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是做什么的]科技局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
科技的发展不只是人类的自我实现的功能,而是必然的趋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科技局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仅供参考。
科技局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篇1:在全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科技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和今年的科技工作,隆重表彰获得20xx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刚才,鸿忠书记向姜德生院士颁发了20xx年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国生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向20xx年度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县和省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授了牌,获奖代表和5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这样高规格的科技工作会议,我省已经连续召开了4年,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殷切期望。
十一五期间,我省始终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紧紧围绕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事业和创新型湖北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xx年,全省科技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纷呈。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02亿元,同比增长26.5%。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条件建设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民生科技进步进一步完善,争取国家科技奖励和科技部项目经费再创新高。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宜昌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仙桃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科技战线广大职工无私奉献、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奋战在科技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今天下午,生练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传铁同志将作工作报告。下面,我就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先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我省重要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湖北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相对集中,科教优势比较明显,应该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大作为。这是总书记对我省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嘱托和厚望,也是总书记交给我们的一项光荣战略任务。当前,我省正处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关系湖北全局和长远发展,是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深入推进重要战略支点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十二五开局的关键时刻,总书记再次视察我省,要求我们要紧紧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宝贵机遇,在新的起点上,把湖北打造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重要战略支点建设步伐,必须着力推进我省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既是量的跨越,更是质的跨越,迫切需要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我省是科教大省,科教优势是湖北最大的优势。从科技资源拥有量、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等情况看,我省在全国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科技人员总量优势突出,高校基础研究能力雄厚,高级别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众多,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申请专利和承担国家科研计划等方面优势突出。近几年来,湖北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明显加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我省科教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科教优势还未能充分转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势,长期困扰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不够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省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激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等等。我们一定要高度正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紧紧围绕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围绕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仙洪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等,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使科教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好科技在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破解深层次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抉择。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要求我们要下更大决心、用更大气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进全省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跃上新层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经济增长实现三个转变,其中科技进步与创新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我省是偏重型工业结构,重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较高,钢铁、造船、有色金属、汽车、水泥等产业都是能源消耗大户,加之,我省又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较多的重化工业仍处在大发展之中,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给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与对资源的巨大需求相比,我省是一个缺煤、少油、乏气的资源小省。以煤为例,97%的电煤由外省调入,每年都要到山西、内蒙、河南等省份跑煤。今年电荒提前到来,又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随着十二五各地经济加快发展,资源需求量大大增加,资源大省限制煤炭输出将成为常态。严峻的资源供求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依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只有这样,才能把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应对挑战、抢占发展先机的必然要求。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看,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国际金融危机催生重大科技变革,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走向繁荣。西方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都在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开始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美国经济学家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了胜者全得、赢者通吃的理论,即一个企业在高技术领域领先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有可能占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他竞争者将很难生存。最为典型的是英特尔和微软,他们分别占有世界微处理器、系统软件90%的市场份额,后来者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这其实就是一个抢占制高点的问题。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后发国家和地区既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利用后发优势来实现生产力的跃升,也很可能拉大和发达国家、先进地区的差距,最终被边缘化。党中央十分重视湖北科教大省地位,不论是批准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还是批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质上都要求湖北在全国科学发展中肩负重要责任。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不仅是我省应对挑战、抢占制高点的需要,更是履行党中央赋予湖北重大改革、发展使命的需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掌握先机、赢得主动、不辱使命。
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只有产业发展了,产业化水平提高了,科技研发、自主创新才有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和保障。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完善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相互促进、共生共长。
(一)抓示范,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给湖北的一块金字招牌。示范区获批以来,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各项先行先试的改革积极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今年是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突破年,近期,将在武汉召开建设东湖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会,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会议的要求,继续大力支持示范区建设。一是要继续深化改革试点。积极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等试点示范,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在全国率先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二是要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对东湖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争取战略性投资项目在东湖高新区落户。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和高校院所在东湖高新区建立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形成竞争优势。三是要加快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利用现有公共科技资源,整合形成面向企业开放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四是要加强东湖示范区与其他地区的互动交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有些企业可以将研发机构设在东湖示范区内,将生产基地建在武汉周边及省内其他中小城市,有效发挥东湖示范区对周边区域及其他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力争把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成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把东湖示范区打造成湖北十二五实现跨越发展战略的标杆,打造成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前几天我去宜昌,参加宜昌生物产业园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宜昌生物产业园作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延伸、园外园,鄂州葛店开发区生物产业园也是这样,这种模式突破了空间限制,放大了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政策效应、品牌效应。
(二)抓主体,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我省研发成果转化不够、产业化不够,主要原因是科研与应用两张皮,与企业需求结合不紧,企业在创新中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这是我们与沿海省份存在的主要差距。所以,抓创新,必须抓企业,要从指导思想、产学研机制、政策扶持等方面重点突破,确立企业在研发、转化、投入及受支持四个环节中的主体地位。一是要确立企业在研发中的主体地位。要把企业需求作为研发的导向,企业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只有研发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确立企业在研发中的主体地位,研发才有活水之源,科研成果才能有效转化,才有市场前景,才有生命力,反之,研发成果必然是无人问津、束之高阁。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教授与山东如意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双方共同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亦称徐氏如意纺),获得20xx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关键就是徐卫林教授研究的课题是如意集团所需,起步时如意集团就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全过程参与,徐卫林教授只负责技术研发,工艺、流程、人员培训等等,如意集团都提供保姆式服务。这一成果的第一发明人是如意集团,徐卫林教授甘作第二发明人。这个成功的案例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企业一定要成为研发主体,研发一定要符合企业需求。二是要确立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企业是研发主体,也是转化主体。我省科研力量雄厚,科研成果很多,但许多成果不是藏在深山无人知,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原因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转化意识不够,科研成果转化主体缺位。大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销售收入只有3亿多元的企业,但公司高度重视成果转化,他们以项目为载体,以利益为纽带,搭建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出资500多万元建专家公寓楼,加大与科研院所及高层次人才合作力度,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我们的政策导向,就是要鼓励这样的企业,向这样的企业倾斜。三是要确立企业在投入中的主体地位。企业成为研发主体、转化主体后,科研项目的成功与否和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就会关心、重视并加大科研投入,成为投入主体。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知名企业,都非常重要重视研发,舍得投入。据统计,世界500强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5%~10%,大大高于中国企业的平均比重。前面提到的大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比例也达到了5%以上,这一点很了不起,也很有远见。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以此获得不竭的动力。四是要确立企业受支持的主体地位。当前,政府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少,财政重点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今后,要逐步改变这一现状,大幅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用于企业自主创新所占比重。除基础研究外,重点支持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研发项目,科研项目的申报,也要与企业捆绑,不能只是科研单位自编自演、自拉自唱,这样搞三至五年,我们就一定会大有作为。只有突出企业的上述四个主体地位,才能使创新要素得到有效配置、科技投入得到合理利用、资源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我省近年来开展的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中小企业孵化器建设等工作,都是围绕着创新型企业培育这一目标来进行的,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工作力度,争取优选孵化一批、重点培育一批、推进上市一批,帮助企业做强做大。要切实落实和不断创新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政策落实的跟踪评价制度,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要打造优势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围绕现有7大支柱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创和拓展,围绕东风、武钢、三峡等国家队大企业的发展壮大,引导众多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向大产业、大企业靠拢,向产业园区聚集,通过集群优势,推动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迅速发展。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通过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的嫁接应用、扶持传统制造企业承接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等形式,推进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向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转型。要大力培养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家,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精神需求,扫清创新道路上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带动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创业,激励更多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增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
(三)抓关键,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才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协同推动各类科技人才政策措施和科技人才工程的实施。要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事业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以灵活的机制和优厚的待遇为回报,采取短期聘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科技融资、股权激励、技术入股、人才租赁等多种灵活方式,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吸引聚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科技团队来鄂发展、为鄂服务,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相融互动、共生共长。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注重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以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为载体,依托国家、重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培养造就一大批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研骨干。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充分激发各类科技人才创造、创新、创业的活力和动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四)抓源头,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和应用研发。在科学研究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很重要,二者就像根叶和果实的关系,道理非常浅显。我省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相对来说,应用研究比较欠缺,产业化导向不强,科技成果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够。我觉得,基础研究主要依赖国家队,我省要在继续保持基础研究领域优势的同时,把更多的力量和资源投放到应用研究上。中央在鄂科研机构、部属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省属科研机构和院校则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应用技术研发。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针对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和对全省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若干重要领域,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一批重大产品,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要加强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襄阳、宜昌2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两翼,11个省级高新区为节点,沿长江、汉江两线串珠布局的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框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效载体。要确立市场导向,坚持面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研发选题立项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加强成果转化的四个70%等政策的落实,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要继续探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创新合作,增强我省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抓要素,创新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方式。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中小科技企业的成长乏力主要就是资金问题。一些科技成果研发出来后,因为未能与资本结合而迟迟得不到转化,从而丧失市场机遇,错过了实现产业化的最佳时期,这是目前科技创业中要着力破解的一个瓶颈。我们要把政府资金和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结成战略伙伴,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供融资服务,突破投融资瓶颈,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首先要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平台。加强科技成果的收集,加强信息发布,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科技成果发布和技术交易平台,建立各种资本投资意向的公共信息库,为智方资方双向选择、各取所需提供便捷高效的合作平台,为成果的拥有者和资本的所有者当好红娘,促进科技成果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其次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近年来,湖北通过发挥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在湖北建立创投机构和投资项目,共吸引投资金额近62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我省科技型企业融资。近年来,我省新上市的企业中,大部分有创投进入的背景。要充分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的引擎作用,把政府引导基金与专业投资公司结合,吸纳民资进来,为产业与资本市场连接建立创新通道。第三要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及企业创新活动的信贷投放力度。科技部门要加强与银行合作,定期向银行推荐重点科技型企业和各类科技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银行对科技管理部门推荐的项目优先评审,简化信贷程序,优先发放贷款,对银行推荐的信誉良好的科技型企业,通过财政贴息资金等方式予以优先支持。
三、进一步夯实基层科技工作基础
今天,我们对20xx年度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县进行了表彰。这是我省历史上首次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对地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表彰。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量化打分排名的方式,强化考核的激励和鞭策作用,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加快促进基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今天,25个县市受到了表彰,希望各地都要向他们学习,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今年3月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政研室、省科技厅等几个单位联合组成调研组,分赴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对县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全省基层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不断显现,基层科技工作展示出勃勃生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基层科技工作依然面临深层制约。主要是,部分地区的科技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重点不突出,与地方发展实际结合不紧密,基层科技管理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手段落后,服务能力欠缺,等等。应该说,当前基层科技工作与全省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自主创新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鄂发[20xx]12号),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市县科技进步工作。今年,省委、省政府还计划专门就如何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出台一个文件。目前,这个文件已经进入了征求意见的阶段。希望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基层科技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打牢夯实基层科技工作基础。
(一)要明确基层科技工作定位。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科技工作的核心任务。基层科技工作具体干什么?我认为,基层科技工作主要是将先进的适用技术推广到企业和农村,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湖北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基层科技工作应紧紧围绕地方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和引导基层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发展潜力大、拉动作用强的特色产业中,提升创新能力,破解发展难题。要通过招商引资、科技下乡和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弥补地方技术力量的不足,促进科技成果在地方转化。要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科技水平和掌握运用科技的能力。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地方发展急需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造就一支本乡本土扎根不走的科技工作者队伍。
(二)要加大基层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投入不足是县市科技工作的突出问题。各市县要认真落实《湖北省科技进步条例》的要求,把科学技术经费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加大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地市级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在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所占比例,应当达到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指标要求的1.4%以上,县级必须达到1.1%以上,国家级贫困县必须达到1.0%以上。同时,要保障财政科技经费切实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杜绝财政科技经费的虚列、挪用。这个要求在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和县市科技创新工作考评中,都是一票否决指标。今年是第一年考评,放宽了标准。明年,要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科技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三)要加强基层科技组织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为科技工作创造条件,增强科技工作的手段和能力,探索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作模式。要根据科技工作需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吸引更多优秀科技工作者到基层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科技工作队伍。要加强培训,提高基层科技工作人员素质。去年,全省县级机构进行了改革,干部更换较多,需要尽快对政府主要领导和科技局长进行培训,提高科技意识和政策水平,提高对经济建设的服务能力。要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基层科技局下设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科技信息中心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普遍存在运行不畅、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要整合科技服务力量,创新体制机制,把科技服务平台做优夯实。要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考核。今年,是实施科技创新先进市县考评的第一年,要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不断加强对考核结果的使用,把考核排名作为科技资源配置布局的重要依据,作为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四、不断优化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环境
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层次,必须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创新机制,营造环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发展目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予以倾斜,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要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市县党政主要领导都要亲自抓1-2件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科技示范工作,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目前,各县市基本配备了科技副县市长,科技副职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院校背景,帮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上传下达和中间联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把科技工作完全交到给科技副职负责是不够的,地方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加大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力度,使科技部门在地方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要进一步创新科技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科技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体制活则全盘活,机制新则局面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各级各部门也制定了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有力地推动了我科科技事业的发展。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勇于突破,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产业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科技应用机制,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配置优化、资源共享的公共科技服务机制,科学规范、激励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前一段时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在湖北调研时,对我省科技评价体系给予了充分肯定。省科技厅迅速组织起草了《科技计划评审制度改革方案》,作为今天的会议材料印发给大家,这也是积极的改革创新。
(三)要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是发展之基、振兴之道、强省之路。美国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摇篮,主要在于其有独特的创新文化。深圳发展到今天的成就,也与崇尚竞争、敢闯敢试的社会氛围密不可分。我们要大力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鼓励冒尖的创新创业文化,使创新创业精神成为社会主流。要鼓励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成果创办、领办各类民营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支持民生创业,引导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以创业促就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以及退伍军人等转变择业观念,自主创业。要降低门槛,减少成本,简化审批程序,加大指导力度,努力营造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科技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牢记嘱托,勇于担当,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省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深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技局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篇2:在全市科技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科技局长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这既是一次总结成绩的会,又是一次提神鼓劲的会,同时也是一个承前启后,开创 20xx 年科技工作新局面的动员会。
20xx 年,在全市科技系统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地位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宜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提升,亮点频出, 20xx 年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20xx 年,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 ,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全面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均都有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高新技术产业有新发展。 大家抢 抓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机遇, 全面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出台 黄金 政策 16 条,营造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确定首批 79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试点企业,其中 20 家于 20xx 年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二是新增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63 家,新增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 63 个。三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可达 1247 亿元,增加值可达 345 亿元,同比增长 30% 以上。
(二)向上争取项目有新突破。 围绕宜昌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科技项目。全年共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 202 项,经费约 1.4 亿元。
(三)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有新进展。 一是完善区域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市情报所主持编制的《宜昌区域创新体系规划》已经形成初稿。二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平台建设,指导兴发集团筹建湖北省精细磷化工工业技术研究院,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14 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2 家,市级重点实验室 6 家。三是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49 项。四是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经市政府批准,与省高投公司签订科技投融资全面合作协议,正在联合筹建宜昌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四)知识产权工作有新成效。 积极与国家、省知识产权局联系汇报,深入企业排忧解难,大力提升了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全市全年专利申请量 6432件,授权量 2900 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 1683 件,发明专利授权量 240 余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省市州首位。远安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宜都获批湖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市。
(五)科技宣传有新气象。 20xx 年,利用报刊、网站、简报广泛宣传报道了科技创新工作,省科技厅、市政府、宜昌科技网站共投发各类信息 200 余条,编发《宜昌科技工作》简报 25 期,宜昌信息宣传工作全省排名由 2012 年第 14 名跃居到第 2名。并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系统科技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六)深入调研有新成果。 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人员赴北京、西安、深圳、东莞、武汉、随州等地,有针对性考察学习外地科技与金融结合、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等方面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政策措施,形成了一系列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七)县市区工作有新亮点。 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主动作为,亮点纷呈。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宜都、夷陵、西陵、当阳、枝江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伍家岗被评为湖北省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县市区。点军、猇 亭等向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超过 1000 万,创历史之最。秭归首次获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支持和国家火炬计划立项。兴山县地震局被评为 20xx 年度湖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远安湖北食用菌产业科技园和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五峰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总之, 20xx 年,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宜昌市人民政府向一年来的奋战在科技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地感谢!
同志们,虽然我们 20xx 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全市科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黄楚平书记在 全面深化改革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 座谈会上指出: 宜昌拥有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在全省都有位次,但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相比,与转变发展方式率先走在前列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城市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还很不够。 与市委、市政府 三个领先 ,与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上有差距。 宜昌地处中西部内陆地区,科技资源、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发展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不强,有时候干工作目标不高、办法不多、思路不宽,抢抓机遇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精神状态有差距,对待工作满足于一般化,责任意识不强,作风不够扎实,往往造成效率不高,制约了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二)创建国字牌有差距。 目前,宜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批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仍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与宜昌的地位不相称。同时,襄阳、十堰等兄弟市州已经率先获得了智慧城市(科技部)、国家级农村科技园、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国字牌,这都是我们 20xx 年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全社会研发投入有差距。 近年来,多数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还不高,尚未真正步入依靠科技推进企业发展的轨道上来。 20xx年至今,我市进行了两次 RD资源清查,其中 20xx年我市全社会 RD 投入占 GDP 的比重为 0.36% , 20xx年为 0.98% 。 9 年间提高幅度约为 0.62 个百分点。 20xx年,全国 RD 经费支出与 GDP 比重为 1.84% ,湖北省为 1.65% ,宜昌据初步测算为 1.16% 。与同等主要城市相比,我市 RD 经费占 GDP 比重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除受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存在科技统计基础薄弱、填报单位不够重视、部门协作不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统计范围不够全面等问题。
二、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增强搞好科技创新的紧迫感
市长马旭明同志在 20xx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宜昌要在全省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中率先突破,要以宜昌之进、之转、之优服务全省发展大局。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宜昌就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这事关宜昌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局,是宜昌转方式、调结构,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一)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20xx 年 7 月份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赴武汉光谷、中科院、辽宁、湖南等地就创新驱动发展开展密集调研和考察。 9 月 30日 ,中央政治局走出中南海,把 课堂 搬到中关村,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集体学习。这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走创新驱动路子的坚定决心与意志。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在 20xx 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工作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地方建立一批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并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财政资金支持。 创新驱动成为党和国家的核心战略,国家财政将在 20xx 年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宜昌必须抢抓机遇,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兄弟市州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近年来,围绕市场、技术、资源、人才等要素争夺为基本形态的区域间竞争趋于白热化,兄弟市州纷纷推出新政策、新举措,竞争态势咄咄逼人。比如:襄阳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69 家,我们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达到 63 家,但襄阳依然领先我们,除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外,襄阳还先后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十堰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签订科技工作会商协议,共建秦巴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并成为全国第 11 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荆门高新园区已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仙桃、荆州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我们 20xx 年获得的国家级项目不仅落后于武汉,同时落后于襄阳和十堰。置身于周边兄弟市州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稍有懈怠就会拉大差距,落于人后。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一主两副 、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等战略实施后省内形势的变化,高度重视兄弟市州你追我赶的态势,高度重视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克服 小富即安 的思想,跳出宜昌看宜昌,真正找到对比的差距,产业发展的差距,政策、服务能力和优化环境的差距,找准症结,奋起直追,赶超目标,确保科技工作实现 三个领先 的目标。
(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20xx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宜昌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关于推进科技创新 深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部署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市科技局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规企 RD 占主营收入比情况说明》、《沪浙苏汉科技投融资考察报告》、《宜昌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调研和思考》、《宜昌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调研与思考》等五份材料,黄楚平书记和马旭明市长等市领导都在相关文件上都做了重要批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20xx 年要从自主创新、载体建设、资源融合、优化环境四个方面 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培育竞争优势 , 要启动宜昌科教城建设。 20xx 年 4月,市编委批复,同意将市地震局升格为正县级单位。 20xx 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项目中,科学技术安排增长了 28% 。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厚望和大力支持,我们必须克难奋进,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科创工作跨越式发展。
面对从中央到地方,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宜昌改革转型大局,牢固树立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思路,以科技创新构筑宜昌科学发展新动力。
三、理清思路,争创一流,全面促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20xx 年,我们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进一步优化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全面完成各项常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以下 六个新 ,全面促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精神状态要有新风貌。 大家知道,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好,就会群情激昂,群策群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站得更高一些,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要瞄准 四个一流 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多想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多少差距,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的水平还有多少距离,要自加压力、奋力争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争创一流的业绩,不断迈向新的更高的目标。
20xx 年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年,科技系统在要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表率带头作用。要为企业提供最贴心服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困难,要通过开展政策宣讲、专项培训等活动,提供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帮助,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要围绕群众最关注的安全、健康、环保等民生方面的问题,加快推进民生科技项目;要组建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 零距离 服务,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二) RD 经费统计工作要有新举措。 RD 经费支出及其占 GDP 的比重是衡量地区科研活动规模和科研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反映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考核内容。 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统计工作,全面、准确地统计我市 RD 经费等相关数据,协作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责任重大。
前不久,市科技局和市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按照五个方面的要求抓好工作:一是开展经常性的企业科技活动摸底调查,报送企业科技活动调查资料及高新技术企业名录,二是会同统计部门,加强企业培训;三是协助统计部门,加强对企业科技统计报表的催报;四是负责科研院所的科技统计;五是协调涉及科技活动的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对接。我认为提的非常好,大家要抓好落实。会后,各单位必须明确科技统计工作责任领导和联系人,对企业一对一的做好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科技统计工作有人督导、有人落实。大家在普查中要加强与统计局的联系沟通,协助做好 RD 资源清查的数据采集、审核汇总、质量抽查评估等各项工作,要做到应统尽统,避免数据漏统现象,同时也要经得起检查。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到市科技局,我们来协调解决,要确保此次经济普查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反映全市 RD 经费投入状况。
(三)国字号创建要有新突破。 国字号创建对于宜昌凝集各方共识,整合创新资源,塑造城市形象,契合中央战略,在更为宽广的领域争取更多国家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要吃透政策,认真谋划,主动汇报,全力争取。一要积极争取国家级层面的资源。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智慧城市(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力争国字牌有新的突破。二要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国家级创新平台零的突破。三要积极争取国家级 科技成果奖励。由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高耐性酵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 20xx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市、区两级科技局要尽全力做好配合做好申报工作,力争国家级奖励零的突破。
(四)产学研合作要有新作为。 产学研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各方共识,20xx 年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创新产学研体制机制和合作方式,积极争创国家区域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宜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一要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机制。争取建立横向合作机制,形成市科技局、经信委、财政局、教育局、科协、高校院所等部门参加的产学研合作会商制度,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部门资源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指导,争取财政对产学研工作的专项经费。二要加强产学研工作网络建设。市情报所已经开发了宜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还请大家出谋划策,将此平台打造成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关注的集科技人才、科技成果、高校资源、企业需求的综合信息平台。三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活动。以讲求实效为原则,组织好科技洽谈会、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针对企业的需求和产业集群特征,组织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分类学科领域的专场对接交流。四要联合高校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确保新增省级以上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业研究院 6 家以上,指导兴发集团组建湖北磷化工工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再选择一个基础好、需求紧迫的六大千亿产业,联合一所重点高校,启动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作。
(五)高新技术产业要有新跨越。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核心标志。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20xx 年要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一要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新增 50 家以上企业纳入试点。出台《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和《宜昌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确保新增孵化器、加速器面积 20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总数 300 家以上,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 2 家以上。二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申报认定力度。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辅导、培训工作,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体。确保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0 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增长 20% 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增加 1 个百分点以上。三要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要组建好宜昌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好宜昌高新区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快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六)项目向上争取要有新成绩。 20xx 年,科技系统向上争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效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事业的持续发展。 20xx 年,各单位都要进一步抓住当前全国上下加大科技投入的大好形势,深入研究吃透政策,重点抓好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立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精心策划包装,力争在项目争取、项目实施、资金投入上实现更大突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是向上争取工作的 第一责任人 ,要对照市科技局分解的向上争取责任目标,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抓好信息收集、项目策划包装、落地建设、资金监管、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项目顺利实施。
借此机会,为了做好 20xx 年全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工作,我谈三点要求:
一要吃透方案。 新的考评方案在 20xx 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和改进,主要体现在类别划分、指标总数和表彰分配上,我们要认真吃透最新方案,迅速动员部署,把考核方案研究透,细化责任任务目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
二要加强协调。 考评工作不单单是科技部门一家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财政、统计、发改等部门的协调,因此,科技局要尽全力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共同把各项指标做优做精,力争指标数值有新突破。
三要大力争取。 在以往的科技工作会议上,我曾多次强调,要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此次考评,大家要加强与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的汇报争取力度,务必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宜昌科技创新水平,及时准确掌握全省各项指标动态,确保今年的考核能取得好成绩。
同志们 ,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宜昌 , 是事关宜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动宜昌的科技创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局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篇3: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我市还属首次,这充分彰显了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努力建设创新吉安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刚才,我们观看了电视专题片,传达了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表彰了获得科技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7位同志作了典型发言,既介绍了经验,又表明了决心,让我们很受启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市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在全省排位明显进位,由20xx年的第10位进步到第5位;近五年来,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分别增长56.8%和52.8%,并实现了省专利奖的零突破;十二五期间,全市获省科技成果奖307项。二是创新平台进一步健全。吉安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吉安获评为国家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均实现零突破。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省级创新平台载体73个,博士后工作站6家、院士工作站2家。三是创新氛围进一步浓厚。全市创业孵化园、创客空间、电商示范基地等一批创新创业实体不断涌现,仅今年以来,全市就已申报省级众创空间12家。井冈农业星创天地和井冈山茶厂电商超市星创天地被纳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对象。四是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2017年,全市科技贡献率提升到55%,五年提高5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0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6%,增幅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20xx年的17%提升到2017年的30%,五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科技创新仍然是我市的一块明显短板,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成果数量不少,但真正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不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二是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数量不少,但真正有影响力的不多,井冈山经开区在全国排名、吉安高新区在全省综合排名都还相对靠后。三是一般性人才不少,全市人才总量虽有3.56万人,但高层次专业性人才太少,目前,仅有国家千人计划1人,万人计划2人,赣鄱英才13人。四是研发投入不足,20xx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仅占全市GDP的0.52%,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
今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并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召。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建设创新型江西。我们一定要全面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等一下,世忠书记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科技创新工作先讲几点意见,归纳起来,就是四个着力:
第一,要着力瞄准方向,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就是要围绕重点产业、重点方向,按照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应用的思路,加大关键环节技术创新,增强科技创新供给,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一要重点围绕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电子信息产业是技术更新最快的行业之一,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个性化、智能化的电子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市场周期越来越短,比如,苹果手机、华为手机依靠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一代产品,保持了领先优势,抢占了市场份额。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市的首位产业来培育打造。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尤其要围绕壮大LED智能照明、移动通讯终端两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强与我省硅衬底LED技术的对接应用,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功能,加快组建电子信息软件产业园和技术研究院,力争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占领技术创新高地,打造产业持续发展的技术优势。
二要重点围绕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经济规律表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能和产品。要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科技创新力度,实现老树发新芽。当前,重点要实施水泥生产旋窑置换技改项目,促进生产环保化、清洁化,推动水泥建材行业提质升级;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尤其要加大井冈蜜柚的品种培育力度,组建井冈蜜柚研究所,开展集中科研攻关,为打造全国最大的蜜柚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三要重点围绕大健康产业加强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医药创新事关民生福祉,一项尖端医疗技术的突破对提高医技水平、促进健康吉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要推动重大科技专项向医学领域倾斜,加大医疗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和奖励力度,支持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依托上海专家开展医技攻关,努力打造赣中南区域医学医疗中心。要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研制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制品,加快形成具有吉安特色的生物医药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第二,要着力企业创新,切实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企业是微观经济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5%以上。
一要切实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大量事实证明,科技创新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百年品牌诺基亚公司,由一家纸浆磨坊发展为全球最大手机厂商,但由于在智能手机研发上慢人一拍,短短6年时间就被微软公司低价收购,被市场无情淘汰。目前,就我市来说,很多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认为创新太高深、太遥远,觉得创新只是沿海大企业、大集团的事情,导致不想创新、不敢创新,甘居产业链上的低端环节,甘当加工组装的搬运工,挣的只是辛辛苦苦的血汗钱。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大事来抓。要加大帮扶力度,结合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帮扶企业降本增效,增强企业创新的信心。要注重创新激励,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对获评高新企业的,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力争每年新增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二要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全市1168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只有108家、仅占9.3%,有研发活动的只有127家、仅占10.9%,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25%,只相当于全省的1/2、全国的1/4。下一步,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准备金,各级财政要运用财政补助、间接投入方式,带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力争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0.5%,高新技术企业达5%。要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争创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后五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普遍建立研发机构。
三要切实提高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借助外力开展创新,以项目为纽带,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协同创新,做到企业出题、联合解题。在这方面,我市有不少成功案例,比如永丰县的广源化工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开展协同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使产品价格由每吨500元跃升到每吨2000元,而且其产品广泛运用到上百个行业,实现了企业的裂变式增长。当前,还要切实用好《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的重大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上市。
第三,要着力成果转化,加快构建从科研到应用的创新链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为此,我们要从科研与应用两端同时发力,实现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力争授权专利转化率达到25%以上。
一要打通转化通道。加快建设多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市本级和各县市区都要建设1-2个科技成果中试基地。要加快建设集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共享于一体的科技市场,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网上网下互联的技术市场体系。要培育一批熟悉科技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强化技术研发、科技信息、检验检测、金融支持等公共服务,加快打造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平台,培育技术经纪市场,探索市场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二要注重面向基层。坚持眼睛向下,促进科技在一线应用,成果向基层转化。要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下派科技特派团,对接县市区农业基层单位,开展技术服务,着力突破一系列技术难题,转化一批先进技术,争创一个知名品牌,支撑一个优势产业。要深入推进科技入园工程,每个县市区工业园区都要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扎实开展专家顾问团精准帮扶活动,促进技术成果在园区和企业转化应用。
三要注重利益激励。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应用,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加大对有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奖励力度,为创新之火加足利益之油。要综合运用投、奖、补、买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对首台(套)产品,采取政府买单、兜底风险等方式给予支持,优先使用市内企业产品,鼓励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第四,要着力要素聚集,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离不开要素支撑和环境支持。这就要求我们政府积极创新科技管理方式,从直接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搞好规划,完善政策,集聚要素资源。
一要大力集聚科技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接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计划,坚持刚性和柔性并举、引资与引智结合,引进一批高端科技人才,打造高层次创新团队。要抓好人才培养,与井冈山大学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发挥学科优势,优化专业设置,建立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应用学科体系;依托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资源,加快建设职教园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实用型人才。要发挥人才作用,加快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落实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收益分配、技术入股、股权期权分红政策,完善科研人员离岗或兼职创新创业机制,不断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热情,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科技财政资金,组建全市统一的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并改革资金管理方式,打破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的方式来管理科技资金,全面推行科技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真正让市场在科技资源分配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完善投资奖补、贷款贴息和税费优惠等政策,鼓励各县市区和工业园区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投向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特别要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探索科贷通融资模式,加大金融对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开发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新产品,形成财政投入引导、企业投入主体、金融市场支撑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到2020年,全市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
三要完善科技创新综合平台。力争5年内,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4个、省级30个以上,每个县都要建立一个以上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要着力提升吉安高新区,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应用于一体的高科技园区。要推动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功能。今年,安福县和永丰县工业园区要积极申报省级高新区,永新县和井冈山市要创造条件申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科技创新搭建配套完善的平台载体。
同志们,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吉安,为实现三个走在前列、两大战略任务提供强大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