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名胜古迹的诗句4篇
篇一:[描写名胜古迹的诗句]初二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古诗中的XX
作文要求:从小学到现在,你读过不少古诗了。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以“古诗中的__”为题,围绕你选定的专题,把你所记得的和能够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如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你可以为自己编辑的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为每一首诗做一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对摘录的诗句加以点评。你还可以为诗集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说一说自己编辑的过程,以及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编好之后,在同学之间互相传阅,共享“编书”的快乐。
范文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土,他是我国继居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潮,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达权贵。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绝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乘舟远渡门以外,想去古时的楚国一带浏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伸展而逐渐消失,翻涌的江水奔入茫茫无际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水中摇荡的月亮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变幻的云彩结成奇丽的海市蜃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仍然爱故乡深情的江水,万里迢迢伴送着我的行舟,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描写了长江的近景,江水送我,抒发离别之意。
这首诗中的画面极其广阔,其中群山的消失,平原的广阔,江流的貌远等景象,都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旋夜书怀》,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等雄伟的画卷,这首诗融情入景,格调激越奔放,健爽明快。
古诗中的四季
春,鸟语花香,花团锦簇;夏,烈日炎炎,荷花绽放;秋,秋高气爽,果实累累;冬,鹅毛大雪,冰天雪地。古诗中的春夏秋冬优美、典雅,令人向往。
春之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不知不觉得来临,天气转暧,万物复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如一双温柔的母亲的手,抚摸着树木刚发出的嫩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细雨蒙蒙,世间万物接受着春雨的洗礼,雨停后,世界仿佛奂然一新,清新自然,空气中夹杂着草的清香,花的芬芳。
夏之莲
忆莲,“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婀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荷花婀娜多姿,让我久久不能遗忘,莲那清淡的花香让我忘记夏天的炎热,只知道夏天空气中的清香。
对莲,“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莲那洁白高雅的身躯伫立在池塘中,莲似乎成了仙的象征,淡雅,超脱世俗。莲在炎夏中盛开,谁还会记得夏的炎热?恐怕只记得那怡人的芳香吧!
秋之夜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天的夜晚是多么的宁静,凉爽的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月高挂天中,河水因微风而起阵阵涟漪,是否忧伤?是否思念?
冬之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严寒的冬日,梅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在一片雪地中独立开放。“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在冬日给人们带来一丝生机。冬去春来,梅是春天的孩子吗?
春夏秋冬,在古诗中都饱含着诗人的情感,春——暧意,夏——激情,秋——忧愁,冬——寒心,尽在不言中。
古诗中的扬州美
烟花三月,舅爷爷来到扬州。
舅爷爷是个戏剧家,说话总喜欢引用诗文。一开始,我老躲着他,后来一想,怕什么呀,我也学过许多唐诗呢!于是,我大大方方地站在他面前,背起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舅爷爷不断点头,然后问:“你知道为什么叫烟花三月啊?”我回答:“因为,扬州春天的时候,柳絮杨花会到处飞舞,远看就好像轻烟一样,春雨中各种各样的花儿,朦朦胧胧的,就像一片烟雾中的花海,非常美……”
舅爷爷惊讶地看着我:“扬州到底是文化古城啊,连小学生都这么厉害!”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不算什么,我们学校里的同学都会背诵许多古诗的。”
第二天,我们来到瘦西湖。舅爷爷笑着考我:“为什么叫做瘦西湖不叫胖西湖呢?能不能用诗来回答?”这可难不倒我,我每次来瘦西湖,都会听到导游讲解这首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最初我听不懂也记不清,还特地回家查资料问妈妈呢。
在二十四桥,我指着一块汉白玉的石碑,告诉舅爷爷,上面是毛主席的手迹,抄的是杜牧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我们漫步到莲花桥上,我给舅爷爷讲起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传说,还背起了徐凝的《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一旁的妈妈告诉舅爷爷,唐诗三百首中,就有二十四首是写扬州的。比如禅智寺,杜牧就题了“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的优美诗句。平山堂、茱萸湾、琼花观、瓜洲古渡,也都留下许多后人传颂的诗文。
舅爷爷一边听,一边欣赏着眼前碧波荡漾、绿柳依依的美景,不禁感叹:怪不得“人生只合扬州死”!扬州,真是一座文化古城,风景也和古诗一样的优美啊!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自古以来,离愁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关于离愁的诗更是数不胜数,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溢满了文化史。
身处异地,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无尽的酸楚,只能对月空吟,留下这千古传颂的名句。
背景离乡,李月也曾吟诵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自己对家乡的依恋转化为家乡水对自己的万里送别,构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强烈,铺案写下这传颂千古的名句。
与多年好友相别,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别,却不知何时才能够再会,自然心生不舍,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抛开惜别之情,丝毫不会哭哭啼啼作儿女态,挥豪写下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
而面对离别,王维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山阳关无故人。”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的惜别之情,青青河畔,折柳相送,轻吟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句。
喜欢读古诗,体味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旅游,沉醉共中,甚至让我不想醒来。
篇二:[描写名胜古迹的诗句]名胜古迹的作文500字 春秋淹城
名胜古迹的作文500字 春秋淹城
在这里,看过春秋战争的硝烟,看过盛唐的歌舞升平,看过宋元的繁华盛世……
在这里,穿越数千年的篇章,尘世的喧器,静静地伫立在那儿,像一位睿智的长者……这就是伫立在祖国大地上的美丽的淹城。
淹城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这儿的城门是完全对称的构造,左右是两潭深色的水,不时有金鱼在游动,中间是通道。灰色的城墙正中央,用了一种漂亮的字体,上面写着“春秋淹城遗址”六个大字。进入城门,是古代石板的路面和各种古代的建筑。稍向里去便可以看到三块牌坊,来自不同的年代,有着各自的小故事,其中一块是乾隆皇帝表彰功臣的,一块是贞节牌坊,还有一块不得而知。在那附近是宽阔的河面,上面有一座拱形的桥骄傲的立在那儿,一条完美的弧线从天空中划过,略带一些女孩的温柔和羞涩,瞬间融化了游人的心情。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画”,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淹城除了有古色古香的称号,还富有愉快天地的称号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淹城只能参观古代的建筑,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里不仅可以参观古迹,还能体验了解古时的生活战争和刺激游戏。有的讲述了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小故事,有的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生活,有的讲述了那时打仗经历,有的却是飞天观景,水中嬉戏,高空垂落……
淹城是一座知识的城池,一座快乐的城池,静听淹城穿越历史的足迹,静听历史穿越天际的回响。
篇三:[描写名胜古迹的诗句]大自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大自然,孕育了无数神奇的生命,它见证了每一代新生命的降临。自然,带给我们奇迹,赐予我们丰硕的果实;自然,为我们打开一扇扇知识的大门,带给我们乏味的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我期待你的每一次变化。
大自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给予我们知识。古代的一位著名游者李云,他放弃了在官场的角逐,抛弃名利,投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他带着自己的满腹才华游遍了一百三十多座大山,写下了九十多篇著名的游记,为后人所传颂,并成为如今地理学家所考证的一个依据。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有利的信息。自然不仅能供我们游赏玩乐,更能带给我们许多无尽的知识财富与物质财富。
大自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赐予我们美丽的景观。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了许多名胜古迹,写下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样的千古诗句。他不辞辛劳,踏遍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考察了自然的壮丽山河,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水经注》。为我国的地质研究方面提供了许多有利价值。
有一次,徐霞客游经一处山洞,当地村民都说山洞中有鬼不可进入,并且还有人形容那只鬼长得凶神恶煞,血盆大口足可以吞下一整人。当徐霞客问及是否有人见过,却没有人承认。徐霞客不顾村民的阻拦,鼓起勇气进入了那个有“鬼”的山洞,才发现其实那儿别有洞天,里面是许多奇异的钟乳石,各种形状的都有,中间还有一个湖,湖水清澈,能照出人的影子。
徐霞客打破了封建迷信,相信科学,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才得已发现如此一处人间胜地。自然教会我们相信科学、相信自己,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大自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能带给我们的是你意想不到的神奇。人类的原始生命是从海洋开始的,经过日新月异的山崩、海啸,一代生命的灭绝预示着另一代生命的诞生。从一个单细胞生物逐渐构成了各种各样奇特的生命,我不得不承认它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更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不仅主宰着一切,它不仅赐予了我们生命,它更教会了我们许多生动的知识。大自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赐予我们精神与物质财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命,我们应该学会感恩,请珍惜它的一草一木。
篇四:[描写名胜古迹的诗句]我爱我的家乡作文700字 我爱长沙
我爱长沙,爱长沙的名胜古迹,爱长沙的特色美食,更爱长沙人的雷锋精神。
长沙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我最熟悉的要数岳麓山了。那里的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盛开了,火红一片;夏天蝉声阵阵,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
长沙有中国的四大名亭之一—爱晚亭,它的名字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亭内还有碑石,上面刻有《沁园春。长沙》的诗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把岳麓山、湘江水的豪美风光描写的淋漓尽致。亭子三面环山,亭前池水清澈,真是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那里还有中国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它有“千年学府”的美誉。走近它,你就会被它身上浓厚的文化气息所吸引。书院的大门两边有一副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进入大门后,里面的景色美不胜收,四周树木环绕,竹林掩映着它,从远处看,就仿佛天边一朵若隐若现的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人才辈出,比如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这真是一处人才辈出的千年学府啊!
长沙的特色美食比比皆是,我最爱的就是臭豆腐,它外焦内嫩,集五味于一身,让人回味无穷。
长沙人的雷锋精神让我很有感触。记得三年前的一天,我跟妈妈准备回老家,刚走到小区门口,沙沙的小雨就变成了豆大的雨滴,正好有一位阿姨拿着雨伞经过,看到我们没有带雨伞,二话不说就把手中的雨伞硬塞给我妈妈,妈妈说没关系,我们就在公交站坐车回老家,阿姨说小孩子不能淋雨,还是把雨伞塞了过来,妈妈只好收下,阿姨挥挥手打车走了。至今我们家还留着那把伞,我每每看到它,就会想起那位阿姨,想着那份感动。这一份爱的传递,温暖着每一个长沙人,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现在的长沙,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楼大厦如春笋般拔地而起,地铁线路众多,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现在的长沙,开始变得现代化,它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而我将更加爱它。