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中国观后感】观《筑梦中国》“伟大转折”心得体会演讲稿范文

时间:2018-08-31 来源:演讲稿 点击:

中国只要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这是邓小平的声音,他重新激发起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梦想的创造活力,引领着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深圳莲花山公园,邓小平的青铜雕像以大步前行的姿态矗立在山顶广场。这正是人们心中的邓小平形象,既勇于探索,又实事求是。这座青铜雕像不仅寄托着中国人民对这位老人的敬仰和感激,更是纪念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1976年10月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举国欢庆之时,人们也开始思索中国的未来。

1977年7月30日晚,邓小平出现在了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决赛的看台上。八万观众自发起立,长时间鼓掌,这是邓小平再次复出后的一次轻松亮相。那一刻,中外媒体的镜头对准了邓小平,也对准了欢腾的人群。日本共同社的消息说,欢呼的人们或许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命运将和这位容光焕发的老人紧紧连在一起。

社会之变 思想先行

当时的世界正孕育着新的变化。在美国,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亚洲,日本扶摇直上,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而靠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实现了经济腾飞的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成为亚洲新兴的发达经济体,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而此时,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内乱,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还有两亿多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正期待着一次转折性的重新出发。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六千多人参加的开幕式上,邓小平发表讲话,他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他庄重地为知识分子正名。

社会之变,思想先行。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禁锢,在全国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声。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个讲话,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它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是顺应时代,更是符合中国人民心愿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开始从组织路线上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全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在北京为彭德怀、陶铸举行追悼大会,为他们恢复名誉。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平反冤假错案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抚平了很多人的心灵创伤,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就在三中全会召开的那个冬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位农民,签订了一份瞒上不瞒下的包干保证书,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它毋庸置疑地证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还是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建议中央,利用广东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加快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会后,邓小平对习仲勋说,改革需要一个突破口,一块试验场,就叫特区。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本身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神州大地,犹如万物复苏般生机勃发。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序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全新姿态吸引了全世界重新审视的目光。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成立,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一个全新、自信、渴望学习和交流的中国出现在世人面前。

继毛泽东思想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二次飞跃,结出了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新路,开启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发展奇迹。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思想的解放带来了实践的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闸门逐步打开,一个个围绕着市场而生、充满活力的经济细胞诞生了。继四个经济特区后,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第一家破产企业出现了,承包、租赁、股份制等改革,让企业的活力不断增强。在推动国家现代化的路途上,中国人展露出步步为营的稳健,也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

1985年6月4日,北京京西宾馆内,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正在召开。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讲话中,郑重地伸出了一根手指,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裁军一百万,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技术革命浪潮冲击全球。美国和欧洲以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把科技战略计划瞄准了二十一世纪。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对此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国家随后决定实施发展高新技术的八六三计划,让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逐步解决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统一问题

这是一场被称作硬碰硬的谈话,中方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坚持立场,毫不让步。邓小平说,不迟于一、两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迫不得己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台湾海峡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实现两岸统一,符合所有中国人的利益。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发展,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探亲、寻根,成为流行于两岸之间最热门的词汇。长达三十八年的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了,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指明了道路

国家的快速发展,让人感觉每天都是新的。1978年到1987年持续突进的改革,给中国带来了显著成就。短短十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

这十年里,留下了多少澎湃着青春激情的瞬间,成为历史永恒的记忆。1979年,清华大学学生发出报国之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1981年,北京大学学生喊出时代强音:团结起来,振兴中华!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时,大学生们在游行队伍里最朴素的问候:小平,您好!

1987年,党的第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概括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也得以确立,即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中国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魄力,迸发出耀眼的活力。但是改革也不可避免地与旧体制之间发生着尖锐碰撞,破除旧体制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逐渐积累并触及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外发生严重政治风波,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严重挫折。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资本主义发展了好多年了,几百年了。我们才多长的时间。我们尤其是耽误几十年了,不耽误这几十年我们现在的面貌就完全不同了,再耽误不得了!邓小平说得斩钉截铁。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将这个国家再次引入了历史的快车道。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面临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实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本身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扩展阅读文章

演讲稿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演讲稿推荐文章

演讲稿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