电影推荐文章

励志电影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