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建筑6篇
消失的建筑篇一:正在消失的古建筑
文化需要人们传承,更需要人们的保护。据我所知,福州市乌龙江畔胪雷村祠堂共有730年的历史。可想而知,那里,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有多少文化知识还未表达。
陈氏祠堂正面临危机,不就就要被拆迁。那里的人们有多么不情愿,多么不舍,我想我们应该感同深受,因为那是我们的文化啊!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中国还未解放时,日本人进攻,中国人民用生命在捍卫自己的土地,守住了一片蓝天。现在,陈氏祠堂有着同样的危险,难道也一定要撞得头破血流吗?值得吗?如果文化流传下来,让晚辈们看到,学习到,品味道,让文化侵入到脑海中,让文化体现中国的文采,表现出中国的内涵!
杭州古城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可因为现代脚步的加快,一片的古建筑将要不复存在。中国一大片的古建筑就要这样被毁灭,我们要为国家付出微博的力量,从我们开始保护吧。
欧美文化传入中国,那我们就要放弃本属中国的东西吗?这样做,好吗?他们的流传可以让外国友人加深中国的印象,还可以与别的国家展示不同的光彩,再肆意的毁坏,不止有古建筑,文化,还有你们污浊的心灵,祖国的传统被破坏,你们不心痛吗?
留下来吧,古建筑的传统文化展现了我们的优雅,展现了我们的品德,更反应我们的素质,让我们来一起守护,一起呼吁,从我们开始保护古建筑,不要让它失!
消失的建筑篇二:消逝的中国文化
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从文献记载、古物遗留、手艺传承……这些无不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灿烂与夺目。然而,这些耀目的文化正在逐步被遗弃,进而消失。
从珠江南岸向北岸远远望去,有幢新装修的酒吧格外醒目。那霓虹灯的装饰闪闪发光,而在建筑的北面墙体上,整幅墙体布满酒吧的招牌。而又有谁相信,这样一幢充满商业气氛的建筑,就是昔日肃穆的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旧址。那曾经是党和政府联系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今却遭世人的糟蹋,泯灭了那段热血的文化。人们啊,抬起头来,看看我们周围所剩不多的文化建筑吧。他们承载着中国深远的文化,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瑰宝。
每条胡同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但他们都将随着胡同的消失而湮灭。谢辰生是文物老专家中的一位专家,他的一生之中有60多年都在做着保护中国文物这一件事,然而,谢辰生在一次次的斗争中都败下阵来,许许多多的胡同却依然从他面前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繁华而空洞的高楼大厦。康有为的粤东新馆1998年被拆,赵紫宸故居2000年被拆。清代果郡王府2004年被拆,曹雪芹故居2005年被拆,唐绍仪故居2006年被拆。这一个个富含故事且蕴含中国浓厚文化其新的建筑正不断消失,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化的消亡吗?随着它们的消失,那一段段栩栩如生的历史也随之变得无地可证。只有那苍白的文字以及发黄的照片在无力的哭诉着它们的委屈。
对于文化的小王,不仅仅只有建筑的拆迁改变,也有民俗、民间艺术的不断消失。在河南三门峡卢氏县汤河乡的深山里,有一种奇特的民俗—裸浴。因为当地有一处露天温泉,当地男女村民可以白天在路边温泉裸浴而不避人。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游客将一些照片泄露出去,导致人们对裸浴的认同感越来越低。因此,这一民俗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与此同时,剪纸第二年民间艺术也渐渐被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国的古老文化,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们的消逝,将是我们的文化记忆被时间淘尽。我们将成为精神的流浪儿。因此,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美好。
腾飞的神龙啊,你身上那厚实而古老的鳞衣,我们将好好保存,仔细打磨,让它在世界的舞台绚烂夺目,让华夏儿女都为其骄傲!
消失的建筑篇三: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一: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
青葱的树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泥土上,新鲜的空气,粘着一丝丝花香,萦绕在鼻尖,沁人心脾。充满古韵的建筑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芬芳而又素雅。街道里,做糖画的老人与孩子们一起嬉笑。会堂里,化了妆尖着嗓子的人,唱着京剧,一脸陶醉的观众注视着舞台。然而,这一切都将像陈旧的照片消失殆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老的建筑纷纷被拆除,由于破旧,它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浩劫。一座座历史,不断的沉没、消失。打开窗户,吹来的风中散发出历史的余味和感伤的气息。现今的人们,为追求繁华,渐渐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变得越来越注重金钱,这也是文化消亡的原因之一。在过去,人们喝的是纯净的水,吃的是土生土长的粮食,走的是泥地,充满了乡村的气息。而现在,一切都化为乌有,蔬肉瓜果都被转基因的产物代替,喝的水都存在污染,走的路都变成了柏油路。尽管繁华,却少了朴实的乡村气息。唉!有多少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多少绝迹的灿烂需要我们去追寻,有多少种文化迫切需要我们关爱,挽留。
回忆起儿时的伙伴和欢笑,心灵深处的一丝丝忧伤和怀念一下子涌上心头,思念的泪水夺眶而出。那个记忆中脸上沟壑纵横的老人,仿佛又在眼前,做着糖画,露出温暖的笑容,而我心里祈祷抽到龙的那种心情好似又回到身上,随即,却又像幻影般慢慢消失,无论我如何努力的想去抓住,都抓不住。时代进步了,卖糖画的少了,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做那些不好挣钱而又辛苦的工作,有的也大多被现实的残酷埋没了,只有极少的人能够坚持下去,取得成功。我想,要阻止文化的消亡,应该大力扶助民间文化遗产继承人,让学者开设讲座,进行国学的宣传,如百家讲坛所引发的国学热,抢救濒危语种,制定有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等等…我希望有一天,那些消失的传统文化,能够再次重生!
抬头仰望,明净的天空被乌云遮蔽了,我想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黯淡了;天边浮现的红霞,妖艳而又美丽,我想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淌血;璀璨的星星从天边坠落了,我想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消逝了……
【篇二: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令人惊叹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是当之无愧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中,自然少不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我国的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以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历代先人们经过不断努力创造出的宝贵财富,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就。
中国传统文化有多种,首推的便是唐诗、宋词、元曲;它们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内容。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这一个个大作家一生命运坎坷,但是他们创作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并且流传至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充满信心的和展望世界的梦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这些诗词读得多了,越觉博大精深。古代才子的才情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比拟的。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你深入理解感悟,你的心灵便会跟随作者一样,飘入那些字里感受当时的情感。
而现在,人们在越来越不重视传统文化。大街上到处可见错别字,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更是常事。中国的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怎么会变成这样,变得这么地不堪,而身为中国人的我们竟然还是没有觉悟。他们只顾自己,从来不想这样做的后果。
还有中国的文字独一无二,并且本该字体工整的我们,却写字歪歪扭扭,不忍直视。中国的形象都被这些字体损害了,曾经的楷书、草书、行书都到哪里去了?另外,我们经常有新闻报道有景点刻字,外国人对此事也是看法多样,难道中国一个泱泱大国就要这样给毁了吗?不行,绝对不行,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消除那些不良影响。
前段中央电视台举办了《汉字听写大赛·中华好诗词》等节目,来鼓励更多的人去更好的书写汉字,更多的积累诗词。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我们身上,我们要去用行动来影响全世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展示于人间,用文化的魅力使他们折服,这将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
【篇三: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作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了千年的中华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不可估量的价值。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是最悠久的文化之一,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文化,从传说的皇帝到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从千年前的甲骨文到今天多彩的汉字,从一间间茅屋到不朽的万里长城,无不是先人知识的精华,无不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千年来,中华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辉,闪耀在世界文化之林,然而在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华文化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冷落。
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觉间放弃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忘却了传统文化的美。中国戏曲活化石“秦腔”“昆曲”现在很少再有人去听了,取而代之的是各色的娱乐场所,灯火彻夜不绝。茶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现在却闻名于日本,而中国人却在一味追求西方的咖啡,以彰显时尚。再拿传统节日来说,现在,七夕节火不过情人节,端午节被韩国申请版权,就连规模最大的春节知名度也不如圣诞节。甚至,我们最基本的文化汉字,能正确书写的人少之又少,懂得书法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一些国人写的汉字连自己也看不懂。这一切,无不在暗示着中华传统文化正在消逝,重振传统已刻不容缓。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精华,升华其内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继承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从思想上接受它,在行动上践行它,在心中牢记它。
中华文化已传承千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让我们以此为豪,用实际行动弘扬光大。
【篇四: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我们突然间发现很多中华传统的民俗文化,已被文化大革命的群众运动破坏殆尽,很多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让我们倍感惋惜,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大陆民众的生存环境逐渐改善、生活逐渐富裕,意识形态逐渐宽松,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不但痛感文化大革命运动危害的多面性,而且对目前大陆同胞中大多数人逐渐淡化的民族传统保护意识感到悲哀,同时,也呼吁大陆的各级干部要改变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观念和态度,不要把民间的民俗活动,习惯性的按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加以限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已经到了拯救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时候了。
一、文革期间的大量拆庙使大陆的佛教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再随着经济发展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大陆的寺庙数量更是有减无增,使得汉民族基本上已经成了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共产党执政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陆很多寺庙遭到毁灭性地拆除和破坏,大量从事佛教的和尚尼姑被强制还俗,让影响了世界几千年的中华佛教文化基本上已经残缺不全,或者可以说目前中国大陆的佛教文化已经面目全非,完全无法找到原汁原味的佛事佛法了,而且想要全面恢复的难度很大,需要再次派遣唐僧去取经。因此,建议有识之士应重视这个问题,尽快安排佛教专业人员到台湾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地考察,逐渐修复受到文化大革命致命破坏的中华佛学文化,并实现断点续传。
二、“年节民俗文化”已经基本消失,春节期间的民俗内容难以完整呈现。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恢复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家也逐渐顺应民众呼声,除了春节、元旦节日外,又增加了清明、端午等民俗气味更浓的公众假日,但问题是“破四旧”已经让大陆的年俗文化支离破碎,内容更是残缺不全,目前,大陆的年轻一代基本上已经不了解中华年俗文化的内容及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已经面临严峻的失传可能。因此,建议有关权威部门重新整理和定位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它从封建迷信的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加强中华民俗文化的教育,并把它列入小学生基础教育的内容,让大家了解或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祭祀文化内容和程式已经残缺不全。近年来,祭祀活动作为带动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具有历史名人或历史名城的地方,都在推出名目繁多的祭祀活动。但是,民间的祭祀活动仍然不敢大大方方和明目张胆的进行,尤其是中共党员更是受到了纪律的限制,把民间的祭祀活动政治化的结果就是让传承几千年来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逐渐萎缩而不能发扬光大。现在,随着那些熟知民间习俗或风俗习惯老人的逐渐减少,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更是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已出现了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问题。就连清明节、端午节、春节这样重要节日都无法完整演示民间或家庭祭祀的全部流程。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可能会在近百年内消失。
四、要正确评估中华占卜、相术、风水、周易传统文化的科学依据,要知道,存在了几千年的东西总归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因此,要科学地看待过去一直视为封建迷信的东西,去其糟粕,存其精华。
总之,我们有责任把中华传统中好的民俗文化继承和传承下去,不能让祖宗传给我们的东西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消失。
【篇五:正在消失的汉字文化】
中华!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岁月的沉淀,衍生出了无数优雅又古典的瑰宝。尽管后人总是在谱写前人的历史,推翻前人的文明,可有很多东西是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的,我们所拥有的智慧结晶,我们炎黄子孙所拥有的志气与精神,永驻心中。
相传仓颉发明了文字,我们用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渐渐地完善它,造就了一个个古朴大气的方块字,这是中华的骄傲,也是世界的人类的骄傲!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汉字听写大会,人们惊奇的意识到,我们引以为傲的汉字,竟渐渐地滑出了我们的生活,被电脑中各式字体所取代,渐渐地人们提笔忘字,无形中丢弃了重要的却被我们肤浅敷衍的文化。
隶书,篆书,楷书,行书,草书,各有风韵却同样大气优美。可是反观现在的灯红酒绿喧嚷浮华的世界,又有多少人静静地泡一壶茶,品味浸润在墨香里品味其中的神韵与深埋其中的沉静淡然…
我们活的太恣意,太狂妄,竟忘了我们的根。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手机电脑,自己反而忽略了“写”字的重要,科技的发展伴随的却是人民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流失!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点,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可是我们也不能靠牺牲经济发展来保证传统的稳定,国家正是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来相互制约,我们必须要有保护我们的汉字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意识。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历史,有历史的国家人民才有文化底蕴,才会有一种强烈的爱国精神,促使国家更为发达团结,我们的汉字就是我们的历史的一部分,可是如果连历史的一部分我们都眼睁睁的看着它衰落,又有何资格与条件去谈保护我们的所有传统文化呢。
就比如韩国申遗端午节,作为一个中国人,这简直是一种洗刷不掉的耻辱!
中国何时竟到如此地步!
汉字,这个中国的代表与瑰宝,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却又及其坚定地态度退出历史,也许多年以后它只是电脑硬盘里储存的几个符号。可是我们不能让五千年的历史在我们的手中落魄,只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小小的努力,每个炎黄子孙在心中坚定着弘扬汉字文化的信念,汉字文化必然依旧高傲而昂扬地屹立于世!
【篇六: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
今年的圣诞比以往热闹多了,节日的气氛比往年浓了不少,商场里到处都张贴了不少圣元夜,华灯初上。“正月十五闹花灯,上灯圆子落灯面。”这是奶奶常说的一句话。伴随着一阵阵炒糖圆的声音音。一顿丰盛的晚餐,一叠香气扑鼻的炒糖圆,象征着圆圆满满,更昭示着幸福、团圆的生活。
对于我们孩子而言,最开心的莫过于在吃完饭后到集市上看花灯,猜灯谜了。早早的来到集市上,却发现大街上冷清了许多,空荡荡的街道上,除了一些节日的横幅外,以往那些闹元宵的情境都不复存在。“以往的花灯,摊贩都到那里去呢?”我不禁疑惑了。往年来到这里,热闹的集市上挤满了人,络绎不绝的吆喝声,人们看着花灯上的灯谜有时愁眉苦脸,有时又因为猜中了谜底而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些都历历在目,可今年怎么会这么冷清。
一个人走在小路上,那凄冷的灯光洒落在地上,微风乍起,灯影婆娑。蓦地,发现了什么快步走向前方,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摆着摊的老爷爷,看样子是要收摊,我忍不住问道:“爷爷,今年的街市是怎么呢,外什么没人来?”他看到我,怔了怔,停下了收摊。“别提了,”他摆了摆手“今年说什么街道整改,社区勒令停止这几年的元宵夜活动。”话音刚落,便迎来了一声长长的叹息声。他接着说道“再加上元宵节看花灯的活动越来越受冷漠,现在哪儿还有什么人愿意搞这个元宵花会啊,今年买的花灯却是浪费喽!”他还想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罢了。”他说道,示意我离开。他独自一人推着小车,在灯火阑珊处走着,那背影有几分落寞,与那凄冷的灯光一起消失在远方。我驻足凝望,却也学着那卖灯人长叹了一声……
圣诞,人约黄昏。圣诞的标语,什么“圣诞狂欢”“庆圣诞,打折扣”,就连活动也搞了不少,圣诞树、彩灯更是挂满了商场里的每一个地方。不时还有人上前与前来宣传的圣诞老人合影。
走在商场中,我却感觉不到一丝快乐,耳畔不时传来圣诞乐的声音,却令人感到厌烦。“年年都是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望着千篇一律的商品我感慨道,商店里的东西仿佛都改头换面,被贴上了“圣诞”的标签。随意点了一杯“圣诞可乐”,走出了商场,发现早已是黄昏,天边的落日早已将云际染成了深深的暗红色,在这片黄昏下我信步走着,喝了一口可乐,我却从中尝出了一点苦味……
看吧,元宵的花灯已经提上,却为何没有点上耀眼的红光;平安夜的钟声敲响,却叩起了人们的心扉。古典的文化趋于没落,外来的文化却备受关注。我们既不应该过分去崇洋媚外、厚此薄彼,也不能去全盘否定其他的文化,我们需要做的应是对自己民族本身的文化多一点关注,莫要做一个“数典忘祖”的人!
【篇七:正在消失的中华文明】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理由之一。我们为写着方块字、说着中国话而深感自豪;我们为看着中国画、听着中文话而深感高兴;我们为嗅着白米饭香、睡在檀木床上而深感满足……在大家都享受中华文明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有多少人知道,中华文明正在慢慢消逝。
中华文明不是现在才开始消逝的。早在清末,它的影子就在慢慢缩短;随着二战的开始,一直以来自以为是的清政府就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与失败,从甲午海战到南京条约再到国民党时期发生的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中华文明遭到了重创,留下了“中国总是比不上外国”的阴影,一直延续至今。
看看吧!这个阴影影响了多少人呐!一谈到学习,亲朋好友就会对你说:“好好儿学,将来到国外去。”一谈到医疗,亲朋好友就会对你说:“这是国外的药,这个好。”一谈到饮食,亲朋好友就会对你说:“这是外国进口奶粉,比中国的放心。”更别提广告了,差不多是半句不离一个“洋”字。如:X国权威机构,X国著名专家等,先不说它的真实性,不说广告是谁打的,我就想说一句:外国人吐出的都是象牙,中国人吐出来的就是骨头吗?
连自己国家的东西都信不过,中华文明怎不消逝!现在,与国际社会接轨,是我们不可避免也必须做的事,中华文明是唯一可以证明我们还有民族精神的东西,所以可以说,中华文明消失了,我们也不是中国人了,就被西方同化了,一个连自己民族的文化都不知道的“外国人”。
再看看吧!中华文明的消逝带走了些什么,从鲁迅的《社戏》中我们可以看出村民的朴素、热心、善良,没有人会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比现在,多少人为了钱不惜与父母反目成仇,与兄弟刀枪相见,中华民族的家庭和睦、孝心哪去了?公交车上不让座,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哪去了?中国国民素质越来越差,那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哪去了?这都是中华文明消逝的证据。
不能让中华文明这样消失下去!值得庆幸,不少专家和政府人员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给了我们大家警醒。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挽救中华文明。李白、杜甫会写诗,我们不说会写至少也要知道背到吧!中国古人尊老爱幼的好习惯,我们应该传承!中国历来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我们至少也要有一点吧!如果我们连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都做不好,那中国还存在吗?
中华文明正在消逝!谁来挽救它!
问天问地问自己,答案只有一个,中国人自己。
但愿中华文明深入每一个国民的心,让中华文明永远长存。
【篇八: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
有多少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多少事多少人在岁月长河中慢慢流逝,有多少不能忘的忘记从此陌路。
有多少绝迹的灿烂需要我们去追寻,有多少种文化迫切需要我们关爱,挽留。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追溯这些历史沉淀积累下的传统文化有些鲜为人知的灭绝。
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太少,文化需要我们传承,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先辈们创造的文明就这样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的成立无疑是对中国文化源自传统的珍惜,但是我华夏地大物博,传统文化少说也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种,真正能留给后人的有多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科技逐渐替代了传统工艺,这些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正处于频临灭绝的边缘,作为华夏的传人我们该积极响应号召,努力继承祖先文化。
剪花样艺人在旧社会被称为“卖花婆”的剪纸艺人,从事剪纸艺术在漫长的岁月中,为剪纸艺术倾注了无数心血,为了满足玉环人民的需求,剪出了成千上万的刺绣花样,散遍每个角落,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这就是献给人民的宝贵财富,郭沫若先生赞美民间剪纸“美在人间永不朽”,用这句话来赞美剪花样艺人,我想并不为过吧!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西汉。当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武帝思念不已,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
剪纸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在明、清以后广为流传,遍及大江南北。特别是在农村,人们以剪纸来表达吉祥如意的心愿。在春节、结婚时,便把各种寓意祥瑞的剪纸贴在窗格上,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有的地方,剪纸还曾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是人们用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古老的剪纸以剪刀绞出为主要手法,趣味浑朴天然,后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为精巧。作品取材于生活周围的风土人情,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剪纸艺术,相传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艺术家们继承和吸收了木板水印窗花,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和刀刻刺绣化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创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品种,经过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深深地扎根在劳动人民之中。它的作者多是不知名的农民,他们自画、自刻、自染,农忙务农,农闲刻窗花,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朴实情感,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倾注在自己的艺术品上,反映了作者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使剪纸艺术获得了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在漫长的年月里,经过无数不知名的农民作者的千锤百炼,创造了大量日臻完美的优秀作品,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民间艺术家。剪纸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以“阴刻”为主和“色彩点染”上。它的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色彩对比强烈,作品贴在纸窗上,透过户外的阳光照射,艳丽夺目,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
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消失的建筑篇四:正在消逝的历史文化
站于古老的文化面前,望着他渐渐消逝的身躯,他的泪水化作警醒人们的幕幕现象,无声地告诉我们这些无知的人类,说:“终有一天,你们会后悔。”
很古,先祖打江山,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被我们后代发现后,有的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的却被抛弃。
我在梦中被惊醒,回想梦时情景,那些古老的建筑被废墟围困,已成孤楼;坍塌的坍塌,抛弃的抛弃。我的汗水打湿衣襟。
我是亲眼看见过那些文化遗产的,土家族的吊脚楼,土家族的摆手舞,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都在消逝,埋没于沙土里或将抛之脑后。当一座房屋,幢幢高楼大厦建起时,人们离去了祖先留下来的古屋,搬进了那些现代化的房屋。
记忆中,农村的人几乎全是住的木屋,很大的一间房,充满自然味道的木屋。当去年我回趟老家时,故乡已都是水泥路,踩着硬硬的,小河也失去了当年的颜色,只留些污水与垃圾。我想着,木屋还会在!我翻了一座山后,到达了爷爷奶奶那一辈住的老房屋,山顶上只剩我的舅婆和舅公两人。
“那些人都住去城镇了,有的人还去了城市打工,山坡上那些屋子留着也没用了,会有人来拆,明年,我们老两口也要下山咯!要去城镇里住,毕竟山上太孤单,交通不便,你们也不常回来。”舅公说,他笑着,皱纹堆在干枯如涂了黄蜡般的脸上,深邃的眼眸透着农民的淳朴。
又是一些古老的房屋在被拆迁,祖先遗留下来的遗产慢慢地消散了,传承的人儿都走了,为了跟上这时代的脚步,他们不得不将文化遗产给遗弃。
凄凉的灰色在那些废墟里重现,而人们却只投去了无奈的目光。
我们到底该怎样传承传统的文化?
那些文化遗产的日渐消逝,呼吁我们保护他,我们应该将文化遗产发扬,不去破坏它,诗文化得以延续,让我们今后的后代也了解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一代又一代地保护,传承下去!
只有我们这一代能拯救文化,否则下一代,便没了机会,欣赏文化,我们别无选择,这个现实由我们自己毁坏的,便由我们自己去保护。
消失的建筑篇五:正在消逝的生命
空气中满是湿漉漉的味道。“啪嗒,啪嗒……”几颗水珠从宽大的枇杷叶上溅落下地,铺满青石的路上仿佛依稀看到几个老妇人的身影,靠在树下纳凉。
这里是霞山区的东堤路,路两旁的老式建筑如今已变为一块平坦的停车场。回想起小时候,和爷爷的说笑声仿佛还回荡在耳边。
小时候,最喜欢爷爷在大街小巷里散步,看那高高的枇杷树把浓荫披在人们身上,看两旁骑楼斑驳沧桑的脸庞,看青石板路光滑润泽的眉梢……有些破碎的砖瓦叠在布满青苔的墙角旁,青岛路口的包店还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各种叫卖声还此起彼伏地回荡在街头……而自己更独爱骑楼,独爱东堤路。在我看来,这条路就像一个看尽世间沧桑的生命,纪录着古老的文化。
在过去,骑楼大多都用于住宅。木窗棂在风吹雨打下已被剥去原来的色彩,毫不保留地咧开自己的嘴;铁丝窗也被咸腥的海风褪去一层光鲜亮丽的衣裳;破旧粗糙的渔网整齐地被渔夫挂在锈迹斑斑的铁钩上,像极了老人脸上一道道的皱纹;就连路边的电线杆也被胡乱的电线缠了几圈,活像皮肤下纵横交错的血管……屋里一盏破旧的老式灯一闪一闪地散发着暖色的光,就像在尽自己的力气告诉别人这是一个生命似的。
那是一个苍老,却充满活力的生命。
几年后的今天,再走上东堤路寻找那些活泼的生命,却已发现它被冰冷的机器开膛破肚了。我再也找不到那一树的浓荫,找不到那家客人络绎不绝的包店了。骑楼秀丽的身影已被铲去大半,露出的断壁残垣像白森森的骨头,让人看着心惊肉跳。骑楼,这种夹杂着咸腥味的海风的文化,这个原本充满活力的生命,会不会像一滴汇入汪洋大海中的水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生命,是可贵的;文化的生命,更是可贵的。骑楼只是千万正在消逝生命中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更是命悬一线:宣纸刺绣大师不足四人;花丝镶嵌国家级传承人少于三人;青田石雕两种技法濒临失传;勉萨派唐卡绘画传承大师仅剩一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是在提醒我们,文化的生命,正在渐渐地消逝啊!
在如今高科技时代,我们应保护好文化的美,传承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发展现代科技,不要让现代的利刃结束这古老的生命。
再抬眼望去,嫩绿的叶芽又爬满了苍老的树枝,在微风的轻抚下慢慢敞开胸怀。
消失的建筑篇六:正在消逝的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积累无数瑰宝。它们是中国永远不能磨灭的历史,犹如朝阳,映在华夏文明的书页里。可在长河中,又能有多少文化古物能不被淘汰,不被从岁月的史书上抹去呢?
福州市乌龙江畔胪雷村的陈氏祠堂,已有730年历史,不过,这个历经九世的家族祠堂,正面临着被拆迁的危险,现在已经是一座空荡荡的孤楼。我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传统文化的结晶会面临沦陷。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同时,夺走了我国无数古文物,可那时人们为何又要抢回来?因为那是中国的东西!看,现在没有人来抢,也没有人来破坏,中国的文物还是会消亡!
北京圆明园,已是废墟一片了,那是敌人冷酷的铁骑下被烧杀抢掠的铁证啊!那一年,八国联军进犯,圆明园里的十二生肖铜像被夺走,无数瑰宝被掠夺、销毁。敌人走了,还将圆明园烧毁,那中国最美丽的皇家园林建筑啊,就这样被敌人付之一炬!可那不算什么,因为那是八国联军干的,现在国富民强,没有硝烟和战争,被毁的文物,都是中国人自己干的!无知的华人啊,醒一醒吧,不要让祖国陷入危难。
中国,不只是一个国家,它同时还是一位母亲。长江、黄河是它的血脉,峡谷是它的归宿,而矗立在她身上的,是她的孩子们。她用心哺育我们,用她坚实的臂膀担起了沉重的危难。而她的孩子们,正在用尽各种手段去折磨这位母亲。他们破坏了森林,污染了水源,现在,又把贪婪的目光转向了母亲的一切。无数文物的丢失,古建筑群被毁,这位母亲历经艰难险阻保留下来的文物,就要被她最疼爱的孩子们毁掉,这怎能不叫她心痛呢?
作为一个学生,我不能眼看着自己国家的文物被毁,这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觉悟。可现在,又会有几个人去保护这五千年来的文物呢?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一件东西,一只宠物跟自己呆久了,就有了感情,是一种无法比拟的感情。可是,五千年来,祖国母亲尽力保护下来的心爱之物,就要被销毁,她再也见不到这些陪她经历多少风雨的“孩子们”了,她又如何放得下,如何不心痛呢?
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正在沦陷,无数建筑和古代群雕已成为文化废墟。在城市延续了数百年的活文化也在不断消逝。以这样的速度,不久的将来,中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昌盛了。消亡了的永远不会回来,正如鲜花,摘掉一朵就少一朵,保护好她,才有更多好的。历史不断在岁月的书上刻下文明,就是希望几千年的文化艺术不会丢失,请所有国人和我一起出力,保护这物价的中华民族的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