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观后感8篇

时间:2018-10-03 来源:励志电影 点击:

第一篇杨善洲观后感:《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读后有感_600字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每当我的耳畔响起这首歌谣,我就会想起那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同志。于是,借着假期,我阅读了《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
  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雷锋是一个孝老爱幼、诚实守信、正直勇敢、勤俭节约的人。雷锋同志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助人无数,而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活雷锋。
  还记得那位两袖清风、清廉履职的杨善洲同志吗?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一直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还记得那位格尽职守、舍身取义的吴斌同志吗?当他驾驶大客车行驶与沪宜高速时被迎面飞来的铁片砸中之时,他保持冷静,忍痛将车停稳,并安全疏散了车内24名乘客,而吴斌同志却因为伤势过重而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8岁。
  还记得那位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吴菊萍同志吗?他为拯救一个2岁女童稚嫩的生命,徒手接住了从十楼高空坠落的孩子,孩子的生命保住了,但吴菊萍同志的手臂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了粉碎性骨折。
  我认为雷锋精神就是为人民服务。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活雷锋,如果先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就让我们“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让我们“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六年级:马荣燕

第二篇杨善洲观后感:学习扬善州同志的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老班组织我们全班同学观看扬善州同志先进的事迹,通过报告会我们知道,杨善洲同志生前曾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XX年10月因病逝世。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历尽艰辛义务造林20多年,建成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洲。XX年4月,他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了国家。报告会上,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大亮山林场原场长自学红,姚关镇党委副书记吴连章,杨善洲的女儿、姚关镇小学教师杨惠兰,保山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原主任段兴华,保山市电视台记者蓝天深情讲述了他的事迹。报告团五位成员用亲身经历和真切感受,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杨善洲同志生前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真实再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楷模的形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位优秀领导干部、一位老共产党员始终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通过观看这次报告会我们全班同学决定要向扬善州同志学习,学习扬善州同志的先进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迹心得体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着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自己的位置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作为新时期的学生,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学习作风,在自己的学习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国家的将来作出不懈努力,为将来国家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的精神。“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第三篇杨善洲观后感: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_1000字

  这个学期,我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后受益匪浅。
  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伟人以及平凡人士不平凡的事迹等优良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的形象。但使我深受感动的是“保护环境,我的责任”。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种树,拿着自己仅有的退休金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起早贪黑植树造林,22年的辛勤耕耘,大亮山重新披上了绿装,5。6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杂木林、7000多亩茶叶……树多了,山绿了,饱尝缺水的山里人第一次在家门口喝上了甘甜的水。有了水,农民种起了蔬菜、蘑菇、茶叶……拉到集市上换回了钱。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老人用自己的余热和心血培育出繁茂的青山绿林,创造资产价值3亿多元,但他却分文不取。当地群众为了赞美老人编了一首民谣

第四篇杨善洲观后感:学习文明美德,使我受益匪浅——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_700字


  文明,会使世界更加美好;美德,会使我们人类相处更加和谐。这是我对“文明美德”这四个字的理解。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国家领导人勤俭朴素的美德,还让我读到了普通老百姓背后的感人故事。
  2008年5月12日,一场灾难降临,剧烈的崩塌吞噬了平静的校园,四川省北川中学初二(1)班,正在上物理课,地震降临,两位老师为保护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让我们想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想必大家都知道这句名言吧。人类破坏环境导致生态不平衡,引发的灾害不可计数。国家领导人对此非常关心和重视,温家宝总理,胡锦涛主席亲自来四川慰问。看到老百姓生活困难,,胡锦涛总书记在地震灾区只吃一碗米饭,一碗菜汤,我们为此感动,有时我还不想好好吃饭,浪费粮食,真是不对啊!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决定为老百姓造一片绿洲,他在一次,修剪树枝时不慎滑倒,导致了左腿粉碎性骨折,大家都让他休息,但是他拄着拐杖,又进入大山,他还把收下的酬金捐给了各个困难的部门,他们是我们的好领导啊。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一位老百姓,身后感人的故事,值得我学习。山区的诚信老爹吴乃宜欠下很多钱,别人都以为他还不了的。但是他没有别人的帮助,省吃俭用,把钱一点一点地还了回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我们平时对老妈给的钱不知道珍惜,有时候会花钱大手大脚,看到他们的故事我知道了以后一定要合理使用,多积累一些,帮助有困难的人,或者买些实用的东西,如学习用品等,不能只想着好吃的零食。
  这个学期我当上了副总队长,靠的是大家对我的信任。信任是怎么来的?靠得是我对别人的友善,对同学的帮助。别人信任我,我对别人也很守信。我们要养成好习惯,好美德,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
 
    上海真如文英小学四年级:卞志远

第五篇杨善洲观后感:读《文明美德伴心成长》有感_700字

  
  这个学期,我读了《文明美德伴心成长》后受益匪浅。
  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伟人以及平凡人士不平凡的事迹等优良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的形象。但使我深深感动的是“保护环境,我的责任”。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原云南省保山地位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种树,拿着自己仅有的退休金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起早贪黑植树造林,22年的辛勤耕耘,大亮山重新披上了绿装,五六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杂木林,700多亩茶叶……树多了,山绿了,饱尝缺水的山里人第一次在家门口又喝上了甘甜额水,农民种起菜、蘑菇、茶叶……拉倒集市上换钱。
  曾经美丽富饶的地球,想母亲一样,不断地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由于人类的不断破坏以及每年产生的大量的垃圾和废气,我们的生存环境逐渐被各种灾难威胁。森林和草地大片大片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荒漠,严酷的署旱涝等困扰着人类,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喊“渴”。“桂林山水甲天下”,但现在的漓江大部分风河床已经裸露出来,昔日的秀美风光早已不复存在……在云南省,干旱重灾区,一吨河水就已卖到了50元,一个小镇的小麦,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当地人民面料断粮的危险。
  “保护环境是我的责任……”杨善洲爷爷这样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知道我们去学习?是啊,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当我们为了个人利益,准备砍伐树木时,当我们为了一时的快乐,准备见他小草时,我们首先要想的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责任。更要想到的像杨善洲爷爷那样的品质和精神!
 
    初一:1422258708

第六篇杨善洲观后感:读《中国梦》有感_600字

  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爷爷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最近,我看了一本名为《中国梦》的书。书中第六章描述的一个个令人感到的故事催人泪下,无不牵动着我的心。
  杨善洲一辈子的为官情怀,宁愿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与群众一道承担起通向幸福生活路途上最后的艰难。他把拿到的20万元给保山第一中学捐出10万元,给林场建了望哨捐了3万元,给山下老百姓修建澡堂捐了3万元,这是他的为民梦;张丽莉老师虽然每月只有千元微薄的工资,但是为了学生们,她从不心疼钱。为早上顾不上吃饭的学生,她准备了点心。在东北寒冷的冬季,她买来水壶,让学生能喝上热水。班里家境有困难的学生,她会自己出钱资助他。这就是她的教育梦;何

第七篇杨善洲观后感:公仆本色_650字


  清廉至上任时起,奉献至最后一天。——题记
  上述一句话是2011年感动中国委员会颁发给一位已逝老人的一句颁奖词。他就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捡果核的书记”的杨善洲。
  那句话正是他一生清廉无私生活的写照。
  他在任期间不贪不沾,要求自己的女儿也要自食其力,决不允许她们利用自己的工作而谋私利。
  他退休之后,更是不顾自己的颜面,在集市上捡果核。虽然果核到处都有得卖,但他却说:“只有这的果核才更适应这里的环境,种下去后才会长得更好。
  就这样,他为了那些果核,为了把荒山变成绿山,贡献了自己20多年的幸福晚年时光。本该幸福和乐的晚年生活却被连床板都没有的小茅屋代替。一年就只穿了一双早已破旧的胶鞋。当他以前的秘书来看望他并且送他一双好鞋时,他却问:这算不算受贿啊?以前还没收过人家送的任何东西。
  请问当今社会这样廉洁无私的干部还有几人?
  在当时的小果核变成大果树时,当荒山变成绿岭时,当说有的付出眼看就有回报时他却又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将这些价值亿万元的山林无偿捐献给国家。
  有人说他太傻,有人说他很伟大,而她的妻子却说:他很老实,我就喜欢他的老实。
  是啊,他是很老实。当他被评为省内感动人物时,曾得到了20万元的奖金。而他却把其中的16万都捐给了学校,用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而留下1/5给他那位一直默默支持他,陪他受了一辈子罪的妻子。
  遗憾的是他走了。
  但他生的伟大,死的同样光荣!
  他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为了国家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的公仆!
  请永远的记住他伟大的名字:人民公仆——杨善洲。
 
    邓城一中初二:奕晨

第八篇杨善洲观后感:[2012暑期征文]读《雷锋》有感——永恒的雷锋_800字


  风,从水中掠过,留下了粼粼波纹,阳光,从中穿过,留下了丝丝温暖,而雷锋在青春绽放的时间里为世间留下了一种不逝的精神——雷锋精神。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生活岗位上,这些问题雷锋用行动塑造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曾经的他在列车上,老式绿皮车厢里跑上跑下,扫地擦桌子,扶老人上下车,在领取了津贴之后,给战友的父亲寄去20元钱,他让每个人享受着温暖。
  曾经的他在日记里,书写着对一滴水的认知,描绘着螺丝钉精神,向钉子学习感悟,质朴的思考中,探寻人生的意义。
  曾经的他在不变的光影中,用行动证明对理想的信念,对人们的深情与挚爱。
  他没有什么力挽狂澜的伟业,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不曾堵过枪眼,也不曾栏过惊马,炸过碉堡。但他真诚善良、友爱、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以奉献社会为幸福。是一位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慎独君子。
  当今社会,雷锋依在。草原医生王万青年40多年风雪行医写下敬业的诗篇,退休干部杨善洲22年染绿荒丘印证信念的厚度,大山深处邮递员王顺友用孤独的长征丈量责任的距离……
  50年来,雷锋从未离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用行动续写着这本丰厚的日记,汇聚成荡气的中国精神。
  像雷锋一样恪尽职守的人们,虽没有昙花一现的美丽,没有流星划破漫漫长空的壮丽,而他们却是人们心中永恒的风景,永恒的主角。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的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飘亮的羽裳,画眉飞走了,但留下了美妙的莺歌,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的幽香。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雷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留下的是一种不灭的灵魂,不逝的精神。
  雷锋的召唤会在我们内心深处回响,他鼓励我们追求更饱满的意义,引领我们走进丰盈的人生,并把砝码添加在我们价值天平上属于精神的那一端,提示我们回答好生命的考题。
  不羁的雷锋,永恒的雷锋,深深的召唤在我们内心深处回响。
    湖南永州东安县东安县第一中学高三:刘鑫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电影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电影推荐文章

励志电影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