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来历9篇
压岁钱的来历一:压岁钱的来历_450字
朋友:你一定不知道压岁钱的来历吧!不知道没关系,我可以给你们讲讲。
从前,天上有一个怪物,名叫祟,它每到年末时,便到村庄吃小孩.有一次,到了年末,这次轮到了一户人家,当天晚上,那户人家的小孩已经睡了,他的爸爸准备了两串铜钱放到了那孩子的枕头下,心里默默祝福,又抱起孩子摇了又摇,然后把孩子放下,睡觉去了.晚上,祟来到那户人家,钻进他们家的窗户,来到小孩跟前,准备把他抓走.可祟的手刚挨到小孩,枕头下面便金光闪闪,把小孩整个身体照的亮晶晶的,祟吓呆了,连忙把手缩了回去,可也不逃,那金光好像看的见人似的,风祟还没逃,便发出一道金光,射入祟的眼睛,祟狼狈而逃,全村人知道后,每到年末,便把两串铜钱放到孩子的枕头下面,以便防祟。
你们知道压岁钱的来历了吧!你们一定还要问:“祟和岁”是两个不同的字,意思也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我就要回答你们:“祟和岁虽然字和意思都不同,但这两个字很相像,岁也写的方便些,所以就用了岁这个字。”
这就是压岁钱的来历.
区三中三年级:李翔宇
压岁钱的来历二:压岁钱
收压岁钱是小孩子最高兴的事情了,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着年夜饭,接着就是收红包,大家都是这样的吧!我有不例外。
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家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奶奶在厨房里给我烧着好吃的菜,大家开开心心的吃着饭。突然,我站起来说:“祝爸爸妈妈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天天开心!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因为我怕出糗,所以我在前一天在电脑上查了一下,祝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怎么说,爸爸妈妈好像懂我的意思,各自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红包,爷爷奶奶也掏出红包,爸爸说:“这是给你的压岁钱,以后不能乱花哦。”我知道花在哪,不该花在哪。我也知道在爸爸妈妈面前拆红包是不礼貌的,我如箭一般飞到楼上,把今年我收的红包和拜寿的钱全部拿了出来,爸爸200元,妈妈200元,爷爷2200元……忙得不亦乐乎,像跟开了银行似的开心,这下我发财了!,奶奶跟我说睡觉时把压岁钱放在枕头下面,据说有避灾祛邪的意思,保佑我健康、平安。
为了压岁钱我花了很多心思,在电脑知道了压岁钱的由来: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竟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小孩的是“压祟钱”,老人的才是“压岁钱”。老人的“压岁钱”是指为了他们不再增长岁数,可以多活几年。
第二天我就把压岁钱给存入银行,祝大家:新年快乐!
桐乡市实验教育集团凤鸣小学六年级:李淄炜
压岁钱的来历三:压岁钱_800字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充满憧憬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天,给压岁钱是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
大年初一,大家欢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满脸笑容,这估计是他们一年里最快乐的事了。忘记苦恼的一切,尽情发挥自己的不愉快。当大人们挨个挨个把压岁钱递给我。我偷偷的看了一眼,竟有1200元,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的压岁钱来源比较广,有长辈给的,父母给的,爷爷奶奶给的,亲属们给的。细算起来是一笔宝贵的金钱。用好了压岁钱能促进童年成才,反之向社会上有些孩子拿上压岁钱上网吧、买零食是多么可耻。我晓得压岁钱来之不易,它是一笔汗水钱,承载着长辈的关爱、厚望、朴实的情感。也反映了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我要学习长辈们压岁钱的用途,珍惜压岁钱来之不易,更要用好压岁钱,有计划,有目的的花好压岁钱,不乱花一分压岁钱,让压岁钱成为开发我的智力,增长我的知识,成才之钱。让长辈们美好的祝福换来我良好的业绩,报答长辈的厚爱。感谢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为党增光,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接班人。这些压岁钱该怎么使用呢?正在我不知该怎么使用它时,一道灵光用闪电般的速度划过我的脑海。“对啦!”可以给自己买点东西来慰劳慰劳自己;可以买一些学习用品或是资料帮助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可以交学费,爸爸妈妈疲劳的工作,脸上已经泛起了岁月的沧桑,应当减少点父母的负担,;也可以献爱心、捐希望工程,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小朋友奉献爱心,帮助失学少年儿童上学,开展一帮一活动等,培养我助人为乐的精神;剩余的就存入银行,因为必要的金融理财知识对我们的未来人生很有帮助,接触货币可以让我们有起码的金钱观念。
同学们我认为每一个红包都带着长辈的一份祝愿与希望,无论它是多是少。如果你把钱用在不该买的东西上,它会无声的责备你。当你用这些钱去做一些好事,它又会无声的赞扬你、鼓励你,别看它只是一个用红纸包着钱的东西,可它却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当你每花一分钱时,就一定要想着那是长辈们用辛勤的劳动得来的血汗钱。才能对得起大人对你的这份祝愿、希望。
江苏连云港连云区灌云县实验小学五年级:陈心怡
压岁钱的来历四:我的压岁钱我分配_900字
压岁钱为什么要叫压岁钱?相信大家都对压岁钱的来历十分疑惑,今天就让我告诉大家吧。有一个叫祟的妖怪,每年的大年三十就出来害小孩子,据说一对老夫妻怕他来害自己的孩子,就在孩子身边放了8枚铜钱,结果祟来害这个孩子时被8枚铜钱吓跑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个大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所以被称为“压岁钱”了。
至于我的压岁钱是我的亲戚长辈们给我的:外公外婆给了我一千元,大姨妈给了我八百元,奶奶给了我五百元,大姑姑给了我五百元,大奶奶和小奶奶分别给了我三百元,大外婆和姑奶奶也分别给了我一百元,还有好多呢,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一时间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成了大富翁。我把这些压岁钱全部交给妈妈保管,而我的妈妈也非常爽快的给了我一百元,让我自由支配使用。
以前我从来不懂得合理分配压岁钱,每次我得到压岁钱都是胡乱分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看到有一本没看过的书就去买;看到一个没有玩过的玩具也去买,根本没有分配好。但今年不同了,今年我11岁,长大了,老师和爸爸妈妈也一直要求我能合理安排,所以我先根据我的需要列了一张单子,我买了动物类的书籍和学习用品,还买了体育锻炼的器材,当然还有我最爱的零食,剩下的妈妈帮我存一部分到银行里。我爱看书,每天都会看至少半个小时的书,这让我的想象力和词汇更加的丰富,动物类的书籍一直是我的最爱,尤其是沈石溪的动物系列,我基本上都看过。同时我还喜欢《鲁西西和皮皮鲁》系列书籍,所以这次我用压岁钱好好过了把瘾。
尽管寒假里我的作息时间松散了很多,但是体育锻炼我可没忘,尤其我家旁边有个大操场,更有先天的有利条件,我把羽毛球装备更新了,篮球、足球等我也多次去操场上练习,现在我的技术可是突飞猛进了。除此之外,我还从我的压岁钱里拿出了一部分,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比如街上那些可怜的老人,献出我的爱心和祝福。
我知道,压岁钱是亲戚长辈对我的爱和鼓励,爸爸妈妈拿出去的压岁钱也不少,所以我更要合理的使用压岁钱,不能乱用,不能辜负亲戚和长辈对我的关心,更不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操心。爸爸妈妈,我长大了,不管是压岁钱的使用,还是学习等方面,你们放心吧。
四年级:徐
压岁钱的来历五:压岁钱_650字
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压岁钱”,“压岁钱”还有一个有趣的来历呢!传说中,有个叫“祟”的小妖,每年三十夜它会摸睡熟的孩子的头,孩子就会变傻。又一年的三十夜,“祟”如约的来了。有户人家孩子睡觉时把红纸裹着的“压胜钱”放在枕边,当“祟”正靠近他时,红纸突然发出一道亮光,“祟”惊慌失措的逃跑。因此大家叫它为压祟钱,“岁”和“祟”发音相同,叫压岁钱。
这么“有趣”的压岁钱该怎么合理的开支呢?况切我们每人每年都能得到上千的压岁钱,有人说,存起来备用,有人说,压岁钱还不如买糖果.......但有人却说,我如果有200元,我会存入100元,剩下的用70元给家人买礼物,30元用来买自己需用品。就能把区区200元满足了新年的要求。何况我们人人都有几百、几千元。
每年一拿到压岁钱,家人都会带我到其他城市去,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拿上一、二百元为妈妈买礼物,回来后,我就把剩下的钱放入小猪样的存钱罐里面,用来交学费、买有意义的东西。看着小猪的空肚子越来越“胀”,也就代表我一天天长大,已经备有理财的能力,必须合理开支它。
每一个红包都带着长辈的一份祝愿与希望,无论它是多是少。传说中为什么它会发光吓跑了“祟”,也许就因为大人的的希望象个神一样护着你。你把钱花在不该买的东西上,它会无声的责备你。当你用一分钱积下德,它又会无声的赞扬你、鼓励你,别看它只是一个用红纸包着钱的东西,可它却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当你每花一分钱时,就一定要想着那用劳动得来的压岁钱,值不值得去换它。才能对得起大人对你的这份祝愿、希望。
压胜钱——压祟钱——压岁钱,这代代相传的压岁钱,就已包蕴着大人很大的希望了!
压岁钱的来历六:我的压岁钱_500字
过年啦,过年啦!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我不仅又长大了一岁,而且收获不少的压岁钱。这可是我一年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哦!
一过完元宵节,我就拿出所有的压岁钱,哇!有4500元哎!
我想了一个晚上,终于做出了一个“理财方案”。我走进房间,拿出笔和纸,开始静静的写这个方案了。首先,我拿出250元作为我的零花钱,这些钱我要用来买文具,买学校去旅游时要准备的零食……我自己打算用一个小记账本做好记录,每一笔钱用到哪里,买了什么,还剩多少钱都一一记录起来(省的“别人”偷了我的钱)。
过了几天,到了星期天,我又去新华书店买一些书,无聊时可以看看。我总共买了3本,却用了70多块钱。回家的路上,我在天桥上看见了一位老爷爷,他向人们乞讨着,却并没有多少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我问妈妈:“我可以把我的压岁钱分他一些吗?”妈妈回答:“当然可以。”我拿出压岁钱,分那位爷爷了一点,他对我说:“谢谢你。”我很开心,因为我帮助了别人。
这是我的压岁钱用处,你们的呢?
五年级:曹心睿
压岁钱的来历七:春节的由来_1200字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欢度春节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度春节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易门县六街中心小学六年级:赵娜
压岁钱的来历八:春节的习俗_750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桃花实验二小五年级:余虹欣
压岁钱的来历九:春节的习俗_800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