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风筝8篇
(1) [怎么做风筝]做风筝_350字
今天老师布置给我们一项特殊的手工作业,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答案是做风筝。我要和爷爷一起做风筝。一大早起床,跑到爷爷的房间大声道:“爷爷,起床了,帮我做风筝。”爷爷睁起眼睛说:“好好好,我给你做。”我和爷爷找到木棍和材料,就开始做了。中间我们俩还聊了几句,爷爷说:“我的乖孙女,怎么想起做风筝了呢?”我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必须做到。而且老师还答应我们说:“放假来到校园,就会让我们放风筝。”爷爷说:“那好吧,那我和你一起动手。”我听了一蹦三尺高直点头答应。中间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俩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风筝做好了,你们知道我做的是什么样的吗?—蝴蝶样的,很可爱,大大的眼睛,漂亮五彩斑斓的翅膀。我们还试飞来,成功的风起来了。当时,由于我太激动差的摔到了。风筝太成功了,我当时高兴的不知道怎么感谢爷爷,风筝呀!风筝你要帮我赢得比赛,我的希望就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陕西西安高陵县草市小学五年级:王佳悦
(2) [怎么做风筝]怎样放风筝_900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
天空中时而会看到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随风飘舞,时上时下,各争其艳。草坪里,女孩向爸爸吵闹着说:“爸爸给我玩,给我玩玩。”眼前爸爸把手中的风轮交给了她。“嘿嘿”女孩高兴地接过风轮学着的爸爸的样子又拉又松的去做并享受着玩风筝的乐趣。不一会,风筝随着风急促的掉落在地。女孩在一旁哭闹着。
一瞬间,旧日的记忆在脑海中涌出。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温暖的阳光伴随着春风让我有一些睡意,爸爸从储物柜中拿出一个大纸盒把我叫了过去说:“儿子我们今天去放风筝”,我愣了一下,看着爸爸什么也没说。只见爸爸打开大纸盒,分别拿出了一捆线与一个褪色的风筝。我瞪大眼睛,印象中的风筝有漂亮艳丽的图案,长长美丽的尾巴,楚楚动人的模样,我用怀疑的眼光对爸爸说:“这是风筝?能飞吗?”爸爸瞄了我一眼,继续忙碌着。
出发了,我们来到了一块大的空地,这里已有些人在放风筝,我放眼望去,有龙型的、大蜈蚣、鱼、鸟。很多都飘荡在空中。我羡慕地问在一旁做准备的爸爸:“我们这是什么风筝?”“瓦片”。随后,爸爸教我拿着风筝放着线用均匀的速度迎风向前跑去,风筝在我头顶越起。似乎很想让我带它飞向蓝天,我微笑着。“能飞的像它们一样高吗?”爸爸走了过来,拉着我的手,一边带着我跑,一边告诉我当风筝越过头顶时就把线松松,让它飞的更高。当风筝远离我时,就该收收线,让它保持距离。我尝试着。提醒着。距离、高度、控制,距离、高度、控制、我们的风筝飞起来了。好高、好高。有的人还惊奇的看过来。我也笑了。
回到家里,“爸爸,我来收拾风筝行吗?”“没问题”。我细心的把风轮和“瓦片”放在大纸盒里一直注视着它,心里还一直感受着放飞时的快乐,事前对它的质疑、担心、不好意思都随那飞起的一刻带走。只是称赞,“好样的”
想想,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何尝不是这样。同样是学生;同样接受着老师的精心教导,相反却不是同样的结果。我们都向往能像风筝那样去感受飞的那刻,享受着蓝天。
女孩无奈的哭闹,让我深知作为学生的我,一定要以刻苦、顽强、坚持的精神去战胜自我,遵从老师的教导和指引,朝着自己的梦想飞去。
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风筝都能在蓝天上翱翔。
湖南郴州苏仙区六中初一:潘致霖
(3) [怎么做风筝][PK赛]关于我学会了__的作文:我学会了放风筝_750字
春天,瓦蓝瓦蓝的天空像一块大大的蓝宝石,晶莹剔透,朵朵白云淘气的玩耍,太阳把阳光送给了大地,小草、小花、小树们健康生长,春天真是一个好季节呀。人们走出了家门,都来享受春天的温暖。我和爸爸妈妈也制定了一个小计划,就是放风筝。
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妈妈还有小姨决定到体育场去放风筝,到了体育场,我看见有很多人在放风筝,蓝蓝的天空上有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有黄色的小鸟、五彩的花蝴蝶、棕色的老鹰、长长的大龙、三角行风筝…美丽极了。
我们开始放风筝了,首先,小姨拿着风筝高高的举起,随着妈妈的一声“放”,我在前面拿着线轴往前跑。我在操场的一侧跑了好几次,风筝总是刚飞起来就掉下来,我们来回的放了好几次,风筝怎么都飞不起来。正在大家急得直跺脚时,忽然,我看了一个做风筝的老爷爷,急忙对妈妈说:“妈妈您看,那有个做风筝的老爷爷,他肯定知道怎样放风筝”,这时,妈妈和小姨也看见了,我们急忙跑过去请教。“爷爷”,我们的风筝怎么放不起来呀?这时候,老爷爷带着慈祥的笑容,用温和的语言告诉我们:“你们跑的路线太短了,风筝刚飞起来,就没地方跑了,风筝当然会落下来。还有,必须顶着风跑,你们从体育场的那一边跑过来试一试,肯定会飞起来”。听完老爷爷的话,我就拉着妈妈的手,迫不及待的跑到了体育场的一角,妈妈高高的举起了风筝,对准了逆风的方向,我拿起线轴,开始放线,妈妈一放手,我开始一边放线一边跑,风筝就像听懂了爷爷的话似的,慢慢的向空中飞去,越飞越高。我激动地高喊:“飞起来了!飞起来了!!,我学会放风筝了!我学会放风筝了!!”,看着风筝越飞越高,好像在云海中游动,我心里太高兴了,我终于把风筝送上了美丽的蓝天。
我好喜欢放风筝啊!
河北省涿州市西丁小学二年级:郝仕钊
关于我学会了的作文汇总
我学会了自行车
我学会了洗碗筷
我学会了包饺子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我学会了溜冰
我学会了洗碗
我学会了放风筝
我学会了洗袜子
我学会了包饺子
我学会了做糖醋蒜泥
我学会了制作望远镜
我学会了做凉拌黄瓜
我学会了写儿歌
我学会了自主学习
我学会了做清明果
那一次,我学会了理解
我学会了做荷包蛋
我学会了做冰箱贴
我学会了观察
我学会了勇敢
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4) [怎么做风筝]回忆
每个人的成长中,一定有无限的快乐,只要有快乐,你的一生一定很精彩。
记得那是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到周末,我就会看到别的小朋友的家长带着他们在公园里放风筝,那些风筝好看极了,有小燕子的、有蝴蝶的、有企鹅的、有热带鱼的……我羡慕极了。于是,回到家,我让妈妈给我买一个风筝。每想到,妈妈却说:“咱们自己做吧!一个风筝很贵的。”我点点头,心想:不就做个风筝吗?很简单的!!
第二天,妈妈买来了做风筝要用的材料,我就照着说明书自己做了起来。这样,每天放学以后,我都抽出时间来做风筝。本想几天就完成,好快快去放风筝。可是,我刚做到第三天就不知该如何往下做了,我看了一遍遍说明书,但却仍然不会做。我去请教妈妈,妈妈告诉我具体方法,但却没有给我做。我受了妈妈的启发,闯过了这一关。
又过了几天,我又碰到困难了,那一步说明书上没有写怎么做,也许,大家看来很简单所以才没有写那步吧!我又去请教妈妈,妈妈看了看,说:“这么简单,你也用来问我吗?你自己想想吧。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我绞尽脑汁,但也没有想出该怎么做。到了周末,我向班里一名同学借了她的风筝,我观察了很久,突然一下开窍了,我很快跑回家,做完了那一步,果然很简单!
过了很长的时间,我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挫折,我终于把风筝做好了。望着我面前这个自己做的风筝,我开心极了。我便迫不及待的要去放风筝。可妈妈的一句话如同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你会放吗?我可不会帮你放!”我虽然做好了风筝,但却不会放,不等于白做了吗?我该怎么办呢?这时,妈妈说:“你去找找你爸吧。也许,他能教你。”于是,我去找了爸爸。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我终于学会了放风筝。我请求妈妈跟我一起去放风筝,妈妈同意了。那个周末,我就和妈妈去放风筝了。
看到迎着风飘荡的风筝,我笑了。这个小小的风筝里,包含着我多少汗水和艰辛,这是最漂亮的风筝!在我记忆的长河里,还有许许多多关于儿时的回忆,一件件像贝壳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它们都是我难以忘记的事情,每一件都充满了笑声,充满了欢乐,但也充满了艰辛和苦涩,酸甜苦辣,每一种滋味都有。我会永永远远把它们记住,它们是我的骄傲,是最宝贵的回忆。
(5) [怎么做风筝]风筝_900字
“天上的风筝哪去了,一眨眼,不见了,谁把它的线简短了,你知不知道……”忽然听见街边在放燕姿的《风筝》,我想,我就是那只断线的风筝,而天空就是我的回收站。为了自由,我埋葬了一段情。
记得外公很喜欢工艺制作,每年春天他都会为我做一只纸糊的风筝那是他自己到山上捡竹条为我编制的。外公年年为我做,让我惊喜,让我感动,可后来,却麻木得觉得理所当然。
暖春,风筝肆无忌惮的在天上玩耍。有的随着风儿低吟的小曲翩翩起舞;有的躲进云朵阿姨的衣裳里,和经过的飞鸟捉迷藏;有的在学“夸父追日”,和风哥哥赛跑…一条巨大的龙,在天上舞动,马上成为注目的焦点。而放那个风筝的人,是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小男孩。我的手里拿着那只外公为我做的风筝,突然觉得白得刺眼,我想嚷着外公给我买,可我不敢因为我深深得记得,上次外公为我买了只燕子风筝,结果被妈妈骂,骂得好惨。我实在不懂妈妈为什么说外公做的风筝最美,于是我问外公:“外公,你为什么年年送我你做的风筝?”外公用那只粗糙的手疼惜地抚摸我的头发,脸上浮起慈祥却带一丝神秘的笑,风吹乱了他的白发,就像风筝的颜色,感到很安心。他缄默不语,只是拿过我手中的线团,孩子似的奔跑起来,他示意让我放手,那风筝便飞了起来,飞得老高老高,不一会儿就成了第一名,我沉浸在喜悦的风里无意间看到外公满足的笑。
后来,我离开了外公,离开那座伴我六年的山,去了另一个城市。临走前,外公哭得稀里哗啦,像个需要用一辈子好好疼好好保护的孩子。后来,就再也没去外公家了,只是无意间听到父母的谈话。尽管我走了,可外公却年年为我做风筝,他希望我能放飞梦想,飞得更高,更远。直到有一天,他把所有的风筝都拿到山上放,然后一一剪断线,因为他明白,风筝永永远远不会回来,她走了。
我无助得走在街上,不知道街的尽头,是怎样的彼岸。耳边的音乐声已渐渐离我远去,抬头,天灰蒙蒙的,下雨了。簌簌地掉落,浸湿了我的衣裳。一个又一个行人与我接踵而过,我对于他们只是陌生人,而外公,连陌生人也不如么…突然一种咸涩的液体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却早已辨别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因为我看见,
天空中一只纸糊的断线的风筝被雨击打,随风而飘,不能回家。
(6) [怎么做风筝]风筝_700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村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相信高鼎的《村居》也是儿时的我们最爱吟的吧!不错的,我们儿时经常会放风筝,与小伙伴一起比谁风筝飞得高,比谁的风筝漂亮,稍大些,风筝渐渐从我们脑海里隐去,次日,我们自己做了一个风筝。
风筝的结构极其简单,几个支撑的骨架,加上一面极其轻的塑料图案纸,就成了一个简易式的风筝。按照这种做法,我与小伙伴,动手做了一个瓦片风筝。那天,老师给我们下了通知: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风筝。当时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我愁眉紧锁,老师接着说:“你们做的风筝,可是要评比的,其中要评选飞的最高的、最漂亮的……”我还是疑惑不解,要怎么做?老师向我们一一道来:“先找根竹子,纸要清明纸,因为清明纸质地轻盈所以易飞,回家与大人一起把竹子削细,然后,画上自己喜欢的画,或写上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理想……”下课了,我邀了一个朋友,准备一起做,我们分配好工作,便七手八脚地忙开了。呵呵,我们的心血大作完成了,一幅淡雅的荷花附上一首淡淡的小诗,真是妙不可言,栩栩如生。我们拿出浆糊,线,细竹子与画好的画,我俩首先把竹子按照尺度折断,然后用线绑紧,再用浆糊把纸糊好,最后把放风筝的线绑在竹架上。嘿!多美!到了放风筝的时间了,我们拿起做好的风筝准备开始放,可惜,风筝只起楼高便落了。我看见我们的风筝像喝醉酒的人儿,踉踉跄跄的奔向远方。
风筝承载着我们的梦想,我情不自禁地吟起:“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龙山县第五小学六年级:田烨
(7) [怎么做风筝]放飞梦想_1200字
每年的阳春三月,天空中总是布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最壮观的就属龙风筝了,可以扎的很大,好几个人一起放,不过,我却一点都不羡慕,因为我有一只最最漂亮珍贵的风筝。
记得上次出游放风筝已经是4年前的事情了,看见别人把风筝放的那么高,那么远,就很激动,不管阳光多刺眼,都会紧紧盯着它。那一双充满渴望和羡慕的眼睛,妈妈咬咬牙花了20多块钱给我买了一只蝴蝶风筝。小小个子的我甚至都还没风筝高,但是我却想使出全身的力气要把这只风筝放上天,跑了几次都失败了,最后换妈妈跑,一放一收,风筝终于吃到风力缓缓地向云霄飞去,我开心的大拍手掌:“放上去了,放上去了,我的风筝飞上天了”。那种骄傲,那种成就感,应该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妈妈把风筝线交给我,告诉我,虽然已经放上去了,也要注意控制力道,紧了就放线出来,松了就收点回来,兴奋度早就超越了妈妈的叮嘱。
放了好象有很长的时间,我都不愿意把风筝收回来,可是突然我发现我手中的风筝线一下就变的很紧,却忘记了妈妈刚才的话,没有把线放出去,没多久,又发现手中的线变的很松,我一拉就下来很长一段,抬头看我的风筝,好象已经管自己飞走了,我着急的大哭起来,妈妈过来安慰我说:“算了,风筝飞走了,它去找寻自己的梦想了”。可孩提时代的我根本不管,只知道本在我手中的东西突然失去了,哭声更响了。我的哭声引来了很多围观者,有劝的,有安慰的,也有笑话的。这时候,人群中伸进来一只品字形的风筝,有传来一个姐姐的声音:“小弟弟,别哭了,这风筝给你”。马上又可以有一只风筝了,可这风筝很明显就是自己扎的,而且还扎的那么丑,怎么能跟我那只飞走的风筝相提并论,心里虽然这样在想,手还是不自然的去接住了那只风筝,这时候,我看见那个说话的姐姐竟然是坐在轮椅上的,是小时候就残疾还是后来发生了什么意外,但那些都不是我那个年纪会去关心的事情。妈妈感激的对那姐姐说:“小姑娘,太谢谢你了,可是你把风筝给我们了,你自己不是没有了吗?”姐姐说“阿姨,没关系的,我可以再做一只,我的腿不能走路了,以前我也经常自己做风筝放的,我做的风筝能飞的很高呢。”怀里揣着姐姐给的风筝,妈妈问要不要再放会风筝。我一下就把风筝抓的很紧说“不要了,它又会飞走的”。
带着姐姐给的风筝,跟着妈妈慢慢走回家,路上妈妈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只风筝,小时候线就在妈妈的手里,等孩子长大了,风筝线就断了,去找寻自己的梦想了”。我一把抱住妈妈的腿说:“我不要做断线的风筝,我要做一辈子留在妈妈怀里的风筝”。妈妈笑呵呵的说“傻孩子……”
姐姐给的风筝,很多年都没有上过天,虽然它寄予着姐姐的梦想,可是我怕它飞走,所以一直就放在外婆家的箱子里,我在等那一天,等我能够真正放飞自己梦想的时候,就让它寻求它想要的,去它想去的地方。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实验小学305班三年级:陈寒阳
(8) [怎么做风筝]仿旧——没有飞翔的风筝_800字
偶然拾得一只已经失去双翅的蝴蝶风筝,是用薄薄的练习本上的纸做出来的,五颜六色的涂料已经有些淡了,但还是能想起昔日它在空中飞翔的模样。
于是想起了多年以前的小事情。那时家乡碰上大旱,田里的庄稼都死光了。这时又恰巧遇上了歇业时节,爹娘没了工作,也相当于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好长一段时间都只是塞上一个小馍馍,喝些凉水,这样一顿饭就算过了。左邻右舍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大抵都是靠着长辈存下来的小钱紧张的过日子的。有些撑不下去的人最终还饿死了,而家人又没有钱为他下葬,于是只能将尸体埋在黄土里,连火化都不行。
可小孩子依旧欢乐,拿些旧了的练习本上的纸来做一两个小风筝,用稀释了的黄土画上些图案,每每饿的肚子疼痛时,总会拿上风筝,即使没有风也要跑着跑着放上去。大人们默默看在眼里,也不阻止。以前大抵都是会没收的,如今也是知道孩子们也是为了忘却饥饿。
我也不例外,经常向同龄的孩子借个风筝来,欢天喜地的放着(那时家里的练习本都已被卖掉了,实在没有纸来做风筝,遂去讨来几个,放着玩玩)。
一次,村里的小孩都约好了,下午吃完饭就去放风筝,到了时候,人稀稀落落的都到了,可独独李子没到。大家都有些担心,跑到李子家里去找李子,结果才知道原来李子的爹过世了,可李子却失踪了。
李子的娘也不告诉我们李子去哪了,只是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口里还直念着:“这么小的孩子,你打他作甚,即使是饿慌了,我们也不该赶他呀”。
大抵是因为李子的影响,小伙伴们都没了防风筝的欢乐,各自回各自的家里了。
后来李子就一直没回来,大旱过后,大家都渐渐忘了李子这个人,沉浸在下雨的欢乐中。
十年过去了,昔日的小伙伴都长大成人,有的成就了一番事业,有的靠着一份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这时我又想起李子来,想起他那双似乎永远都充满欢乐的大眼睛,想起他仗义的行径。不自觉的就哭了。
其实我大抵也知道当年李子失踪的个中缘由了。只是在叹息一个年轻的生命的同时,也想起了李子已故的父亲,如果他还在世,心情会如何?
初一:夏南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