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的认识10篇

时间:2018-11-14 来源:文秘知识 点击:

篇一:[对信息的认识]对信息技术的理解_500字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如今,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各行各业,几乎没有不用到电脑的,所以现在学生的学习范围中,信息技术也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项目。信息技术为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桥梁,现在只要有网络的存在,有什么疑惑都可以在网上发起求助,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帮助,这可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你不懂得的东西,别人可能精通,而网络,则为人们节约了许多的时间,也能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我认为,学生应该学会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掌握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很好的运用信息技术为人们带来的便利。并且,信息技术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改革,也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
  不过,网络上的信息参差不齐,要维护网络的环境,还需每一个人作出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这是个人信息素养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当信息时代的合法公民,网络应该成为我们终生学习的平台。
 
    福建厦门思明区厦门市莲花中学初一:叶韦兰

篇二:[对信息的认识]认识自我_550字

  认识自我,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关卡,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一个人若能正确的认识了自我,那么在人生路上也便不会迷茫。古希腊人曾把“认识自我”作为最高的智慧的象征,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这样的一句话:要认识你自己
  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就有着错误的作为,所以要认识自我。一个人如果对于自己的认知都存在着错误的认知,那么将会作出错误的抉择。因为认知自己便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意识,它几乎是任何事的出发点,人的所作所为均以自我认知为基础。譬如富人就会认知道自己富有,消费的时候就会大手笔,穷人则会尽量的节省。试想如果一个穷人错误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富人,那么他的行为也可向而知了。
  清晰正确的认识自我,将成为人生的一大助力,所以要认知自我。既然认知自我是行为的出发点,那么清晰的认知将会令出发点更前。如果一个人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那么便能清晰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修补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令事情一帆风顺。
  既然认识自我有着如此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认知自我呢?首先就是他人的评价,他人客观的评价,往往会带来重要的信息,自己的优缺点。并且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身上吸取经验。最重要的就是自省,这是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不论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如果本身都不自省的话,那么那些都将成为废话。客观和主管的结合,才能更充分更正确的认知自己。

篇三:[对信息的认识]信息跟班学习心得体会

我是xx县政府办的一名工作人员,有幸参加了州政府办综合科举办的一个月的政务信息跟班学习。通过这次跟班学习,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政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对政务信息写作的基本技巧及其采集、编辑、报批、刊发的原则和程序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时本次学习还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总之,参加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加深,能力也得到提高,收获很多,受益非浅。在此,我感谢祥云县政府办的领导给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感谢州政府办综合科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树形象,守纪律  我作为祥云县政府办的一员,在跟班学习期间的言行举止,代表着祥云政府办的形象,同时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集中表现。因此,在跟班学习期间,我对跟班学习高度重视,自觉遵守州政府办综合科的各项纪律制度,增强的自我约束力;努力学习,确保对政务信息写作过程的熟练掌握;热情服务,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重学习,提水平  学习可以提升素质、学习可以开启智慧,学习是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的需要,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需要。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通过参加这次培训学习,我在政务信息写作“三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一是政务信息处理能力提高。通过跟班学习,我对政务信息整个流程处理能力得到全面认识、提高和熟练的掌握。二是政务信息的选材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每天认真学习《大理日报》、《云南日报》、大理新闻、云南新闻等等相关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既增加了自己对大理州的深度的认识,也增强了对政务信息选材意识。而且写信息不能只是等传来的信息,要自己主动去找信息,广泛选材,体现选材“全局、及时、新颖、独特”的特点,真正做到好中选好。三是政务信息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政务信息的写作一般采用记叙的顺序,既开门见山,写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取得做法和经验准确地、简练地表述信息的主题,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和语句;不用修辞手法。政务信息的写作体现了“全面、准确、简练、时效”的特征,既信息的内容要求全面,表达准确,语言精练,注重时间性。词丽实体要,训学习,认识加深,能力也得到提高,收获很多。  三、重交流,广交友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朋友多了,自然左右逢源,办事就很方便顺利。这次学习,我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有各县市的,有州上的;有男性的,有女性的;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相处,我得到不同的启迪,拓展了思维,开阔了眼界。因为朋友不仅自己帮助我们,他的信息库同样可以为我们所用,并且能够更快地获得信息。获得信息最常见的方法是:经常看报;与人建立朋友关系;养成读书习惯。其中,很多的信息来源于朋友。这样,自己既可以节省部分学习的时间,又可以用自己的见解与进行交流,加深认识。  总之,这次政务信息跟班学习,使我在写作、协调、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对今后的工作将有很大的裨益。

篇四:[对信息的认识]谈网络信息_1000字

  说起网络,大家都熟悉不过了,现在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网络,人们都说“网络是我们的好帮手。”
  谈起网络的好处,不计其数。自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有了提高,生活状况有了改善。网络信息真是应有尽有!有了问题,我们可以在电脑网络中查找答案,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可以在网络中查资料,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自己的业余时间里,我们可以通过电脑随时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等,愉悦自己的心情,放松紧绷绷的神经,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沛。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传递信息的方法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可以随时接收任何地方传来的文字、声音和图像。如今,坐在家中的电脑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外的朋友便可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邮件。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而以前,人们要给远方的亲友送去问候,大多要依靠驿差的长途跋涉,经过二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能收到。我们还可以在网络上看看新闻,是自己对社会有更多的认识,更深的了解……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的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俗话说: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提到网络的危害,大家会若有所思。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对同学们的毒害很大,有的同学因迷恋网络游戏而不能控制,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因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有的同学受了不良信息的影响,他那幼小纯洁的心灵由于沾染了洗刷不掉的点点污浊,因此铤而走险,走上了无法再回头的犯罪之路,使他的人生蒙上了抹不掉的阴影,使他本来可能幸福的生活却被这样的噩梦所破坏······网络竟有如此大的伤害,它像一只凶狠残忍的手将我们无知的少年推进难以自拔的陷阱。
  我们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每一个人都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来。那些掉进网络黑洞的同学们,当你们坐在电脑前,当你们手握鼠标时,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看电脑时要时刻想着,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的行动中,自己的一切紧紧地攥在自己手中!玩电脑游戏,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暂时的满足感,却不能拥有永恒的幸福,久违的甜蜜,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心事,脑袋里会被欲望贪婪所侵吞,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感受到家庭的美满,领会到学习的乐趣,体味到友情的温暖,甚至会失去比金钱还珍贵的品质精神、自尊心与人格道德。告别网络游戏吧,我们要利用好网络资源,不能被这张大网网住手脚、束缚心灵。
  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同学们,要把握自己,让原本黯淡的人生闪现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六年级:乔悦

篇五:[对信息的认识]我对上网的看法_350字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首先,由于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目前还无法进行统一和有效的管理,使一些不法之徒趁机在因特网上大肆散布那些色情的、暴力的信息。由于中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哪果不加节制和选择地上网,他们可能去模仿,进而造成对社会的危害。
  其次,中学生正处于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代,如果沉迷于上网玩游戏、聊天,直至深夜,必然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浪费时间,荒废学业,错过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得不偿失啊!
  再次,上网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由于长期上网,两只眼睛超负荷运转,对视力有极大的危害。还有,长期上网会使人缺乏户外体育锻炼,缺乏睡眠,势必影响人们的健康。
  另外,长期的网上生活会使中学生缺少与他人的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及人生观。
  所以,我认为中学生上因特网弊大。
 
    公里初二:呵呵呵

篇六:[对信息的认识]对上网的看法_1500字

  现在,网络在大家的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了,那么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成了大家上网的工具。可是,这些工具都有一定的辐射,对眼睛不太好,而且,现在网上的不良网站和不良的游戏也很多。对于怎样合理上网,我采访了几位同学:
  一位同学说:“玩电脑和手机等都会导致眼睛近视的,所以最好不要上网,因为通过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才能上网。但是作业写完的前提下可以上一会儿网,不过控制时间是很重要的。”
  另一位同学又说:“我们可以在网上查阅资料,但是网上的游戏应该选择不玩或者是少玩,玩游戏应该选择有益或者是对身心健康无害的小游戏。”
  最后一位同学语重心长的说到:“我们应该在网上查阅一些有关于学习或有益于学习的资料,不能只顾着玩游戏,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的。”
  大家各持己见,有的认为上网好处多一些,有的则认为上网坏处多一些。对于上网,大家的看法五花八门。
  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适量的上网。但是该学习时还是要好好学习。不要打着查资料的名号去玩一些没有意义的网络游戏。
  上网是可以的,但绝不是一味的玩游戏,更不是无节制的上网。网络可以使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可以充实课余时间,还可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但是不良网站和不良游戏绝不进入。我建议大家可以上一些学习网站,边玩边学,这样上网更多的就是好处了。
  让我们一起文明上网吧!
  我建议大家可以上一些学习网站,边玩边学,这样上网更多的就是好处了。
    五年级:李心怡

篇七:[对信息的认识]感受网络_400字

  网络,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着真实的是非善恶,我对此一向都是很谨慎的。
  平常我上网聊天,好友群里都是认识的同学,朋友和亲戚,对不认识的人对我发出求友信息一向不理。可是在这天,我第一次接受了一个请求,一看不认识,心中时刻保持着警惕,这也许是电视上播的新闻中网络骗局惹的祸,我对这位网友十分谨慎,说话都很小心。
  碰巧她和我年龄相仿,从话语中我感到她的确是一个小孩,可我在和她搭讪中还是没放松警惕,这使我说话的方式变化太大,以至于对方笑我羞涩,我也很不好意思,可是感到一丝亲近,似乎很善解人意。
  我们对于考试,学校,学习都聊了一统,我心想,这个网友也许值得交,便打消了删掉她的念头。在聊天中我们还谈到了小学毕业,她用她现实的感受和我以前的感受交织起来,让我进入回忆之中,想起那年毕业假的生活简单而惬意,当我想到她正在这种感觉之中,就很羡慕。
  第一次,这种感受中有谨慎,有享受,这是美妙的,也许隔着几个省的朋友,大家交流一下就好,不见面也是朋友,在这虚拟的世界中得到一份自己的快乐。
 

篇八:[对信息的认识]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八大热点

  一、把握词句
  阅读课文能结合文本内容发现并把握词义、句义和表达作用,特别是重要词语与关键句子的意义和表达作用。考查理解词语意义的能力,重在考查对语境意义的理解能力。我们阅读文章,必须要在理解词语辞典意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细心体会玩味,准确把握它的语境意义。
  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是阅读理解中的重要内容。句子的意义主要指句子所蕴含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句子的作用则是指句子对表现文章旨意、情感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产生的效果。解读句子必须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整篇文章的主旨才能正确地予以解读。
  二、理清思路
  文体不同,文章思路是有所区别的。记叙文的思路是指内容呈现和情感表达的线索,如事情发展线索、人物活动线索、情感演变线索等;议论文的思路是指文章阐述观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说明文的思路则是说明的顺序。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层次,既要能正确地给文章(包括某一部分)划分层次段落,同时说出划分的依据。
  三、整体理解
  所谓理解,就是运用分析、比较、质疑、概括等方法,依据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解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和表现形式。
  理解是一种多维度的、复杂的东西,表现为不同的程度,伴随着疑问和探索,理解的程度将会不断深入。因此,在整体理解这一点上,不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试题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深浅层次也是大相径庭的。有些只要能浅层次地认知,有些需要概括,有些则需要分析。近年来,整体理解的试题主要有以下四种:筛选信息、领悟内涵、概括归纳、分析内容。
  筛选信息是阅读理解中最浅层次的思维活动,一般只要求从文章中找出相关内容即可。有时需要从整篇文章中进行摘录并作处理。记叙文的信息主要是记叙的要素,如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明文需要筛选的信息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围绕事物特征而引用的材料。议论文的信息筛选,重点是文章的论点、分论点和论据。这些信息是文章中现成的内容。
  领悟内涵,就是领会和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主旨。阅读文章,必须真正领悟它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摘录文中现成的词句,而是用自己的话来阐述。有研究指出,用自己组织的语句来阐述文章内容,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可以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因此,中考试题非常重视领悟内涵的考核,要求考生依据文本,根据自己的解读,从多个角度领悟内涵,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这类试题,一般都集中在对含义深刻隽永的篇章的理解,对文章写作意图、文章标题的理解。
  概括归纳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有人甚至断言,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概括能力上。理解能力强,必然能正确地把握文章的要点,而反之,则必定抓不住要点,不能正确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而且概括归纳不仅能考查出学生在阅读中区别重点和非重点、本质和非本质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出学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的能力。可见概括归纳在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每份试卷中几乎都有概括归纳要点的题目。
  记叙文的概括归纳主要有概括记叙的内容、归纳记叙的中心和人物的思想品质;议论文则是归纳论点、分论点,概括事实论据;说明文则主要是归纳说明的事物特征。
  概括记叙的内容可用要素概括法、共性提取法、关键词句捕捉法等方法;归纳中心思想一般可以从文章结构层次、人物和事件、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文章的议论、抒情等方面入手。
  分析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活动。
  在阅读中,分析文章重在分析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表达主旨的关系、人物言行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关系、文章运用的写作方法和表达作用的关系等。分析性试题重在剖析具体材料背后的原因、作用、关系等。如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为什么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这一试题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最完美的礼物》)的前提下,分析郭教授的“骗局”即沙漠途中隐瞒了水囊里已经没有水的真相所产生的作用和给人生的启迪:给当时的队员们以战胜死亡、走出沙漠的勇气和信心;激励人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战胜各种困难险阻。
  四、体验感悟
  体验,也就是在阅读时,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有意识的情感体验能增强读者的情感活动,让读者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验人物内心情感,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文章、陶冶情操的目的。
  感悟,就是在情感上、思想上有所感触而领悟。在阅读中是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品思想内容,能结合体验,结合自身的思想,真正从内心领会作品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这是阅读所追求的境界。阅读感悟题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必须联系文本,联系实际,联系自身。如2007年上海市中考试题:选择文中(《老海棠树》)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提高感悟能力,关键是感受要深刻,感点要明确,阐述要充分。
  五、鉴赏写作特色
  古人读书强调“由文悟道,因道解文”,即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主旨,然后再去解读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是如何使文章的内容表现得更艺术,主旨更突出的。这就是不仅要懂得文章写什么,还要懂得文章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近年来,对写作特色的鉴赏主要主要集中在对文章表现手法、描写特色和语言修辞的鉴赏等方面。如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就本文(《最完美的礼物》)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写150字左右的点评。
  鉴赏写作特色关键要赏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对突出文章主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六、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是近年来深得重视的阅读能力要求。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鉴赏与评价重在评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可见,评价文章内容应当提升到形成莘莘学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
  评价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良莠俱存,鱼龙混杂,我们必须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评价能力,判断是非正误,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马蹄任意践踏的草地,而应该有自己正确、独到的见解,批判错误的观点,弘扬正确的思想,从而发展先进的优秀的思想文化。
  七、文化积淀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考试必定十分重视文化积淀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积淀的深浅反映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下。文化积淀包容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在中考复习中主要有语言积累、名着积累、名人轶事积累和生活积累等四个方面。
  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它主要包括成语、诗词、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的积累。中外传统的文学名着和文学人物也应该有最起码的了解。而名人轶事凝聚着古今中外社会精英的思想、智慧,反映着他们的成长经力、处世原则和高风亮节。熟悉名人事例是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类试题一般要求围绕某一论点列举名人事例,能正确清楚地叙述名人的有关经历、事情,从而使阅读的过程变成对话、创作、呼应的过程,激活读者的思想和材料的储备。同样,丰富的生活积累不仅能促进语文学习,而且在一定上反映了他的文化积累的深浅。它是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化积淀的考查,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而且,大量的是隐性的阅读理解,没有相应的思想积淀、知识积淀等文化背景知识,阅读是寸步难行的。近年来,在注重隐性的文化积淀考核的同时,更注重了显性的文化积淀的考查。
  请看以下两道中考试题:1.沙尘暴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2.文中为论证“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引用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的例子。试从课外再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
  显然,只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才能毫不困难的解答这些试题。
  八、综合运用
  在语文学习中,综合运用是指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和各学科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和言语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在阅读中,综合运用是把文本学习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的新形式。它突破了传统的阅读学范畴,在阅读与表达、阅读与探究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命题在这方面作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它主要有语言实践和综合性学习两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实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阅读不仅是为了理解,为了掌握作品所包容的思想、认识和各种文化知识,让读者得到文化的熏染和审美的愉悦,阅读还要学习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这种试题一般表现为仿句的练习,即仿照原有的句子造句。它一般包括对句子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句式特征的仿造。
  阅读中的综合学习,主要结合阅读文本提供的材料、思想、观点,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显而易见,这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阅读不仅是为了读懂文章,更主要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显然对平时的教学是一个极好的导向。2000年上海中考试题就作了可贵的实践:
  从文中(指现代文《沙尘暴敲响了警钟》)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
  这是一道典型的综合性学习题,重在考查学生理解基础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现代文阅读的主要能力点。在中考冲刺复习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难点,突破薄弱点,进行有计划的专题性复习,认真地感知语言,相信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篇九:[对信息的认识]“讲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3000字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有许多途径与方法,其中讲读法是大家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尚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讲读法
  引言
  一、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说法一: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读者以视觉感知书面语言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
  说法二: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
  说法三: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说法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以上说法基本上体现了了阅读的概念,说清楚了阅读是怎么一回事。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如今一些阅读教学,脱离课文的语言,做天马行空的发挥或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课上尽情展示教师的文化底蕴,甚至把阅读课上成文学欣赏课,忽视学生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首先,阅读教学过于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多,环节多。有些教师在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总是怕有遗漏,怕教少了考试考到怎么办?教多了,即我们常说的把课文教“肿”了,又使教学过程繁琐,内容冗长,造成学生厌烦、老师疲惫、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其次,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第三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针对以上种种问题,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三、关于讲读法
  (一)抓重点,多精讲。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讲不是为了学生讲。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话就是一口清泉。大家都知道,只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教学中才能避免或减少盲目性。讲解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现在,恰恰在语文教育上因目的不明,或对学生的情况不明,花费许多无效劳动。如教一篇课文,不论长短,不问难易,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由内容到写法,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不肯割爱。这样做,精神可嘉,效果可疑。小学的课文除了几篇古文以外,都是白话文,学生识了字,自己去读,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结合上下文去理解,是可以读懂的。特别是现在使用的教材,多数课文的语言都很通俗,有的就是学生自己的语言,教师何必讲那么多呢?还不如少讲点,腾出点时间来让学生多读读,多练练,效果会好些。教师的讲解,一定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段,讲学生不懂的,讲学生理解不到的,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有学头,有想头。
  (二)找规律,教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个范例。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目的绝不是仅仅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思想和各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这一载体,教给学生课文成功运用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会怎样读写此类文章的方法。大家知道就语文而言,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毕业,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他,何况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在日益更新。教师无论教给学生多少知识,都是有限的。有位大学校长曾在毕业典礼上说道:“我们教育学生就象猎人打猎一样,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猎枪,而不是老让他们带干粮。”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一种工具,并最终运用这个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说“熟练使用猎枪”是猎人生存的基本保证,那么“灵活运用知识”一定是学习成功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给学生方法极其重要。教师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得到的知识将会是无限的。
  (三)多朗读,找体验。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新课标》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像才能理解和感受。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4)找重点,练思维。
  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全面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老师的讲解的起点必须比较高。一般的东西不要讲,只选择难点、优点和缺点加以分析。所谓难点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估计学生不懂的地方;优点主要是指选词炼句方面的精华;缺点不一定有,也可能有。这些知识点包括主题、题材、结构表现手法在内,但更主要的是在语言方面。如在讲《夜》一文着重分析这样一句话:“他的手软软地不敢便接,好象遇见怪秘的魔物;又不好不接,便用手心去承受,松松地捏着,偷窃似的赶忙往衣袋里塞。”根据上文,这个人物是个商人,他帮姐姐去探听外甥女夫妇被杀的情形,他这时接到外甥女夫妇的一张字条。这句话就是写他接字条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软软地”这个词选得好,历为害怕字条落在手里,手自然不会用劲,所以手的状态是软的。两个“软”字重叠,不仅表示程度加重,而且音节和谐动听。能表示“软”这个意思的,还有“发软”“很软”;但“发软”在程度不及“软软地”,“很软”不能表示此时发软的意思,而且音调不和谐,只有“软软地”最准确最形象地表示人物此时的心理状态,“承受”是被动地接受由上落下来的物体,它准确地描写了不是用手拿而用手托着字条的样子。“松松的”修饰”捏着”,怕接触的情态非常逼真。“偷窃似的”“一塞”表示动作快得出奇。这些词充分地揭示出了人物的恐惧的心理状态,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http://www.ruiwen.com《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2、陆向红《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
  3、董纪良《谈讲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4、王书芳《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原因》
  海西职校培训中心六年级:马来者
 

篇十:[对信息的认识]高考文言文如何筛选文中的信息

  重点难点梳理
  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次为C级。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离开对信息的关注,读懂字义、词义和句子意思就毫无意义。“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一组。
  金题透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2008年高考全国卷I)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敦、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
  A.顺昌民以刚为命
  谓即如此,何以示惩
  B.刚喻从盗者使反业
  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
  C.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是欲置我何地耶
  D.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B项“从盗者使反业”是他安抚百姓的一个方面,“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是他直言抗争的语言表现,符合要求。A项中“顺昌民以刚为命”是廖刚安抚百姓的结果;C项中“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与“是欲置我何地耶”都不是直接表明廖刚“安抚百姓”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D项中“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一句是对圣上的劝谏之言,不能说是“敢于抗争”。因而,A、C、D三项均不能选。
  【答案】B
  二、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昙首“受赏识”和“善治家”的一组是( ) (2008年高考全国卷II)
  A.昙首有识局智度
  一毫不受于人
  B.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妇女不得为饰玩
  C.诛徐羡之等,平谢晦
  闺门之内,雍雍如也
  D.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
  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两个短语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短语对应。B项中第一句是高祖的评价,属于“受赏识”,第二句是对家人的要求,属于“善治家”,因而B项为正确答案。A项中第一句是王昙首的优点,不属于“受赏识”,第二句是王昙首的品质,也不属于“善治家”。C项中第一句是王昙首的功绩,第二句是王昙首与家人的关系,均不和题干要求吻合。D项第一句是皇上的评价,基本可以看作“受赏识”,第二句是王昙首自谦之词,不属于“善治家”。所以,A、C、D三项均不合题意。
  【答案】B
  三、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 (2008年高考江苏卷)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所选文段中传主吴汉一生的主要事迹,以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为标准,让考生选出符合要求的一组。①②⑥都是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而③是从侧面表现,而非“直接”,④是吴汉不允许士兵贸然出兵,不是激励士气,⑤说的是吴汉利用时机进逼成都,和激励士气无关。用排除法,选择B项。
  【答案】B
  难点攻略
  一、筛选文中信息的解题策略
  1.注意陈述主体是否一致。在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中,经常存在某些被选文句的陈述主体与题干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文句大多数恰恰是应被排除的选项。因此,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看所选文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题干一致。
  2.注意主体关涉的对象是否一致。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的契合不仅表现在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上,也表现在两处关涉对象的一致性上。
  3.明确信息的意义指向。对主体和对象的确认,是为准确筛选信息打下的两个漂亮的外围歼灭战,要最终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理解表达信息的概念内涵,明确所要筛选的信息的意义指向。
  4.梳理文意句意。对所选文句所在文段大意的准确把握,对所选文句与相邻文句间语意关系的正确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的干扰。
  5.辨明行为、品质与功绩、影响等。有些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有相符相似之处,但题干要求选出的是行为、品质,而文句反映的却是结果,遇到这种情况要认真辨析。
  二、阅读史传类文字,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点:
  1.人物。要明白其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明白其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传记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应特别注意这些方面。
  重点难点题型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矩,安肃人。万历中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二十六年提督东厂。为人平恕,识大体。尝奉诏收书籍,中有侍郎吕坤所著《闺范图说》,帝以赐郑贵妃,妃自为序,锓诸木。时国本未定,或作《闺范图说》跋,名曰《忧危

扩展阅读文章

文秘知识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文秘知识推荐文章

文秘知识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