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是什么单位_水利局学习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本人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命脉和保障,必须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个发展过程,努力解决好水利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工业XX、生态XX、和谐XX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持和保障。
一、全县水利建设现状
经过多年建设,我县水利事业有了较快地发展,初步形成了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五大工程体系,为保障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县水利还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六个不适应。
一是水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适应。我县虽然整体上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蓄水调节工程不足,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加强,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是水生态环境恶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适应。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858.3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2.27%,特别是近年来,滥砍滥伐现象普遍,水土流失治理速度赶不上产生的速度,水土流失治理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工业污水不达标排放,血吸虫疫情回升,养殖业的不合理布局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导致农村的水资源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农村水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也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制约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防洪体系不完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适应。全县防洪工程体系还不完善,防灾减灾能力不强。规划内病险水库还有19座未实施,已实施加固水库因受资金等因素制约,仍不能彻底除险,除险加固规划以外的35座小型水库不同程度存在病险,山区电站水库隐患也不容忽视;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滞后,中小河流未得到有效治理,防洪标准低;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能力较低。
四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适应。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经过多年运行,许多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灌溉方式落后,水利用效率较低。据年初重新调查评估,全县还有22.1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
五是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利要求不适应。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维修养护经费、人员分流未落实,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尚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水利建设投入依然不足。
六是水利人才队伍缺乏与建设现代水利不适应。水利系统机构设置不能保证水利工作需要,管理机制不活,技术装备落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影响工作开展。
当前,我县正处于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系统地学习水利,深入地研究水利,积极地推动水利创新,努力解决好水利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我县地形复杂,大、中、小、微型水利工程兼有,水利建设管理模式多样。以水利可持续发展支撑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要坚持因水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城镇防洪、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保安全,以水土保持建设保生态,以病险水库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保民生,以灌区配套、水源工程建设保增长,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保稳定,以人才队伍建设、行业自身建设保发展,以深化水利改革保和谐的原则,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2、按照县城及小城镇发展规划,为城镇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水利保障。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极,城镇的发展离不开水利的发展,城镇的发展对水量、水质、水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科学调配水资源,加强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主水与客水的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调剂余缺,以丰补歉。按照水质类别和水功能的高低,分质供水,优水优用,优先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要注重城市水利建设,让城市贴近水系,让河流融入城市。要以长河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中小河流治理步伐,确保防洪安全,同时,以水为纽带,建设生态河道和景观河道,把城市建设、城市防洪、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集于一体,提升县城及主要城镇的质量和品位。
3、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步伐。水利现代化就是用先进的思维来改变传统的治水观念、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装备来管理水利。一要加快实现防汛抗旱信息化。要加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建成以决策支持、视频会商系统为核心,水雨情信息采集及工程监视系统为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持,防汛通信系统作保障的高效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实现全县从水情、雨情、工情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处理、监视到洪水预报的自动化。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小(一)型水库和重要小(二)型水库河道、重点河段等的水情、雨情、工情的自动化监控。二要加快实现水资源管理数字化。对用水、蓄水、降雨及污水排放等进行实时计量监控。逐步实现县与市、省之间水资源信息共享。三要节约用水制度化。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指标体系,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深化水
4、以水管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水管单位自身发展。目前我县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在内部机制改革、运行维护经费落实等方面不到位。为此,要深化水管单位内部改革,根据水管单位特点,积极推进人事、劳动、分配等相关制度改革,建立起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水管单位内部良性运行机制。要与财政等部门加强联系,争取工程运行维修养护经费得到落实。要搞好水利经营。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经营。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供水潜力,积极发展供水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供水结构,拓展供水市场,建立多元化水市场,提高工程效益,增强水管单位造血功能,提高职工收入,稳定队伍,保障水利事业的良性发展。同时,要加大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并推动以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用水者民主参与工程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农村水利工程的功用。
5、高度重视水利队伍建设。要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稳定、精干、高效的基层水利队伍。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不断加大防汛防旱、规划计划、水行政执法、规费征收等管理工作力度,尽快实现从建设者、经营者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逐步消除基层水利管理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现象。加强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基层水利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水利单位工作,充实基层水利队伍。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水利安全四大保障体系
水利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我县的水利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保障水利安全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构建水利安全 四大保障体系。
2、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的原则,构建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确保供水安全。城乡供水安全体系是满足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不同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要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兴建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二要加快城乡供水网络建设。大、中、小供水网点相结合,在城镇或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实行集中统一供水,集中开发水源,统一规划管网,提高城镇供水保证率和农村供水普及率;在居住分散、地形条件差的地区,以饮水安全为目标,要以村庄为单元,建设小型供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要加强水质检验和监测,防止水源受到污染,维护人的健康生命。三要制定和完善防范县城、重要集镇供水风险预案,加快供水应急和避灾系统建设,建立应急应变机制,提高供水风险管理能力,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3、坚持点上治理,面上保护的原则,构建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确保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要认真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各项措施,重点抓好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工作。一要坚决取缔河道违章采砂、违章建筑,维护河流的健康。二要继续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抓好水源地水保护,探索水源区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有效模式;抓好城镇水保,对城市水系、开发区和生活区周边的水土流失进行整治;抓好乡村水保,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抓好建设项目水保,遏制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抓好风景区水保,提升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三要认真搞好水资源保护工作。严格水功能区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水质监测,逐步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坚持预防为主,强化监管的原则,构建水利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水利安全发展。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抓生产要从安全着想,抓安全要从管理入手。
一要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和落实水利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和完善行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和指标体系,严格遵守水利设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
二要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要立足当前,做好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等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着眼长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要建立防、控、治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制和应急应变机制,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测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把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人水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人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促进人水和谐,必须做到科学治水,合理用水,依法管水。
1、坚持人水和谐相处的理念,科学治水。一要遵循洪水的自然规律,实现从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为此,要规范人们的自身活动,在土地开发、生产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人为生产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尽量不改变洪水走向和出路,避免人水争地。二要遵循大自然生态规律,既要治理水土流失又要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努力营造XX的青山绿水。
2、转变用水观念和水管理模式,合理用水。在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要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从供水管理转为需水管理,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使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和布局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要从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入手,进一步强化需水、节水管理,在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全面推行各项节水措施,采取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措施,逐步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用水模式。价改革,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和用水结构,开展节水工程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的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我们的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利新体制的优势,统筹水资源配置、保护、节约、利用和管理,为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水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