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操作文4篇
出操作文篇一:体悟式作文评讲的一般方法及操作步骤
体悟式作文评讲法,是指作文评讲过程中,让学生模拟当老师,亲历典型习作的评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和总结归纳。这种评讲法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把学生推到写作的另一前沿阵地——修改,引领学生重新进入原来的写作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握正确的写作标准,提高他们辨别作文优劣、调整作文策略、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等,学生的收获是多方的、鲜活的。它的操作步骤一般是:
一、老师审阅,挑选典型
老师根据本次写作训练的目标或作文的总体情况挑选典型作文,挑出来的作文,可以是典型的好作文,也可以是典型的问题作文。主要看老师想通过这次作文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如审题、立意、选材、语言、写作技巧、写作修改等,每次重点一个目标。如《乐在其中》这篇命题作文,是一篇阶段测试作文,我选了四篇较好的作文,希望对学生的写作有启发。
第一篇作文,写的是姐弟三人捉蝴蝶的事情,通过有声有色的描写,生动而富有情趣。这篇作文素材来源于小作者的生活,选择它,希望学生写“生活作文”,学会从平常的生活中撷取有价值的素材,具体生动地写出来,写出有自己独特感受的文章。
第二篇作文也是一篇“生活作文”,写小作者的一次心路历程,面对忙碌的生活,繁多的作业,由先前的烦躁不安到后来的乐在其中。但它与第一篇角度不同,它紧扣文题写出了心灵的变化过程,乐在其中也就显得丰厚了许多,选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学习这样的构思方法。
第三篇作文呢,也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构思巧妙,“乐在其中”含义丰富——爸爸沉浸在阅读中,“我”沉浸在爸爸的阅读中,沉浸在阅读爸爸中。“在这个多情的春夜里,一定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发生”这句话更增添了文章的美感和深长意蕴。选这篇作文,目的是希望学生审题方面能够更多向化,并且注意精彩自己的语言。
第四篇作文,属于“文化散文”,小作者在“阅读经典”、“品味历史人物”和“吟诵诗作佳篇”中自得其乐,条理清晰,积累丰厚,让人赞叹小作者的见识和才气。选择这样的文章,是希望学生从这点出发,多阅读,多积累,使自己的文章充满文化的气息,使自己的文章更厚实一点。
挑选作文关键要“典型”,能够符合学生的学情,要有明确的写作训练指向,让学生有所得。
二、展示典型,学生评改
展示作文采用匿名形式,或投影,或朗读,便于学生畅所欲言,甚至还可以让小作者自己评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学生评改和自我评改的水平。
学生的评改可以按照下面的提示进行:
假如我是语 文老师,我将给这篇作文打 分,理由是
美中不足的是 ,可作如下修改:
采用这样的角色转换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新鲜感;让学生做老师,富有挑战性。从多次的课堂实践情况看,很多学生表现很积极,评改作文的水平一次次提高,听课注意力也大大提高了,这样一次次的实践,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也很快。就拿我今年任教的初一两个班级来说,经过两个学期的实验,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在今年6月的期末考试中,两班学生作文均分为23.3分(总分30分,原来均分21分左右),在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
展示的作文,每篇可由2—3名学生评改,可以补充,可以辩论,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参与,作引导或点拨。如2009年4月14日作文评讲课的情况是这样的:
那天上课,我评讲作文《就像一座山》,其中有个环节是通过这篇作文告诉学生如何选材,如何组织材料,我选取了周雨心和王子月两位同学的作文。这两篇作文选材相同,都来自于感动中国2008年度获奖人物李桂林、陆建芬在二坪村支教18年这个材料。周雨心的作文我给了34分,王子月的作文我给了40分。
我先没有告诉学生两篇作文是谁的,也没告诉他们我的评分和意见,上课先由我读作文,读完后让学生当老师,给两篇作文评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没想到的是,大多数同学与我的意见相反:给周雨心的作文打了高分,说她语言好,有诗意;而给王子月的作文打了低分,说她的语言没有周雨心的华美。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以为学生和我的意见一样呢。
我稍稍停了一下,对大家说:“同学们,请你们再耐心地听一遍这两篇作文,再想想有没有新的意见?”
我把两文又读了一遍,同学们听得也认真。听完后,我给他们时间再思考:听第二遍后,觉得谁的好一些?大家听完后,思考讨论很热烈。
很多同学的意见发生的变化,他们觉得王子月的文章耐读,耐人寻味。
我乘势说出自己的意见:“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篇同题材的文章?我想告诉大家什么呢?正是因为我们班不少同学都写周雨心这样的文章,我才非常担心的,这样的文章表面一看也许还不错,但细细再读就会觉得很空很泛,概述性的语言太多,评价性的语言多,缺少感人的描写和动人的细节,甚至有点说教味。而王子月的作文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合理的想象,描写比较具体。其实,初学写作者要注意写具体,情节具体了,细节具体了,文章的情和趣也就具体可感了。”
通过这两篇作文的评改,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素材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阅读,后者的范例像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当从自己的阅读中选取素材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少一些概述,少一些直接“拿来”,而应该有自己的创作。否则,要么是“搬运工”,有转述别人作品之嫌;要么是“评论家”,流于空泛,前者是投机取巧,后者是取之不巧。
体悟式评讲作文展示的注意点:
每次评讲,出示习作的形式也要有讲究。
如果一篇一篇地出示,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篇进行多方位的体悟式评讲。这一篇既可以是典型的成功之作,也可以是典型的问题习作。如果是成功之作,学生要能容易学上;如果是问题习作,经过简单的修改便可以升格。
如果是一次出示两篇或三篇,这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比较,这种形式,对比鲜明,效果强烈,但要注意分寸,尤其是反面例子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一分为二,否则很容易挫伤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和写作积极性,尤其是常常以某些同学为反面典型,副作用非常大。
三、老师综述,总结提升
在师生共同合作评改后,老师对这次的作文进行总结。总结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本次作文的亮点;
2、本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3、今后努力的方向。
如《成长的快乐》这篇作文,我最后的总结是这样的:
1、本次作文的亮点:
不少同学选择自己成长中真实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有一个同学的感悟“小时候的快乐很简单,一个玩具,一个棒棒糖,一朵小红花就是快乐”就很真实。也有很多同学写出了自己不同阶段的快乐:幼儿园的快乐是搭积木得到老师的夸奖,放学有一朵小红花;小学的快乐是考试考出好成绩,星期天不去上课外班;初中的快乐是自己独立,拥有自己的朋友。
这次作文写得比较好的有金秋羽、倪天悦、阚新蕊、李雅竹等,他们能够选取成长过程中的几个节点的快乐,体现了成长是一种过程。
2、本次作文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不准,审题不清。
很多同学的文章只有“快乐”,没有“成长”,这是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成长”是一种过程,至少是“线”,可是很多同学无视“成长”,他们的作文写成了“爬山的快乐”、“游泳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等。“成长”还可以理解成一种进步、一种提升,可以写自己的一次进步提升而带来的快乐。可惜这次很少有同学想到,这是审题不深刻造成的。
有的同学虽然注意了“成长”这个词,但文章写的是成长有无快乐,而不是成长的快乐,这是由于对题目的结构理解不清造成的。
②立意不高,有“意思”却没意义。
什么是快乐?快乐不是一笑了之。快乐有高雅和低俗之分,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快乐是不道德的,调侃逗笑类的快乐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低级庸俗的。如一个同学写数学老师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数学老师有一天边在黑板上作图边说:“同学们,请注意,我在这儿放了一个P!”下面的同学哄堂大笑,我们很快乐。还有一次,数学老师骂一个学生:“你是十二生肖之外的第十三种动物——英格兰纯种大白猪。”我们大笑,我们快乐。以上两种快乐都不好,不雅甚至有些低俗。
只有那些真正让我们身心愉悦的、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和深刻启示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如有个同学说,成长有如登山,登山的快乐不仅在于“登上山顶我为峰”的征服之乐,更在于一路的风景和坚持爬上山顶的过程,这种快乐就比较有意义。所以作文不仅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
③布局欠考虑,“心有数”但“言无序”。
有的同学写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抓住几个节点,如听课、下课、打球、爬山、放学、郊游等,选材也比较真实鲜活,但是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节点?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有没有重复之嫌?这些节点之间有怎样的顺序?这篇文章修改修改可以成为很不错的文章,修改时可以借鉴著名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的方法,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最后用这样的话作结:“在成长的每一天,只要我们善于发现,都能寻找到快乐。”
3、今后努力的方向
①审题准,审题清。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拿到一个作文题,第一步就是要认真审题,审视题目中每一个词语的意思,理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如“成长的快乐”这个题目,“成长”什么意思?“快乐”是什么?“的”字表明修饰关系,应该写成长中的快乐,而不是成长中有没有快乐。
②有意思,有意义。
找些有意思的事、有乐趣的事、有收获的事写下来,还要挖掘出这些事情背后的意义,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启发人。
如作家肖复兴的儿子肖铁的作文《第一次挂钥匙》有这样的文字:
今天,我第一次挂钥匙。以前我是不会的,可奶奶去世了,不会给我开门了。
可是,现在永远、永远不会了。我得自己在脖子上挂钥匙了。
昨晚,我怕不会开门锁,偷偷拿钥匙练了一遍,发现门挺好开,心里才踏实了。今天上课时我总想:回到家干什么呢?有人来了怎么办呢?我自己怎么热饭呢?……
中午放学回家,我用手一直捂着钥匙,心咚咚跳,一直跑上楼,到了家门口,我敏捷地打开了门,长长松了一口气。
肖铁刚上四年级时,奶奶突然去世了。家里少了老人,爸妈又上班,肖铁放学回家不会有奶奶开门,他只好像许多双职工的孩子一样,脖子上挂一把钥匙。不过,因为奶奶刚刚去世,那钥匙便和他对奶奶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他写得很好,不仅写出了感情,而且写出挂钥匙之后微妙的心理变化,是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有意思而且有意义。
③心有数,言有序。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曾说:“正如‘结构‘二字的字面含义是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材料多么优良,如果盖得不好,摇摇晃晃,结果是毫无用场。”这段话形象地揭示了结构对于文章的重要意义。当你完成了审题、立意和备料后,从某种意义上说,文体结构最后决定着作文的成败,心有数还要言有序,谋篇布局很重要。
体悟式作文评讲要处理好这样两种关系:
第一,导与教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对典型的习作进行体悟式评价,必须辅以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体验感悟肯定有模糊不清或不到位等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教来指点迷津,可以让学生澄清认识,强化注意点,为他们后面的写作提供关键性指导。要明白教师的力使在哪儿,学生的劲用在什么地方。
第二,点和面的关系。
作文评讲必须兼顾点和面两个方面。这里的点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就习作而言的,一方面是就学生而言的。就前者说,点是个别情况,面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就后者说,点是少数人的问题,面就是全体的问题。有面无点,容易空洞浮泛;有点无面,容易狭隘偏颇,没有代表性。体悟式评讲,学生接触到的,感受到的,往往是一个一个的点,最多是线,缺乏面。这时候需要老师适时地补充归纳,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这次作文的整体情况充分知晓,便于改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处理点面关系,尤其要防止只盯着几个作文尖子,忽视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把作文评讲变成几个人的表彰会、大多数人的挨批会。
作文评改,从参与评改的主体来看,主要有教师单边评改、学生单边评改、师生协同评改等。教师单边评改,劳多功少且弊端甚多;学生单边评改,教师撒手不问收效不会好;师生协同评改,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能动性,利于培养学生感悟能力与写作能力。体悟式作文评讲法属于第三种,作文评改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叶圣陶说:“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文而异,灵活处理,作文批改才能发挥它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出操作文篇二:中考作文考场十大技巧_中考作文指导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写作文的时候,建议占方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卷面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顶多不能超过三行半。视觉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依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亮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些,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提纲就要简练些。
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
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譬如,前年有奥运,去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
出操作文篇三:高中语文作文评改方案
高中语文作文评改方案广东省封开县江口中学:郑六春1、作文的评价基本原则(1)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用三维目标,着眼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提高。(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总目标,分类目标,抓关键、找重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3)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发展。(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自我评价,同伴、教师、家长参与交互活动评价。(5)评价应注重基础的同时,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6)评价应根据不同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2、作文批改操作程序(1)由易到难、先基础后发展、化抽象为具体化、以赞扬为主,在批评中给明确修改方向,以小见大个性点评。(2)批改方式:师生同改,学生自改、分组改、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互换改,分点批改,学生基础,老师发展(搞流水作业)(3)作文评分标准:第一、看是否符合文体要求和字数(800字以上)标题是否符合题意要求(满分5分)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记叙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六要素)说明文:说明性、知识性、实用性应用文:书信、新闻、启事、通知、证明第二、卷面是否整洁(满分5分)错别字:发现错字圈上,写到批语处,改上正字,抽查(重点检查粗心同学),追究漏掉错别字的100字因果说明书。标点符号,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流水作业,本小组轮流找错别字,然后对最后两名或逐层加倍惩罚。原则:每一个扣1分,最多扣5分。五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标点符号:强调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发现明显的,二处扣1分,超过10处以上的仍扣5分。第三、病句有无(满分5分)挑出病句,在下面画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完为止。病句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第四、看文章中心是否突出、鲜明集中(5分)先找两篇好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的例文,一正一反,举一反三,详细说明什么叫中心突出集中。第五、看是否切合题意(5分)给学生明确审题立意的具体实例。抓要素,定内容(写什么、不写什么、褒什么、贬什么)找关系,明主次(为什么,因果关系推导)寻角度、理思路(怎么办、大小转换、抽象与具体互译,辩证全面分析)第六、看文章内容是否充实(论据材料至少3个)(5分)①全面性:正反对比,古今中外②针对性:是否围绕中心③典型性④现实性:立足现实,从现实中取材,运用历史材料,注入新的时代内涵⑤新颖性:选取新鲜可写的人、事、物、景⑥真实性:与虚构相对⑦丰富性:理论和事实交互使用以①②③④为1分,⑤⑥⑦为增加分,直至加满5分为止。第七、看文章的结构是否严谨和完整(5分)起:开头承:段落层次关系是否明晰。段落匀称(5-6)、层次顺序(时空逻辑)转:过渡是否自然合:结尾第八、看语言是否流畅。(5分)简明: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大的表达效果。方法:围绕中心,抓住要点;善于概括;巧用指代,避免重复,删除多余。连贯:兼顾一个中心话题、合理的语序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要求:保持话题或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合理安排句子的顺序,保持清晰地条理句式要协调一致要有必要的过渡、交代、衔接、照应得体: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方法:适合语境,准确措辞;明确目的,有的放矢;看准对象,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灵活应用。准确:用词、搭配、筛选、转换方法:符合情境、事理、心理、程度、对象鲜明:观点明确、色彩(感情色彩、事物形象色彩)分明方法:恰当选用词语、句式、运用修辞生动: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方法:形象具体(绘形绘声绘色),苦心炼字、借助修辞、恰当运用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第九、看感情是否真切(5分)三合乎:实际、事理、自然(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事感人)感情充沛,格调不低沉,思想健康。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或直抒胸臆要与文章的主旨保持高度一致,不是外加上的,既不能游离于文章之外,也不能刻意拔高,更不能无病呻吟。第十、看表达技巧是否完整(5分)表达方式:①记叙:顺序、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倒叙:使结局得到强调,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插叙: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②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工笔细描、粗笔勾勒、白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透奇,含义深邃,真实感人。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侧面描写:通过烘托使某一事物突出;激发人的想象力;节省笔墨,结构紧凑,表达简练;手法富于变化,感染力◆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形象、烘托心情、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情节、暗示情节、暗示主题、深化主题、交待时间、地点等要素。◆肖像描写:刻画或暗示人物的性格、心情、身份、地位、遭遇等等。◆细节描写:略③议论:一般分4个步骤1、提出论点 2、对论点进行阐述 3、举例2-3个 4、总结论点以上四个步骤成为“起、承、转、合”举例:成功需要坚持不懈(起)。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一路的坎坷与坚韧,成功之花又如何绚烂多彩(承)?李时珍游历名山大川。。。。。。;司马迁呕心沥血写出。。。。。。(转)。人生是个很气奇妙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发生的会是什么,但是梦想是个永远不会改变的东西,只要你想着他前行,就会发现离他越来越近。所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请君坚持,不是吗?(合)④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哀景乐情。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这种写法像是“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夹叙夹议:叙述是基础,议论是升华,事理结合,让读者由表及里,认识更深刻。【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1.联想和想象: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再说想象。想象与联想就像一对亲兄弟,它们相似却不相同。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2.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使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形象鲜明),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表达含蓄,给读者以回味。3.寓庄于谐:使行文活泼,幽默风趣,言近旨远,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4.以小见大: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化陌生为熟悉。2.比拟:使被描述的人或物特征鲜明、形象可感;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抒发的感情更为强烈,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这种手法常和人称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运用。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4.夸张: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渲染气氛,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5.对偶:结构对称,凝练概括;对比强烈,褒贬分明;音韵和谐。6.设问: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7.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8.对比:(衬托手法的特点与对比相关、相似,为便于掌握,一起介绍)运用效果:对比—突出事物特征。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衬托——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9.反复:突出某个意思(或主旨),强调某种感情;使上下文衔接更紧凑;分清层次,增强文章节奏感;一唱三叹,强化感情。10.排比:层层推进,增强气势,加强感情,节奏鲜明,意义递进关系明显。以之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更严密、透彻;以之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以之叙事可以把事物叙述得井然有序;以之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11.反语: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12.用典: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13. 引用:一种是引用诗词歌赋、名人名言;一种是引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轶闻趣事等。神话故事:作用是为增加这里的神秘色彩,体现了文章的浪漫主义色彩,为本地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历史故事:作用是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增加文章情趣、提高文章趣味性。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14.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结构技巧】◆题目:是否含义深刻、紧扣内容、全文线索、新颖独特。◆位于开头:引出话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铺垫、交代要素、欲抑先扬、提纲挈领、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础、设置悬念。◆位于中间:过渡(衔接紧密、语义连贯、思路清晰)、承上启下、转移话题,线索连接,伏笔。◆位于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主题)、含蓄委婉、呼应开头(题目)、深化主题。◆详略问题:详写有利于更生动、更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常常放在文章的核心段落、核心部位;略写有利于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常常放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段落上。详写和略写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浓淡相宜、错落有致,既节省了篇幅、突出了中心,又生动、实在、有文气。详写略写搭配得当,文章就显得充实,主要人物也就写得丰满了。使笔法富于变化,重点突出◆伏笔的界定: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收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铺垫:引出下文议论抒情,为下文张本;烘托下文出现的主要人或事,使之更突出,深化主题。◆切入点独特,视角新颖。◆线索:可以是物、人、时、空、话等。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呼应:呼应题目、前后呼应、首尾呼应。呼应的好处是(作用)使全文结构谨严、浑然一体、紧凑、逻辑严密。◆抑扬: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以上1—3为基本要求,4—10为基础等级,每项都为5分,加减分由批改人酌情处理,同时加减分每项得分只能在(0—5)的范围,不得超出。第十一、看文章(思想内容)是否达到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居高临下审察事物,辩证思维剖析问题。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摆现象、揭本质、挖根源、说危害、讲办法,逐层分析说清所以然。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抓住规律、理清关系、对比曲直、驳斥谬论、多方阐发切中要害。总之,站得高、想得远、挖得深、说得透。第十二、看文章是否丰富。①材料丰富(论据充实)针对议论文而言,总原则:立足生活、着眼书本、打破时空。②形象丰富针对记叙文而言,人、事、物、景因对象而变。③意境深远针对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类作品而言。“境”中寄“意”,化“意”为“境”;采用情景相生的手法、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第十三、看文章是否有文采(语言通顺)。①用词贴切从词情、词义、色彩、声音、语气上仔细锤炼。搜集生活中的词语、熟语加以辨析运用。②句式灵活单复句、长短句、主被句、整散句、肯否句、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祈使句。③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4.夸张(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5.对偶(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2)对偶的几种形式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2)排比的几种形式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7.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8.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反问的形式有两种:(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④文句有意蕴或有表现力蕴藉哲理:包括历史的反思;夹杂些许幽默感;具有穿透力的凝厚。第十四、看文章是否有创新。①见解新颖立意:发人之所未发,想人之所未想。分析:顿悟、求异、辩证。②材料新鲜(来源于积累和思考)三类:引用、化用、推陈出新(采撷类比组合)③构思新巧从思维方式上大胆求异;从形式上选择一种模式;从内容上确定一个角度。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推理:比喻说理;类比推断;引申归谬。想像:再造和创造。训练方式:片段描写、补、续、改、扩、仿写。⑤有个性特征从语言、叙述分析风格体现个性色彩。以上11—14条总分为10分,每条2.5分,符合酌情加0.5至2.5分,直至加满2.5分为止,不符合不给分。总注:批改完成,批改者应分十四条有选择有创意地给以点评,并签上评改者的姓名。评语务必做到以正面激励,反面纠正,敢于创新性地提出可操作的建议。
出操作文篇四:小实验作文600字
在“暑假作业”中,有一个科学活动,名字叫“漂浮的针”,我和伯母、奶奶说好,今天来做这个实验。
我们准备了一下材料:一碗水、一根针、一把叉子和一瓶液体清洁剂。我们看着步骤开始操作。我们先往碗里倒了一杯清水,等水面平静了之后,我就用叉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慢慢地移出叉子,针沉下去了,第一次试验没成功,伯母尝试第二次,也没成功,最后一次是奶奶操作的,试验总算成功了,针浮在水面上了。最后我们小心地滴了一滴液体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我在想“针为什么能浮起来呢?滴了一滴清洁剂针又为什么会沉下去呢?”伯母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给我解释了一番:“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这是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各种液体因为表面张力作用。从而使表面形成像拉紧的橡皮膜一样的东西,水也一样,所以放在水面上的东西,只要不压破这层表面就可以像被橡皮膜拖着一样。再仔细看,在针的周围,水面是往下凹的这就说明,针因为重力要往下沉,但张紧的水面却把它托着,因此针就漂在水面上了。”——我总算明白了这个小实验的道理。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明白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识,懂得其中更多的奥秘!
编辑推荐:
更多小学生作文进入写事大全:http://www.99zuowen.com/xiaoxuezuowen/xieshi/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