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孩子,离异家庭不能这么做!
现在的婚姻,谁都说不定,爱情走了,就只能离婚了。离异家庭越来越多,我们对于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也不容忽视。很多离异家庭在教育孩子上,都存在误区,想要做好离异家庭的教育,下面这几点,家长千万不要做!
父母离异,这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固然是巨大的,但离异父母对子女教育方式的选择,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问题!现在,有一部分离异家庭在教育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把孩子当作出气筒
家长A:你怎么和你那个坏老子一样!
家长B:你真没出息,都是被你妈妈宠的。
在离异家庭的教育中,这些话万万不能对着孩子说!
有些离了婚的爸爸妈妈,虽然在离婚时力争对孩子的抚养权,但却只是为了不让对方得逞,通过控制孩子来报复对方。令人心寒!
在这样的家庭中,妈妈或爸爸百般挑剔,动辄指责孩子的某个特点,对孩子过于严厉。
在离异家庭中,有些父母甚至将自己生活的不顺都归罪于另一方和孩子,很少对孩子的痛苦和孤独加以慰藉。
将孩子视为“人质”,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不可能获得积极的成长动力,也不可能正确地看待和应对自己的处境,甚至,孩子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认知会产生严重缺陷。
二、溺爱过分,包办代替
“宝贝,世界上只有妈妈最爱你了!”
离婚之后,很多父母在教育上放松了要求,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过分溺爱。
一些父母在离婚后,觉得有愧于子女,于是就把无限的爱都放在儿女身上,在生活上有求必应,情感上加倍满足,犯错误时舍不得批评……但是溺爱却成了家庭中教育、引导孩子的障碍。
“一张白纸”似的孩子在不知道错还是对的心理状态下,干自己想干的一切,是无法成为一个明辨是非、敢于担当、有责任感的人的。
离异家庭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经常性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三、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妈妈:我累死了,你还缠着不放。
爸爸:去吧,自己去做吧,别烦人了!
这样的声音,时常在单亲家庭中萦绕,这一类父母大多对孩子缺乏责任感,虽然他们也扬言自己爱孩子,然而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爱。
孩子的自控力、意志和责任心是比较弱的,需要加以培养,有很多困难需要家长帮助的,漠不关心与溺爱包办一样,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对孩子放任自流,既没有与孩子共同体验忧乐,也谈不上过问孩子的学习如何,这类家长是自私的!
四、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在离异家庭中,我们时常听到家长这么说:你这么不用功啊,你怎么对得起我啊?
或者是:你可要给妈妈争口气啊,给你那死鬼老爸看看!
离异的家长,更希望通过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一个人也能把孩子带好。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会导致态度简单、粗暴和生硬,也会使孩子产生情感障碍、逆反心理及恐惧心理,而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又会恶性循环,影响孩子正常的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
五、将孩子扔给祖辈
离异后,争取到抚养权的一方要独自承担事业、家庭的重担,自然地就会将教养孩子的任务转移给自己的父母,这是不正确的!
当孩子没有了爹,或没有了娘,老人就会将爱意调浓,造成溺爱,这是隔代教育最常见的弊端。
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
而且祖辈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不一致,孩子容易形成两面人格。
六、将孩子当作生活的惟一重心
这句话不要说:宝宝,你可要争气了,你是妈妈惟一的依靠了!或者是:妈妈以后就全靠你了!
离婚后,有些妈妈陡然失去了丈夫这一重要生活支点,会把孩子变成自己生活的惟一目标,在教育上,这对孩子是不利的。
家长将孩子当作生活的惟一重心,会使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影响孩子的心理。
我们不能阻止离婚的发生,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要比普通家庭更加细心。
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都很敏感,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倾听、交流,做孩子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