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坚持是什么内容]习近平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讲话心得感想

时间:2018-09-27 来源:工作总结 点击:

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统领工作全局,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局。以下是整理的习近平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讲话心得感想,欢迎阅读参考。

习近平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讲话心得感想(1)

4月28日,邓文庆主任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即“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我们全室同志作了一场专题辅导报告。同时,围绕市委“一区两带六组团”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强调了今年党史的重点工作任务。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结合党史工作,我认为党史就是要充分发挥好“资政育人”的功能,达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效果。自己作为党史的一名新人,深知业务知识等各方面能力还比较欠缺,以后我将在“读、听、写、说、悟”等方面下功夫,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党史人。

一、多读。读,是党史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党史工作入门的基础。不仅要读梅州的地方史,也要读其它党史著作、文献资料等,只有通过多读,拓宽党史知识涉猎面,才能达到融会贯通,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听。听,是讲好党史故事的前提。多看相关影像资料,多听专家教授、领导同事对党史发展历程及相关知识的讲解,多听老同志的经验之谈,多听同行的经典解说,以加深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理解,从中汲取营养,得到规律性认识。

三、多写。写,是党史学习的必经之路。一是要养成多抄写的习惯,在“写”中重温党的奋斗历程,增强对党史的记忆,提升文字写作能力;二是通过写,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一个史实资料,从而更好地总结一个历史经验;三是通过一定的学习,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断深入,把学习最终转化为研究成果。

四、多说。说,是发挥党史宣教功能的有效手段。学用相长,学以致用。作为党史工作者,不仅考验笔功,还要练好“口功”。只有有学问、手能写、口能讲,才能使党史宣传教育生动活泼,字字珠玑,富有吸引力、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向来梅参观的领导、同行宣传推介梅州红色文化。

五、多悟。悟,是党史学习运用的升华。中国共产党到目前虽然仅有96年的发展历程,但这其中所经历的斗争,所走过的弯路,所取得的经验,却是弥足珍贵的。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孕育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总结,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经过时间的淬炼,结合今天的工作,我们能提炼出怎样具有时代气息的精神动力,从而更好的诠释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时所说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恰如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新生那本书的书名——《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我们通过穿越时空去看历史,品读历史,辩证分析历史,把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智慧、解决问题的本领。

学党史、用党史。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我们树立了善于运用党史的典范。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把学习党史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从广东当前和长远发展、从梅州发展战略和全局、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战略思想在广东、在梅州落地生根的高度,深刻认识批示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指导意义,牢牢把握“四个坚持”的正确方向,始终牢记“三个支撑”的使命担当,全力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讲话心得感想(2)

今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广东工作,在南粤大地引起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精神的专题会议,邓主任做了专题辅导报告。

重要批强烈反响。4月28日,市委党史研究室与纪念馆全体干部职工一起召示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认为做好本职工作是对重要批示精神的最好践行。

一是充了电

记得在纪念馆上班时,最开始担任讲解工作到后来兼文物档案保管和出纳工作,我对每一项工作不管事务巨细、繁简都认真对待。来到党史研究室后,我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领导交办的每一件事。我所做的工作与纪念馆所担任的工作差别很大。因为在办公室,事情比较繁杂:负责出纳、收文发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事工资变动、社保、公积金、固定资产采购和管理及会务后勤等。事情多了,容易忘记,自己就用备忘录提醒自己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能因为事情多而落下某项工作。对于以前未做过的工作,我总是在遇到不懂的地方多方请教,务必让自己弄懂,吃透,变为自己的东西。通过3年多的锻练,我体会到了积极学习和主动担当的重要性。

二是开眼界

纪念馆跟外单位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出门学习、培训的机会也很少,很多信息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往往对开展工作带来被动的局面。在党史室,每天收发文,总能第一时间掌握市情,最新动态。还经常参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会议、培训。在党史室的3年时间里,参加过3次高规格的座谈会和2次外出的学习机会。真的是让自己大开眼界。

三是长知识

自己担任的业务工作越来越多通过网上办理。虽然自己对计算机办公软件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但对于业务软件的操作也是来到这里才真正接触。每接到一个需要通过软件完成的工作,我都是带着学习的态度一边自己摸索,一边请教,直至顺利把工作完成。通过一次次的软件操作,丰富了自己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因是办公室人员,总会因为这事那事经常要跟外单位接触,接触多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从而也学到很多待人处事的知识。

我是一名普通党员干部,我认为,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工作中的每个细节最能体现出对重要批示精神内涵的践行。我很珍惜领导给我这么一个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学习机会,我定会好好努力。

习近平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讲话心得感想(3)

今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其中殷切希望广东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为广东在新时期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方向与路径。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必须紧紧围绕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做大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率先打好经济转型的攻坚战。结合近期在省委党校学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知识模块、与老师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和研究探讨以及课后认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面情况,下面谈一谈本人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理解、新体会。

一、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列深刻论述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科学指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的特殊背景,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提出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之策。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2017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提出四个“不能”,即推进供给侧改革,“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前”。2017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2017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不同场合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系列重要阐述。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又如,“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列深刻论述,鲜明地揭示了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既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科学指引。从2017年以来全国和我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步成效和有关情况看,通过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供求形势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也在发生积极变化,对国际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充分印证了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二、解决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必须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产能过剩,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不平衡、不协调,核心表现在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的调整。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并存,传统、低端、无效供给过多,新型、中高端和有效供给不足,供给在数量、质量、空间、能力、体制等方面对需求升级的不适应、不匹配。2008年以来,引发我国经济增速阶段性回调的主要原因是趋势性和结构性因素,因此迫切需要汇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必须从供给侧着力,以改革为根本出路,增强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它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则是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要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必须下定决心、用大力气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去一降一补”这五大重点任务是我们必须要啃下的五块硬骨头:只有化解产能过剩,才能为优化供给结构腾挪空间;只有降低企业成本,才能让企业轻装上阵、激发活力;只有化解房地产库存,才能稳定房地产市场、形成良好预期;只有扩大有效供给,才能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只有防范金融风险,才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三、广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有先发优势和雄厚实力

“供给侧改革”在世界各地都有过成功经验,无论美国里根改革、英国撒切尔改革,还是澳大利亚的自主创新计划、日本的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都是“供给侧改革”的鲜活案例。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九五”期间,广东也曾着力推动过一场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为核心内容的“供给侧改革”,通过组织系列大型调研论证,找到了一些产业供给与需求失衡的症结,并针对产学研结合的薄弱环节,提出创建产学研联结的资本纽带,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驱动机制,使技术这个生产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有了较好对接。在此基础上,中共广东省委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增创四大发展新优势,突出抓好三大发展战略,印发《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此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次改革的显著效果就是有效防止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下滑的危险,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使广东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轨道。广东“九五”期间探索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虽然与如今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但是为我们今天顺利推进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也为广东在全国领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先发优势。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行动上,广东迈出了坚实步伐。2017年2月28日,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首个省级供给侧改革总体方案,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坚持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三管齐下,消化无效产能、培育崭新动能,让经济发展获得新的动力。近年来,广东从供给侧入手,着力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结构性难题,已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已经先行一步。比如,大力抓创新驱动发展、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产业园区建设、民营经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必须要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找准关乎广东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统筹研究谋划,找到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广东方案,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持久战,以最大的毅力忍受改革带来的阵痛和影响经济增长的代价;另一方面要着力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通过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制度体系和营商环境达成目标,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支撑。

扩展阅读文章

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工作总结推荐文章

工作总结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