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观后感】《冈仁波齐》观后感精选
看《冈仁波齐》有感
作者:张海燕
这是有娃以来第一次看电影,谢谢公司提供这次机会。西藏一直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但一直没有勇气去挑战。每每听去过的朋友分享,都会提到被虔诚的朝拜者所震撼。那时的理解多为能吃苦,有信仰。通过这部影片对朝拜者有了更多的感觉,信仰就是一个目标,而目标的后面是那份重要的坚持和相互帮助。
大家因不同的初衷要去朝拜,因此而组成一个团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做不同分工,在整个路上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我想这是他们能按计划完成目标的关键点。朝拜的路是那么长 走过了春夏秋冬,遇到各种困难,但都在大家的努力和相互鼓励下克服完成,没有一个人掉队。
回到现实,我们在工作中,每个团队的目标是明确而分工是不同的,在完成目标过程中大家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倾听。
冈仁波齐观后感
作者:刘玲
7月13日全体员工在公司的组织下集体观影《冈仁波齐》,不仅体现了公司的福利和团队建设的多样化,也体现了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及决心,这次观影的短短两个小时,确是知金文化建设的一大步。
就像谢总在PPOC大群中提到的:知金文化应该就像是一个大树。善良正直是树根,给我们提供?坚实的基础;分享开放是树干,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创业精神是树枝,茁壮成长,带来各种可能性;追求卓越是树冠,我们共同向往的目标!
知金和知金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也同朝拜冈仁波齐一样任重而道远,不开始,便永远无法到达。但只要这是我们心中的信仰,那么无论多么艰难,大家也会齐心协力共同去完成。
而我们作为知金的一员也需反思自己是否对企业有像影片中藏民对冈仁波齐的虔诚;在遇到工作瓶颈与困难时,我们是先找一堆理由不去做,中途放弃还是勇敢的出发,然后不管风雨,无怨无悔的朝着目标前进;这一群人,有老人、有妇孺、有屠夫、有自感罪孽者等,在朝圣的路上他们紧紧的团结在一起,没有抱怨共进退,而我们在工作中呢是否和工作的伙伴可以做到互相如此的信任,不计较得失,服从组织的安排。企业的发展如同朝圣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暴风雪,泥石流,资金短缺等等,影片中藏民在无声中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所以最后他们到达了冈仁波齐。
行政部
《冈仁波齐》观后感
作者:金彦
观影前,仅仅从旅游喜好的角度单纯地向往西藏高原美景,对西藏平民虔诚地叩首匍行不得其解;观影后,深深被影片中所展现的朝圣人群的坚定信仰所震撼。
影片中从尼玛扎堆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朝圣开始,随之陆续有村民愿意加入朝圣队伍,再到到一群人一路上遇到积水、山石塌方、车辆损坏、孕妇途中突然生产等困难,磕头、诵经、休息,一天天简单重复着单调的生活,蓬头垢面却神情笃定。
联想到现实生活,有2点触动:
1) 坚定信念,注重过程积累
片中那2000多公里是男女老少重复着一次次认真到位的长叩首,累计10万个叩首才完成的路程。期间遇到的那些困苦,如果没有心中既定的目标,没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是无法达成的。
现在知金大家庭无论从业务线还是员工人数都在不断发展壮大,要想保持强有力竞争力,不仅要贯彻执行铁的纪律,更要有克服困难、勇于开拓创新、甘愿为知金大家庭奉献的信念!坚定这份奉献,如一次次叩首,每天踏踏实实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朝着奋斗目标一步步接近。
2) 团结友爱,乐于分享
片中一行人一路上风餐露宿,经常会遇到好心人让大家歇歇脚喝口热茶。因为大家都坚信去叩拜冈仁波齐是件好事,是可以为大家带来幸福的好事。尽管不认识,依旧会热情招呼,尽己所能提供热茶、住宿等帮助,处处体现着友爱之情。
善良正直的人,往往会真诚待人无私奉献;利己主义者往往心胸狭隘、制造事端,无意于内部团结。愿从我做起,争做善良正直的人,以宽阔的胸怀拥抱知金,摒弃利己主义,乐于分享,共同打造整齐划一、无坚不摧的强大战队。
特别赞同谢总提出的知金新文化: 知金文化应该就像是一个大树。善良正直是树根,给我们提供?坚实的基础;分享开放是树干,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创业精神是树枝,茁壮成长,带来各种可能性;追求卓越是树冠,我们共同向往的目标!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
作者:贾瑞萍
于2017年7月14日下午16:20在海淀剧院观看了电影《冈仁波齐》。这是一部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真实的,最能打动人心的电影。
电影的最开始讲述了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瘦弱的小孩儿,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队伍经历了冬的寒冷、夏的酷暑。在征途中,即使遇到了夹杂着大雪的寒风,他们依然跪拜前行;即使遇到了积雪化作的水流,他们依然虔诚的朝拜。他们的善良也是让人折服的地方,在翻越米拉山之前,他们的拖拉机被旅行车撞倒,车子也无法继续前行,尽管如此,由于旅行车中有两位乘客严重高反,必须要尽快赶往拉萨治疗,因此朝拜者直接让他们先走了,根本就没有提“赔偿”之类的字眼和话语。最后,只得卸下后箱改由人力拉车。
就是在这样有着种种困难的境遇,这些朴实的人们依然坚持着,为了信仰,永远怀揣着一科虔诚的心!这样的信念又何尝不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保持的态度!
《冈仁波齐》观后感
作者:孙承玉
看了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要有信仰”,我看到了他们为了信仰的追求和坚持,有一句俗话说的好“人无信仰,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每个人内心最为相信,信任的神圣灵魂,我们会完全的相信他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正确的,会义无反顾的为了信仰而坚持的头破血流;为什么现在中国人频繁的出现道德缺失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信仰,每个人谁也不信,只信自己,造成了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争的头破血流。纵观现在的年轻人,暴躁,没耐心,没爱心,没公德心,等等。相反看看那些老一辈的人,年过半百,有的信佛,有的信天主,而反观那些信佛的老人们,我却经常看到他们的微笑,看到他们与世无争的心态,看到他们对万物的博爱,看到他们即便知道自己会吃亏,但仍然会去帮助别人的心态,我相信这是他们的信仰,传递给他们的做人道理。
现今社会信宗教,会被人们不解,会被人们认为你在信邪教,会被人们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就像影片中他们拜到布达拉宫那段,他们在大路上跪拜,而旁边人行道上的都市人们,都在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像看猴一样,仿佛心里在想,“这些人,有病吧?”。也正是因为这种社会风气,导致的很多人原本想给自己找一个信仰的东西,但碍于世俗偏见,不敢去做这些事,害怕被人们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害怕成为“异类”。可人无信仰,只为自己活着,真的好吗?
企业也一样,企业也要有自己的文化和信仰,我相信一家公司想要所有员工拧成一团,也需要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信仰;有了共同的信仰,大家才会有共同的目标,相同的思想和认知,才会和公司融为一体。
我的“冈仁波齐”
作者:安乔
记得第一次接触《冈仁波齐》元素是在回家路上的一则灯箱广告,图片里纯洁的蓝天与藏民美丽的心灵纵横交错,永远定格在那条通往神圣的路上。
我和各位知金人分享三点:蓝天、心灵、知金人生
蓝天,可能是近几年生活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人们向往的最多的东西,然而我认为人们向往的并不是蓝天白云本身,向往的是那自由呼吸的状态以及不用考虑客观因素,放手追求幸福的人生态度。但随着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逐渐变成常态,人们的内心不自然的趋向于浮躁,原本可以做到的认真、仔细也变得荡然无存。
记得有人曾大肆宣扬日本的匠人精神,在我看来不是国人没有匠人精神,也不是没有匠人的能力,而是大多数人一踏入社会便进入了某种为了经济利益而奋斗的死循环。如果自己不能从循环中脱离,空闲下来看清这个世界,就好像永远藏在乌云中不见天日,加之周遭人的影响,哪里来的匠人,就算有,也埋没在了人海中。所以,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是蓝天还是雾霾,问问自己的内心有没有静下来过?这点别人帮不了我们,需要大家自己做出努力。先去找寻属于你的那块蓝天,美好的人生才会真正开始。
其次我跟大家分享心灵。心灵会成长,也需要我们不断修炼,是一生的功课。就像很多人都有本科学历,都有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学历,但又有几个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个人认为真正的人生赢家,都是心灵足够纯洁、足够美丽、足够坚强,能够在大事小事面前从容面对,最终才会顺利的拿下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任何人都不能凭借一个脆弱的、甚至是败坏的心灵赢得人生。
最后是“知金人生”。个人认为在知金的这段人生就像是一辆开完冈仁波齐的公交车,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才会带领你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在知金,我们彼此不就是这车上的乘客吗?当我们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就算车子坏掉了,停下了,我们依旧会一起上路。一起奔赴这个阶段性的人生目标,但就算车子完好无损,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同,人们也会提前下车。
如果你刚刚上来,我们欢迎你一路同行,这将是一段精彩的旅程,如果中途选择下车,我们也祝愿你在其他的旅程上一路平安,也许下一站,我们还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