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观后感7篇

时间:2018-10-14 来源:青春励志 点击:

第一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中国合伙人》观后感_1200字


  调成泛黄色调,温火热煮青葱岁月,《中国合伙人》里有旧时代热血青春;三个青年从一无所有到身家万贯,这是一部励志大片;横跨几个年代,里面有时代的断截面;还有始乱终弃的爱情,有始至终的友情……陈可辛想说的东西很多,但什么都没讲彻底。或许,其实是这样,他并不想说这么多,他只是觉得要堆砌这么多,因为这些对票房可能有益。经过《武侠》和《血滴子》(监制)或小或大的失败教训,他对失败产生前所未有的恐惧,迫不及待想找个机会消除挫败感。
  陈可辛擅长刻画情感,以及更大一点的群体情怀,他所有的电影都在围着情感打转,即便在尝试拍摄中国式大片时,类型电影的框架也压制不住他对情感的突出关注。这是陈可辛最大的优点,他懂得人性的复杂,情感的美好与哀愁。可惜在《中国合伙人》里,他并没发挥出上好状态,成冬青、孟晓骏和王阳三人的性格和关系变化,包括他们各自的爱情,除了偶现的动人妙笔,几乎全靠旁白帮忙。在讲述方式上,我没见过这么笨、这么匆忙的陈可辛,旁白多得令人厌烦,简直退化到早期作品《双城故事》的地步,旁白甚至比之更泛滥。设想一下,假如抽掉三人相互交叉的旁白,仅借助于画面和情节,他们三人的性格和情谊差不多会坍塌。过于依赖旁白,就像强行灌输的评述,生硬地为观者构建对主角们的印象。
  作为北上拍片的港区导演,对于影片营造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质感,当给予一些表扬,这也是陈可辛从不失手的地方。不像别的香港导演到了内地,港味与陆味仓促杂交,如蹩脚的国语配音一样令人难受,陈可辛的《如果·爱》、《武侠》,包括这部《中国合伙人》,并没出现不自然的怪异问题。当表面功夫做足,就要深入内核精神。王阳是个文青,留着长发,有观众向陈可辛提问,王阳是否有海子的影子,他坦承,不知道诗人海子是谁。这个无关紧要的事实,泄露了很多秘密,可解释三个人物没有人格(不一定是高尚的)魅力的原因。陈可辛终究对人物的外在和内在设定有距离感,他做了功课,但视野和经验不够。王阳的文青范,孟晓骏的世家子弟样貌,成冬青艰难求学的漫画式描述,均流于类型片的套路化,尽管他们的形象借鉴了现实人物。
  校园、创业、泡妞、决裂,自从预告片曝光,就可推断《中国合伙人》可能和大卫·芬奇讲述Facebook创始人故事的《社交网络》有关联。出来的成品,果然证实了这个猜测,《中国合伙人》偷了《社交网络》不少东西,这真令人尴尬。成冬青三人和美方律师对峙的戏及对整个电影的牵引作用,和《社交网络》如出一辙。甚至可以再一步推断,《中国合伙人》的诞生,就是《社交网络》催生的产品。主创照着《社交网络》的样子,找适合的故事,左转右拐到了新东方俞敏洪他们的头上。

第二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2013暑期征文]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_900字


  Do you have a dream?梦想!一个伟大的梦想或是一个微小的梦想,那都是一颗天空中最闪的明星。它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暑假里,我观看了一部讲述中国青年的梦想的电影--《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三个不同家世背景,性格迥异的大学生,却都怀有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到美国去!。经历了一番挫折之后,“土鳖青年”成东青,“张扬青年”孟晓骏,“文艺青年”王阳三人从大学时代的“美国梦”败退后,一步步办起了中国第一只教育产业股。他们无所畏惧,更应该说是他们敢于挑战,在现实的生活和创业的艰难下,正是梦想的力量在激励着他们,中国人可以,不在美国,我们同样可以!
  电影中,我最欣赏那个十足的愣头青—成东青,他经历了三次高考,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燕京大学。这里就有着他的执着,永不放弃自己的梦想那股子猛劲。在大学的生活中,他最崇拜的人便是那个注定要奔着美国去的孟晓骏。他欣赏他的聪明才智,渴望和他一样成为一名佼佼者。但大学毕业后成东青没有得到美国签证,只得在燕京大学任教,后被校方发现在外辅导而被开除。于是,他从肯德基到废旧工厂,凭着自己的幽默教学方法和独特的记忆单词法赢得了不少同学的青睐。到最后,这个被人嘲笑为“土鳖”的愣头青成为了新梦想培训学校的校长。
  他的经历实属坎坷,可他有着不服输的精神,对朋友讲信用,重情义。同样身为农村人的我,在他的身上得到了一股奔流不息的力量源泉,感受到了成功的自豪与喜悦。人这一生,不能碌碌无为而终止。而应该到死也要朝前看,向前走。我们正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有着青春活力的少年,我们的梦想或许很近、很远,也许很大、很小。但那都是一株株新生的嫩芽,需要我们浇水给予滋润,打开心窗,吸收阳光的温暖。
  关于青春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过。有的人已经实现,有的人还在追逐,有的人却已经放弃。他们三人在一段痛苦的奋斗后,终于有了一缕属于自己的曙光。可现实的生活中,竞争是残酷的,成功是吝啬的,但我们应该向他们一样,不管将来是否有那样伟大的成就,我们都应该有那样伟大的梦想!
  梦想的挫折和青春的失落是光阴的印记。人这一生,如果没有梦想就只会有虚无实,如果没有挫折就不会有一次精彩的日出。让我们乘着梦想的帆船,迎风起航!
 
    初三:殷文佳

第三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梦的起航 小议电影《中国合伙人》_1200字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三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青春在光影里流淌;梦想,在夏日里启航……
  一部励志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拉开了80后的《光辉岁月》,也为我们打开了《外面的世界》。电影围绕三个男孩追逐梦想展开。那个历经两次高考落榜的男孩成东青,在光影青春里走过,那么无惧无畏,仿佛新世纪的朝阳,无论为朋友还是为事业,亦或是为了那个心爱的长裙女孩,那样不顾一切的挺身而出。他的词典里只有两个字“梦想”。又一个为梦奔跑的男孩——王阳,纵使当年的不羁被岁月磨平、被现实打垮,可是他没有放弃梦想,执着的追求、洒脱的飞翔。在那青葱光景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亦或是那个狂傲的少年孟晓骏,也从未停止追梦的步伐。只因有梦,当初的土鳖可以成为留学教父,可以把亿万人的梦想放大到无限。青春,在梦想的放飞季节里悄然绽放……
  曹文轩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楚,那么,电影里的80后就是最真实的写照:高考失利,情感受挫,开除工作,遭人歧视……生活仿佛不再是那个七彩的万花筒,而是阴暗的看不见阳光的天空。“Nowdoyouhaveyourdream?”(现在你有自己的梦想吗?)孟晓骏的那一声质问驱散了阴霾,前途似乎被那一盏灯点亮了,梦就在前方。人不该有梦想吗?人怎能没有梦想呢?从当初的落榜生到留学教父,成东青的事业永远是梦想的载体。那么,梦想又是什么呢?倘若成功是那遥不可及的月亮,想必梦想就是那直插云霄的天梯;假使成功是一个漆黑的冬夜,那么梦想就是暖人肺腑的明灯;如果成功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则梦想就是乘风破浪的小船……由此,梦想是我们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处里程碑,错过了它,也就错过了彼岸的风景。
  “总有一天你会让我妒忌。”当初孟晓骏那本恕不外借的书里夹着的书签照亮了我们十年一梦的青春。懂得梦想,亦要懂得如何树立梦想,树立怎样的梦想。若干年前,那个黑人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haveadream》(我有一个梦想)语惊四座,却又一次引领我们走进了梦想的殿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闪亮的梦想。这个梦想也许就是打开你成功之门的钥匙。当这个梦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信念,它就会被你无限放大,直到击溃无奈却又真实存在的现实。没有任何生活可以击垮梦想,没有任何挫折可以打败有梦想的人。这是《中国合伙人》所带给我的震撼,它让我从年少无知的懵懂里走出。让我成为一个有梦想的人。总有一天,我会像那三个男孩一样成为追梦少年,在属于成功者的海洋里驾驶我的梦想之船起航!
  这个夏天,知了的低吟浅唱依旧清晰可辨,阳光依旧无忧地在树叶间隙流淌。那个属于80后的时代永远地留在光影里,抬头,却见属于我们的时代,伴随梦想,一同起航!
 
    初二:石雨辰

第四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_750字

  说起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还要数《中国合伙人》,《中国合伙人》讲述的是三位燕京大学的校友,毕业后各奔东西,其中一位继续到美国留学深造,而另外两位则因为英语水平好就开了一家名叫“新希望”的小型英语培训机构。然而,在“新梦想”创立之后,由于没有各类证件,在一所废弃工厂里好不容易创立的“新梦想”最终倒闭了。这时,因为压力太大而回国的校友找到他们,决定三人合伙再创立“新梦想”。最终,三人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将“新梦想”做成一家国际性的英语培训机构。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慨万千:哪个人没有梦想?而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为梦想坚持到底呢?又有几个人能不顾外界干扰,为自己的梦想加倍奋斗呢?我相信,前者是所有人都拥有的,而拥有后两者的人数屈指可数,但是,电影中的三位主人公就是拥有这三者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香港首富李嘉诚,他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李嘉诚从小就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通过努力,担任了一家塑料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后来,他心里渐渐拥有了一个遥远的梦想,那就是成立一家大型的塑胶厂。果然,在1950年,他创立了长江塑胶厂。接着,他不顾外界干扰,把长江塑胶厂做成一家名叫“长实”的集团,并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最终,成为香港首富。不仅在现代,在古代,拿破仑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虽然拿破仑出生于家道败落的法国科西嘉贵族,在一所贵族学校读书,因为他不仅家世不好,长得也又矮又黑,丑陋无比,所以其他同学都嘲笑、讥讽他,但他还是忍辱负重,读完了中学。毕业后,他的心里萌发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人人崇拜的将军。尽管他知道实现这梦想的艰难,但他依然去一步一步地参军、一步一步地获得上司的赏识和提拔,逐渐走向成功的巅峰。
  总之,不论是电影里的三位主人公,还是李嘉诚,或者是拿破仑,都是一些能为梦想努力奋斗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坚强,能为梦想坚持的人!
    六年级:仙子岛

第五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大中国》读后感_550字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这首歌是高枫的作品——《大中国》,这首歌是高枫在一九八零年创作的。高枫原名曾焰赤,身高一米七零,体重六十四公斤,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出生于武汉,死于二零零二年九月十九日。
  我每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涌起一股激动的心情,虽然歌的音乐、节奏不好听,但歌词非常有意义。它是中国人民的欢歌,他向往着光明。我听到第一句词就已经涌出了那种激情。是的,我们都共同有着一个家,那就是中国!我第一次听时,感觉那音乐犹如风平浪静的大海,到中间时就变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慢慢地,又变成了风平浪静的了。
  《大中国》,你是中华人民的年歌。中国人民永远记得你。中国人民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悠久而忘记你的,只会因为你的悠久变得更加有价值。
    六年级:汤科

第六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15篇_20字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1)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2)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3)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4)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5)
《中国神话传说》读后感(6)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7)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8)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9)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10)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11)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12)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13)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14)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15)

第七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百年中国》观后感_600字


  清朝末年后,便是中国最灰暗的记忆——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鸦片战争、辛丑条约、甲午海战、日军侵华……
  光绪皇帝成为慈禧太后的傀儡,慈禧太后在朝政中一手遮天,独揽大权,四次垂帘听政,使得曾经有过无数辉煌的中国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李鸿章曾要购买军舰,但慈禧太后为了一己私利,竟然拒绝,将银子用去修建公园。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不顾国家,做出许多祸国殃民的恶事,几乎是几天就要签订一个不平等条约,致使民不聊生,各路义军揭竿而起。
  侵华战争很快接踵而至,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那一天让每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许多伟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鲁迅先生就是这一代表。鲁迅先生弃医从笔,为的就是拯救我们的心,拯救国民的思想,坚定我们的信念,光明总是会来到的!
  终于经过了漫漫的八年抗战之路,日本宣布投降,撤离了中国。伟大的毛主席将我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但此时被日本蹂躏已久的中国,已是千疮百孔。毛泽东主席领导着我们的祖辈,用双手重新建立了我们的家园,祖国渐渐富强起来,这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不敢来欺负你;只有自己富强了,才不会被别的国家欺辱!
  我们是年轻的新一代,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让人充满热血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啊,只有下一代强了,祖国才会有希望,才会永远强大,不会落后!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让我们为祖国的未来奋斗,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初一:卫楚芸
 

扩展阅读文章

青春励志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青春励志推荐文章

青春励志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