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古诗5篇
(1) [朗读古诗]古诗朗诵会
古诗朗诵会
今天,我们举行了一次古诗朗诵比赛。老师说:“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背诵的古诗,谁想背就自觉上来背。”
首先由第一组的同学抽签。李昭延不假思索地走了上去,但抽签的时候犹豫不决,过了3、4分钟后,李昭延鼓起勇气拿了一个。很简单,这正是我们第六册学的,李昭延顺利地背了出来,台下传来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李昭延的同桌范李磊大方地站了起来,同学们看着他得样子,也够心惊胆战的了,只见范李磊犹豫了一下,拿起一张,原来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范李磊笑嘻嘻地看着大家,怎么也想不出来,老师让同学们给他提醒一下,大家不约而同的喊道:“日暮苍山远”范李磊不忙的背着“孤云独去闲”惹的大家哈哈大笑,范李磊不知怎的,也笑得合不拢嘴。
下来由我们第二组背诵,我第一个上去,心也咚咚地跳个不停,我又想起我把今年和去年的古诗背的很熟,于是我鼓足勇气,站了上去,毫不犹豫的拿了一张,原来是《四时田园杂兴》我流利地背了出来,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还有好多同学都上了台。。。。。。这次的古诗朗诵会真令我难忘啊!
(2) [朗读古诗]诗歌朗诵会作文400字 祖国在我心中
诗歌朗诵会作文400字 祖国在我心中
今天是我们六一班“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朗诵的日子,许多人早早就准备了。我们组也不甘落后,就等今天的表演了。
早在一周前,很多小组利用下课的时间在教室外进行彩排,我们组的“导演”赵古诚一丝不苟地检查排练情况,语速、音调、面部表情。
终于到了“决战”这一刻,先是徐熊平组上台。他们的节目是《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他们的声音虽然带着稚气,可是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却是斗志昂扬,他们的队形也是很整齐划一,听着他们激情的朗诵,我有点心慌慌。
轮到我们组表演了。我们表演的是《红烛颂》。“导演”赵古诚告诉我们朗诵的时候,声音要铿锵有力,口齿清楚。“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我们是V字队形,轮到表演的时候要走向前一步。轮到我时,我向前一步,很镇定地表朗诵了属于我的内容。我暗自对自己点了个赞!
朗诵结束,我们都松了一口气,没有出错,完美通过!
(3) [朗读古诗]诗歌朗诵会作文400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诗歌朗诵会作文400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从走廊上传来一句句《中华少年》的朗读声。
大家都在准备着下周三到底诗朗诵。走廊上,我们排练的声音格外醒目。
我双手托着书走向前:“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带着感情,大家都在认真的排练着,生怕下周三的活动搞砸了。每当下课铃响起,我们就不约而同的拿起书,冲出教室,列好队列,开始队列,开始排练。尽管旁边有男生在捣乱,可我们任然专心致志认真排练……
随着我们的排练的速度,周三也随着时间向我们推进!
“祖国在我们心中,六一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两位临时主持人,现场即兴发出自己的讲词,把现场的气氛抬高了不少。
“下面请华语含为我们带来《中华少年》!”因为王文佳的缺席,我们只能让钱佳怡代替。
“从碧波环绕的宝岛走来……”音乐一响,我们的感情都融入了这首诗的意境当中。
“啊,这就是我们的中华。这就是中华的少年!”最后的齐读一结束,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才把我们拉回现实。我们手拉手,向观众们深深鞠了一躬。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观众的掌声,便是我们这几天排练最好的回报。
(4) [朗读古诗]趣学古诗
趣学古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的古诗学习充满乐趣。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来个“古诗才艺大比拼”。比赛要求是:围绕杜甫的《绝句》,用小组成员最拿手的方式来表现出诗句的内容。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分头准备。语文活动课上,大家都亮出了自己的绝活。第一小组是配乐朗诵,表演的同学边朗诵还边做动作,朗诵完了,大家鼓起掌来。第二组是故事改编,他们把诗句改编成了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第三组即兴绘画,一个同学朗诵,一个同学用彩色粉笔画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远山、航船等,一会儿,黑板上出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板画,真是太绝了。第四组端上了一碗菜,用了蛋黄、青菜、葱、萝卜、等材料,菜在诗中,诗中有菜,妙不可言。第五组的才艺最见功夫,是一幅绒线壁挂,用黄、红、绿、蓝等色彩鲜明的绒线编织而成。其余还有国画、布贴、刺绣等,最后老师播放了音效动画。这节课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古诗可以有这么多的表现方式。
从此以后,我们对古诗的学习越来越有兴趣了。
指导教师:李玲喜
(5) [朗读古诗]古诗的魅力
古诗的魅力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鸳。”咦,我们学军小学的读书节不是已经快结束了吗,为什么大家还在那儿朗诵古诗呢?对啦,虽然读书节已经结束了,可同学们都已离不开这一们名叫“古诗”的好朋友了,只要一有空,就会细细品读它。这不,元旦就要来临了,我们班要录制我们的最后压轴节目----《村居》啦!
初读这首诗时,我们好像或模模糊糊懂得这一层意思,以至于读得没有感情,唱得不够活泼,死气沉沉的。直到进一步了解了意思,才领教到这位清朝作家高鼎的作诗水平有多高,短短的几行字,就让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草长莺飞的二月,柳枝冒出了新芽,小朋友们正乘着东风放着风筝呢!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令人既紧张又兴奋的一天----我们要录制《村居》啦!当摄相机面对我们时,我们的心跳在嗓子眼,当优美的伴奏音乐响起时,我们就微笑着边跟着节拍边摇着头,我们配合地如此默契,几乎没有一丝差错。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的结果是我们学军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古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