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法律条文6篇

时间:2018-11-17 来源:工作总结 点击:

一:[职业法律条文]小镇大法官观后感

【篇一:《小镇大法官》观后感】
小镇大法官是一部贴近基层法官工作的电视剧。剧中的老法官王德忠,思想做法跟不上时代潮流,被法庭的其他80后视为“奇葩”,在工作中各种争执分歧不断,不喜欢他的群众更是私下称他是“缺大德”,职场工作受到重挫。本应在家庭中收获慰藉和温暖,但女儿却自立门户与老爸公开叫板,义弟也来添乱,自导自演绑架戏码,骗媳妇掏钱,可谓“人艰不拆”。但他依旧不屈不挠的面对生活,不卑不亢的进行工作。
剧中通过人民法院的最小派出机构——法庭。折射出当地小镇的人生百态。也通过对法官和当事人冲突的描述。让观众感受到法官工作的不易。对于拉近干群距离,让群众对法律工作有所了解,有着重要意义。
其实法律工作,尤其是基层的法律工作,并不像想像得那样高高在上,更多的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法官们也并不是只端坐在审判席上,他们需要走到群众当中,了解他们的心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我们身为法院的一员,应当从剧中吸取好的经验做法,把观影感受转化为实践方法。感同身受的同时,从剧中获取力量。群众的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当事人脸上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慰藉。看到剧中的法律工作人员,就仿佛看到千千万万个自己。无怨无悔的置身于群众中,牺牲小我,实现大我。真正的为我国的法制建设添砖加瓦。
【篇二:小镇大法官观后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基层司法人员,工作在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的司法诉求,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是国家司法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者、执行者和落实者。近日,观著名喜剧演员林永健参与演出的《小镇大法官》一剧,在轻松愉悦中体味到基层一线司法人员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他用乡土智慧处理小镇居民看似微不足道又棘手难办的案件,用一种接地气、暖人心的方式反映了我们基层法庭法官的工作和生活,王德忠法官是我们千千万万基层法庭法官的缩影,也是民间乡土智慧的缩影,更是基层法治现状的缩影。
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庭长也许并没有受过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教育,但是,凭借着其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结合多年基层一线司法实践经验,往往能够化解一个又一个让“科班”出身为难的司法疑难问题。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从剧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能够充分看出中国司法进程和发展的现状,让从事司法事业的人们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观看《小镇大法官》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浮现这个一个场景,抗日战争时期,时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庭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依靠群众思维开展审判工作,化解了大量的基层疑难纠纷。两者之间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我们的工作只要始终将群众摆在突出位置,不论法律法规如何修订,世事如何变化,我们的心中必须时刻绷紧“人民法院为人民”的弦,要时刻牢记我们所维护的天平是为谁而维护,我们的司法工作一定会获得广大人民的强烈支持!
其实法律工作,尤其是基层的法律工作,并不一味的“高大尚”,更多的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法官们也是普通人,不光只高高端坐高位上,他们也有血有肉,他们更需要与群众面对面。
我们身为法院的一员,应汲取剧中好的思想,把观影感受内化为具体工作实践。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从剧中取得“真经”:那就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剧中的法律工作者,不一如千千万万个自我。让我们真正的沉下去,深入基层,在一线牺牲小我,实现大我,真正的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篇三:小镇大法官观后感作文】
也许是同样身在基层法院,由林永健主演的《小镇大法官》从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播之初就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我想看看这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片子能不能体现出基层法院司法工作者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
昨天看完第六集,有种莫名的感动。年过5旬的"老头"法官王德忠和80后新锐法官姜浩在面对一起离婚官司时起了冲突。起初姜浩认为一切都应按照司法程序进行,既然当事人提出了离婚的意向,就应该立案审理;而王德忠对小镇里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出于和谐家庭的考虑,建议庭外和解。
两位法官各执己见,而当事人双方此刻也闹得不可开交,女方陈玉芬悲愤交加甚至当庭撞破了头,姜浩感觉到了案件的棘手,可他仍坚持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为了让姜浩更深入地了解当事人的生活,王德忠深夜带他来到一个工地,原来陈玉芬在这个工地外面摆了个卖馄饨的小摊儿,施工休息间隙,一大批工人来到小摊吃饭,陈玉芬忙得不可开交,不仅要一碗碗地下馄饨,还要应付来自工人们的各种调侃,最后还要被工头压榨调戏。姜浩看到这里,心里有了很大的触动,渐渐明白了王德忠坚持要调解的目的:法槌一落,两个人的婚姻可以立刻结束,可是让这么一个善良好强的女人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太不容易了。正当姜浩陷入思考的时候,王德忠跟他说起了心里话:"咱们这里,断的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而咱这个地方,就是个说话的地方,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法,而且每个人认为自己心里这个法,是正确的、是有理的。可热闹了,有的是打着说、有的是闹着说、有的是哭着说、有的是怨着说,从白天说到黑天,不停的说,说着说着他就累了,累了他就走了。所以说咱呢,就得听他心里这个法,听他心里这个理儿,这就像喝茶一样,第一口永远都是苦的,但是越喝,越有咂摸头儿,越喝,越甜。"姜浩终于完全信服了王德忠的说法,两个人最终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王德忠的话其实也体现出了我工作中的一种常态,办公室作为法院公开的服务窗口,一些情绪激动的来访者出于各种原因,首先找到的就是办公室。他们会诉说各种对于案件的主观看法,他们不管自己的叙述完整不完整,不管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他们只是说,不停地说。他们情绪激昂,愤怒难耐,牢骚满腹,更有甚者破口大骂,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法律公平正义的对待,他们委屈。刚开始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自己比他们还委屈,你们最起码把事情说清楚再冲我们发脾气嘛,可后来再想想,也就释然了,群众受了委屈去哪里?去找谁?找到了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想办法帮助他们解除存在的问题和烦恼,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倾听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法律固然重要,而人情也必不可少,法与情的完美结合是对民众最基本的责任,我们一定要耐心细心爱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疏导群众的疑惑,保证社会的和谐,捍卫美丽家园!
【篇四:小镇大法官观后感】
《小镇大法官》是一部田园法制轻喜剧,昨日在央视播出。该剧讲述了以荷塘派出法庭庭长王德忠为代表的法官小分队,扎根基层,一心为民解决乡间民事诉讼的故事。法庭一共有五个人,老庭长王德忠、新任职的年轻法官姜浩、老法官何见、书记员彭小青,组成了这个欢乐的集体。从此,观众心目中、电视银屏上不止再是TVB律政剧中的高大上,也可以是荷塘法庭这样驻扎在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亲切。抑或是本身职业的缘故,这部电视剧对我有着别样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为何不可呢?或在一天忙碌的工作结束的上班族,或在赋闲在家的退休老人,亦或忙完白天农活的农民伯伯,轻松幽默的同时还能学到一些法律知识,何乐而不为。
故事的第一集以一场离婚官司作为导入,庭长王德忠以巡回法庭的方式正在审理一起离婚纠纷,剧中一句诙谐幽默的台词"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引得在场群众哈哈大笑,在不乏严肃又轻松的环境中劝和了一对小年轻又让整个庭审过程变得通俗易懂,让我印象深刻。背后巡回法庭的横幅、国徽有着莫名地亲切感,虽然我没有背过国徽,但我仍能感受到王德忠背上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有些人看来,法院的任务就是审判执行工作,搞文化建设、普法宣传等等是"虚的",是不务正业。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客观的,甚至是扭曲的。于内,不论民事或是刑事、行政,法院的功能绝不仅止于定分止争、惩治犯罪,它还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助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担。于外,在企业大搞企业文化的今天,法院重视文化宣传工作,通过相关影视剧、信息化数字化系统、上网文书等“互联网+”手段扩大与普通民众的接触面,既是顺应时代发展,也是多元化、多方面地向世人展示司法机关,置于阳光底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体现。
习近平主席的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不仅应在反腐工作上,在法院的文化宣传上同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法院的工作最终靠的是人去完成,归根结底在于组成部分——每一位法官的素质。素质,应是包括了法官的德行操守、学历、文凭、法律知识、办案的技巧手段。因而,重视法院的文化建设、宣传,对内能提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对外能走近千家万户的视野中,贴近生活,接受人民群众的考验。
剧中的人物有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学习老庭长王德忠,学习他的诙谐幽默,学习他办案时的能屈能伸,学习他普法的润物细无声。学习姜浩,学习他的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学习老法官何见,学习他的上进,学习他为子女尽心尽力的责任感。学习彭小青,学习她的朝气蓬勃、活泼可爱。学习肖丽云,学习她的认真负责,直率坦白。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为司法事业、为全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篇五:电视连续剧《小镇大法官》观后感】
很久没有追剧了,看了几集电视连续剧《小镇大法官》,倍感幸福。接地气的剧情令人耳目一新,两代法官调解与审判理念的冲突,看点十足,让我开始有了强烈的追剧冲动,终于第一次在家里牢牢把控了电视遥控器。
《小镇大法官》将创作视角对准最基层的人民法庭,讲述在荷塘法庭发生的事关百姓生、老、病、死的各类民事案件。通过这一起起看似鸡毛蒜皮案件的调解和审理,塑造了以王德忠、姜浩等为代表的人民法官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形象。
王德忠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小镇法官的缩影,王德忠式的案件处理方式也是基层法治现状的缩影。我国绝大部分法官在基层,他们的学历、经历和背景迥异,特别是王德忠们的经历和背景代表了中国法官队伍的历史和现状。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专家型法官的标准来要求基层法院的法官,也不能以经济发达地区法官的标准来衡量边远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法官。
剧中的姜浩是从名牌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是专家型法官、学者型法官的代表,也是年轻化、知识型法官的代表。
剧中的王德忠只有大专学历,在没有任何法律背景的情况下,从部队转业后半路出家通过一纸任命书成为了法官(任命制的法官,没有参加过司法考试),在偏僻的荷塘法庭担任审判员,他所审理的都是些很普通的民事纠纷案件。他没有什么深厚的法学功底,也无法从专业角度诠释法律条文,但是他能用自己的方式感动当事人。退一步说,以王德忠的学历,他永远走不上领导岗位,因为在现有的体制里,他们实在太平凡。
在现阶段,一些边远地区,法官的专业知识可以不是唯一的标准,在像荷塘法庭这样的地方处理大量琐碎的民事纠纷不需要具备高深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说,就算是非法律专业的公民也能从《小镇大法官》中看得出来,王德忠办理的离婚、赡养、抚养、损害赔偿这一类的案件,并没有多少法律含金量,而是需要耐心、智慧、道德品质,更多的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审判经验和调解经验。在现实生活里,王德忠这一类法官与姜浩这一类法官几乎完全没有可比性:前者是一个徘徊于田间地头的小法官,后者是一个专家型、学者型法官。对于姜浩而言,除了具备王德忠的耐心、智慧、道德品质和审判经验外,还需要更高深的法律素养。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说姜浩们是中国法官的代表,而王德忠们则不符合法官职业化的要求,他们都是法官的代表和榜样。
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如今的法官队伍甚至一大批领导干部,相当一部分都是社会招考和像王德忠一样从军队转业到法院后任命的法官,很多人并没有参加过司法考试,但是他们现在基本上是各级法院的顶梁柱。从这个角度而言,现行的司法考试并不能完全涵括司法实践,司法实践经验并不能通过考试获得,是需要一件又一件没有太多法律含金量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之类的案件“喂”出来的,就像士兵挂在嘴边的“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一样。从审判实务及其规律而言,一名称职的职业法官不应仅局限于法律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需要审判实践经验的积累。在法治大背景下,姜浩们不能取代王德忠们,不妨碍他们在各自的审判领域各领风骚,各自成为一代法官的楷模。
《小镇大法官》通过不同法官办案风格的体现,实现了审判实践经验与法律素养的完美结合:王德忠们拥有丰富的审判经验,能准确把握案件当事人的心态;姜浩们拥有丰富的法学理论知识,二者结合,案件处理自然是游刃有余了。二者的完美结合,殊途同归,体现了秉公执法、一心为民与和谐、平等、公正,契合了当下的时代背景,潜移默化地宣传和普及法律常识,回应了社会公众对法治的呼唤和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而荷塘小镇居民接地气的生活片段,乡村群众的诙谐幽默,间接地体现了基层人民群众的文明、诚信、友善,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二:[职业法律条文]中国古代法律名言

1、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2、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3、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4、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马总《意林·淮南子》
5、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6、五权宪法。——孙中山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8、法者,定分止争也。——管子
9、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0、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1、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三:[职业法律条文]与法同行演讲稿

【篇一:成长路上与法同行——演讲稿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成长路上与法同行。
法律,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的有序。正是由于有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思考: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说你多虑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法律约束不到我们,只要遵守校纪校规就行。我说不,法律离我们很近。小虎——一个11岁的学生,他非常想拥有一本《哈里波特》,当他高高兴兴地问求妈妈的时候,妈妈却用“考上了第一就买,考不上就比买”而冷冷地回答了他。因为他从未考过第一,又太想看这本书了。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敲诈邻居76岁的张奶奶。他曾几次把纸条夹到张奶奶家的门缝里,声称不拿出50元钱,就让她全家死光!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会是怎样的惊恐、焦虑与不安。很快,这个11岁的敲诈者便被警察抓捕归案。
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呢?也许你会气愤地说:“应送他去少年管教所”,也许你会平淡地说:“年龄小,不懂事,一个玩笑而已”也许你会怨恨说“是他妈妈不恰当的爱而激他犯错”,也许你也会理智地说:“是因为他缺乏法律意识而自酿苦果”。是啊,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都难免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面对。及时改正,我们仍是好孩子,但若执迷不悟,一错再错,就会葬送前程甚至生命。所以亲爱的同学们:错与不错只是一念之差。守法与犯罪也只是一步相隔。当别人欺负你时,一个不理智的选择可能让你犯罪。2007年,发生过这样一幕惨剧。学生小万经常被同学欺负,他累仇成恨,寻求报复,在一个下午放学的路上,他用刀活活的刺死了欺负他的对方。两个16岁的生命啊,多么美丽的花季的年龄,一个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另一个却要终生以泪洗面。当听到死者父母那哀凄的声音,当看到生者父母那绝望而呆滞的神情。同学们哪,那就是辛苦抚养我们长大的父母啊!当冲动袭来,告劝自己:冲动是魔鬼。一个意念可能导致你犯罪,一个想法可能会让你一生流泪。让我们心中时刻铭记法,铭记法的威严与壮义。只要我们心中有法,你就会明白: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什么样的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审什么样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在这个经济社会,道德的约束在不断的被人们所淡忘,人们甚至开始讨论一些传统美德是否过时的问题。但是,这更促使我们呼吁用法律来维护我们社会的秩序,我们应当坚信的是,法律维护的是永远正义,时刻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有人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座椅,打碎路灯时;当有人骗取他人财物,甚至偷窃时;当有人走路不靠右侧通行,随意破坏交通时;当有人破坏草坪、花卉,随意污染环境时;当有人私自猜毁他人信件,污蔑他人时;当有人携带易燃易爆品乘车船,哄卖假药,坑害他人时等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吗?这其中有你吗?有你的家人吗?
作为中学生我们更要遵纪守法。从认真听课做起,从保证每一节自习课纪律开始。都能够做到严格自律。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从杜绝抄袭作业开始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如果你认为违反一下学校纪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违法就行。请你快点打消这种念头吧!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酿成将来一次大的失足。古人曾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千万不要因小错而酿成终生大错,成为社会的罪人啊!所以学校要求我们从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做起,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后,更要力促自己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法制的社会是和谐的,法制的蓝天是湛蓝而深远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秉持心中的利剑,共同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描绘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篇二:与法同行放飞梦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来自**镇司法战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作者,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法同行放飞梦想》。
人常说,每个人从出生到离世,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法律。……从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哪样能离开法律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朝着建设民主制国家的方向在努力。多年来,国家也一直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随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使得人民群众逐渐接受了法律意识的培养。
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法律工作者,在工作中,我尽我的力量向身边的人宣传法律,……包括发放传单、宣传手册、书籍、光碟等,使法律知识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
还记得两个月前,村里的赵大妈来村委会寻求帮助,原来他的两个儿子互相推拖不愿意赡养老人,大妈一边向村干部诉说自己的委屈,一边用衣角不停地擦拭腮边的泪水。书记对大妈说;“大妈您不要担心,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是法律的规定,您的儿子必须要赡养您的。”我也找来民法书,将相关的法律条文念给大妈听,握着她颤抖的双手,看着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我的心里酸酸的。
经过村委会干部的多次上门调解,并将法律的规定清清楚楚的告知了赵大妈的两个儿子,毕竟血浓于水,大妈的两个儿子最终达成友好协商,大妈上半年在老大家,下半年在老二家,就这样老人的晚年生活终于有了保障。三个星期后,大妈最后一次来村委会,感谢村干部们对她的帮助。村主任语重心长的对大妈说……大妈一个劲儿地说:“还是共产党好,法律好啊!”望着大妈,那打了无数折皱的脸上,绽开了舒心的笑容。
英国大法官丹宁勋爵曾经说过:……我们所做的,就是以实际行动使公平正义的法制理念深入人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沿着法制的轨道进行,使人们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也还要继续这样走下去。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有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我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法律的精神信仰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直至成为中华大地全体公民的精神支柱,让他们时刻与法律同行。
……让我们迎着“江淮普法行”的和风,在建国60周年旗鼓的震撼下,扬起风帆,与梦想一起飞翔!
【篇三:与法同行演讲稿作文】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成长路上与法同行。
提起法律,同学们都会觉得很神秘、很威严、很崇高!其实,法律与习惯、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有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法律为我们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给予了我们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那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作为小学生我们常常讲要遵纪守法。可见,遵纪是基础,从认真听课做起,从保证每一节课纪律开始,从同学之间的互相监督,到能够做到严格自律,从被动的受约束到主动的养成遵纪的习惯,从杜绝抄袭作业开始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与社会不良风气做斗争,我们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以小见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认为违反一下学校纪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违法就行,那么请你赶快打消这种念头吧!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会酿成将来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体会到法律制裁的威严才悔恨呢?所以我们现在要从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做起,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四月,是我校法制安全教育月。在这一个月中学校德育处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出好一期法制教育专题的黑板报,聆听一次法制教育讲座,设计一张法制宣传的小报,向父母进行一次法律知识宣传,参加一次法制教育知识竞赛。
同学们,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让我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长大后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篇四:成长路上,与法同行演讲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湘潭市和平小学的欧阳龙逸。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永不凋谢的花朵”!
先给大家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那是一个漆黑寒冷的夜晚,我正坐在窗前看书。突然,从楼下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声,紧接着,又传来了咚咚的脚步声,嘭嘭的关门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院子里像炸开了锅!
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我和妈妈立刻关上门,飞快地跑下楼去。只见院子中间的地上正躺着一个人,一边不停地打着滚,一遍用几乎嘶哑的喉咙不断地叫喊着:“星伢子,我的星伢子,我要我的星伢子!”
这不是开建材店的陈阿姨吗?就住在我家对面的二楼。“星伢子”不就是她的儿子李星吗?他儿子去年不是刚去外地上职校吗?究竟出什么事了?
第二天,妈妈告诉了我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陈阿姨和丈夫因忙于做生意没时间管儿子。李星上初中后迷上了电游,沉溺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起初他用自己的零用钱玩,慢慢的就偷偷从妈妈的包里拿,最后甚至把手伸进了同学的书包!拿着这些不光彩的钱,他一有时间就往网吧里钻,还结交了一帮社会小混混,吃喝玩乐、抢劫盗窃、打架斗殴样样都来,他的人生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滑向了深渊……
昨天下午,他在当地网吧和别人因争抢一个座位发生冲突,自认为吃了亏的他一气之下喊来了社会上的那帮哥们,双方在网吧里大打出手,最终在混乱中,对方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疯狂地捅向了他,经医院抢救无效,这个16岁的孩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16岁,他才16岁呀!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数字!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年龄!他人生的乐章才刚刚奏响,怎么就这样戛然而止了呢?
而在我们的身边,这样惨痛的教训还少吗?2005年,湘潭县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6名歹徒手持砍刀和匕首,窜入一村民家将其残忍杀害。让警方震惊的是,抓获的凶手中居然有5名未成年人,最小的才15岁!2012年,两所学校的学生在湘江边聚众斗殴,造成多人重伤!
为什么,这些本该在阳光下尽情绽放的鲜花就这样过早地凋谢了?为什么,这些本该在校园里生龙活虎的生命就这样过早地苍白了?为什么,这些本该在成长中意气奋发的少年就这样过早地夭折了?这,究竟是为什么?
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要把答案大声地告诉在座的每一位,告诉全天下所有的同龄人,这,就是不知法、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的恶果!假如从小就养成了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假如从小就学会了分辨是非,假如从小就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那这一桩桩的触目惊心,一件件的血泪斑斑还会有吗?那一组组冰冷的统计数字还会有吗?那一朵朵鲜艳的花朵还会凋谢吗?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还会消逝吗?
令人可喜的是,学生的法制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深思和重视!今天我们站在这儿,慷慨激昂地说法讲法,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我们和平小学更是把学生的法制教育摆在首位,专门聘请法制副校长为我们现身说法,多次利用电视台和广播站宣传普法知识,召开“遵纪守法”的主题队会,举办法制手抄报竞赛……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每一个和平孩子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制之花开满了整个校园!
同学们,朋友们,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法如明灯,时刻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法,无处不在!法,人人必知,人人必学,人人必懂,人人必守!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自律,遵纪守法,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在祖国这个大花园中,让我们这些娇艳的花朵永不凋谢,永远在春天的阳光里尽情绽放!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五:成长路上与法同行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成长路上,与法同行。
当今社会,人与法律结下不解之缘,正是由于有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法律为我们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给予了我们一个安定的工作学习环境。今天,“学法、用法、守法、护法”已逐步成为大多数公民的自觉行为,作为当代社会中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你们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先后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关注,我们学校一向重视对同学们的法制宣传教育,营造了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少数同学年少气盛,法制观念淡薄,做事缺乏理性思考,有时不计后果;也有的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中讲义气,不能分清是非曲直,甚至酿成校园暴力;有的同学正经受着“网络诱惑”,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校规校纪、损害了学校的形象,而且不利于自身良好品质的形成,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勤奋刻苦、奋勇拼搏,体现自身价值。
其次,要提高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础的环节。我们要从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用校纪校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严格遵守。此外还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等。要清楚地知道我们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自己应明确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学会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增强法制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要从小事做起。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丑恶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不管它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们都应小题大做,绝不让它蔓延。“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不因小事激化同学矛盾,搞好团结,爱护公物,保持校园环境的优美整洁。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另外,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第一、同学们要以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法无处不在,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知法守法,与法同行,我们现在只有从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作起,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篇六:成长路上,与法同行】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人生路上,与法同行》。
同学们,我们常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然而,你们可曾知道,鸟和鱼也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鱼儿离不开水,可水又有深有浅,有寒有暖,有咸有淡,热带鱼就不能自由的生活在北冰洋。鸟儿离不开大气,有碧空如洗的晴朗天气,也有暴风骤雨,风雨交加的日子,鸟儿也不可能在什么天气都能飞翔。鱼和鸟的自由是有条件的,不存在什么“绝对自由”。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知法、懂法、守法。也许个别同学会讲:我还小呢,法律会保护我!是的,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而不是保护我们违法犯罪的!由于一些未成年人没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不知法、不懂法,导致近年来我们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给大家举一个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件,这起案件发生在去年的四月份某天下午,某山区的学生将自己买来未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法制意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学生。
如果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在我们小学生中可能也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发展下去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高科园小学的同学们可千万不要有不良行为啊!
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我们小学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二、在学校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规等。
三、在家听家长的话,不做家长不允许的事。
四、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不争强好胜,尽量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
另外,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要记住两点: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拨打“110”报警。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同学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让我们举起生命的盾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人生路上,与法同行,祝同学们平安、健康、茁壮地成长!
今天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七:知法守法,与法同行】
同学们,从2001年开始,确立12月4日为全国法制宣传日。2012年12月4日,是全国第十二个法制宣传日。我国设立法制宣传日的目的是教育全社会的公民懂法、学法、执法和守法,并成为一种终身的习惯,使我国的各种法律法规能够真正贯彻执行,真正成为一个法制国家。
中国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我国政府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不同年龄特征颁布了上百部法律,例如针对我们青少年制定的就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且法律的条规、条款越来越完善,使法律法规渗透到每个领域、每个公民,做到真正的人人皆知。
学校也有学校的“法”,例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学校里的“法律”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令。有的同学对校纪校规视而不见,忽视学校对中学生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行为言语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不爱护公物、乱扔食品袋、纸屑、随便那同学的学习用品玩、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等……这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我们的校园人文环境,其实这就是违反学校的“法”。
未成年人犯罪,是各种犯罪行为中最令人痛心、最值得社会关注的犯罪行为。前一周,孟校长一直检查,不让同学们带小刀入校。就是因为在章丘有两个同学不懂法,拿着小刀打架,结果把同学伤害了。自己也进了少年劳教所。同学们,我们正处于成长期,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说话做事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不计后果,如果受到不健康社会现象的影响,就可能逐步由违反社会公德、触犯法律、直至犯下不赦之罪。前边讲的例子就十分叫人难过?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小恶成大恶,最终必然自食恶果。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和纪律,都是一条轨道,一条能保证大家健康成长,能到达预定站点的轨道。如果没有这条轨道的有效约束,我们可能都会脱离正轨,后果自然不堪设想。
同学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法守法,与法同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为推进我国十八大号召的依法强国方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八:与法同行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很高兴站在这里进行简短的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法同行。
提起法律,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发展,先后出台了300多部法律,“依法治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多么令人振奋!更有许许多多像詹红荔这样的司法工作者用爱心诠释专业法律的尊严和光辉!
詹红荔是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从事少年刑事审判工作7年以来,先后审结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487件,涉及1120人,这些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她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开启新的人生之路。她真正做到了用爱心去温暖,用真诚去感化,用良知去教育,用行动去挽救,走出了一条用司法程序,全方位、多层次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特色审判之路。
多年来,詹红荔同志怀着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社会和谐的坚定追求,将少年审判工作不断向庭前,庭后和庭外延伸,挽救了众多失足少年,化解了众多社会矛盾;她走进社区、学校、看守所,凝聚社会力量,创新法制教育模式;她廉洁公正执法,无声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挽救一个孩子就挽救了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增添了一份和谐。詹红荔同志被称为“法官妈妈”,体现了她对人民群众的爱心,用心,恒心和公心。她不仅做好审判工作,更重要的是化解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种种不安定因素,詹红荔同志对每个失足少年都不离不弃、悉心关照,不断通过爱与温暖感化教育失足少年,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感恩社会。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感化和拯救工作,是全社会的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要引导社会中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她说:每一天的多一点,每一个法官的多一点,每个案件的多一点,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距离就近一点。詹红荔坚信没有坏到骨子里的孩子,只要耐心,加上正确的引导方法,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变好。为此,工作中的詹红荔总是多走一点,更加全面地了解案件的背景和当事人的司法需求。七年来,在她的帮助下,70多名失足少年出狱后找到了工作,315名失足少年得以继续在校完成学业。詹红荔同志凭着对人民司法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工作,交上了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她比别人多走一点,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司法审判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认认真真办案、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爽爽做事、开开心心工作”,这是詹红荔的真实写照。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中的天平永远不失衡。詹红荔同志用一种执着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折射出当代法官不断探索、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她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真心真情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努力找准情、理、法的结合点,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人民的信任是无言的丰碑,詹红荔的工作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认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全省十佳法官等荣誉称号。我们赞美詹红荔,更要从中思考道德和法律的力量。
在当今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似乎道德的约束不断被人们所淡忘,甚至有些人在讨论传统美德是否过时的问题。这促使我们更加呼吁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的秩序。纽约,这个世界最繁华的都市,却是犯罪率最高的恶源,有统计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场抢劫上演。犯罪,无疑永远在威胁着人们安定的生活。但是,我们应当坚信,法律永远维护正义!诚然,就我国现阶段的法律体制而言,的确存在一些疏漏和不完善。不可否认,有一些人背离职业道德,背离良心,钻法律的空子,为是“金钱”和“利益”。但我仍要说,我们的法律正在不断地健全,完善之中。我们应当坚信法律的正义性,并坚决地捍卫它,这也是在捍卫国家的尊严,捍卫自己的尊严。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常常讲要遵纪守法。遵纪是基础,从认真听课做起,从保证每一节自习课纪律开始,相互监督、严格自律。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养成遵纪的习惯,从杜绝抄袭作业开始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风气做斗争。同学们,我们不能忽视遵纪的作用。如果你认为违反学校的纪律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违法就行,情你快点打消这个念头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会酿成将来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尝到法律的制裁才悔恨呢?所以我们在校园里只有做一名守纪、勤学、上进的大学生,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法律在我们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
同学们、朋友们,从今天起,让我们携手共进,踏上与法同行的成长道路吧!
谢谢!

四:[职业法律条文]法制名言警句

1、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2、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3、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4、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5、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6、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荷)斯宾诺莎
7、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8、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五:[职业法律条文]法律名言警句大全

1、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罗伯斯庇尔
2、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3、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4、法律不负杀人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

六:[职业法律条文]我的梦想

诸葛亮曾说过,“志当存高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心怀远志,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或者说“白日梦”有很多。
小时候,看到护士阿姨戴着粉白色帽子,穿着粉白色大褂,温柔极了,就想长大了也能穿这么漂亮的衣服给小朋友打针;看到医生拿着听诊器好神气,就想长大了当一名医生给小朋友看病。
长大一些后,我开始喜欢看法制节目。最让我佩服的是,经常在案情扑朔迷离、一头雾水时,法医在关键时刻拿出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而且,法医总是异常冷静地解剖人体,做平常人不敢做的事情。法医这个职业,在我心里慢慢高大起来。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当一个出色的法医,依靠自己超人的胆识,专业的素养快速破案,把坏人统统绳之以法,让他们无可逃遁。
再大一些,我对法庭上那个穿着法袍神气的法官开始产生兴趣。当开庭审理时,主审官的锤子一落,就做出了判决,威风极了。我发现,一位优秀的法官并不是不近人情,直接把法律条文搬过来,生硬处决,而是既能让双方满意,又合理地解决问题。
什么是法官,怎么才能当上法官?我问妈妈。妈妈说,法官这个职业很神圣,有时它肩负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和民族的命运。中国第一大法官梅汝

上一篇:的保障6篇
下一篇:朋友的母亲6篇

扩展阅读文章

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工作总结推荐文章

工作总结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