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和造句3篇
(1) [应和造句]使用无可奈何造句
你会使用无可奈何造句吗?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典故:汉武帝时,由于统治阶级对内以严酷的手段进行治理,对外又不断地进行扩张,对百姓强征暴敛,使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尤其是广大农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们纷纷举行起义,起义队伍大的数千人,小的几百人,自立旗号,攻打城池,夺取武库,释放死囚,杀官员,在乡里抢劫富豪,救济贫民,响应者不计其数。起义震惊了当时的皇帝和朝中大臣,他们都很害怕,急忙调兵遣将,派重兵前去武力镇压。然而,起义的队伍却越战越勇,有不可阻挡之势。皇帝和大臣们恐慌了,只得调集了更多的军队,执行残酷的杀戮政策,一下子杀了一万多人,还杀了给起义军运送粮食的几千人,这样,几年后才捕获了一些起义军首领。但是那些被打散的起义者和没被杀死的人,又重新聚集起来,占领山岭和水乡,使水陆交通阻塞,他们往往成帮结伙地袭击官军,闹得声势很大,统治者心中既恨又怕,但又对起义军毫无办法。于是朝廷又制定了《沈命法》规定:对于成伙的盗贼没有发觉的,或者已经发觉应捕获而没有能够捕获的,凡年俸禄在二千石以下的官吏主要责任者,一律处死。打这以后,小官吏怕杀头,虽有农民起义者也不敢揭发,怕揭发了抓不住人,自己触法并牵连郡太守,而郡大守也不愿意他们揭发,所以,农民起义军队伍越来越壮大。“无可奈何”这句成语,在这个故事中是用来形容统治者对农民起义恨之入骨,干方百计想消灭他们,但起义军却越战越勇,声势越来越大,统治者对此只能怀恨在心中,却毫无办法。
近义词:迫不得已 无能为力 仰天长叹 望洋兴叹
反义词:诚心诚意
无可奈何造句
1、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说:“哎,这件事情还真不好办!”
2、爸爸让我交出考试卷,我无可奈何地递过去。
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无可奈何的事,但都要坦然面对。
4、小明的妈妈无可奈何的对小明说:“好吧你去玩吧!”
5、面对朋友的误会,他百口莫辩,只好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6、她争执一番後,无可奈何地缴纳了罚金。
7、老百姓在官吏强夺面前惜之不得又无可奈何,还要强作欢颜的可悲境况。
8、猫无可奈何地坐在鸟笼前,眼看着鸟儿近在咫尺,可怎么也够不着。
9、夕阳西下,我和朋友走在似曾相识的落叶小道上;红阳徘徊在天边,我们无可奈何的任它而去,仿佛在宣布生命的终结……
10、春季渐过,花儿渐落,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11、今天历史课,我跟我家亲爱的在那看手机,被冬春抓到了,最后,冬春无可奈何的“唉”了一声!
12、妈妈无可奈何的答应了我的要求,因为我总是哭。
13、看他都十七八岁了,还在玩老鹰捉小鸡,无可奈何看天呗。
14、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现状。
15、我想去郊游,但父母亲都不同意,实在无可奈何。
16、她无可奈何地得出结论,承认我是对的。
17、遇到这么蛮不讲理的人,我也是无可奈何。
18、对于小明这种顽皮的学生,老师对他无可奈何。
19、我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说:“今天我有事,改天再说吧!”
20、但这一年真的就这么过去了,无论多努力,终究无可奈何花落去啊。
21、面对你的问题,我无可奈何,面对下面那些人幼稚的造句,我无可奈何。
22、当一切已成往事,文字也无可奈何成为一个个符号。
23、小敏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她知道,不是爸爸妈妈不爱他,这中间,有好多的无可奈何。
24、萨姆举起双臂作了个无可奈何的姿势。
25、老爸去年就说要戒烟了,还让我妈惊喜了一回。结果到今年仍然背着我妈偷偷吸烟,还让我不要告诉老妈,唉,真让人无可奈何……
26、她的表情是将信将疑而又无可奈何。
27、她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
28、他看见亚瑟先生高踞在桌子上,不觉一愣,露出了无可奈何的伤心脸色。
29、哎,我只好无可奈何地放弃我的实验了。
30、你想怎么做?我不会勉强你,如果自己再不努力的话,我也无可奈何。
(2) [应和造句]如何使用自相矛盾造句
你会使用自相矛盾造句吗?出自于《韩非子》,描述的是: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语出《韩非子·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解释:矛:长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1.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2.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近义词:相互抵触、前后抵触
反义词:天衣无缝、自圆其说、无懈可击、顺理成章
自相矛盾造句
1、否则,不但无助于产生正确的理论和决策,相反会产生不协调,不统一,甚至自相矛盾的后果。
2、她觉察到他的论点有几处略微有些自相矛盾。
3、因为设想运动、变化,就要承认存在,又要承认非存在,这是自相矛盾。
4、他刚才的言论十分自相矛盾。
5、这次反弹在自相矛盾之中瘫痪。
6、心里太多想法了,一下子想读书,一下子想去打工,自相矛盾,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7、他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8、你说你八点到,可已经九点了,你还没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9、哎,你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哪,岂不是不打自招,自相矛盾了吗?
10、你这种自相矛盾的解题思路是不对的,漏洞百出,不靠谱。
11、戴维既然问将军是否看见天花板上的钉子,这就暗示着他自己已看见了,当将军做了肯定的答复后,他又说自己看不见,这显然是自相矛盾。
12、慷慨的吝啬鬼在用词上自相矛盾。
13、你早上说昨晚去朋友家坐了,下午又说昨晚去陪客户了,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到底在干嘛?
14、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
15、人们不应该轻视自相矛盾的东西。
16、一个人的思想有时还可以是混乱的、模糊的、自相矛盾的,而观点总要求是比较清晰、比较一贯的。
17、台湾当局时而说改善与大陆关系,时而又“废统”,这真是自相矛盾。
18、既不具有哲学美,更不具有实践美,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自我否定的地方,随手可以检出一大篓,存在重大理论误区。
19、小明家卖着水果刀和扫把柄,他爸爸说这把刀什么都能劈断,可是他爸爸又说这扫把柄什么刀也劈不断,他说的话真是自相矛盾啊!
20、你不要在干这自相矛盾的事,要说到做到。
21、乔布斯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他从禅宗寻求宁静,却又强势逼人。
22、你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23、如果自相矛盾,那它就是不可靠的了。
24、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在说谎,你却不拆穿他。
25、做错事的人用谎话来掩饰自己往往说的话都是自相矛盾的。
26、如果存在的事物是多,那么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存在都将会变成非存在,而这是自相矛盾的。
27、他刚刚说去看电影了,现在又说今晚一直待在家,显然是自相矛盾。
(3) [应和造句]形容人多的成语 你知道多少呢?
你知道多少形容人多的成语呢? 下面小编收集的二十个形容人多的成语对你有用吗?
接踵而至 [jiē zhǒng ér zhì]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人才济济 [rén cái jǐ jǐ] 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人来人往 [rén lái rén wǎng]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万人空巷 [wàn rén kōng xiàng]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人山人海 [rén shān rén hǎi] 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纷至沓来 [fēn zhì tà lái] 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觥筹交错 [gōng chóu jiāo cuò] 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络绎不绝 [luò yì bù jué ]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高朋满座 [gāo péng mǎn zuò]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熙熙攘攘 [xī xī rǎng rǎng]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人浮于事 [rén fú yú shì] 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门庭若市 [mén tíng ruò shì]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人头攒动 [rén tóu cuán dòng] 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
应接不暇 [yìng jiē bù xiá] 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鱼龙混杂 [yú lóng hùn zá]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济济一堂 [jǐ jǐ yī táng] 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摩肩接踵 [mó jiān jiē zhǒng]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掎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