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大全10篇
格律诗大全篇一:志学
志学
身负使命图发展,
志以英才向长空。
民间常是英雄处,
实干争先带梦还。
——2015.11.27
注:观一高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以及校训有感
格律诗大全篇二:恋梅
仰首观望窗外景
风拂杨柳巧弄眉
灵魂出逃不见归
不知留在那枝梅
格律诗大全篇三:同学聚会抒怀诗二首
昔日年少挥泪别,各奔前程忘岁月。
光阴如梭三十载,暮然回首鬓发白。
昔日年少道珍重,各奔前程南北中。
光阴如梭三十载,暮然回首夕阳红。
格律诗大全篇四:本欲乐处心归去
本欲乐处心归去,奈何悲时人不留。
某本无心惧寒夜,怎知寒雨随风来。
格律诗大全篇五:念.孤山空居
园外樱木俱萧疏,东去之水皆冰覆。
斜阳蘸雪驻桥边,寒舍清冷无人住。
格律诗大全篇六:拐卖儿童罪孽大
拐卖儿童罪孽大
——电影《亲爱的》观后感。
文字:和谐永远
拐卖儿童罪孽大,
害人害己害国家。
失儿父母悲愤泪,
流成江河不虚夸。
寻子路上多艰辛,
苦累再多也不怕。
倾家荡产无所惧,
寻儿从不计代价。
奉劝人贩扪心想,
人心都是肉所长。
拐儿卖得昧心钱,
笔笔都是良心账。
脏款未用入牢房,
悔恨已晚愧难当。
挣钱还须走正道,
勤劳致富宽心放。
格律诗大全篇七: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张炎出身世家,曾在贵公子的生活中悠游多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他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后人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是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一般选宋词的书,选到最后,就得选张炎,讲到最后,也得讲张炎。可以说,在宋词这支柔丽的长曲中,张炎的词,是最后的一个音节,是最后的一声歌唱。由于他的词寄托了乡国衰亡之痛,备极苍凉,所以也可以说,他的声音,也就是南宋末期的时代之声。张炎为词主张"清空"、"骚雅",倾慕周邦彦、姜夔而贬抑吴文英。他的词多写个人哀怨并长于咏物,常以清空之笔,写沦落之悲,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他精通音律,审音拈韵,细致入微,遣词造句,流丽清畅,时有精警之处。但由于他过分追求局部的诗情画意,在整体构思上不免失之空疏,故境界开阔而又立意甚高者并不多见。 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词论家,他写的《词源》,在词的形式研上,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启迪。在论述乐律部分,书中保存了有关乐词的丰富资料,是一部有权威性的理论专著。他的创作主张,强调艺术感受、艺术想象与艺术形式,有许多经验之谈,至今尚可参考,但其观点带有门户之见,难免有偏颇之处。此书分为制曲、句法、字面、虚、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令曲、杂论等十三分。其论词的最高标准是“意趣高远”,“雅正”,“清空”。有词集《山中白云》及词学专著《词源》传世。主要代表作品有《南浦》《高阳台》、《月下笛》、《解连环》、《甘州》等。
格律诗大全篇八:人间词话卷下 未刊手稿 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
卷下 未刊手稿 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原文】言气质①,言格律,言神韵②,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注释】①气质:原指人的心理和生理等素质,这里指诗词作品的风格、风骨。②神韵:精神韵致,多用于评论诗文书画。【译文】说气质,说格律,说神韵,不如说境界。境界是本,气质、格律、神韵是末。有了境界,三者都跟着有了。【评析】此则虽然是强调境界说的本体地位,但同时也是说明境界说的中国古典诗学渊源。气质侧重说诗人本身,格律乃是文体形式,神韵指向文本之外。此三者虽然都与文本有关,但确实多属文学外部之关系,境界说则立足文本内部之情景关系。王国维说境界为“本”,气质、格律、神韵为“末”,从文本角度来省察,是颇具学理的。气质主要属于诗人先天的禀赋。曹丕《典论·论文》认为“文以气为主”,又说“气之清浊有体”。由于文章之“气”来源于作者之“气”,所以古代文人都特别重视养气。刘勰《文心雕龙》专列《养气》一篇,论述养气、固气的方式。气质醇厚、气势充沛,才能写出上佳之作。格律属于平仄四声以及韵系方面的形式要求,主要是从增强作品的节奏、声韵之美的角度来考虑的。神韵是源自作品内部但意义指向在作品之外的一种审美感受。此三者虽然都与文本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或者属于前提性的条件如气质,或者属于形式化的要求如格律,或者属于延伸性的审美如神韵。其与境界之间的本末关系,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成立。王国维并非认为气质、格律、神韵不重要,而是认为要将这三者统辖在“境界”之下而已。因为有气质、格律、神韵,不一定就能形成作品的境界,但有境界的作品却必然是不能离开这三者的。
格律诗大全篇九:婉约词温庭筠
温庭筠温庭筠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唐代太原人。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其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梦江南(二首)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①,肠断白洲②。【注释】①斜晖:偏西的阳光。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②白洲:长满了白色花的小洲。【赏析】《梦江南》是温庭筠的名作。写思妇的离愁别恨。第一首,写思妇深夜不寐,望月怀人。第二首,写思妇白日倚楼,愁肠欲断。两首词以不同场景塑造同一类人物。一个是深夜不寐,一个是晨起登楼,都写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没有刻意求工、雕琢辞句,却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揭示人物心理细腻、逼真,足见作者技巧纯熟,既擅雕金镂玉的瑰丽之作,又有凝练的绝妙好词。更漏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①。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②。香雾薄③,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④。红烛背⑤,绣帘垂,梦君君不知⑥。【注释】①迢递:远远传来。②画屏:有画的屏风。③香雾:香炉里喷出来的烟雾。④谢家:西晋谢安的家族。这里泛指仕宦人家。⑤红烛背:指烛光熄灭。⑥梦君君不知:又作“梦长君不知”。【赏析】此亦咏闺妇怀远之作。远处的更漏之声,竟然惊醒了她边塞之梦——丈夫征戍之地。迷蒙中似乎觉得城头的乌鸦和画屏上的鹧鸪也都咕咕作声了。写春梦初醒的惝
格律诗大全篇十:婉约词姜夔
姜夔姜夔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地名)人。青少年时客居古沔(湖北汉阳),才名夙著。萧德藻以侄女妻之。与杨万里、范成大交谊甚笃。妙诗词,工书法,精通乐理。庆元中上书乞正雅乐,不遇而归,以布衣终身。有《白石道人歌曲》,存词八十余首。守律精严,措意深婉,琢句精工,格调高旷,继承和发展了周邦彦的格律词派,是南宋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暗香辛亥之冬①,予载雪诣石湖②。止既月③,授简索句④,且征新声⑤。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隶习之⑥,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⑦,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⑧、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⑨,红萼无言耿相忆⑩。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注释】①辛亥:光宗绍熙二年(1191)。②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③止既月:指住满一月。④简:纸。⑤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⑥工伎:乐工、歌伎。隶习:学习。⑦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⑧但怪得:惊异。⑨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⑩红萼:指梅花。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赏析】此咏梅之作,从石湖的梅花起兴,所思所念,乃在西湖红梅,及冲寒共折的玉人。所述乃昔时情事。结句“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一瓣心香,仍属杭州。睹梅而念远,因人而写恨。句句是梅亦句句写人。空灵华妙,不黏不脱。真是物我俱泯,一片化机。这就是范成大“把玩不已”的原因吧。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①,当初不合种相思②。梦中未比丹青见③,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④,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⑤,两处沉吟各自知。【注释】①肥水:源出安徽合肥西南紫蓬山,东流经合肥入巢湖。②种相思:种下相思之情。③丹青:泛指画像。④春未绿:本词作于正月,这时气候很冷,草未发芽,所以说春未绿。⑤红莲:指灯。【赏析】作者曾几度客游合肥,并与一歌伎相爱。当时的欢聚,竟成为他一生颇堪回忆的往事。在记忆中,她的形象十分鲜明。然而伊人远去,后会无期。回首往事,令人思念不已,感慨万千。梦中相见,又被山鸟惊醒。思念之苦,真觉得“当初不合种相思”了。愁思绵绵,犹如肥水东流,茫无尽期。谁使两人年年元宵之夜,各自在心头默默重温当年相恋的情景!词中所流露的伤感与愁思,即是为此而发。全词深情缱绻,缠绵哀婉。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①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②。第四桥边③,拟共天随住④。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注释】①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吴松:即今吴江。本年春,姜夔曾由杨万里介绍到苏州去见范成大。②商略:商量,酝酿。此处指遥望山峰,雨意很浓。③第四桥:指吴江城外的甘泉桥。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宋词凡用四桥,大半皆谓吴江城外之甘泉桥……《苏州志》:甘泉桥旧名第四桥。”④天随:晚唐陆龟蒙,号天随子,隐居吴江。【赏析】此词为作者自湖州往苏州,道经吴松所作。乃小令中之名篇。虽只41字,却深刻地传出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上片写景。“燕雁”、“数峰”,不仅写景状物出色,且用拟人化手法,使静物飞动,向为读者称赞。下片因地怀古。“残柳参差舞”,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全词委婉含蓄,引人遐想。小重山潭州红梅①人绕湘皋月坠时②,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③。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④。【注释】①潭州:今湖南长沙市。②湘:湘江,流经湖南。皋:岸。③茜:大红色。④沁:渗透。【赏析】此词以咏梅为题,抒吊古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首二句点出“潭州”与“梅花”。“东风”二句,因物及人。梅苑人归,蘅皋月冷。一春幽事,有谁得知。下片抒情。鸥去之后,昔游全非。因今思昔,感怀吊古。相思血泪,都沁绿枝。全词即梅即人,亦景亦情。清新雅丽,凄婉工巧。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①,余过维扬②。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③。淮左名都④,竹西佳处⑤,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⑦,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⑧,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⑨,年年知为谁生!【注释】①丙申至日:即1176年冬至日。②维扬:扬州。③千岩老人:萧德藻别号。黍离:“彼黍离离”,诗经语,用以表示国破家亡之痛。④淮左:扬州在淮水东,淮左即淮东。⑤竹西:亭名,在扬州昆冈之西,为风景名胜之地。⑥胡马窥江:指金兵攻陷扬州。⑦杜郎:杜牧。其《赠别》诗:“豆蔻梢头二月初”,即俊赏之一例。⑧二十四桥:唐代扬州有二十四桥。宋代尚余七桥,见沈括《梦溪笔谈》,此处泛用,非实指。⑨红药:芍药。【赏析】《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品。扬州遭到金兵的摧残,珠帘十里的名都,顿成荠麦丛生的空城。作者用杜郎俊赏的盛况与今日对比,繁华与残破合参,格外显得触目惊心,俨然是一篇《芜城赋》了。“波心荡,冷月无声”,何其凄警。“胡马窥江”又何其生新独创。“废池”二句,陈廷焯以为“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