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散文网5篇

时间:2017-05-13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第一篇红袖添香散文网:古典韵味暧昧意味的历史典故成语


古典韵味暧昧意味的历史典故成语
红袖添香
借指年轻貌美的女子;添:增加。旧指有美女伴读。
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从此绿鬟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珠圆玉润
像珍珠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温润,形容歌声或文字既委婉曲折,又自然流畅,即所谓“珠圆玉润,四面玲珑”。
出自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软玉温香
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旁若能够汤他一汤,倒与人消灾障。”
潇湘夜雨
作者的羁旅之思,也可以泛化为所有天涯倦客的羁旅之思,令人恻然。
出自元曲·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诗人是马致远。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风韵犹存
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其母虽属徐娘,丰韵犹饶,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蕙质兰心
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出处宋·柳永《离别难》:“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千娇百媚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出处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镜花水月
比喻虚幻的景象。
出处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国色天香
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月满西楼
出处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古道热肠
指待人真诚、热情。
出处清·邹弢《三借庐笔谈·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第二篇红袖添香散文网:《古文观止》读书笔记1500字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1500字
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读书读人,要读经天纬地大文章,也要读气壮山河真丈夫。
我钟爱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大家的拨瑟而抖动。李密的《陈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动情。一个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的顽童,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妪。李密此时被举孝廉,家里的老祖母已经是年逾九旬,犹是风中之烛,摇摇欲坠。树欲静而风不止,恩欲报但亲不在,最为人生憾事。儒风自汉武一朝已经吹拂了几百年,“百善孝为先”的思想早已经在知识分子心中生根,更何况乌鸦尚能反哺。可以想象李密接到晋武帝任命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从他早时任职蜀汉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的表现来看,李密不是一个隐者,但如果此时弃老祖母而去又于情何以堪?于心何以忍?另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举孝廉,让道德上的优者来管理国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话,是孝还是不孝?于理何以问?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断定当时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点可以肯定:李密是一个克己的光辉典范。
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与武昌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无独有偶,王勃的《腾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同成千古绝唱。但细品下来却是两种人生轨迹。王勃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四杰之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传诵至今。且年少得志,14岁就被表为官。总觉得一个人太早的成功要伴随一些苦果。当王勃在腾王阁上高呤“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王勃的两次获罪大致都与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轻有关。后一次获罪还连累到他老父被贬到南荒做县令,27岁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亲的途是溺水身亡。他的陨落和他的升起一样迅速,实在是令人心痛。范仲淹青少年贫苦,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庆历新政改革的主持者。而他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已经被贬出京,庆历新政宣告失败,正是人生失意的时候。然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丝毫不见潦倒之义,反而光华夺目,掷地有声,矍烁古今。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那种心胸,那种情怀令无数英雄浠嘘不已。对王勃所能说的只是可爱,而之于范老先生却是高山仰止。
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和看了那部热播的电视剧(剧名我忘记了,只记得是陈宝国主演)之后,明朝一直被除数我认为是一个被奄割的时代。抛开外患不说,统治者的确是足够腐朽。能称上大帝的一个是洪武一个是永乐,但都残暴致极;碰到一个温柔型的,却是个玩主皇帝;玩主过气了,却来了一个不合作皇帝;就这么拖拉地过了几百年,终于迎来一个想励精图治的主,可是晚了,大清的铁骑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夹得他在万岁山翘了辫子。然而在这么恶劣的社会环境下竟然不断出现一批铁骨铮铮的文人,真是令人菲夷。方孝孺先生算其中一个。最初认识方老先生的时候不是他那写得纵横阖捭的《深虑论》,而是“诛十族”。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面对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虽然灭他十族的的朱棣凶杀成性、冷酷无情,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被老先生视为知遇之君的建文帝未必有这么高的造诣。其实老先生的《深虑论》中也写道: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既然是天道,却偏又逆道而为。
老先生在表现出无限智慧的同时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小坑,极带可爱的迂腐。虽然老先生的迂腐掺杂着一抹血色,但我仍称之为可爱。少了这份迂腐可能方孝孺也不再是方孝孺了,单凭那篇《深虑论》可能很难让人认识他,走近他,景仰他。读书读人,或使人警醒,或使人振奋,或使人高尚,或使人坚强,得失寸心知吧。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1500字
初读《古文观止》我被盗版的鱼鲁帝虎,搞得困惑不已。再加上今人阅读古文本身有些难度,我只走马观花浏览了一番,并无太深印象。后来在岳翁家藏书中见有一套正版,一时心血来潮,便腆颜求借,竟蒙老丈人慷慨相赠。窃喜之余也深为长者之殷殷而自身之噩噩而惭愧。
自此我常读《古文观止》。今天在这里我把读这本书的一些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或者是缘于浅学后生对于古人的过分膜拜心理读《古文观止》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我以为唐宋文章宜在清晨诵读。煦日临窗清风徐来读骆宾王的激昂李太白的飘逸读韩退之的跌宕开阖王安石的深刻独到。大师们的杰作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读毕口舌生津唇齿留香。先秦文章宜在深夜默读。读郑伯的老到冯谖的远见读勾践的忍辱负重苏秦的巧舌如簧。常不觉夜已渐深万籁俱寂。此刻虽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意却也能思接千载神游八极飘然有超凡脱俗之感。文品即人品读文可知人“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千百年来人们对司马迁、司马相如的文采推崇备至对诸葛亮经天纬地的政治才能赞赏有加。读完《古文观止》让我对这些观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千载而后的我辈读来司马长卿的《谏出猎疏》相比太史公的《孔子世家》、《管晏列传》到底多了御用文人哗众取宠的浮华少了据事实录、仗义执言的底气。而相比诸葛亮“功盖三分国”的政治成就更让我敬仰的是他在前后《出师表》中所体现出来的赤胆忠心。后人评论说读《出师表》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忠也读《祭十二郎文》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友也杜甫也有诗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想杜老夫子亦是在拿诸葛亮忠君爱国的精神自勉吧。卧龙已矣但其《出师表》中所体现的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必将弦歌不断。在明文中有一篇文章《深虑论》作者方孝孺也是一位大忠诚。很多人知道方孝孺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而是因为被“诛十族”。
读读《深虑论》能让你了解到这位读书人为国家长治久安而殚精竭虑的思考与探索以及文字背后的那份对国家社稷的热爱。这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位被时人谓之“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的人为什么能从容面对“诛十族”的暴行虽九死而不易其节。“毁家纾国难”封建士大夫几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人格在方孝孺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后世以方孝孺为迂者真该好好读读《深虑论》。言而有文行之方远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和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我最喜欢诵读的骈体文之一。骆文慷慨激昂气干云霄王文则行云流水水银泻地风格虽然迥异然皆文采斐然。其中的优美辞藻和韵律之美常常让我反复吟诵不忍释卷。“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者敢为“万世开太平”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扑面而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子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那种虽身处逆境却始终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喷薄而出。只不过同为“初唐四杰”的骆王二人也同样命运多舛骆一生失意兵败被杀而王勃也因溺水受惊而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滕王阁序》本为聚会上的应酬之作王勃临席赋文而倚马可待且千古流传真正是天纵其才但他二十几岁而历几沉几浮的人生经历和后来的英年早逝又让人陡生天妒英才之叹每次读两人文章感受他们无与伦比的才情之时也难免为他们的惨淡身世感慨系之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李陵的《报苏武书》有www.99zuowen.com说系后人托名伪作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描绘让人几欲落泪不忍卒读。如《报任安书》中的写狱中的屈辱“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写受腐刑后的心灵创伤“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苏武书》中写身处异域的悲凉“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起听之不觉泪下”写遭朝廷曲解的冤屈“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再有如《春夜晏桃李园序》、《祭十二郎文》、《兰亭集序》、《严先生祠堂记》、《五人墓碑记》等等都是辞章优美的不朽文章很多名段名句脍炙人口得以千古传唱。学路漫漫上下求索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读懂更为古奥的先秦文章我先后通读了《东周列国志》、《白话左传》等一些相关书籍回过头来再看《古文观止》中的先秦文章又觉得理解更深一层。“学然后知不足”读《古文观止》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当我费尽周折弄清文中一句话的句读的时候几百年前的三尺蒙童已能倒背如流了可见在古文学习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贤们的不朽文章观止矣而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启程。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1500字
朋友小牛发来一片古文观止观后感,没时间细看,保存先,惊为天人。
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读书读人,要读经天纬地大文章,也要读气壮山河真丈夫。我钟爱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大家的拨瑟而抖动。
李密的《陈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动情。一个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的顽童,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妪。李密此时被举孝廉,家里的老祖母已经是年逾九旬,犹是风中之烛,摇摇欲坠。树欲静而风不止,恩欲报但亲不在,最为人生憾事。儒风自汉武一朝已经吹拂了几百年,“百善孝为先”的思想早已经在知识分子心中生根,更何况乌鸦尚能反哺。可以想象李密接到晋武帝任命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从他早时任职蜀汉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的表现来看,李密不是一个隐者,但如果此时弃老祖母而去又于情何以堪?于心何以忍?另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举孝廉,让道德上的优者来管理国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话,是孝还是不孝?于理何以问?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断定当时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点可以肯定:李密是一个克己的光辉典范。
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与武昌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无独有偶,王勃的《腾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同成千古绝唱。但细品下来却是两种人生轨迹。王勃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四杰之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传诵至今。且年少得志,14岁就被表为官。总觉得一个人太早的成功要伴随一些苦果。当王勃在腾王阁上高呤“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王勃的两次获罪大致都与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轻有关。后一次获罪还连累到他老父被贬到南荒做县令,27岁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亲的途是溺水身亡。他的陨落和他的升起一样迅速,实在是令人心痛。范仲淹青少年贫苦,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庆历新政改革的主持者。而他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已经被贬出京,庆历新政宣告失败,正是人生失意的时候。然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丝毫不见潦倒之义,反而光华夺目,掷地有声,矍烁古今。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那种心胸,那种情怀令无数英雄浠嘘不已。对王勃所能说的只是可爱,而之于范老先生却是高山仰止。
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和看了那部热播的电视剧(剧名我忘记了,只记得是陈宝国主演)之后,明朝一直被除数我认为是一个被奄割的时代。抛开外患不说,统治者的确是足够腐朽。能称上大帝的一个是洪武一个是永乐,但都残暴致极;碰到一个温柔型的,却是个玩主皇帝;玩主过气了,却来了一个不合作皇帝;就这么拖拉地过了几百年,终于迎来一个想励精图治的主,可是晚了,大清的铁骑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夹得他在万岁山翹了辫子。然而在这么恶劣的社会环境下竟然不断出现一批铁骨铮铮的文人,真是令人菲夷。方孝孺先生算其中一个。最初认识方老先生的时候不是他那写得纵横阖捭的《深虑论》,而是“诛十族”。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面对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虽然灭他十族的的朱棣凶杀成性、冷酷无情,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被老先生视为知遇之君的建文帝未必有这么高的造诣。其实老先生的《深虑论》中也写道: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既然是天道,却偏又逆道而为。老先生在表现出无限智慧的同时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小坑,极带可爱的迂腐。虽然老先生的迂腐掺杂着一抹血色,但我仍称之为可爱。少了这份迂腐可能方孝孺也不再是方孝孺了,单凭那篇《深虑论》可能很难让人认识他,走近他,景仰他。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http://www.99zuowen.com/duhougan/
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http://www.99zuowen.com/dushubiji/

第三篇红袖添香散文网:2009年厦门中考满分作文:如水的女子


道沁芳闸,承载了多少忧郁。
  一本轻而薄的《影梅庵忆语》,又寄托了多少思念。
  “女人是水做的”,每当想起这句话,都不禁会心一笑。
  黛玉是忧郁的。在三生石前,她得以甘露滋润,得以脱草胎而得人形,为报灌溉之恩而下世为人。“我把这一生的眼泪给了他,便也偿还得过他了”,这就注定了她为那个“无故寻怒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流尽了一生的眼泪。
  永远忘不了那道沁芳闸,潺潺的流水带走了颦儿多少思念。在水边,她吟出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句;在水边,她发出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疑问;在水边,她发出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在水边,她拄着药锄,埋了一地落花;在水边,她听着宝玉说出那些令人怦然心动、发自肺腑的感慨之声;在水边,她对出了“冷月葬花魂”的诗句。花魂是谁,自是黛玉自比。她仿佛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看到了落花尽头穷途的幻灭。
  忧郁似水,灵性似水。
  还有秦淮河,那条承载了多少风月之事的秦淮河;那条见证了明朝灭亡的秦淮河;那条“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秦淮河;那条令我梦魂牵绕的秦淮河。
  秦淮河,旧时旧院所在,一河之隔便是贡院了,秦淮八艳优栖居于此。一本《影梅庵忆语》道不尽冒襄的思念,那一句“今忽死,不知姬死而余死也”,令人为之动情,董小宛泉下有知,大概可以含笑了吧!众多红颜中,顾眉身居一品夫人,死后又敛以国葬,但龚鼎孳让她郁郁而终;“冲冠一怒为红颜”,让我们记住了陈圆圆;柳如是更有国学大师陈寅恪为她“相思廿载为今酬”;但小宛是惟一一个在爱与被爱中安然辞世的。论才华,论相貌,小宛不是最出色的,但论气质,她最接近水。
  因为是水,才会如此的痴情;因为是水,才会如此执着;因为是水,她的爱才会如此汹涌,像瀑布一样,一泻而下;因为是水,才会如此义无反顾。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过“呵手为伊书”的红袖添香的生活。
  虽然付出了一生,冒郎没有负她,而颦儿,她的忧郁,她临死前的哀怨……她似乎没有小宛幸运,但她最终还是得到了宝玉的爱。都是如水的女子。
  女子
  静立水边
  蹁跹的落花
  在你们身后
  洒落了一地忧伤
  飘起的衣袂
  在水中重生。
  点评:沁芳闸边的黛玉和秦淮河畔的小宛,一个是名门闺秀,一个出身青楼,小作者却在两条原本迥异的人生轨迹上找到了她们的交汇点:多情似水。睹水思人,黛玉“忧郁似水,灵性似水”,小宛“痴情如水,气质如水”。小作者将这两个“如水”的奇女子放到一起相提并论,构思不可谓不巧。更为可喜的是文章散发出来的浓浓的书卷味,许多诗句,不少典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我们不难从细微之处体察到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写出如此精巧的考场作文,可见作者浓厚的文学。

第四篇红袖添香散文网:风景尽在周末作文


最喜欢周末的湖南卫视,最喜欢周末的阳光,最喜欢周末的蛋炒青椒,爱周末的一切。
题记
又是周末了,我在日历上打了一个大五角星,然后打开冰箱取出鸡蛋面包,一心一意地啃起来。
妈妈出差,家里只剩我和老爸,我的老爸如今正睡得如同死猪。我解决早饭,飞奔回房间,把书包里的书统统倒出来,把作业一本一本抽出来,开始奋战。
爸爸起来了,他以为我还在睡,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被我吓了一大跳,我笑翻了,爸爸无语地走开了,然后继续做作业,我觉得自己真像一个做学问的人,可以一下子完成那么多试卷。终于完成了,我长吁了一口气。走到电脑前,没料到电脑正被老爸占据,他在玩……天啊!居然在玩CF。我无比严肃地质问,“老爸,你是否偷了我的号?”老爸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爸——”下一秒,老爸已无奈地被我赶到了电视机前,我在红袖添香看了惊悚小说,觉得不自在,又上土豆网看了《美人心计》,觉得无聊,最后听着苏打绿的《小情歌》看起了《红楼梦》,想不到这也挺惬意啊!
到了中午时间,已看到《黛玉葬花》一节了,老爸叫我去外面吃饭,快餐不好吃,面条太贵,于是到尊宝披萨点了一份牛排,没吃过六分熟,就尝试一下,发现六分熟也挺好吃的。老爸点了一份薯格,真叫难吃,我哈哈大笑。
下午我去了图书馆,借了一本《世界之谜》,结果卡没带,还好一个善良的阿姨帮了我,真是幸运,然后骑到海山公园,找了一个长凳,悠闲地坐下看书,直到有人喊我,才把目光从书上移开,原来是同学,真是难得碰到啊!
晚上老爸加班,我一人吃了点面包,就继续看书,然后躺在摇椅上闭着眼,真是舒服!
惬意的周末,惬意的生活!

第五篇红袖添香散文网:温暖的旅程_优秀抒情散文700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使永团圆!”凄寒月色下,我坐于桌前,细细品味《红楼梦》中的诗词,悠然一股温暖徘徊于心中。于我,只有阅读的时候才是一段真正温暖的旅程。
世人皆看《红楼梦》,怜惜黛玉的不在少数,赞赏宝钗的也不少,可我却独独爱上了她——香菱。
香菱无疑是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打小儿看灯时被人拐走,历经坎坷,却被薛蟠霸占了去,承受不少凌辱。可她并不消沉,在随她家姑娘薛宝钗住入大观园后,每日徜徉在诗中便成了她的乐趣。于她读诗作诗才是一段温暖的旅程,于我,读懂她也是一段温暖的旅程。初进大观园,她便缠着黛玉教她作诗,在那样的时代,与她命数相似的女孩儿不再少数,但多屈服于命运以针织为业。唯有她努力为自己探索方向,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学诗的过程也颇为坎坷,于她却乐在其中吧。黛玉给她出题目,出个“月”字,她第一首失败后却仍未丢下,却在园子中发起了呆,时而含笑,时而蹲着抠土,时而坐在山石上出神,令众人惊讶。一时又有一首又兴冲冲跑去找黛玉,写得却也甚是不错,我也不大懂诗词,却也喜她的“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扶玉栏。”
但她又错了意,自以为扫了兴,却只是丢不开。便走至台阶下闲
步苦苦思索,两耳不闻。最后于睡梦中朦胧之中得了佳句。
我感叹于她的不懈坚持,于一个身份如此的她来说已是难得,却完全是醉心于此。我想我在读她的过程中也绝没有她如此的投入,但有一点我们是一样的。阅读于我,作诗于她都是人生难得可贵的温暖旅程。
对她来说,大半生的苦难早已将她折磨透,但她也知道自己去创造温暖,在大观园中和众多姑娘在一起吟诗作赋的时光是人生中难能可贵的温暖吧,她亲手创造了她温暖的旅程。
而我,也会创造自己的旅程也亦不辜负这温暖的旅程。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文章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文章推荐文章

励志文章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